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5223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4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海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三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⑤

2.关于图中①~⑤各地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②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比①地大B.④地日出总比⑤地早

C.③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④地相同D.⑤地在②地的西北方向

【答案】1.B2.C

【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①地位于(30°S,30°W)、②地位于(0°,0°)、③地位于(30°N,30°W)、④地位于(30°S,30°W)、⑤地位于(60°N,90°E),地理坐标相同的是①④,C正确。

2.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因此①和②的角速度相同;⑤地比④地偏东,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⑤地的日出要比④早;③地位于30°N,④位于30°S,两地的自转线速度相同,C正确;⑤地位于(60°N,90°E),②地位于(0°,0°)⑤在②的东北方向。

【考点定位】经纬线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甲村与图示区域最高处的温差可能为

A.2.4℃B.3.6℃C.4.8℃D.6.0℃

4.站于①处可以观赏到

A.乙村B.②镇C.④镇D.Ⅰ山山顶

5.该地区政府为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决定在两地间修建公路,从地形角度考虑,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M线B.N线C.P线D.Q线

【答案】3.C4.D5.B

【解析】试题分析:

.....................

4.站于①处看不到乙村,是被乙村南边的山脊挡住了视线;看不到②镇,是被其前方的的小山I挡住了视线;看不到④镇,是被其前方的的小山II挡住了视线;可远眺Ⅰ山山顶。

选D正确。

5.M线虽起伏小,但距离远,不合理;N线起伏小,距离近,较为合理;P线有起伏且距离太远,不合理;Q线穿过山脊,起伏大,不合理。

选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等高线地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④③②①B.③④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

7.下列关于我国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在我国境内分别只能影响东南、西南地区

B.受季风影响的地区叫季风区,受不到季风影响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C.我国西南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的影响,又能受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的影响

D.广东、广西、海南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受不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答案】6.D7.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区域环境。

6.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外流域的分界线是:

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段,南端接近200mm年等降水量线;干湿地区的分界线为:

8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青藏高原东南缘—秦岭—淮河,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

则图中④是干湿地区图,③是温度带图,②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①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

7.从图中看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能影响我国东部(从南到北)和西南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就是季风区;海南可以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又能受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

2014年,目前北京61.5%的人口集中在“城六区”,“城六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837人,人口出生率为0.975﹪。

下图为“北京市2011~2014年人口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8.2011~2014年北京市

A.常住外来人口降低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

B.常住外来人口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统计范畴

C.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呈逐渐加快趋势

D.人口増长模式为传统型模式高增长阶段

9.北京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超过了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称的大伦敦(每平方千米5437人)和东京(每平方千米5984人)。

这说明

A.北京市环境承载力高

B.北京市城市功能区分布过于集中

C.我国城市化水平过高

D.北京郊区自然环境恶化不宜居住

【答案】8.A9.B

【解析】试题分析:

8.2011~2014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降低了北京人口老龄化程度,A对。

常住外来人口属于人口迁移的统计范畴,B错。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出每年的增加数量,可以判断常住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呈逐渐减慢趋势,C错。

人口増长模式为现代型模式,低增长阶段,D错。

9.北京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超过了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称的大伦敦(每平方千米5437人)和东京(每平方千米5984人)。

这说明北京市环境压力大,不表示环境承载力高,A错。

说明北京市城市功能区分布过于集中,B对。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C错。

北京郊区自然环境压力大,仍适宜居住,D错。

【考点定位】读图能力,人口迁移的影响,区域环境承载力。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原首都里约热内卢举行。

下图为里约热内卢及著名的地标—基督山雕像。

雕像外部材料为滑石片岩(由超基性岩或富含镁质的碳酸盐岩经高温高压作用而成),具有柔韧性高、能够抵抗各种恶劣天气的特点。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雕像外部材料的岩石属于

A.沉积岩B.变质岩C.侵入岩D.喷出岩

11.促使巴西将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的主要原因是

A.里约热内卢水热资源短缺,巴西利亚水热资源丰富

B.巴西利亚地处巴西高原,气候更适合人居住

C.迁都后可以更好地保护巴西高原的生态环境

D.缓解沿海城市压力,加快内陆地区开发

【答案】10.B11.D

【解析】

10.根据材料提示:

雕像外部材料为滑石片岩由超基性岩或富含镁质的碳酸盐岩经高温高压作用而成,可知碳酸盐岩经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所以形成岩石属于变质岩。

11.里约热内卢是港口城市,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巴西利亚地处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更适合人居住,所以气候是促使巴西将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的主要原因。

下图示意圣劳伦斯河流域及相关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

13.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冬季河水不结冰,而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冬季河水结冰,原因最可能是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A.纬度低B.流速快C.流量小D.河水盐度低

【答案】12.A13.B

【解析】

12.根据右图分析,蒙特利尔气温低于0°C的月份是12月-次年3月,约4个月,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4个月。

13.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由于有水电站提高水位作用,使得该河段河流水流速加快,所以冬季河水不结冰,而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河流流速较慢,冬季河水结冰。

甘肃祁连山脉利用夏季温凉气候大量种植“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在每年5~10月大量运到杭州、上海等地,完成下列各题。

14.图中①地属于

A.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B.东部季风区C.青藏高寒区D.北方地区

15.杭州、上海等地在5~10月依赖“高原夏菜”的自然原因是

A.水源条件差B.市场需求小C.高温天气多D.种植土地少

16.可以降低“高原夏菜”成本的措施是

①推广现代种植技术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③增加广告投入④增加劳动力投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14.B15.C16.A

【解析】

14.图中①地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位于秦岭山脉以南,属于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属于东部季风湿润地区。

15.由于杭州、上海等地在5~10月是高温天气,不适宜种植温凉蔬菜,所以来自祁连山“高原夏菜”大量运到杭州、上海等地。

16.推广现代种植技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降低长距离运输的“高原夏菜”成本,增加广告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会增加成本。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对新概念“高原夏菜”的理解,甘肃祁连山脉利用夏季温凉气候大量种植“高原夏菜”,就是说,在夏季时,我国普遍高温,只有在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较低,才能利用温凉的气候种植“高原夏菜”。

下表甲乙两地终年盛行西风且纬度相当,分析两地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7.根据表中资料推断甲地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温带荒漠B.亚寒带针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温带草原

18.下列有关甲与乙地气候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

甲地小于乙地B.两地降水都集中于夏季

C.年平均气温:

甲地小于乙地D.气温年较差:

甲地大于乙地

19.在甲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旱作农业B.灌溉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D.乳畜业

【答案】17.C18.A19.D

【解析】试题解析:

17.气候判断——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根据A、B地气温和降水量特点——最低气温在0℃以上,降水量较大,受西风带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选C。

18.根据上表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B地降水量均匀,A地降水量夏季多,排除B;根据A地和B地气温的比较,年平均气温A地大于B地,且气温年较差A地大于B地,排除C、D;表中,A地降水量大,而B地降水量小,A地水汽多于B地,故A地的大气削弱作用和大气保温作用强,故温差小,选A。

19.据

(1)题,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阴雨为主。

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故选D。

而A、B项适合在降水量小的地区,故温带大陆性气候,C项适合在在季风气候区。

考点: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综合运用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世界第6个迪士尼主题公园-上海迪士尼乐园,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业。

下图为迪士尼乐园全球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6个迪士尼乐园城市都位于

A.发达国家B.人口稠密区C.东半球D.中纬度地区

21.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将

A.促进上海城市功能区集聚发展B.严重冲击中国国内的传统文化

C.使东京乐园客流大幅度下降D.缓解上海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答案】20.B21.A

【解析】

20.世界第6个迪士尼主题公园-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位于发展中国家中国,洛杉矶和奥兰多位于西半球,香港是位于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所以6个迪士尼乐园城市都位于人口稠密区是正确的。

21.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在迪士尼乐园将聚集旅游相关的行业,将促进上海城市功能区集聚发展,不会严重冲击中国国内的传统文化,由于东京乐园客流量主要来源不是中国,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对东京乐园客流会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大量游客来上海迪士尼乐园旅游观光,会加剧上海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下图中a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b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22.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

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B.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C.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23.b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B.绿洲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22.C23.B

【解析】试题分析:

22.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区为我国甘肃、新疆主产区,是我国的西北干旱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水源,所以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所以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C对。

光热资源不是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A错。

交通线分布是为了经济发展,受农业区分布影响,B错。

这里的农业分布在山麓绿洲上,地形是山麓冲积扇,不是山前平原,土壤不是黑土,D错。

23.新疆农业生产活动易受风沙威胁,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易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

在图中不同地带发展的农业生产活动及保护措施、出现的环境问题不同。

在绿洲地区,种植小麦、棉花易因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B正确。

在过渡带保护和恢复植被,可防止土地荒漠化,而非引起土地荒漠化,A错。

在山区应保护植被,涵养水源,C错。

荒漠地区繁育野生动物,使生物多样性增加,D错。

考点:

农业区位因素、区域地理、区域农业发展。

【方法总结】农业区位因素。

(一)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2.社会经济因素。

例如,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分别处在我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由于诸多因素,如气候、劳动力等条件的差异,分布着不同的农业类型。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合理选择。

例1,古巴的甘蔗--热带气候;河西走廊的粮棉--水源;黑龙江省的大豆;江南丘陵的茶树--酸性土壤;横断山区立体农业--地形;南京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禽、蛋的农业生产基地--市场;乳肉畜牧业、园艺业--交通;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政策。

例2,农业生产时要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

例如,天然橡胶由热带扩大到北纬22°、玻璃温室的农业、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等。

“工业4.0”(Industry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

它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回答下列各题。

24.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

25.“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答案】24.A25.C

【解析】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24.德国制造业逐渐向网络物理系统生产革命转变,工业生产和销售主要通过“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因此可以看出,德国制造业对市场信息、交通运输条件等的依赖度在提高,A正确,B错误;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小,C错误;个性化产品的生产意味着对资源配送的需求的提升,D错误。

故选A。

25.结合材料内容,从上题分析可以推断出,“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故选C。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亚洲西部部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死海所在的地质构造是。

当地光照强,湿度小导致(填水循环环节)强。

(2)①地冬季降水(多/少),其形成原因是该季节受控制。

该地的自然带类型是。

(3)甲山脉是亚洲和洲分界线

(4)古巴比伦依托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两河下游大致流向

是,分析两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1)地堑,蒸发

(2)多,盛行西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3)欧4)西北流向东南提供水源,形成平坦的地形,带来肥沃的土壤

【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死海所在的地质构造是地堑,当地光照强,湿度小导致蒸发强烈。

(2)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冬季盛行西风控制,降水多,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形成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山脉为大高加索山,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4)古巴比伦依托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两河下游大致流向是西北流向东南。

考点:

流域的综合开发

27.读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l)图示地区以AB一线为界(填“北”或“南”)部人口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辽宁省工业经济曾在我国居于重要地位,有钢铁、机械、化工等部门,其依赖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工业结构以为主。

(3)生态保护和生态问题治理是东北地区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图中M、N两地的生态保护重点分别是、(填土地类型)。

(4)R河春季流量丰富,主要是该流域冬季受(天气系统)影响,

流域内丰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量大。

(5)从工业的角度,简述东北地区工业的振兴措施。

【答案】

(1)南气候(写气温、热量不给分)

(2)丰富的矿产资源重工业(3)湿地(沼泽地)(牧)草地(4)冷锋降雪答“降水”也给分)(5)改造原有工业(提升工业产业层次或调整工业布局);治理工业污染;发展新兴工业,工业结构多元化;加大工业科技投入,机器换人(或更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任答对其中两点)

【解析】(l)图示地区以AB一线为界,其南部为华北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北部为东北地区,由于东北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漫长,所以东北人口密度小于华北地区。

(2)读图可知,辽宁省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因而形成了钢铁、机械、化工等部门,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3)图中M位于东北的三江平原,生态保护重点保护是沼泽地,N位于内蒙古大草原,其生态保护重点为草地。

(4)R河为松花江,冬季降雪量大,所以在春季积雪融水量,河流流量丰富,形成春汛,该流域冬季受冷锋天气系统的影响。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欧洲西部略图。

右图为英国著名景点巨石阵图。

北京时间2016年6月23日下午2点,英国开始进行脱欧公投,15小时后公布结果,脱欧支持率51.9%,留欧支持率48.1%,英国确定脱离欧盟。

材料二:

莱茵河水环境的变迁印证了整个欧洲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这条河流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恶化,70年代生态灾难达到顶峰。

当时莱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十分艰巨。

1950年7月,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共同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各国轮值,秘书长则固定是荷兰人。

经不懈治理,今天莱茵河水质干净清澈,可直接饮用,成为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条河流。

(1)图1中甲地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部靠进口,甲、乙两地钢铁公司进行联营,炼钢厂留在甲地,主要目的在于,将炼铁厂建在乙地有利于、。

(2)分析英国呈现“东耕西牧”的自然原因。

(3)公投期间,巨石阵正值多云天气,且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62.5º,请推断巨石阵所在的地理纬度数值,并描述这期间巨石阵日影朝向的变化状况。

(4)说明莱茵河水污染治理难度大和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固定荷兰人的原因。

【答案】

(1)发挥原钢铁厂设备(或者技术)优势(发挥乙地港口优势或便于进口铁矿石减少铁矿石的转运成本

(2)东部地处背风区,降水相对较少,光照丰富;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便于耕种。

西部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利于牧草生长;西部以山地为主,不利耕作但可发展牧业(3)51º(N)从(早上)朝向西南变到(正午)朝向正北,再到(下午)朝向东南(4)流经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排放多;下游水流平缓,自净能力差。

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

【解析】试题分析:

(1)考查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甲地位于德国的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钢铁产业基地,甲、乙两地钢铁公司进行联营,炼钢厂留在甲地,目地在于发挥原钢铁厂设备(或者技术)优势;乙地位于沿海地区,具有海运便利的优势,将炼铁厂建在乙地有利于发挥乙地港口优势或便于进口铁矿石减少铁矿石的转运成本。

(2)考查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方面分析。

英国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且东部地区处于西风的背风坡位置,降水相对较少,光照丰富,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西部地区降水丰富,多阴雨天气,利于牧草的生长;且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不利于耕作业发展但适合发展畜牧业。

(3)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巨石阵所在的地理纬度约51°N.根据材科,公投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曰出东北、曰落西南方向,太阳位罝与曰影朝向相反.所以曰影朝向变化是早上朝向西南,正午朝向正北,下午朝向东南。

(4)据所学知识,莱茵河流经国家多.协调难度大,沿河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排放多。

下游水流平缓,更新慢,河流自净能力差。

所以治理难度大。

荷兰地处河流入海口,受污染威胁最大,所以萊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固定荷兰人。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农业生产的自然原因,考查鲁尔区的治理,考查莱茵河水的治理

【知识拓展】水污染与防治

1、水体污染的定义

大量的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2、水体污染来源

a.工业污染:

座水、废渣、废气《工业“三反”》。

b.农业污染:

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川。

c.生活污染:

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3、防治措施

a.工业上:

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b.农业上:

提们使川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欲中处理和排放。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湖南省略图及株洲市建成区分布图。

材料二:

湖南株洲境内物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铁、钨、铅、锌、金等40余种,为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

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是株洲的支柱产业,形成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制造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电力机车、飞机发动机、硬质合金和化工产品等产业的竞争力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1)简述湘江流域的地形特征。

(2)5月到8月,湖南省多发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试分别说明该省5月到8月这三种气象灾害的主要成因。

(3)近年来,湖南省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试简析原因。

(4)从交通角度简述湖南省株洲市建成区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

(1)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只要从类型、地势变化两个角度答对就给分)地势南高北低

(2)干旱。

受锋面雨带控制,降水多,易发洪涝;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夏季气温高,蒸发旺,易发干旱;对流天气多发,多冰雹天气(3)(山区)退耕还林;(洞庭湖平原)退田还湖;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耕地(4)建成区沿河流分布、沿铁路线分布。

株洲市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工业原料和产品属于大宗物资;水运和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便宜;大宗物资多采用水运和铁路运输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和河流流向,湘江流域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

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地势南高北低。

(2)5月到8月,湖南省多发洪涝、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

该段时期内,该地受锋面雨带控制,降水多,易发洪涝。

受副高控制,降水少,且夏季气温高,蒸发旺,易发干旱。

对流天气多发,空气强烈对流,导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