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730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docx

55m液压交换机液压

 

5.5m捣固液压交换机

产品安装、调试及使用说明书

 

编号:

A320500024YMS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8月

 

 

一概述-----------------------------------------------------1

二主要性能及参数-------------------------------------------1

三结构特点及原理功能介绍-----------------------------------2

四运转前的检查和运转方法-----------------------------------4

五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4

六常见故障与处理-------------------------------------------10

 

一、概述

本液压站是为5.5米捣固焦炉液压交换机各油缸运动设计的,能满足所需液压传动机构的动作要求。

所用元件为国际知名品牌,其中主要阀类元件选用德国力士乐产品,此类阀具有结构紧凑、通流能力大、体积小等优点。

附件选用国内优质产品。

液压站在整个设备中是一个较为精密的部件,对它的合理使用、正确操作和精心保养,就可获得满意的工作效率和提高使用寿命,否则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为此,我们希望用户在使用本液压系统过程中,按此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

二、主要性能参数

系统工作压力-----------------------------------------------6MPa

系统工作流量--------------------------------------------45l/min

电动机

型号-----------------------------------------YB132S-4B35

转速--------------------------------------------1440r/min

额定功率--------------------------------------------5.5kW

额定电压-----------------------------------------380V50Hz

叶片泵

型号------------------------------------PV2R2-33-F-RAA-40

公称排量-------------------------------------------33ml/r

工作压力--------------------------------------------14MPa

电加热器

型号-------------------------------------------HRY2-220/2

功率--------------------------------------------------2kW

电压--------------------------------------------------220V

手动泵

排量--------------------------------------------38.5ml/次

油箱容积-------------------------------------------------500L

工作介质-------------------------------------------------HM46

三、结构特点及原理功能介绍

交换机液压站主要由油箱、泵装置、调压仪表板装置、阀组及管路附

件等组成,整个液压站安装于机械室内。

液压站设置双泵双阀结构,工作时,使用其中的一套,另一套备用

油箱采用开式设计,为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油箱,油箱上设有多处过滤装置(如回油滤油器、空气滤清器)。

油箱正面装有液位指示计,便于观察油箱中油的容量。

上部装有液位继电器,可以在最低液位时发出信号,通知操作人员采取措施。

液压站设有两套泵装置,均置于油箱上面。

工作时,使用其中的一套,另一套备用。

阀组是液压站中控制执行动作的部分。

全部控制阀采用板式连接,安装在两个集成块上,集成块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系采用钢板和型钢的焊接结构,每个集成块的每个动作环节都安有截止阀,便于维护和检修。

各执行油缸从各自的位置用管路与阀组油口相连。

交换机液压站原理图

1、序号3液位计,可以目视油箱油位的多少。

2、序号4空气滤清器,内有滤网,用于和大气相同。

3、序号5电加热器,当介质温度较低时加热介质。

4、序号6电接点温度计,用于检测油箱温度,当温度达到调定值时发出信号。

5、序号7液位继电器,当油箱中油液低于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6、序号8回油滤油器,内有滤网,用于过滤系统中的压力,使杂质不易进入油箱。

7、序号10手动泵,停电时可以人工操作使油缸动作。

8、序号14.1~2单向阀,防止回油对液压泵或系统造成干扰。

9、序号15.1~2电磁溢流阀,用于建立系统的压力,对应的插头不得电为零压。

10、序号20.1~2电磁换向阀,控制相应油缸的动作。

11、序号22.1~2电磁换向阀,控制相应油缸的动作。

12、序号23.1~2液控单向阀,使油缸处于保压状态。

13、序号21.1~4单向节流阀,用于调定油缸的速度。

14、序号19.1~8球阀,用于截断油液通路。

15、序号2球阀,油箱的放油口。

四、运转前的检查和运转方法

4.1运转前的检查

4.1.1检查各个部件、紧固螺栓、法兰和管接头等联接是否牢固。

4.1.2检查油箱油位和介质的状态是否达到要求,刚试车时还要注意各执行元件及全部管内要储有油液。

4.1.3检查各开闭性元件是否置于规定位置,各元件安装方向是否正确,

防止断流过载现象发生。

4.1.4检查泵的转向是否与规定方向一致,如转向相反,应立即调整。

4.2运转方法

4.2.1使泵处于无负荷状态,反复间歇运转,注意观察压力表的变化和

油泵及系统的声音,确定泵及溢流阀回路正常后开始试运转。

4.2.2如果油温低于10℃时,应使泵空载起动5秒,停10秒,然后运

转20秒,反复进行,直至泵内各部件充分润滑,再连续运转。

4.2.3试车时,应先将调压阀设定在0.5~1.5MPa的压力值,使泵连续

运转,然后断续增加设定值,充分注意泵的运转声音、压力、温度及各

部件和管道的振动漏油情况,如没有异常,方可投入满负荷运转。

4.2.4油缸管路内会有空气,工作前打开各执行元件的排气阀,在适当

的压力下进行排气,使其充满油液。

4.2.5将压力阀、流量阀都调到实际工况值,再次检查油位,最后进入

正常运转。

五、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

5.1工作介质的保养管理

保持系统中介质清洁度等级达到NAS9级。

5.1.1更换新介质时,首先将油箱内的旧介质排净,把油箱清洁干净,

注入新的经过过滤的介质,达到基准液位。

注意:

注入新介质前必须对

新介质进行检测

5.1.2.对油箱中的介质定期检查和清洗过滤器及空气滤清器。

特别是在

液压系统最初使用或系统检修后,要经常检查,避免杂质堵塞。

多方面

防止污物侵入,尽量保持介质清洁,定期对系统中介质污染度进行取样

检测。

5.2液压系统日常、定期和综合检查

5.2.1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是减少液压系统故障最重要的环节,正常工作时每天均应

检查。

通过检查,较早发现异常现象,如外渗漏、压力不稳定、温升较

高、声音异常、油液变色等。

同时对油泵启动前后、运转和停止等三种

情况进行检查。

5.2.2油泵启动前检查。

油泵启动前应检查油箱中的油量,保证有足够的油量;检查压力表

有无损坏或异常现象。

油泵运转前要注满油。

5.2.3油泵启动后的检查。

a点动:

油泵不能突然启动连续运转,而应用点动的方式逐渐启动。

这样异常现象容易发现,而不致发展成事故性故障。

在低温、油液粘度

高或高压等情况下启动时更应注意。

b检查泵的输出:

在点动过程中通过油泵声音和压力表的微小升压

波动判断油泵工作是否正常。

如油泵无输出,应停机检查。

c检查溢流阀调定压力:

调溢流阀,使压力缓慢升降数次,检查溢

流阀的动作情况和压力波动的大小,最后调整到规定的压力值。

d判断油泵的噪声:

调整溢流阀压力的同时,检查油泵噪声是否在

规定范围内。

压力升降时,泵的噪声将有所变化,当听到连续的“咯啦”、

“咯啦”声时,大多是因为从吸油腔的油管或泵轴部位吸入了空气,如

噪声很大,应检查管道的堵塞情况。

e回路的运转检查:

调节溢流阀压力,各回路换向阀往复动作数次,

从压力波动情况、声音大小和外部渗漏等现象来检查回路中各元件动作

是否正常。

5.2.4油泵停止运转前的检查

a工作油液:

停止运转前应检查油箱中的油液有无气泡和变色现

象,若存在大量气泡或变色,应查明其原因,并加以排除或换油。

b、检查油温:

液压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应检查是否在规定范之内,若油温过高应立即检查以下各项:

I、溢流阀调定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II、油箱中的液面高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c、泄漏检查:

泄漏检查主要包括液压系统各个管接头、阀类元件、

法兰等部位渗漏。

d、油缸的检查:

检查启动和停止是否正常,启动后的速度是否稳

定,停止时有无冲击和低速爬行状况,高温高压时有无泄漏。

e、液压阀的检查:

主要检查换向阀和溢流阀,换向阀换向时听一

听有无“嗡嗡”声和换向冲击声,然后查看温升情况。

溢流阀主要检查

其振动和噪声情况。

f、检查振动:

应全面检查有关管道、控制阀及油缸的振动状况,

注意其安装螺栓和支承部位有无松动,避免产生共振。

5.2.5定期检查。

为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提高其寿命与可靠性,必须进行定期检

查,以便早期发现故障,及时进行修复或排除。

定期检查的内容包括:

规定必须定期维修的基础部件,日常检查中发现的不利现象而又未及时

排除的,潜在的故障预兆等。

定期检查时间约为3个月,检修的顺序可

参照液压传动装置进行,由油泵起经油箱、滤油器、压力表、压力控制

阀、方向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油缸、直至管件及蓄能器等,具体要求

和日常检查一样。

检查时,不要盲拆卸,油泵及各类阀不得任意解体,

更换管接头等辅件时,必须在油压消失后进行。

5.2.6综合检查。

综合检查是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检修,时间大约一年一次。

其内容

包括:

部件、元件、管路及辅助装置等,都要一一拆卸,分解检查,分

别鉴定各元件的磨损情况、精度及性能,重新估算寿命。

根据拆检和鉴

定进行必要的修理和更换。

修理时特别注意易损件或易产生故障的部位,

如渗漏部位的密封圈,节流孔口及滤油器的滤芯等。

5.2.7液压系统的检测周期与方法

检测项目

检修周期

检测方法与内容

油泵噪声

1天(或每班)

听检,检查是否进入空气,异常磨损等。

油泵出口压力

2个月

压力表,检查油泵内部磨损。

滤油器

3个月

滤芯堵塞时应及时更换滤芯。

各压力表指示情况

5个月

检查并校正压力表指针的异常摆动,查明有关元件工作是否不正常或磨损情况。

执行机构运动速度

6个月

查明各工作元件动作是否正常。

及由磨损引起的内泄漏程度。

压力表、温度计的指示

1年

与标准仪表比较,并校正。

电磁阀及溢流阀的噪声

5个月

听检或声级计,查其阀芯运动情况有无堵塞或损伤。

泄漏

1~3个月

观察与手摸,检查各有关接头、密封部位,有无渗漏现象,特别是油缸活塞杆与导套处。

振动

6个月

听检与视察,检查各元件、管件支掌安装螺栓等处的松动情况。

全部液压系统

1年

各元件拆卸、清洗、维修,管道和油箱冲洗。

工作介质特性及污染

3个月

检查污染程度及变质情况。

油管

6个月

观察软管的破损。

油温

1日

温度计,检查油箱中油液的温度。

油箱中油液面高度

1周~1月

查明油量是否够及有无渗漏。

电气系统的绝缘阻抗

1年

检查其额定值是否低,需对电机、电磁阀、压力继电器等电器元件逐项检查。

电源电压测量

3个月

电压值要在规定范围内。

5.3现场修理

一般故障,尽可能在现场修复,但不能或不宜在现场修复的项目,

切勿勉强进行,现场修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5.3.1必须选择干净的场地,卸掉油压,防止油喷。

5.3.2管路拆卸必须预先作好标号,以免装配混淆。

5.3.3拆卸的油管用清洗油清洗,然后在空气中风干,并将两端口处

堵上塑料塞子,防止异物进入,管道螺纹及法兰盘上的O型圈槽等

结构,要注意保护,防止划伤。

5.3.4防止异物进入或加工面划伤,元件的孔口都应堵上塑料塞子或

贴粘胶带。

5.3.5细小零件,要分类保存,不要丢失或损伤。

5.3.6油箱开口处要封盖,防止尘埃进入,排出的油应装入单独的干

净桶里,再使用时,要经过过滤再注入油箱。

5.3.7经过诊断必须解体修复的元件应该遵循下列要求:

a、对元件的结构图必须了解透彻,要熟习装配关系、拆卸顺序

和方法。

b、仔细洗净拆下的零件,而且保持原装配状态,分别安置好,

不得丢失和碰伤。

c、当发现表面形状或颜色异常时,要保持原始状态,便于分析

故障发生的原因。

d、对于长时间保持拆卸状态的零件,应涂防锈油,装入箱内保

管。

e、拆下的零件要用放大镜等仔细观察磨损、伤痕和锈蚀等情况,

仔细检查滑动部位有无卡住,配合部分是否接触不良等。

主要

零部件要测量变形、磨损等,弹簧要检测其弯曲和性能,密封

圈要检测其表面有无破坏、切断伤痕、磨损、硬化及变形等。

检测后根据零件的损伤情况进行修复,不能修复的可进行配作

或更换。

5.3.8元件重新组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将零件上的锈蚀、伤痕、毛刺及附着物等彻底清洗干净。

b、组装前涂上工作油。

c、对滑阀等滑动件,不要强行装入,根据配合要求用手转动到

认为能正常工作为止。

d、紧固螺栓时,按对角顺序平均拧紧,不要过紧,过紧会使主

体变形或密封损坏失效。

六、常见故障与处理

6.1油泵排量异常

原因

处理方法

油箱液位低

检查液位,不足则补充。

泵转速过低

检查电机是否按规定转速运转,使其高于规定的最低转速。

粘度过高(油温低)

更换低粘度牌号的液压油。

吸油管堵塞或阻力太大

排除管路堵塞。

管路积有空气

自排气接头或管路法兰、接头等处放气。

进油管漏气

垫圈类损伤或管路松动,更换垫圈和拧紧螺栓。

 

6.2泵噪音过大

原因

处理方法

油粘度过高(油温低)

更换低粘度牌号的液压油。

油泵与吸油管接合处漏气

检查漏气部位,加固或更换垫圈

油中有气泡

检查回油管是否在油中以及是否与进油管充分分离

6.3压力异常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油泵不出油

参照6.1

压力设定不当

按规定压力设定

调压阀工作不正常

分解阀清洗

压力表已损坏

更换

液压系统内泄

按系统依项检查

管路中进气

给系统排气

压稳力不定

油中有灰尘

拆洗、油污染严重时更换

调压阀的阀芯工作不正常

分解阀清洗或更换调压阀

管路中进气

给系统排气

6.4发热

原因

处理方法

油箱油量不足

观察液位计,不足则补充

油粘度过高

检查介质牌号,更换低粘度牌号的液压油。

溢流阀设定压力不正确

达到规定设定压力

元件内泄过多

更换元件或密封圈

 

6.5泄漏

原因

处理方法

接头松动

拧紧

密封圈损伤或劣化

更换

密封圈额定压力等级不当

检查,若不适更换相应的密封圈

元件装配不当或磨损

重新装配,更换磨损件

6.6工作不正常

原因

处理方法

电磁阀线圈工作不正常(电磁力不足或线圈内有杂质)

检查电器信号,控制压力,线圈是否过热,或更换电磁铁。

控制阀工作不正常

检查阀内滑阀与阀芯配合是否合适,内漏产生背压,阀内存有杂质、锈等,修正或更换

速度不达规定值

流量不足

检查流量调节阀和油泵的排量是否正常

压力不足

检查压力调节阀和泵的压力是否正常

 

主任设计师

徐天鹏

审核

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