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0070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讲义高中政治知识整理汇编Word文档格式.docx

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

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整体。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会对整体的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在搞好整体的同时,重视部分的作用,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二)发展观的原理: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前进行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在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三)矛盾的原理和观点:

1、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特殊性。

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要求我们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具体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重点、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

5、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抓主流不忽视支流。

6、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

要求我们坚持两地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四)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辨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

四、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观点):

(一)社会历史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方向,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要重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人生价值观(36~39):

1、价值观导向作用:

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人的价值的内涵及评价

内涵: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如何评价:

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如何做?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政治生活》复习思路

(一)一个核心:

国家

考点1、国家的根本属性(A):

考点2、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B)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二)二对关系:

1、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表现在法律上就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基本,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脱离法律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③监督权。

(如何正确行使?

)一方面,公民要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另一方面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2)政治性义务即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1②。

③④。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准。

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B)

①(平等享有权利、履行义务,一切违法行为受到制裁)。

②(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离)。

③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公民应依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B)

是否遵循法律、法规、程序;

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国家与国家、国际组织的关系

(1)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B)

①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可能引起摩擦和冲突。

③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2)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B)

①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

安全利益。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②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③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3)我国在联合国中地位和作用(A)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三)三大政策:

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

1、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见四大制度内容)

2、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A)

(1)内涵是:

公民有信与不信仰的自由,也有信何种宗教的自由。

(2)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我国外交政策

(1)决定因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内容(B)

①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③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

(四)四大制度:

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见一个核心:

国家)

2、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中共是执政党,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②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B):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C)

如何珍惜:

国家:

(1)切实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加强民族团结,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坚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5)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公民:

(1)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作为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B)

①坚实基础:

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决定的。

②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思考:

我国有那些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①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③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少数民族的人民当家作主。

(五)五大主体:

政府、公民、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协。

1、政府★

(1)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独立、主权、公民生命安全、国家、集体个个人的合法财产,惩治犯罪)。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表现为: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目的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组织科教文卫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

(3)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公民(见P3公民与国家)3、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与宗旨(A)

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充分、最广泛。

(3)三大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基本方式).(A)

4、人民代表大会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A)

①性质: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

②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人民代表的职权(A)

①审议议案、表决各项决定;

②提案权;

③质询权。

5、政协

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国家机关)。

②人民政协的职能:

、、。

③人民政协的主题: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A  

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

  

考点2、货币的概念、本质A  

概念: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

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B

(1)价值尺度,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考点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A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考点5、信用卡的功能A

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  

考点6、外汇和汇率的含义A 

  

外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

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考点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C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考点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B  

供不应求,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供过于求,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考点9、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  

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两者成正比  

考点10、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  

商品价值量不是由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考点1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B  

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考点1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B  

⑴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

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⑵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考点13、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A  

主要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

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

考点14、消费的类型A  

按消费对象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考点15、消费结构的含义与恩格尔系数B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考点1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C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B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考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A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考点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A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考点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B  

内容: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原因:

根本上说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意义:

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考点5、企业的含义A

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考点6、公司的含义及形式A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考点7、树立正确的择业观C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考点8、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A  

劳动者权利的内容: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及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考点9、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B 

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  

考点10、储蓄存款的种类A

活期储蓄存款 

定期储蓄存款  

考点11、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A  

(1)商业银行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③结算业务。

考点12、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C  

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该遵循四个原则:

(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考点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  

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考点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A  

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考点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B  

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考点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B  

主要表现:

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考点5、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B

(1)制度保障: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障;

(2)具体措施: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

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考点6、我国财政的作用B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考点7、财政收入的来源A

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考点8、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A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考点9、税收的含义A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考点10、税收的基本特征A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考点1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  

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增强“纳税人意识”。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四单元 

面向市场经济

考点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B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考点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B

①严格遵守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以及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