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402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6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质量评估二.docx

专题质量评估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专题质量评估

(二)

专题二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近代企业开始出现

③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④各地经济发展日趋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安徽巡抚王植在给道光帝的条陈中写道:

他壮年时,一乡一集,无业游民不过数人,今则数百家之聚数十人不等。

导致游民激增的主要原因()

A.两极分化,土地趋向集中

B.人口增殖,商品经济冲击

C.西方入侵,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D.政治腐败,传统伦理逐渐瓦解

3.(2012·清远模拟)徐润是近代中国有名的买办,曾创办同文书局,影印过大量的中国古代典籍和西学图书,广为发行,并与买办唐廷枢一起成功经营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

下列对近代中国买办阶层的历史影响论述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的买办是西方侵略者的帮凶

B.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C.避免了中国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D.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

4.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B.促使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C.促使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5.(2012·济南模拟)1882年《申报》载文:

“招商局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虽其中亦有成与不成之分,然其一变从前狭隘之规则。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A.洋务运动开启办厂之风

B.洋务运动推动“实业救国”

C.轮船招商局得到众人支持

D.清政府鼓励民间办厂

6.据统计,1900年以前的30余年间,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族工矿企业有150家,资本总额5000余万元;1901-1911年的10年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家,资本总额近1亿余元,是以前30余年的两倍多。

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有()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列强资本输出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③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刺激

④欧美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2012·郑州模拟)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后,国人希望能够重整海军,扬我国威的愿望

②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群众性的爱用国货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创办于1907年的宁波“正大火柴厂”,百年内两度宣布倒闭。

1913年后,该厂由在日本逗留多年,经办过多种行业,商业经验丰富的徐蕙生开办,逐步走上正轨。

以下对“正大火柴厂”走上正轨的客观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清政府采取了发展民族工业的政策

B.宁波已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徐蕙生本人有丰富的商业经营经验

9.(2012·合肥模拟)《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

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

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

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在中国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比重逐年下降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D.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10.近代后期,官僚资本曾一度膨胀,其发展的最有利条件应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B.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

C.依靠外国势力D.封建势力支持

11.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12.(2012·湛江模拟)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分洋商之利”,获得颇丰。

上海商人叶运忠请求另设广运轮船局,李鸿章断然拒绝,批示:

“不准另树一帜。

”由此可见,李鸿章()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B.利用政权垄断经营

C.鼓励发展民族工业D.提倡“实业救国”

13.(2012·济宁模拟)1945年8月,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的侵略B.官僚资本的重压

C.封建官僚的排挤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14.下图展示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

A.图中B出现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有关

B.图中C-D出现的最主要影响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图中D-E出现的外因是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图中G-H出现的内因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15.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其夹缝是指()

①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

②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

③各级政府的苛捐杂税

④军阀官僚政府滥发纸币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风云浙商”在当今媒体频频出现。

近代民族企业家里,“宁波帮”曾经叱咤风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八八七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

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

……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二宁波道台已批示慈溪县的仁乾及其他华商商号,准其建立一个火柴厂制造火柴。

他们准备暂时雇佣日本工匠……这是一个新创举,可使中国在这种一向被外国入口货独占的行业中,今后也可分得一分利润。

这工厂将设于偏僻的处所,不至于使城市中人觉得讨厌或影响健康。

——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

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

”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文中又点浙江,可见问题较为突出。

——金普森等《浙江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阻力?

(6分)

(3)从材料可以看出,近代浙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这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吗?

为什么?

(8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

家)

材料二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材料三漫画《财神图》中的对联是:

“卖国内战蒋宋孔陈,垄断独占中中交农”,横批是“一手遮天”。

(注:

中中交农即中央、中国、交通、农民银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原因。

(8分)

(2)材料二反映了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6分)

(3)材料三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个时期?

对联中的“卖国”具体指把国家利益出卖给哪个国家?

“一手遮天”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④不符合史实,此后中国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了。

①②③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2.【解析】选C。

材料中信息反映出农村无业游民的增多,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手工业走向破产,大量手工业者成为游民,故C正确。

3.【解析】选B。

本题考查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从C项来看,避免了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不符合事实,排除;D项中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也是错误的,中国的买办阶级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产生,排除;据材料所述买办徐润的作为的确起到了推动中国工业近代化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B。

4.【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能力。

中国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主要就是引进西方技术创办军事、民用工业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B项出现在鸦片战争后,C项出现在甲午战争后,D项洋务运动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排除B、C、D三项。

5.【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风气为之大开”可知,洋务派办企业刺激了民间办厂的风气,故正确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从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

6.【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时间上看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发展,所以选A。

③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规律方法】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某些条件——分解自然经济、改变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2)政府鼓励兴办实业(政策)。

(3)人民反帝爱国运动不断高涨(社会基础)。

(4)民族资产阶级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源泉和动力)。

【变式备选】列强的侵略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

这里的“客观条件和可能”主要是指()

A.“向西方学习”新思想的促进

B.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

C.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摧毁

D.封建经济的分解,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扩大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和可能。

7.【解析】选B。

本题考查识图和分析能力。

从火柴商标上的“救国”“富强”“中华民国利兴公司”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②④正确,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①③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8.【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题干时间看1913年后,该厂走向正轨。

这一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取得较快发展。

A项清政府已经被推翻,B项说法错误,D项是主观条件,所以选C。

9.【解析】选B。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

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是消费资料比重较大,生产资料比重较小,说明轻工业发达,材料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故正确答案为B。

10.【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对官僚资本的认识。

官僚资本之所以膨胀,主要是因为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巧取豪夺,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A项与此无关,C、D两项不是主要条件。

11.【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

根据所反映的时间是在民国成立初期,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在政治上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和物质基础。

12.【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的民用企业的代表。

当时有私商请求另设同类新厂被拒绝,故选B。

C、D都与B相反。

A与题意不符。

13.【解析】选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在抗战胜利后对民族资本主义继续进行压榨,使民族资本主义走向全面萎缩。

14.【解析】选B。

本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因素与影响。

依据所学知识,C-D出现的最主要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

而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事件是五四运动,所以B说法错误。

15.【解析】选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夹缝”的理解能力。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多种力量的制约与限制,应注意多角度思考。

16.【解析】本题以“宁波帮”为主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1)题要依据材料中“报名者颇多”及1897年之前的中国社会状况来分析。

(2)题要依据“雇佣日本工匠”“洋商……百计阻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第(3)题要依据“轧花厂”“火柴厂”“缫丝纺纱各厂”来分析回答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三问。

答案:

(1)宁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较早;甲午战争后,西方经济侵略的加深,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近代民族工业提供必要的劳动力;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主要障碍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技术和市场的垄断,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本国封建势力和一些陋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工业起阻碍作用。

(3)主要是纺织、火柴等轻工业。

这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普遍现象。

原因: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因此只是在轻工业领域有所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重工业为外国资本所垄断。

17.【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题应先将民国元年到民国八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即1912-1919年,由此得出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再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短暂的发展,其原因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说明。

(2)题根据时间可以判断出属于国民政府统治的前期(1927-1936年),再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其原因依据所学知识来说明。

第(3)题从对联中“卖国内战蒋宋孔陈”等可以看出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将国家利益出卖给美国,“一手遮天”说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实行经济垄断。

答案:

(1)民国元年到八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原因:

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中的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原因:

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家的爱国行动。

(3)解放战争时期。

美国。

“一手遮天”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实行经济垄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