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3711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贸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关于无差异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条线上任何两点所代表的消费组合能够带来的效用一样

B.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该点横轴表示商品的机会成本

C.越是远离原点的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D.不同的两条线有可能相交 

D

2.(单选题) 

关于等收入曲线,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上任何两点所代表的产品组合能够带来的收入相等,而且曲线的斜率大于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B.曲线上任何两点所代表的产品组合能够带来的收入相等,而且曲线的斜率小于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C.远离原点的曲线比靠近原点的曲线所代表的收入更大,但是两条曲线的斜率相等,而且等于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D.远离原点的曲线比靠近原点的曲线所代表的收入更大,而且两条曲线的斜率不等 

C

3.(单选题) 

关于封闭经济的社会最优生产点和最优消费点,可以认为:

A.最优生产点位于最优消费点的左边。

B.最优生产点位于最优消费点的右边。

C.最优生产点位于最优消费点的左下方。

D.最优生产点位于最优消费点必定重合。

根据特定国家的贸易三角形,我们能够知道:

A.该国的出口量。

B.该国的进口量。

C.该国的贸易条件。

D.以上三项。

横轴表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数量,纵轴表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

A、B两国偏好和需求相同,A国是一个劳动充裕型国家。

则可以推论出:

A.A国的相对供给曲线位于B国相对供给曲线右边,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更低;

B.A国的相对供给曲线位于B国相对供给曲线左边,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更高;

C.A国的相对供给曲线位于B国相对供给曲线右边,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更高;

D.A国的相对供给曲线位于B国相对供给曲线左边,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更高;

A

横轴表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数量。

关于相对供求模型,我们可以说:

A.劳动充裕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供给曲线必定在劳动稀缺国家的右边,所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必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更低的相对价格

B.劳动充裕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供给曲线必定在劳动稀缺国家的右边,所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必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更高的相对价格

C.劳动充裕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供给曲线必定在劳动稀缺国家的左边,所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必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更低的相对价格

D.劳动充裕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供给曲线必定在劳动稀缺国家的左边,所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必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更高的相对价格 

中国大搞铁路、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对国外铁矿砂的需求大幅上升。

将恶化中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外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产品妖魔化,导致外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好感度下降,终将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

主要贸易伙伴由于地震后的重建,加大了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

在完全竞争市场,所有商品都按照统一的价格进行销售;

而最终购买特定商品的每个消费者对于该商品的价值评价不同,因而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不同;

这些消费者最终都支付了不高于自己心里愿意支付的最高价的价格,从而觉得获得了“赚头”。

所有这些赚头加起来就是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就是指企业赚到的产品平均利润。

在只使用一种要素劳动进行生产的情况下,关于绝对优势的正确表述是:

A.绝对优势说的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总量大于另一个国家

B.绝对优势说的是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小于另一个国家

C.绝对优势指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个国家,也可以说单位产出投入系数小于另一个国

D.绝对优势指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个国家,也可以说单位产出投入系数大于另一个国 

在只用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A国在X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下列表示中错误的是:

A.A国X商品的机会成本小于另一国

B.A国X商品的比较成本小于另一国

C.A国X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小于另一国

D.A国X商品的相对成本小于另一国 

从绝对优势理论可以推论出:

A.每一个国家都有三几个产业在世界上具有绝对优势,所以有通过贸易获得福利提升的机会;

B.每一个国家至少在一个以上的产业上具有绝对优势,所以有通过贸易获得福利提升的机会;

C.注定会有些落后国家因为在任何一个产业上都是绝对劣势,而没有参与贸易的机会;

D.一个国家会出口所有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亚当.斯密认为,两国国家要开展贸易,则必须:

A.A国在所有产业上的生产效率都更高

B.B国在所有产业上的生产效率都更高

C.A国必须在一个以上的产业上生产效率更高

D.两个国家都必须在一个以上的产业上生产效率更高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思想包括:

A.每个国家都拥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B.每个国家都需要按照本国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

C.按照本国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的福利都将得到提高;

李嘉图模型中,假定劳动在国内各个产业间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而且实现充分就业,意味着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

A.国内各个产业的工资将会相等,而且国内所有产业的劳动使用量等于国内劳动总量

B.国内各个产业的工资可能不相等,因为劳动总量一定,一个企业缺工时,必定采用提高工资的办法增加雇用量

C.国内每一个产业将会平分劳动,因为劳动总量不变,只有这样才公平

D.国内会有产业间的工资差别,高工资产业能够雇佣到更多的劳动 

在李嘉图模型的几何解析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贸易均衡时,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会趋于一致;

B.贸易均衡时,两国产品的绝对价格会趋于一致;

C.贸易均衡时,两国的社会福利都得到了提高;

D.贸易均衡时,两国都将只从事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B

从李嘉图模型的主要假定可以推论出,国内所有产业都提供同等水平的工资;

从李嘉图模型的主要假定可以推论出,产品的价格必定等于其平均成本;

从李嘉图模型的主要假定可以推论出,只有一种要素劳动被使用的情况下,规模报酬不限意味着边际成本不变,同时也意味着机会成本不变;

从李嘉图模型的主要假定可以推论出,一种产品增产了,意味着另一种产品必定是减产。

关于贸易的必要充分条件,最正确的说法是:

A.贸易开始前,参与贸易的两国的相关产品的机会成本相等;

而且贸易后产品的相对价格位于两国贸易前机会成本之间;

B.贸易开始前,参与贸易的两国的相关产品的机会成本不相等;

C.贸易开始前,参与贸易的两国的相关产品的机会成本不相等;

而且贸易后产品的相对价格高于贸易前机会成本最低一国的机会成本;

D.贸易开始前,参与贸易的两国的相关产品的机会成本不相等;

而且贸易后产品的价格高于贸易前价格较低那个国家的价格。

两国之间的国家贸易要得以实现,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A.两个国家的机会成本不相等

B.贸易条件位于两国贸易前商品的相对价格之间

C.贸易出口商品的价格高于原国内价格,进口商品价格低于原国内价格

D.两个国家的机会成本不相等,而且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位于贸易前两国的相对价格之间 

关于工资和贸易的关系,最正确的说法是:

A.中国人领取低工资,是因为中国的物价较低;

B.中国人领取低工资,是因为中国产品的成本较高;

C.中国人领取低工资,是因为中国人的劳动生产率较低;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我们的比较优势;

D.中国人领取低工资,是国际贸易产业分工不合理的结果;

那些高附加价值的产业都被发达国家把持了。

4.(单选题) 

关于美国人的高工资与他们的比较优势的关系:

A.美国人的高工资是导致他们在贸易竞争上失去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B.美国人有资格领取高工资,因为他们的物价很高;

C.美国人有资格领取相对较高的工资,只要不至于高于他们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就不会影响他们的比较优势的实现;

D.美国人领取高工资,是因为他们受教育水平较高,所以不会影响他们的比较优势。

5.(单选题) 

美国人的工资比中国的高,为什么美国人生产的东西能够出口到中国。

最合理的解析是:

A.因为中国人喜欢美国的东西

B.因为有美国的强大政治压力

C.因为美国人的劳动生产率高到可以抵消他们的高工资

D.因为美国人生产时,大多使用机器,高工资的影响不明显 

就要素充裕度而言,以下提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肯尼亚的工资比利比亚的便宜,所以肯尼亚是劳动充裕型国家

B.肯尼亚的劳动力比利比亚的多,所以肯尼亚是劳动充裕型国家

C.肯尼亚的劳动生产率高,所以肯尼亚是劳动充裕型国家

D.肯尼亚工资与利息的比值小于利比亚,所以肯尼亚是劳动充裕型国家 

要素禀赋模型假定两国生产技术完全相同,无法推论出的是:

A.两国在同样商品的生产上,边际成本完全一样

B.两国在同样商品的生产上,平均成本完全一样

C.两国在同样商品的生产中生产效率完全一样

D.两国在同样的商品生产中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完全一样 

要素禀赋模型假定每个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而且劳动在国内各个产业之间能够充分流动,依此可以推出的结论中,最完整的是:

A.每个市场的商品价格必定相等

B.每个市场的工资可能有高有低

C.每个市场的商品价格将等于他们的边际成本,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贡献

D.每个市场提供的工资必定相等,而且每个市场劳动的边际产出也相等 

假定中国有人口10亿、普通劳动力4亿人,拥有资本的总量为20万亿元。

越南拥有人口7千万、普通劳动力3千万人,拥有资本的总量为1万亿元。

那么,中国和越南的资本充裕度为:

A.20,1

B.5,3.33

C.80,0.3

D.2,1.43 

下列说法中,能够说明韩国为资本充裕国家的是:

A.韩国拥有大量的资本;

B.韩国资本收益率较高;

C.韩国的资本收益工资比率低于中国

D.韩国企业的自动化程度相对中国更高 

6.(单选题) 

两种产品服装和汽车,我们说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意思是说:

A.在生产中汽车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而服装产业则不是

B.汽车产业投资巨大,而服装产业投资较小

C.在任何同样的资本回报率和工资率下,汽车产业生产上的资本劳动比率更高

D.汽车产业的资本回报率比服装产业更高 

7.(单选题) 

要素密集度不发生逆转意味着:

A.要素密集度固定不变

B.要素密集度按照固定的比率发生变动

C.不管要素价格发生何种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度总是大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度

D.只有当要素价格较低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度才大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度 

德国与中国相比较为资本充裕国家,中国和越南相比为资本充裕国家;

越南为劳动充裕国家。

X、Y产品分别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根据PPF曲线的偏向性质,判断图-1中PPF1、PPF2 

PPF3分别为哪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A.中国、越南、德国

B.越南、中国、德国

C.德国、中国、越南

D.中国、德国、越南 

根据H-O定理,南半球国家智利肯定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

A.金属制品

B.机械制品

C.水果

D.石油 

根据H-O定理,假定中国与缅甸之间签订了所有产品互免关税的自由贸易协定,则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会分别向对方出口什么产品:

A.制造业产品、农产品

B.五金制品、金饰品

C.农业机械、工业产品

D.手机、家电 

美国在高科技产业上具有相当明显的比较优势,原因在于:

A.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B.美国拥有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本

C.美国拥有世界出名的大学

D.美国人有钱 

根据斯托尔帕-萨谬尔森定理,中国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导致的结果应该是:

A. 

劳动工资率上升,资本收益率下降B. 

劳动工资率下降,资本收益率上升

C. 

两个收益率都上升D. 

两个收益率都下降 

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当越南大量出口家具后,将会导致工资率和资本收益率:

A.更高,更低

B.更高,更高

C.更低,更高

D.更低,更低 

根据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符合理论条件下,下列提法中哪一个不正确:

A.参与国际贸易的两个国家工资一定趋于相同

B.参与国际贸易的两个国家资本的收益一定趋于相同

C.商品的国际流动可以替代要素的国际流动

D.商品的国际流动最终会导致贸易参与国的要素拥有量相同 

8.(单选题) 

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贸易将会对以下要素拥有者的收入产生什么影响:

1) 

美国种植小麦的农场主;

2) 

中国种植大葱的农民;

3) 

中国台湾省的电脑代工厂厂主;

4) 

德国的高科技工人。

A.上升、上升、上升、下降

B.上升、上升、下降、上升

C.上升、下降、上升、下降

D.下降、上升、上升、上升 

9.(单选题) 

1. 

德国与中国相比较为资本充裕国家,中国和越南相比为资本充裕国家;

根据PPF曲线的偏向性质,判断图-1中PPF1、PPF2PPF3分别为哪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A.中国、越南、德国

B.越南、中国、德国

C.德国、中国、越南

D.中国、德国、越南 

在专用要素模型中,关于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为:

贸易会提高出口产业的商品价格

B. 

贸易会提高出口产业的专用要素的价格

贸易会提高进口竞争产业的专用要素的价格

D. 

贸易会提高进口竞争产业的可流动要素的价格 

在专用要素模型中,就一个劳动充裕型国家来说,贸易对于出口型产业的可流动要素劳动的名义价格和真实价格,以及专用要素资本的名义价格和真实价格,会导致什么影响?

A.上升、不定、上升、上升

B.上升、上升、上升、上升

C.下降、上升、上升、下降

D.下降、不定、下降、上升 

在专用要素模型中,就一个资本充裕型国家来说,贸易对进口竞争型产业可流动要素和专用要素的名义价格和真实价格导致的影响是:

A.不定、上升

B.不定、下降

C.上升、下降

D.下降、上升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在导入期是一种什么产品:

A.资源密集型产品

B.知识密集型产品

C.资本密集型产品

D.劳动密集型产品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在成长期是一种什么产品: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在成熟期是一种什么产品: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属于何种国家的最适当划分为:

A.美国为创新国家,德国、日本为先进国家,中国为发展中国家

B.美国、德国为创新国家,日本为先进国家,中国为后进国家

C.美国、日本为创新国家,德国后先进国家,中国为发展中国家

D.美国、德国、日本为先进国家,中国为发展中国家 

当电脑进入成长期的时候,推断世界上主要的电脑生产国和出口国为:

A.美国

B.荷兰

C.中国

D.印度 

假定二十年后液晶电视进入成熟期。

届时,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资本充裕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维持现在的要素特征不变,请推断哪个国家将会成为届时的液晶电视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A.中国

B.印度

C.韩国

D.日本 

关于要素禀赋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A.两者是本质上不同的两个理论

B.前者从需求的角度、后者从供给的角度,去分析一国的比较优势

C.前者从要素禀赋、后者从时间的角度去分析一国的比较优势

D.两者之间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体现为要素禀赋差异决定比较优势的作用 

拥有很多岛屿的国家瑞典的手机制造业非常发达,最能够恰当解析其原因的理论为:

A.要素禀赋理论

B.代表性需求理论

C.生命周期理论

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关于代表性需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国内部有代表资格的人的需求

B.一国内部主流收入阶层的消费者的需求

C.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需求

D.代表了世界平均水平的需求 

关于代表性需求对于一国特定产业的作用逻辑,最准确的表述为:

A.一国的代表性需求足够强大到支撑该国该产业的成长和发育,最终导致该国在该产业上拥有比较优势

B.一国在特定产业上具有需求,所有必定导致该国在该产业上有供给,所以具有出口能力

C.一国的代表性需求旺盛,所以会导致该国成为一个在该产业上的潜在进口国

D.一国的代表性需求如果吻合了世界的先进发展方向,则会导致该国领先世界,从而具有该产业上的比较优势 

假定汽车的品质可以分为高档、中档和低档三种。

国民收入水平按照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高低排列分别为德国、中国和印尼。

基于代表性需求理论,最有可能的贸易格局应该为:

A.德国向中国和印尼出口高档车,中国向印尼出口中档车

B.德国向中国出口高档车,中国向印尼出口中档车,印尼向德国和中国出口低档车

C.德国向中国和印尼出口高档车和中档车,中国向印尼出口低档车

D.德国向中国出口高档车,中国向德国和印尼出口中档车,印尼向中国出口低档车 

下列贸易中体现了代表性需求理论的是:

A.中国对外出口了高档服装

B.中国对外出口了价格便宜的手机

C.中国对外出口了大量的电子玩具

D.中国对外出口了大量的通讯设备 

代表性需求理论能够解析恰当解析下列贸易现象中哪一个:

A.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量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很大

C.中国成为世界圣诞树的主要制造国家

D.越南成为世界服装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两个完全一致的国家:

A.是没有进行贸易的基础的

B.仍然会进行贸易,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递增的效应

C.仍然会进行贸易,因为两国都有一些对外国产品有着特别偏好的人

D.仍然会进行贸易,但条件是规模经济必须为恒量 

关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产业,才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B.存在规模报酬不变的产业,不可能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C.内部规模经济越明显的产业,其外部规模经济也也越明显

D.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完全独立存在 

内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时候,必定有:

A.MC 

<

ac

B.MC<

/ac

fc

C.MC<

/fc

vc

D.MC<

/vc

内部规模经济产生的主要源泉为:

A.企业招收了大量的员工后,相互配合更加容易

B.企业规模变大以后,市场话语权更大

C.企业规模扩张后,每一个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下降,从而平均成本出现下降

D.企业规模扩张以后,可以采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 

关于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为:

A.大量同类企业的集聚导致专业化供应商的诞生和成长,从而降低企业成本

B.大量同类企业的集聚,能够使得特定企业以外的企业成为该企业可以使用劳动池,从而稳定专业化人才就业和供给,并且降低劳动成本

C.大量同类企业的集聚,使得相互间能够享受到技术溢出的效果,加快了创新,降低了成本

D.大量同类企业的集聚,强化了相互之间的竞争烈度,从而降低了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