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4543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docx

电子线路1课后习题答案doc

 

《电子线路(I)》董尚斌编课后习题(1到7章)

 

第1章

1-1本征半导体与杂质半导体有什么区别?

解:

本征半导体是纯净的,没有掺杂的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能较差,在温度为

0K时,半导体中没有载流子,它相当于绝缘体。

在室温的情况下,由本征激发产生自由电

3

Eg0

子—空穴对,并达到某一热平衡值,本征载流子浓度

ni

A0T2e2kT与温度有关。

杂质半导体是在本征硅或本征锗中掺入杂质得到的,若掺入

5价元素的杂质可得到N

型半导体,N半导体中的多子为自由电子,少子为空穴,由于掺入微量的杂质其导电性能得

到了极大的改善,其电导率是本征半导体的好几个数量级。

在杂质半导体中,多子的浓度取

2

3价元素的

决于杂质的浓度,而少子的浓度与

ni或正比,即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若掺入

杂质可得到P型半导体。

1-2试解释空穴的作用,它与正离子有什么不同?

解:

空穴的导电实际上是价电子导电,

在半导体中把它用空穴来表示,

它带正电是运载

电流的基本粒子,在半导体中,

施主杂质电离后,它为半导体提供了一个自由电子,自身带

正电,成为正离子,但由于它被固定在晶格中,是不能移动的。

1-3半导体中的漂移电流与扩散电流的区别是什么?

解:

漂移电流是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载流子定向运动而形成的电流,

扩散电流是由于浓度

差而引起的载流子的定向运动而形成的电流

 

1-4在PN结两端加反向偏压时,为什么反向电流几乎与反向电压无关?

解:

PN结加反偏电压,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同,PN结变宽,外加电压全部降落在PN结上,而不能作用于P区和N区将少数载流子吸引过来。

漂移大于扩散,由于在P区及N区中少子的浓度一定,因而反向电流与反偏电压无关。

 

1-5将一个二极管看作一个电阻,它和一般由导体构成的电阻有何区别?

解:

将二极管看作一个电阻,其明显的特点是非线性特性。

而一般由导体构成的电阻,在有限的电压、电流范围内,基本上是线性的。

(1)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其数值相差悬殊。

正向电阻很小,而反向电阻很大。

(2)二极管具有负温度系数,而导体构成的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

 

1-6在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发现R10档测出的阻值小,而用

R100档测出的阻值大,为什么?

解:

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实际上是将流过电表的电流换算为电阻值刻在表盘上,当流过电表的电流大时,指示的电阻小,测量时,流过电表的电流由万用表的内阻和二极管的等效

直流电阻之和联合决定。

 

通常万用表欧姆档的电池电压为,R×10档时,表头满量程为100μA,万用表的内阻为

RS=150Ω,R×100档时万用表的内阻为RS10RS1500。

用万用表测二极管所构成

的电路如题图1-6(a)所示,图中虚线框内所示电路为万用表的等效电路。

由图可得管子两端的电压V和电流I之间有下列关系:

R×10档:

V

1.5IRS

R×100档:

V

1.5IRS1.5

10IRS

这两个方程式在

V-I

坐标系中均为直线,如图(b)所示;从二极管本身的特性看,管子的

电压和电流应满足特性曲线所表示的规律。

因此,同时受这两种关系约束的电压和电流必定

在特性曲线与直流负载线的交点上。

R×10档测量时,交于图中

A点,万用表读数为V1

/I1;用R×100档测时,交于图中B点,万用表读数为V2/I2。

显然前者的阻值较小,而后者的阻值大。

 

1-18在300K下,一个锗晶体中的施主原子数等于

2×1014cm-3,受主原子数等于

14-3

10cm。

(1)试求这块晶体中的自由电子与空穴浓度。

由此判断它是

N型还是P型锗?

它的电

功能主要是由电子还是由空穴来体现?

[提示]

若N=受主原子(负离子)浓度,

a

Nd=施主原子(正离子)浓度,

则根据电中性原理,可得

Nan

Nd

p

np

ni2

(300K下,锗的ni=×1013cm-3)

由上二式可求出

n、p之值。

(2)若

N

a=Nd=1015cm-3,重做上述内容。

(3)若Nd=10

16

-3

,Na=10

14-3

,重做上述内容。

cm

cm

解:

(1)由np

ni

2

与n+Na=P+Nd可得p2

(NdNa)p

ni

2

0

解之得

p

1

(Nd

Na)

(Nd

Na)2

4ni

2

2

由于p>0,故上式根号前应取“+”号,已知

i

13

-3

a

14

-3

d

14

-3

n=×10cm

,N

=3×10cm

N=2×10

cm

代入上式得

p

1

(2

3)

10

14

(2

3)10

14

2

4(2.4

10

13

2

1.05510

14

cm

3

2

n=p+(Nd-Na)=×10

14

+(2-3)×10

14

=×10

12

-3

cm

由此可知

n

<p因而是P型锗。

(2)由于N

=N,因而由n+N=p+N得

a

d

a

d

 

n

=p=ni=×1013cm-3

这是本征锗。

(3)由于Na<<Nd,因而可得n>>p

n

≈Nd=1016cm-3

2

(2.4

10

13)2

ni

5.76

10

10

cm

3

n

>>p,故为N型锗。

p

1016

n

1-20若在每105个硅原子中掺杂一个施主原子,

试计算在T=300K时自由电子和空穴

热平衡浓度值,掺杂前后半导体的电导率之比。

解:

T=300K时,n0≈Nd=(×10

22

5

-3

17

-3

10-3

10)cm

=×10

cm>>ni=×10cm

p0

ni

2

n0

4.53102cm3

本征半导体电导率

σ本=(μn+μp)niq=×10-6S/cm

杂质半导体电导率

σ杂≈μnn0q=119S/cm

因此

σ杂/σ本=238×105

1-21在室温(300K)情况下,若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为

1nA,问它的正向电流为时

应加多大的电压。

设二极管的指数模型为

iD

IS(eυD

mVT

1),其中m=1,VT=26mV。

D

解:

0.5

1,

1

VT

>>1代入公式得

mA

m

IS

nA

e

iD

eDVT

iDIS

DVT

lniD

IS

D

VTlniD

0.34V

IS

1-25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如题图

1-25

所示,室温下测得二极管中的电流为

20mA,试确定二极管的静态直流电阻

R和动态电阻r

d

的大小。

D

 

解:

(1-25)

从图中可见,

IDQ=20mA、VDQ=,所以静态直流电阻

RD为

VDQ

0.67

33.5

RD

20103

IDQ

从图中可见,ID3010

20mA,因而在静态工作点处其交流电阻为

 

rd

VT

26

1.3

ID

20

1-26由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图

1-26所示,试求图中标注的电压

V和电流I的

大小。

解:

在图(a)电路中D2管优先导通,输出端电压

=+3V,D1截止,通过

1kΩ电阻的电

流I=8mA;

题图

1-26(b)的变形电路如右图所示,从图中可见:

假定

D1截止

D2导通,则输出端

的电压

10

10

A点电压也为+,

5

10103.33V;由于D2是理想二极管,则

10

显然,假定D1截止是错误的。

若D1导通,A点电压为零,则输出端电压也为零

V=0,则通过D1的电流为

10

0

10

I

1mA

5

10

1-27二极管电路如题图1-27所示,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状态,并确定输出电压Vo。

设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为。

 

解:

判断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常用的方法是:

首先假设将要判断的二极管断

开(图中A、B两点之间断开),然后求该二极管阳极与阴极之间承受的电压。

如果该电压大

于导通电压,则说明该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而导通,两端的实际电压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

如果该电压小于导通电压,则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而截止。

在判断过程中,如果电路中出现

两个以上二极管承受大小不相等的正向电压,则应判定承受正向电压较大者优先导通,其两

端电压为导通电压降,然后再用上述方法判断其余二极管的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①在图题1-27(a)中,首先将二极管D断开,求二极管两端将承受的电压VAB=VA-VB

=-5V-(-10V)=5V。

显然,二极管接入以后处于正向偏置,工作在导通状态。

如果设

VD0VVOVAVD5V

正向压降VD(on)=,则输出电压VO=VA-V(on)D=-5V-=-。

②在图题1-27(b)中,断开二极管VD,有VAB=VA-VB=-10V-(-5V)=-5V。

可见,

二极管VD接入以后,将承受反向电压,D处于截止状态(相当于断开),电路中电流等于零

(设反向饱和电流为零),R上的电压降等于零,故VO=VB=-5V。

 

③在图题1-27(c)中,首先将D1和D2断开,求两管将承受的电压为:

VD1:

VB1A=VB1-VA=0V-(-9V)=9V

VD2:

VB2A=VB2-VA=-12V-(-9V)=-3V

二极管接入以后,VD1因正偏处于导通,则

VO=VA=VB1-VVD1=0V-=-

而VB2A=-12V-(-)=-,所以,VD2因反偏处于截止状态。

④在图题1-27(d)中,首先将VD1和VD2断开,求得两管将承受的电压。

VD1:

VAB1=VA-VB1=15V-0V=15V

VD2:

VAB2=VA-VB2=15V-(-10V)=25V

二极管接入以后,因VD2承受的正向电压较VD1高,优先导通;使A点的电位

 

VA=VB2+VD2

(on)=-10V+=-。

D1因承受电压而截止。

VO=VA=-

1-28题图1-28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压值为6V,稳定电流

为10mA,额定功率为200mW,试问

(1)当电源电压在18V~30V范围内变化时,输出Vo是多少?

稳压管是否安全?

(2)若将电源电压改为5V,电压Vo是多少?

(3)要使稳压管起稳压作用,电源电压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

件?

解:

由于稳压管的额定功率为

200mW,而

VZ为

6V,则通过稳压管的最大允许电流为

IZmax

200

33.3mA

6

(1)当电源电压在

18~30V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

Vo=6,而通过稳压管的电流IZ

为IZ

30

6

24mA

<IZmax,所以稳压管是安全的。

1

103

(2)若电源电压改为

5V,电压Vo=5V(不稳压)。

(3)10

103<VI

63<33.3103

16V<VI<39.3V

1

10

1-29

题图

1-29中给出实测双极型三极管各个电极的对地电位,试判定这些三极管是

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如果不正常,

是短路还是断路?

如果正常,

是工作于放大状态,截止

状态还是饱和状态?

解:

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的偏置特点为:

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饱和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截止状态——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正偏时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为:

硅管、锗管。

若违反以上特点,则考虑管子是否损坏。

综合分析后得:

 

(a)放大状态;(b)发射结断路;(c)放大状态;(d)发射结短路;(e)截止状态;

(f)饱和状态;(g)发射结断路;(h)放大状态。

 

1-32已知电路如题图1-32

所示,试判断下列两种情况下电路中三极管的状态:

(1)VCC=15V

R

b=390k

Ω

R

c=Ω

β=100

(2)VCC=18V

R

b=310k

Ω

R

c=Ω

β=100

解:

(1)

IBQ

VCC

VBEQ

15

0.7

36.7A

Rb

390

103

ICQ

IBQ

100

36.7

106

3.67mA

VCEQ

VCC

ICQRc

15

11.4

3.6V

因为VCEQ>1V,所以T处于放大状态

(2)

假设放大管处于饱和状态,令VCES≈0

VCC

VCES

3.83mA

ICS

Rc

ICS

38.3A

IBS

18

0.7

55.8A>IBS

IB

103

310

所以T处于饱和状态。

1-34某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题图

1-34所示,从图中确定该管的主要参数:

I、

CE0

PCM、V(BR)CE0,β(在VCE=10V,IC=4mA附近)。

答案:

ICE0=;PCM=40mW;VCE0=25V;β=50

 

1-36若测得某半导体三极管在IB=20μA时,IC=2mA;IB=60μA时,IC=,试求此

 

管的β、ICE0及I

CB0各为多少?

解:

根据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

Ic=βIB+ICE0和已知条件,有

2000μA=20·β+ICE0

5400μA=60·β+ICE0

由此解得

β=85I

CE0=300μA

又ICE0=(1+β)ICB0,所以I

CB0≈μA

1-38

已知半导体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电流

I

=2mA,β

CQ

=80,|VA|=100V,rbb

0,试画出器件的混合π型等效

电路,并求其参数

rbe、gm和rce值。

解:

混合π型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由于

a

0.9876

EQ

CQ

,则I=I

/α=

1

因此rbe

(1

)VT

1040

,gm

rbe

77mS,rce

VA

50k

IEQ

ICQ

1-42N沟道JFET的输出特性如题图1-42所示。

漏源电压的VDS=15V,试确定其饱和漏电流IDSS和夹断电压VP。

并计算VGS=-2V时的跨导gm。

解:

由图可得:

饱和漏电流IDSS≈4mA,夹断电压VP≈-4V,VGS=-2V时,用作图法求

得跨导近似为:

gm

△iD

2.6

1.4

mS=

△GS

1

(2)

 

第2章

 

2-1什么叫放大器?

试述题图2-1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2根据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判断题图2-2所示各电路能否正常放大。

 

题图2-2

解答:

图(a)电源电压为负值,晶体管没有合适的工作点,电路不能正常放大;图(b)电容Cb隔断了直流,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不能正常放大;图(c)电容Cb将输入信号短路,电路不能正常放大;

图(d)晶体管的集电极为交流地电位,所以

o

0,电路不能正常放大;

图(e)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不能正常放大;

图(f)电路有放大作用

2-3

画出题图

2-3

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以及

B、iB、iE、

E的波形图(设

 

s

Vsmsin

t

Vsm<<VBE,放大器处于线性状态工作,

 

而且在工作频率下耦合电容

Cb

和Ce足够大,它们所呈现的阻抗很小,可视为短路)

 

题图2-3题图2-4

解:

题图2-3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