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习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5710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习题.doc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习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习题.doc

第三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

一、选择题

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2.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作用越来越大的是 ()

A.气候 B.交通运输 C.市场 D.政策

3.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农业生产地域性特点的例子是(  )

A.在松嫩平原一带大力种植柑橘、香蕉等水果

B.在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大规模开垦梯田

C.在内蒙古高原东南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D.在华北平原种植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农作物

据报道,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

据此回答4-5题。

4.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气候B.地形C.交通D.市场

5.与世界主要花卉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的社会经济优势是()

A.劳动力B.科技C.交通D.市场

6.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A.经营理念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土地租金

7.下列关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城市周围建乳畜厂—技术B.美国一个农场只需一个农业工人—机械

C.阿根廷的牛肉出口到欧洲—交通运输和冷藏技术D.我国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交通

我国某城市的年降水量近1400毫米,年均温约16℃。

该城市中心区有我国南宋皇帝“躬耕”以示“劝农”的籍田遗址。

近期该城市在城区仿建了八卦农田,农田占地约150亩。

读图,回答8~9题。

8.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9.该城市为()

A.西安 B.开封 C.北京 D.杭州

10.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①平原地形为主②雨热同期的气候③城市市场需求量大④农业技术的推广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1.符合由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业B.阿根廷的牧牛业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D.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业

为研究杂交水稻新品种,我国农业科学家首创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原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严格设计栽培技术,使水稻亩产量提高到1287千克。

据此回答12题。

12.读三角坐标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 B.②C.③D.④

13、下列气候类型,适合水稻生长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郊区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

据此回答14~15题。

(作物)项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薯

市场价格(元/千克)

30

20

12

6

生产成本(元/千克)

15

12

6

2

运费(元/千克·千米)

3.0

2.0

0.5

0.2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14.根据上表资料判断,该城市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闽南三角地带D.河西走廊

15.从经济效益考虑,该地区最适宜经营的农作物是(  )

A.花卉、甘薯B.蔬菜、水稻C.花卉、水稻D.花卉、蔬菜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图示农业属于()

A.粗放农业与自给农业 B.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

C.粗放农业与商品农业 D.密集农业与自给农业

17.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A.园艺业 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

读下图,完成18-19题。

18.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B.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19.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随着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青睐,淮河沿岸地区某村民组在本村稻田里,采用“稻鸭共作”的新型稻田种养模式,水稻和鸭子实现双丰收。

据此回答20~21题:

20.稻鸭共作”生产与下列哪种农业地域类型特征基本相符(  )

A.混合农业B.立体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季风水田农业

21.下列有关“稻鸭共作”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③是一种绿色环保农业类型 ④可以在全国大城市郊区推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右图是“某农作物的各国产量分配图”。

读图完成22-23题。

22.这种作物应该是()

A.小麦B.棉花 C.甘蔗D.稻米

23.图中所列国家生长该作物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大量使用生物技术B.雨热同期

C.地广人稀    D.机械化水平高

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

据此分析完成24-25题。

24.泰国的平原地区、澳大利亚的墨累一达令盆地、美国的中部平原、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四地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25.下列农业地域类型机械化水平最低的是

A.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B.阿根廷的牧牛业

C.季风区的水稻种植业    D.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

二、综合题。

26.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一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20分)

(1)1975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形成该类型的决定性区位因素是。

(4分)

(2)2007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形成该类型的决定性区位因素是,分析该农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8分)

(3)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优势区位条件。

(8分)

 (2010·陕西四校联考)读图,完成7~8题。

7.形成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人口与生态;科技 

B.B.城市化与水土流失;耕作方式 

C.产业结构调整;生物技术 

D.农业政策与人口政策;生产投入 

8.2002年人均粮食产量突变的可能原因是 (  ) 

A.大批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劳动力减少 

B.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提高了生产率 

C.该年份风调雨顺,农业增产 

D.因市场因素,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2010·苏北四市)读“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完成9~10题。

9.图中水果栽培区的分布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 

A.整体性     B.地域性     

B. C.季节性      D.周期性 

10.①地区栽培条件优于同纬度②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充沛    B.热量丰富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一.选择题

1-5DCCAA6-10BACDC

11-15CCDCD16-20BCBDA

21-25BDBDC

二.综合题

26题:

(1)季风水田农业气候

(2)混合农业市场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3)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流过,水源充足;位于东南沿海,临近广州、深圳、香港,市场需求量大;光热条件充足,降水丰富,有利于花卉和蔬菜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