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8530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21 大小:8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1页
亲,该文档总共3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3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49页文档

年度第一学期三、四班数学教学进度表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授课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时间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8、25~

1、9

总课数或章数

10

每周节数

6

总授课节数

64

考试

次数

2

授课

时间

8、25~

1、9

总课数或章数

10

每周节数

6

总授课

节数

64

考试

次数

2

周次

日期

章节

教学内容

页数

教时

实验

备注

周次

日期

章节

教学内容

页数

教时

实验

备注

1

8

25

8

29

1.时、分、秒的认识

2.时间的计算

2

9

2

12

11

10

11

14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60

68

4

2

9

1

9

5

1.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9

14

4

13

11

17

11

21

1.含0的乘法

2.估算与解决问题

69

76

4

3

9

8

9

12

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3.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14

20

4

14

11

24

11

28

数字编码

长方形和正方形

77

82

2

4

9

15

9

19

1.测量

21

26

2

15

12

1

12

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83

88

4

5

9

22

9

26

1.毫米、分米的认识

2.千米的认识

27

30

4

16

12

8

12

12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

89

95

4

6

9

29

10

3

3.吨的认识

31

35

4

17

12

15

12

19

1.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分数的简单应用

96

104

4

7

10

6

10

10

1.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1.加法

36

40

4

18

12

22

12

26

数学广角

总复习

105

113

4

8

10

13

10

17

1.减法

41

49

4

19

12

29

1

2

结束课程,复习迎考。

9

10

20

10

24

1.倍的认识

50

55

2

20

1

5

1

9

期末考试

10

10

27

10

31

期中考试

56

51

3

21

11

11

3

11

7

多位数乘一位数

52

59

3

主备课人:

鲁彦强陈彦明王俊芳陈小鹏教研组长签阅:

分管领导签阅:

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四班数学教学计划

(一)

本学科教学总目标

本学段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主备课人:

鲁彦强陈彦明王俊芳陈小鹏教研组长签阅:

分管领导签阅:

学年度第一学期三、班数学教学计划

(二)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

时分秒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测量,万以内的加减法

(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笔算减法是小学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感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

在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实际估量物质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安排了四边形的一单元,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等。

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实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

的除法

分数的初步认识

倍的认识

数与代数

长方形和正方形

克和千克

数学广角

空间与图形

表内除法二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万以内的加减法

(二)

的认识

测量

概率与计量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计算,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简单的分数,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使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4、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使学生知道用量一量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5、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6、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简便算法合理地、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5、注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巩固测量和画图的技能。

6、着重训练学生在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寻求合理的、简便的解答方法。

教研论题教学方法的改进

主备课人:

鲁彦强陈彦明王俊芳陈小鹏教研组长签阅:

分管领导签阅:

课题

秒的认识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5′

 

20′

 

10′

一、创设情境

 

二、探究新知

 

三、拓展运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

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

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

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

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反馈:

  

3、体验1秒钟  

①师:

1秒到底有多长呢?

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

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学生反馈。

3、小结:

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

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

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4、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学生边观看边感受

 

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1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2学生活动

 

3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

索。

 

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小结:

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难点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秒的认识

1分=60秒

 

5′

四、畅谈收获

1、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

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

2、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主备课人:

王俊芳教研组长签阅:

分管领导签阅:

课题

时间的计算

课型

新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会进行一些经过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5分

 

20分

 

10分

一、测评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拓展运用

 

一、复习;

1、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2、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3、时针走一大个的时间是多少()。

4、秒针的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1时=()分1分=()秒180分=()时

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进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计算。

1、教学例2;(投影仪出示小明上学的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教师及时补充、引导。

小精灵要求我们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7:

30离家,7:

4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怎样想呢?

汇报交流总结;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选择最优化的方法

(在计算方法上肯定学生的多种正确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

2、出示商店营业时间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帮助图中的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吗?

练习巩固;1、填空;

(1)50分比1小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分,再加上()就是1时。

2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6时至6时25分经过几分?

3、5页的做一做。

4、6页的2题。

5、7页的8题。

 

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回答。

 

学生说一说。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抢答,看谁抢的快。

学生独立填写,并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交流,再汇报总结。

重点

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难点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时间的计算

7:

30到校,7:

45到校。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45-30=15(分钟)

答: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5分

四、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

你认为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有关经过时间最好呢?

我们刚才是9时开始上课的,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钟?

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时间,多学一点本领。

主备课人:

王俊芳教研组长签阅:

分管领导签阅:

课题

填一填,说一说

课型

练习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使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信息的意思和能力。

 

培养学生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5分

 

一、情境引入

1、复习;出示本校《东关小学作息时间表》,根据时间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们每一节课用多少时间?

2、早操用了多少时间?

3、我们做眼保健操用了多少时间?

你一般早上几点起床?

几点从家里走?

并说说你的理由是什么?

 

个别学生回答。

 

20分

 

二、互动新授

师;掌握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那么我们就更有效率的做每一件事。

1、出示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能自己动手做一个你自己的时间作息表吗?

(时间一定要合理)。

3、展示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并且给予交流指导。

4、下面是小明周日下午的时间安排表

2:

30—3:

10

看书

3:

10—3:

50

做作业

3:

50—4:

30

看电视

4:

30—5:

00

打乒乓球

5:

30—6:

00

吃完饭

(1)看电视用了多长时间?

(2)打乒乓球用了多长时间?

(3)周日下午的3:

20小明做在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时间作息表。

小组展示。

 

学生自己先做,集体订正。

重点

通过练习巩固对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难点

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信息的意思和能力。

教具

学生作息时间表、学生家庭作业时间表。

下面是小明周日下午的时间安排表

2:

30—3:

10

看书

3:

10—3:

50

做作业

3:

50—4:

30

看电视

4:

30—5:

00

打乒乓球

5:

30—6:

00

吃完饭

10分

三、拓展应用

(1)让学生自己说说在家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并说说谁用的时间最合理?

(2)挑选出比较合理的十位同学的作息时间,全班同学共同制作《我们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表》。

 

小组合作。

5分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