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9220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docx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初中题目带解答解析

1、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顺序是()。

∙A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B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C 总纲,序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D 序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总纲,国旗,国徽和首都,附则

正确答案:

B

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是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答案为B项。

2、根据宪法的重要性和地位,宪法被誉为()。

∙A 国家的根本大法

∙B 部门法

∙C 地区法

∙D 不成文法

正确答案: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

∙A 国家机关

∙B 人民团体

∙C 自治组织

∙D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正确答案:

D

人民政协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它不是国家机关,不具有国家强制力。

答案选D。

4、我国的宪法日为每年的12月4日,原因在于()。

∙A 《共同纲领》于12月4日公布

∙B “五四宪法”于12月4日通过

∙C “八二宪法”于12月4日通过

∙D 2004年宪法修改于12月4日通过

正确答案:

C

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C项为正确答案。

5、201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规定明确写入其总则。

∙A 《刑事诉讼法》

∙B 《民事诉讼法》

∙C 《行政诉讼法》

∙D 《宪法》

正确答案:

A

2012年,全国人大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规定明确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

故本题答案为A项。

6、非法拘禁侵犯了公民的()。

∙A 名誉权

∙B 健康权

∙C 人身自由

∙D 生命权

正确答案:

C

根据我国《刑法》第238条的规定,非法拘禁罪是以强制的方法,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因此非法拘禁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自由。

故本题答案为C项。

7、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正确答案:

C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包含:

平等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受教育权等。

根据我国《宪法》第13条的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而非“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故本题答案为C项。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侵犯?

∙A 诽谤

∙B 侮辱

∙C 诬告陷害

∙D 举报

正确答案:

D

《宪法》第38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故本题答案为D项。

9、我国专门的妇女保护组织是()。

∙A 工会

∙B 妇联

∙C 残联

∙D 政协

正确答案:

B

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是我国专门的妇女保护组织。

故本题答案为B项。

10、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 公安机关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D 监狱

正确答案:

A

《宪法》第37条第2款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故本题答案为A项。

11、民事权益,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重要,下列不属于民事权益的是()。

∙A 生命权

∙B 健康权

∙C 姓名权

∙D 执法权

正确答案:

D

民事权益是指公民或者法人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利益,ABC都属于民事权益,D项执法权属于行政权力,故本题答案为D项。

12、0岁的小明将小朋友打伤,()应对小明的行为承担责任。

∙A 小明的弟弟

∙B 小明的父母

∙C 小明的同学小花

∙D 小明的老师

正确答案:

B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小明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父母作为他的监护人应当对他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故本题答案为B项。

13、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倍。

∙A 1

∙B 5

∙C 3

∙D 2

正确答案:

C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第1款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故本题答案为C项。

14、根据《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 民事责任

∙B 刑事责任

∙C 一般责任

∙D 行政责任

正确答案:

B

根据《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故本题答案为B项。

15、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A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主观恶性

∙C 国家追究

∙D 处罚最重

正确答案:

A

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危害性,一个行为只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才可能构成犯罪。

A项表述正确。

16、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是()。

∙A 旷课、夜不归宿

∙B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C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D 忘记带当堂课的教材,与同桌共用一本

正确答案:

D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A、B、C三项都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D项不属于。

故本题答案为D项。

某单位出售有毒有害食品,构成犯罪,违反的是()。

∙A 公司法

∙B 民法

∙C 治安管理处罚法

∙D 刑法

正确答案:

D

构成犯罪,必然违反刑法。

D项正确。

17、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一切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都由人民说的算,并以间接民主的方式予以实行。

这体现了法治国家中的()。

∙A 分权制约

∙B 权利保障

∙C 合宪性审查

∙D 民主参与

正确答案:

D

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即民主参与,其形式是人民通过选举方式选举自己的代理人来进行公共决策和实施公共事务管理。

故本题答案为D项。

18、关于法治政府的要求,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法治政府要求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

∙B 法治政府要求行政机关不可做出法无授权的行为

∙C 法治政府要求行政机关可做出法不禁止的任何行为

∙D 法治政府要求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必须承担

正确答案:

C

法治政府要求行政机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得法外设定权力。

法不禁止即可为,只针对普通公民而言;对于行政机关来说,一切行动都必须得到法律的授权。

故本题答案为C项。

19、“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权力的运行要以人为本

∙B 权力的运行要高效

∙C 权力的运行要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D 权力的运行要有科学依据

正确答案:

C

“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意思是,为了防止腐败,权力的运行要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故本题答案为C项。

20、治安管理处罚中的过罚相当原则要求()。

∙A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B 以事实为依据

∙C 给予处罚的轻重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D 尊重和保障人权

正确答案:

C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因此,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应当考虑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不能对轻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给予行政拘留15日等很重的治安管理处罚;反之,也不能对严重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给予很轻的治安管理处罚,如处以罚款或者警告了事。

故本题答案为C项。

21、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政府行使行政权,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

这些国家机关的职权最终来源于()。

∙A 中国共产党

∙B 人民

∙C 国家主席

∙D 国家领导

正确答案:

B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它们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根本目标都是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故本题答案为B。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

∙A 权力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审判机关

∙D 检察机关

正确答案:

A

根据《宪法》第5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故本题答案为A。

23、孙某犯有贪污罪,应当由()负责侦查。

∙A 人民检察院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政府

∙D 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

A

《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2款规定,贪污贿赂犯罪由人民检察院负责侦查。

故本题答案为A。

2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机关?

∙A 人民代表大会

∙B 人民政府

∙C 基层人民法院

∙D 村民委员会

正确答案:

D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的范畴。

故本题答案为D。

25、以下选项不属于我国民法的基本价值和原则的是()。

∙A 诚实信用原则

∙B 等价有偿原则

∙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公平、平等、自愿原则

正确答案:

C

《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C项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故本题答案为C。

26、行政处罚是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何种行为的处理?

()

∙A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B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C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D 违反一切法律规范

正确答案:

B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故本题答案为B。

27、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在《合同法》上称为()合同。

∙A 买卖合同

∙B 承揽合同

∙C 赠与合同

∙D 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C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故本题答案为C。

28、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A 有效

∙B 效力待定

∙C 无效

∙D 并非自始无效

正确答案:

C

《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故本题答案为C。

29、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民法中的物权?

∙A 抵押权

∙B 检举权

∙C 所有权

∙D 土地承包经营权

正确答案:

B

《物权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检举权不属于物权的范畴。

故本题答案为B。

3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版权即()。

∙A 著作权

∙B 专利权

∙C 出版权

∙D 复制权

正确答案:

A

根据《著作权法》第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

故本题答案为A。

31、下列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商标的组成因素的是?

∙A 数字

∙B 颜色

∙C 气味

∙D 字母

正确答案:

C

根据《商标法》第8条规定,我国法律对商标的组成因素有明确的规定,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

故本题答案为C。

32、在我国,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是( )。

∙A 五年

∙B 十年

∙C 十五年

∙D 二十年

正确答案:

B

根据我国《商标法》第39条的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故本题答案为B。

33、下列不属于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的是()。

∙A 发表权

∙B 署名权

∙C 保护作品完整权

∙D 表演权

正确答案:

D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修改权。

表演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故本题答案为D。

34、下列哪项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A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B 明明的毕业论文《论正当防卫》

∙C 韩韩的小说《我的国》

∙D 奥运会开幕式中火炬点燃仪式的创意

正确答案:

D

根据《著作权法》第1条、第3条的规定可知,该法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意”不在该法保护范围内。

换言之,著作权保护的是作者的表达,而不是想法。

故本题答案为D。

35、学校举行小小发明家的评选活动,下列不能参评的是()。

∙A 一种新型火灾报警器

∙B 对传统扫帚的改进

∙C 烤面包智能机器人

∙D 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

正确答案:

D

根据《专利法》第2条的规定,本法所保护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诗歌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不满足前述规定,因而不属于发明创造的范畴。

故本题答案为D。

36、保护商标权需要社会共同的努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投诉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

∙B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发现情况属实的,应当制止侵权行为

∙C 人民法院发现有任何侵犯商标权行为的,可以直接将侵权人告上法庭

∙D 任何人发现侵权行为的,都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检举

正确答案:

C

人民法院对于侵犯商标权之类的民事纠纷案件不得主动处理,只有权利人起诉之后才能受理,因此C选项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本题答案为C项。

37、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制度。

∙A 通报批评

∙B 累积记分

∙C 口头警告

∙D 终身禁驾

正确答案:

B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4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积记分制度。

因此,B项正确。

38、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不包括()。

∙A 警告

∙B 罚金

∙C 行政拘留

∙D 限期出境

正确答案:

B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故A、C、D项正确,B项罚金为刑事处罚。

本题答案为B项。

39、公交车司机吴某醉酒驾驶,根据法律规定,除了吊销他的驾照,还应依法追究他的()。

∙A 刑事责任

∙B 行政责任

∙C 民事责任

∙D 过错责任

正确答案:

A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第4款规定,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本题答案为A。

40、甲15周岁,违反交通规定,驾驶机动车过失致行人乙重伤,那么()。

∙A 甲应当负刑事责任

∙B 甲不负刑事责任

∙C 应当由甲的父母代替甲承担刑事责任

∙D 由人民法院酌情决定是否需要甲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B

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6周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题干中甲的行为不在前述范围内,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本题答案为B项。

41、在处理刑事诉讼案件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A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 犯罪嫌疑人说的话都是错的

∙C 犯罪嫌疑人没有人权

∙D 法院享有绝对自由裁量权

正确答案:

A

《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故本题答案为A。

42、我国的死刑政策是()。

∙A 判处死刑的一律立即执行

∙B 广泛适用死刑

∙C 慎用死刑

∙D 重点针对累犯

正确答案:

C

死刑应当针对特别严重的犯罪实行,应当慎重,不能滥用死刑。

故本题答案为C。

43、小王已满18周岁,他在游戏厅玩时,故意偷了别人五万元钱,其行为是()。

∙A 犯罪行为

∙B 违法但不犯罪的行为

∙C 违反道德但不违法的行为

∙D 应判处死刑的行为

正确答案:

A

作为一个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王某的盗窃数额已经达到刑法盗窃罪的法定数额,构成犯罪。

本题答案为A。

44、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是由()通过()的形式规定的。

∙A 国务院;行政法规

∙B 全国人大;法律

∙C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

∙D 全国人大;决议

正确答案:

B

《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故本题答案为B。

45、下列有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互相推诿

∙B 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C 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D 互相包庇、联合办案

正确答案:

B

《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故本题答案为B。

46、民事诉讼是指()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A 警察局

∙B 监狱

∙C 法院

∙D 检察院

正确答案:

C

公力救济又称诉讼,是指在纠纷主体的参加下,由国家审判机关处理特定社会纠纷的一种最有权威和最有效的机制。

法院是处理民事诉讼的国家审判机关,故选C。

47、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A 惩罚犯罪

∙B 教育改造犯罪人

∙C 预防犯罪

∙D 消灭犯罪

正确答案:

C

惩罚是刑罚的固有属性,不应作为刑罚的目的;教育改造犯罪人属于刑罚的功能,而非目的;我国《刑法》第二条中规定的“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表明我国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

故本题答案为C项。

48、有期徒刑是国家对犯罪分子()的暂时性剥夺。

∙A 名誉权

∙B 健康权

∙C 人身自由

∙D 生命权

正确答案:

C

有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一定时间内人身自由的剥夺。

故本题答案为C项。

4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通过()的方式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A 上级任命

∙B 民主选举

∙C 自我推荐

∙D 考试制度

正确答案:

B

根据《宪法》第3条第2款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故本题答案为B。

50、

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行使国家立法权。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央人民政府

∙D 最高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

A

根据《宪法》第58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故本题答案为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