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5088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docx

有色金属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112

11液固分离设备

本章主要适用于氧化铝生产中粗液精制及氢氧化铝分离、洗涤设备及重金属湿法冶炼中固液分离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

11.1水平园盘过滤机安装

Ⅰ主控项目

11.1.1水平园盘过滤机及零、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平盘过滤机及零、部件的出厂合格质量证明文件并查验设备外观,核对规格尺寸。

11.1.2设备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基础验收、交接记录,检查基础外观,核对几何尺寸。

11.1.3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焊接材料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和烘焙记录。

11.1.4滤盘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滤盘的两半部分用四个销钉定位,螺栓连接,应保证两半部分在同一平面内偏差小于0.5mm。

检验方法:

用水平尺和塞尺检查。

2滤盘上四个支架正对应处的四个点的水平标高相互差小于1mm。

滤盘两半部分组装后其水平度偏差小于0.2‰。

检验方法:

(1)用水准仪检查滤盘上4个支架正对应处的4个点的标高。

(2)用水准仪在滤盘上测量20组标高,检查滤盘水平度。

这20组标高值的检测处,选在滤盘的滤布压绳槽上,每一压绳槽检测处分外侧点、中间点、内侧点3处测量。

3滤盘接缝的焊接应连续严密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滤盘上的四块孔板的位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孔板毛边应位于下侧,且间断焊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11.1.5摩擦板的安装应使用溶剂清洗干净,并在结合面加硅胶密封。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11.1.6水平园盘过滤机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滤盘运转平稳,无异常声音,各部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0℃。

2各紧固件、联接件不得松动。

3润滑系统无泄漏。

4无负荷试运转连续8小时。

检验方法:

检查试运转记录或试车检查。

Ⅱ一般项目

11.1.7支架与跳环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螺栓连接紧固,扭矩基本一致。

优良:

在合格的基础上,管道布置合理,排列整齐美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1.1.8地脚螺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螺栓垂直,且拧紧力一致,螺母、垫圈、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紧密,局部间隙不大于0.05mm,外露螺纹长度为2~3倍的螺距。

优良:

在合格基础上,螺纹无损伤且有防锈措施。

检查数量抽查30﹪,不少于4根。

检验方法用塞尺,小锤检查。

11.1.9垫铁组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垫铁放置平稳,位置正确,垫铁组接触严密,用0.05mm塞尺检查,局部塞入深度不得大于15mm,每组不超过5块,并点焊牢固。

垫铁组伸入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中心,垫铁外端应露出底座外缘:

平垫铁10~30mm,斜垫铁10~50mm。

优良:

在合格的基础上,垫铁外露底座长度一致。

检查数量抽查垫铁全组数的50﹪,但不少于4组。

检验方法塞尺检查和用小捶轻击检查。

11.1.10水平园盘过滤机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1.1.10的规定。

表11.1.10水平园盘过滤机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过滤机纵、横向中心

5.0

拉线、尺量

2

过滤机标高

±5

水准仪

3

摩擦板上表面水平度

1/1000

水准仪

4

卸料挡板与滤盘间距

2.0

塞尺

5

卸料螺旋与过滤面之间的定位尺寸

2.0

尺量

11.2立盘过滤机安装

Ⅰ主控项目

11.2.1立盘过滤机及零、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立盘过滤机及零、部件出厂合格质量证明文件并查验设备外观,核对规格尺寸。

11.2.2设备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基础测量、交接记录,检查基础外观,核对几何尺寸。

11.2.3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焊接材料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和烘焙记录。

11.2.4分配头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清洗剂清洗配气盘、心轴及分配头各个区间孔道。

检验方法检查清洗记录。

2.各扇形块装在阀体上,各密封处不得有泄露,各扇形块间加密封胶。

检验方法观察及试车检查。

3.分配垫与中心轴装配时,应涂抹密封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扇形块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11.2.5扇形板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拉杆拧在中心轴上螺母中,拧紧锁紧螺母,拉杆外端露出螺母长度不得超20mm。

2.密封套外表面及扇形板接管内表面应清洗干净;密封套与中心轴之间加密封胶。

3.所有圆盘与主轴垂直且分布在排料槽正中间,端面摆动不得大于10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及在盘侧面设一基准点测量。

11.2.6立盘过滤机的试运转应符合以下规定:

1设备连续运转8h。

2各转动部分运行中无异常振动和杂音。

3搅拌装置运转1h,填料箱温升不高于40℃。

4搅拌器及主电机电流正常。

5各密封处不得漏水、漏气、漏油。

6各部轴承润滑正常,滚动轴承温度不大高于70℃,滑动轴承温度不得高于60℃。

7槽体不得有渗漏。

检验方法:

检查试运转车记录或试车检查。

Ⅱ一般项目

11.2.7矿浆槽槽体焊缝的观感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焊肉饱满,无咬边、夹渣、气孔和裂纹等缺陷,焊渣清理干净。

优良:

在合格的基础上,焊波均匀一致。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数量各抽查5%,总抽查数不少于5处。

检验方法:

焊接检验尺及观察检查。

11.2.8蜗轮传动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1、调整蜗轮与箱体、中心轴台肩与蜗轮箱体间总间隙为0.08~0.22mm。

2、调整蜗杆推力圆锥滚子轴承与端面轴承间的间隙为0.05~0.8mm。

3、定位挡板与中心轴衬外缘应有2±0.3mm的距离。

4、蜗轮副啮合的接触斑点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优良:

在合格基础上,接触斑点趋向于齿侧面的中部。

11.2.9过滤机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1.2.9的规定。

表11.2.9过滤机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纵、横向中心线

5.0

拉线、尺量

2

标高

±5.0

水准仪

3

刮刀刃口与扇形板的弓形压板间距

2.0~7.0

尺量

4

导向器与扇形板的弓形压板间距

0.5~1.0

塞尺

5

主轴水平度

0.2/1000

水平仪或水准仪在轴颈上测量

11.3叶滤机安装

Ⅰ主控项目

11.3.1叶滤机及零、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叶滤机及零、部件的出厂合格质量证明文件并查验设备外观,核对规格尺寸。

11.3.2设备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基础验收、交接记录,检查基础外观,核对几何尺寸。

11.3.3设备安装前,凡属转动部分应解体、检查、清洗、换油(设备制造厂家有明文规定不许拆检的除外)。

检验方法:

检查清洗记录。

11.3.4滤袋安装的固定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施工记录和观察检查。

11.3.5叶滤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运转用清水打到工作压力试车,反复启闭8次(仅首尾两次带压试车)。

2液压传动不漏油,开停灵活,运行平稳;机械传动无杂音,运行平稳。

3机头盖快速联接机件,动作灵敏,活头盖压合严密,无泄漏。

4滤饼清除系统功能齐全好用,粗、精液系统管道顺畅无渗漏,布局、走向符合设计规定。

5各紧固件、支撑件不得有松动和开焊现象。

检验方法:

检查试运转记录或试车检查。

Ⅱ一般项目

11.3.6地脚螺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螺栓垂直,且拧紧力一致,螺母、垫圈、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紧密,局部间隙不大于0.05mm,外露螺纹长度为2~3倍的螺距。

优良:

在合格基础上,螺纹无损伤且有防锈措施。

检查数量抽查30﹪,不少于4根。

检验方法用塞尺,小锤检查。

11.3.7垫铁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垫铁放置平稳,位置正确,垫铁组接触严密,用0.05mm塞尺检查,局部塞入深度不得大于15mm,每组不超过5块,并点焊牢固。

垫铁组伸入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中心,垫铁外端应露出底座外缘:

平垫铁10~30mm,斜垫铁10~50mm。

优良:

在合格的基础上,垫铁外露底座长度一致。

检查数量抽查垫铁全组数的50﹪,但不少于4组。

检验方法塞尺检查和用小捶轻击检查。

11.3.8传动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1机械传动安装:

1)启闭链条头轮中心线水平偏差度应小于1‰,启闭链条头轮与机身中心线垂直度偏差小于±0.5mm。

检查方法:

用水平仪和拉线、尺量检查。

2)两根链条的连接中心线与主轴平行度偏差小于2mm。

检查方法:

拉线尺量检查。

2液压传动安装:

1)启闭缸中心线与机身中心线偏差小于2mm。

检查方法:

拉线尺量检查。

2)启闭缸顶点活动自如,摆动范围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

优良:

在合格的基础上,各部件清洁,无锈蚀

11.3.9叶滤机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3.9的规定。

表11.3.9叶滤机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纵横中心线

10

拉线、尺量

2

标高

+20-10

水准仪

3

机身安装

机筒

水平式水平度

1/1000

水平仪

4

倾斜式倾斜度

0.05/1000

5

卸渣道轨

水平度

1/1000

6

轨距

2.0

尺量

7

传动安装

齿箱纵横水平度

1/1000

水平仪

8

皮带轮垂直度

1/1000

挂线、尺量

9

联轴器安装符合通用标准

塞尺、百分表

11.4袋滤机安装

Ⅰ主控项目

11.4.1袋滤机及零、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设备出厂合格质量证明文件并查验设备外观,核对规格尺寸。

11.4.2设备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基础测量、交接记录,检查基础外观,核对几何尺寸。

11.4.3设备安装前凡属转动部分应解体、检查、清洗、换油(设备厂家有明文规定不许拆检的除外)。

检验方法:

检查检查、清洗记录。

11.4.4滤袋铺放固定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安装记录。

11.4.5袋滤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运转时应向机内冲水并达到工作压力,连续运转8h。

2各法兰无泄漏,阀门启闭灵活。

3滤渣搅拌机构、滤筒旋转机构、阀门启闭机构应按程序运行。

检验方法:

检查试运转记录或试车检查。

Ⅱ一般项目

11.4.6地脚螺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螺栓垂直,且拧紧力一致,螺母、垫圈、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紧密,局部间隙不大于0.05mm,外露螺纹长度为2~3倍的螺距。

优良:

在合格基础上,螺纹无损伤且有防锈措施。

检查数量抽查30﹪,不少于4根。

检验方法用塞尺,小锤检查。

11.4.7垫铁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垫铁放置平稳,位置正确,垫铁组接触严密,用0.05mm塞尺检查,局部塞入深度不得大于15mm,每组不超过5块,并点焊牢固。

垫铁组伸入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中心,垫铁外端应露出底座外缘:

平垫铁10~30mm,斜垫铁10~50mm。

优良:

在合格的基础上,垫铁外露底座长度一致。

检查数量抽查垫铁全组数的50﹪,但不少于4组。

检验方法塞尺检查和用小捶轻击检查。

11.4.8袋滤机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1.4.8的规定:

表11.4.8袋滤机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袋滤机纵、横中心线

10

拉线、尺量

2

标高

+20-10

水准仪

3

罐体纵横水平度

0.5/1000

水平仪

4

滤筒

挂架

悬挂口圆周等分误差

20

尺量

5

滤筒垂直度

1/1000

挂线、尺量

11.5自动箱式压滤机安装

Ⅰ主控项目

11.5.1设备及零、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设备及零、部件的出厂合格质量证明文件并查验设备外观,核对规格尺寸。

11.5.2设备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基础验收、交接记录,检查基础外观,核对几何尺寸。

11.5.3压紧装置端应能自由伸缩。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11.5.4自动箱式压滤机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电机转动方向;

2空载运行油泵5min,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调节油压,各油缸应运行不少于3次。

高压系统压力为18~20Mpa;

3设备各部件运行正常,无异常现象为合格。

检验方法:

检查试车记录或观察检查。

Ⅱ一般项目

11.5.5地脚螺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螺栓垂直,且拧紧力一致,螺母、垫圈、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紧密,局部间隙不大于0.05mm,外露螺纹长度为2~3倍的螺距。

优良:

在合格基础上,螺纹无损伤且有防锈措施。

检查数量抽查30﹪,不少于4根。

检验方法用塞尺,小锤检查。

11.5.6垫铁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垫铁放置平稳,位置正确,垫铁组接触严密,用0.05mm塞尺检查,局部塞入深度不得大于15mm,每组不超过5块,并点焊牢固。

垫铁组伸入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中心,垫铁外端应露出底座外缘:

平垫铁10~30mm,斜垫铁10~50mm。

优良:

在合格的基础上,垫铁外露底座长度一致。

11.5.7自动箱式压滤机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1.5.7的规定。

表11.5.7自动箱式压滤机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纵、横中心线

5.0

拉线、尺量

2

标高

±5.0

水准仪

3

导杆平行度

0.5/1000且全长≤2.0

水平仪

4

导杆对头板、尾板的垂直度

0.5/1000

挂线、尺量

11.6卧式板框压滤机安装

Ⅰ主控项目

11.6.1板框压滤机及零、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板框压滤机及零、部件的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并查验设备外观,核对规格尺寸。

11.6.2设备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基础验收、交接记录,检查基础外观,核对几何尺寸。

11.6.3设备安装前凡属转动部分应解体、检查、清洗、换油(设备厂家有明文规定不许拆检的除外)。

检验方法:

检查检查、清洗记录。

11.6.4卧式板框压滤机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启动液压系统压紧板驱动油缸动作,使压紧板前、后移动,调整行程极限开关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压紧板前、后移动不应少于3回合。

压紧板移动应平稳。

滤板压紧和松开试验,动作应灵活可靠。

压紧板移动速度、行程和压力均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在压紧板松开状态下运转滤板移送装置,连续完成移送全部滤板。

滤板移送动作应平稳,移送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3滤布振动装置应完成全部滤板在松开排泥状态的试运转,振动器工作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振动器工作应平稳。

4滤布清洗机应完成全部滤板在松开清洗状态的试运转,调整停止位置行程极限开关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5滤布清洗机应完成全部滤板在松开清洗状态的试运转,清洗装置停止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清洗喷嘴的起伏及移动应相互协调。

6滤布清洗积水盘移动小车在全行程内往返动作,调整行程极限开关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7滤布清洗积水盘移动小车在全行程内往返动作不应少于3次。

运行应平稳,不卡轨。

停止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试运转记录或试车检查。

Ⅱ一般项目

11.6.5地脚螺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螺栓垂直,且拧紧力一致,螺母、垫圈、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紧密,局部间隙不大于0.05mm,外露螺纹长度为2~3倍的螺距。

优良:

在合格基础上,螺纹无损伤且有防锈措施。

检查数量抽查30﹪,不少于4根。

检验方法用塞尺,小锤检查。

11.6.6垫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垫铁放置平稳,位置正确,垫铁组接触严密,用0.05mm塞尺检查,局部塞入深度不得大于15mm,每组不超过5块,并点焊牢固。

垫铁组伸入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中心,垫铁外端应露出底座外缘:

平垫铁10~30mm,斜垫铁10~50mm。

优良:

在合格的基础上,垫铁外露底座长度一致。

检查数量抽查垫铁全组数的50﹪,但不少于4组。

检验方法塞尺检查和用小捶轻击检查。

11.6.7机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1滑动支座与底座接触良好,滑动面光滑,润滑良好;

2压紧装置、滤板移动装置、振动装置、组装位置正确,定位可靠,螺栓牢固。

优良:

在合格的基础上,设备工作面清洁、无锈、有防锈措施。

检验方法:

全数检查;观察检查,水平仪检查、检查安装记录。

11.6.8板框压滤机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1.6.8的规定:

表11.6.8板框压滤机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整体安装的压滤机

纵、横向中心线

2.0

拉线、尺量

2

标高

±5.0

水准仪

3

水平度

0.5/1000

水平仪

4

分部组装的压滤机

积水盘移动轨道

纵、横向中心线

4.0

拉线、尺量

5

标高

±4.0

水准仪

6

同一横截面两轨道高低差

4.0

水平仪

7

轨距

2.0

尺量

8

滤布清洗机走行轨道

纵、横向中心线

4.0

拉线、尺量

9

标高

±4.0

水准仪

10

同一横截面两轨道高低差

4.0

水平仪

11

轨距

2.0

尺量

12

压紧架

纵、横向中心线

3.0

拉线、尺量

13

标高

±4.0

水准仪

14

板梁上对角线4点的高低差

4.0

水平仪

15

两对角线长度差

3.0

尺量

11.7带式真空过滤机安装

Ⅰ主控项目

11.7.1带式过滤机及零、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带式过滤机及零、部件的出厂合格质量证明文件并查验设备外观,核对规格尺寸。

11.7.2焊工应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应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的范围内施焊。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其认可范围、有效期;

11.7.3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焊接材料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和烘焙记录。

11.7.4设备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交接记录、基础质量检验评定表,检查基础外观,核对几何尺寸。

11.7.5真空管道、气路系统严密性试验应符合设计、设备说明书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11.7.6带式过滤机试运转应达到下列要求;

1空负荷试运转时间不小于1h,且不小于2个循环。

2驱动装置、自动纠偏装置、电气系统、控制装置及移动式气动系统运行可靠、平稳。

3运动部分的运行平稳,无晃动和异常现象。

4润滑油温和轴承温度不应超过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试运转记录或试车检查。

Ⅱ一般项目

11.7.7螺栓的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螺栓垂直,且拧紧力一致,螺母、垫圈、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紧密,局部间隙不大于0.05mm,地脚螺栓外露螺纹长度为2~3倍的螺距。

优良:

在合格基础上,螺纹无损伤且有防锈措施。

检查数量抽查30﹪,不少于4根。

检验方法用塞尺,小锤检查。

11.7.8垫铁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垫铁放置平稳,位置正确,垫铁组接触严密,用0.05mm塞尺检查,局部塞入深度不得大于15mm,每组不超过5块,并点焊牢固。

垫铁组伸入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中心,垫铁外端应露出底座外缘:

平垫铁10~30mm,斜垫铁10~50mm。

优良:

在合格的基础上,垫铁外露底座长度一致。

检查数量抽查垫铁全组数的50﹪,但不少于4组。

检验方法塞尺检查和用小捶轻击检查。

11.7.9焊缝感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

外型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清除干净。

优良:

焊波均匀、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检查数量:

每种焊缝按数量各抽查5%,但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11.7.10带式真空过滤机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7.10的规定。

表11.7.10带式真空过滤机安装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带式真空过滤机纵横中心线

10

拉线、钢尺量

2

标高

+20-10

3

固定室基架水平度

1/1000且≤2.0

水准仪

4

固定室皮带偏载量

20

拉线、尺量

5

移动室导轨平行度

任意一段0.25/1000

水准仪

头尾段2.0

5

移动室导轨垂直面平行度

头尾段1.0

挂线、尺量

6

移动室滤盘跑偏量

40

拉线、尺量

7

移动室相邻滤板高低差(连接处)

1.5

尺量

8

刮刀与滤布之间距离

0.3~0.5

尺量

9

移动室两个以上阀换向时的同步性

≤1.5s

秒表量测

11.8筒式外滤真空过滤机安装

Ⅰ主控项目

11.8.1筒式外滤真空过滤机及零、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筒式外滤真空过滤机及零、部件的出厂合格质量证明文件并查验设备外观,核对规格尺寸。

11.8.2设备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基础验收、交接记录,检查基础外观,核对几何尺寸。

11.8.3设备安装前凡属转动部分应解体、检查、清洗、换油(设备厂家有明文规定不许拆检的除外)。

检验方法:

检查检查、清洗记录。

11.8.4滤布铺放固定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

检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