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058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doc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doc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

2006-7-14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般认为,反思文学的肇端是1979年第2期发表的()。

A.卢新华的《伤痕》B.王蒙的《布礼》

C.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D.高晓声的《李顺达造屋》

2.先锋文学通常是指在中国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都呈现出强烈的()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

A.浪漫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

C.后现代主义D.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3.80年代初,较早介绍西方现代派小说理论的小册子是()。

A.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B.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

C.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D.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4.新现实主义小说注重塑造时代英雄,比如,孔太平是()作品中的主人公。

A.《年前年后》B.《大雪无乡》

C.《大厂》D.《分享艰难》

5.与八十年代中前期相比,90年代作家的写作立场呈现出多元化,主要有()、民间化与知识分子三种立场。

A.革命化B.人民化C.个人化D.贵族化

6.由于()的知识分子背景和叙述上沉思抒情的品质,他的小说被有的批评家称为"知识分子叙述"。

A.莫言B.格非C.扎西达娃D.北村

7.从新时期文学思潮看,()大体可以看作一种民间立场的写作。

A.女性文学思潮B.先锋文学C.寻根文学D.新写实文学

8.谌容的优秀中篇小说是()

A.《永远是春天》B.《万年青》

C.《春之声》D.《人到中年》

9.与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不同的是,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小说。

A.短篇B.中篇C.中短篇D.长篇

10.新时期现代派新潮小说代表作《你别无选择》的作者是()

A.刘索拉B.徐星C.莫言D.阿城

11.新历史主义文学创作群体除了由一部分新写实作家"转向"构成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先锋作家转向历史后构成,比较有代表性的先锋作家有()。

A.格非、苏童、余华、叶兆言

B.孙甘露、洪峰、马原、北村

C.格非、莫言、余华、残雪

D.北村、马原、苏童、洪峰

12.与80年代强调"文学的主体性"不同,在90年代的理论话语中,谈论较多的是(),体现了写作立场与价值取向的位移。

A.为人民写作B.为革命写作

C.个人化写作D.代言式写作

13."知识分子写作"这个概念是由()提出来的。

A.杨炼B.王家新C.欧阳江河D.西川

14.在人物的选择与处理上,新写实文学把()当作描写的重心。

A.英雄B.普通人或"小人物"

C.领袖D.伟人

15.对于先锋文学而言,小说最本质的特征和小说叙述的首要准则是(),把心灵的真实与主观的真实作为文学的生命。

A.再现B.反映C.模仿D.虚构

16.新历史主义小说在对人性的开掘上,体现出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暴虐与仇恨是()的体现。

A.不合理的社会制度B.阶级压迫

C.普遍人性D.文化习俗

17.根据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应严格区分历史上的大众文化与后工业社会时期出现的文化工业,大众文化在历史上是指()。

A.主流文化B.市井文化、市民文化、消遣文化

C.精英文化D.古典艺术

18.与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不同的是,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小说。

A.短篇B.中篇C.中短篇D.长篇

19.一般而言,()被文学界认为先锋文学的起点。

A.马原B.余华C.格非D.苏童

20.民间写作中的民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从文学的角度看,民间具有()等基本内涵。

A.独立精神与自由创造B.从它意识

C.自我放纵D.自我禁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人文精神大讨论"中,认为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人文精神失落与缺失的主要代表性人物有()。

A.王朔与王蒙B.张承志、张炜

B.洪子诚、谢冕等D.王晓明等

22.下列诗作的作者是舒婷的有()

A.《四月的黄昏》B.《一代人》

C.《致橡树》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3.从表达的基本主题看,先锋文学主要围绕()几个方面进行开掘与探索。

A.生存的虚无与人生的荒诞B.理想

B.暴力与死亡D.性、欲望与罪恶

24.在中国当代文学50-70年代的传统革命历史小说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A.《红旗谱》B.《芙蓉镇》

C.《李自成》D.《青春之歌》

25、下列哪些作品是新时期创作的?

()

A.《废墟》B.《茶馆》

C.《绿化树》D.《三寸金莲》

第一部分选择题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空1分,共10分)

26、徐迟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塑造了科学家 的形象,掀起了一股“科学家热”。

27、“伤痕小说”、“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分别是的《》、

的《乔厂长上任记》。

28、中篇小说《人到中年》的主人公是眼科大夫。

29、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写《妻妾成群》的、写《活着》的

写《拉萨河的女神》的等。

30、巴金的《》选自散文集《》是一篇怀念亡妻的至情悼文。

四、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主流文化:

32、寻根文学:

33、学者散文:

34、顽主系列: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5、归纳90年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36、个人化写作也存在着一些悖论,它的意义与问题同时并存,具体表现是:

37、从生产的角度看,大众文学具有自己的特性,请简要概括一下。

38、新历史小说是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而言的,其"新"主要不在题材之新,也不在党史题材与非党史题材的区别,而在于它表达上的某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9、先锋文学在90年代逐渐溃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六、搭配题(3分,全对得分):

 

刘恒 《商州初录》 

贾平凹 《青衣》 

毕飞宇 《伏羲伏羲》 

七、论述题(10分)

简述新写实文学在叙述态度与叙述方式上发生的新变化。

解答: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D 5、C 6、B7、D 8、D 9、D 10、A

11、A 12、C 13、D14、B 15、D 16、C 17、B 18、D 19、A 20、A

二、多项选择题21、B,C,D22、ACD23、A,C,D24、A,D25、ACD

三、填空题:

26、《哥德巴赫猜想》27、刘心武《班主任》蒋子龙

28、陆文婷29、苏童、余华、马原30、《怀念萧珊》《随想录》

31、主流文化:

又称"主体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也即社会主义文化。

它偏重于意识形态部分,主要功能是对社会稳定起维护作用,对社会延续起精神支柱的作用,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

32、寻根文学:

旨在"文学寻根",是指一批作家们从历史反思向文化反思进发,从而创作出的一批寻找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根和病态之根,以播扬传统文化、消除民族劣根性对社会进步的影响,重铸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的作品。

(1984年以后,一大批年轻作家加盟,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且在理论上正式提出"文学寻根"的主张,寻根文学的大潮终于形成,并在1985年间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这些作品中富于代表性的有:

李杭育的颇得吴越文化神韵的"葛川江"系列小说,贾平凹的富有浓厚秦汉文化色彩的"商州"系列小说,张承志的独具"草原文化"特征的系列小说,韩少功的体现楚文化意蕴的《归去来》、《蓝盖子》、《爸爸爸》,郑义的具有晋文化特点的《老井》、《远村》,阿城的表现历史文化精神的《棋王》、《树王》、《孩子王》,冯骥才的深得津门文化精髓的《三寸金莲》、《神鞭》,以及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33、学者散文:

指由学者创作的且以才学、理趣等学术文化内涵的表现见长的散文作品。

34、顽主系列:

是王朔创作的展示生活在当今都市中的各色人物的生活和心态的系列小说。

(作者以调侃的态度既嘲弄、挖苦了知识分子的迂腐清高、自我膨胀等弱点,也对一切美好、庄严的东西进行了反讽,其中贯穿着一种被称为“游戏人生”的基调,而作品所使用的熟练的市井口语和粗鄙轻松的文风更使之得以强化和凸现。

代表作品有《过把瘾就死》《我是你爸爸》《玩的就是心跳》《顽主》等。

35、A、文学走向的世俗化,B、文学的个人化倾向,C、文学走向多样化

36、A、个性的张扬与失落B、生命欲望的肯定与放纵C、现实关怀的深入与逃离

37、A.参与的广泛性与质量的参差性并存B.生产的规模性与趣味的从众性

C.生产和消费的双向互动性D.艺术的拼贴与艺术的创生同步

38、A.新的历史观念B.新的价值取向C.新的表现方法D.新的历史叙述方法

39、A从外部因素看,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先锋文学的生存环境极为不利B.从内部因素看,先锋文学的前卫性、创新性及形式实验的极端化倾向,注定了它在现实中的发展是脆弱和艰难的

六、搭配题(3分,全对得分):

 

刘恒 《伏羲伏羲》贾平凹 《商州初录》毕飞宇 《青衣》

七、论述题(10分)简述新写实文学在叙述态度与叙述方式上发生的新变化。

解答:

1、新写实作家在书写生活时,摈弃了现实主义的"启蒙话语"和先锋的"个人话语",不再以某种政治激情、某种思想观念为先导,去俯视、分析、解释、评判生活,而是隐匿"主体性",采用"民间话语",担当民间话语的转述者,以民间意识去感悟、体味、咀嚼生活,让生存本身的艰难困苦浮出海面。

换言之,在叙述态度上采取的是一种"非人格化叙述",追求一种冷静、中立式的叙述风格,这种叙述方式是对现代西方小说叙述理论的成功借鉴。

具体而言,创作主体尽量将主体性、个人性的东西隐匿与遮蔽,尽量不对所描写与反映的对象进行外在的、直接的价值评判,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对生活本相的呈现与展示。

传统现实主义的叙述者无论是某种权力话语的传递者,还是知识分子启蒙话语的表述者,对大众而言都是一个"贤哲"与"导师"的形象,对生活是一种"俯视";新写实对生活则是一种"平视",注重从个人的立场来理解生活。

新写实的个人化明确地抑制个人特色在作品中的流露,他充当的是大众话语转述者的角色,表达、传递的是大众的情感愿望,这种叙述态度是冷静而非冷漠,是温和有加而非冷若冰霜,更非所谓的"情感的零度"。

2、现代小说的叙述视角大致有如下三种方式:

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人物,一些研究者也把前者称为全知视角,后两者称为限制视角,或称外视角与内视角。

从新时期文学来看,伤痕、反思文学等多采用全知视角;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80年代中后期的诸多作品多尝试采用限制视角。

新写实文学绝大多数采用内外视角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这是新写实对新时期文学的贡献之一。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