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237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1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docx

中考语文二模检测有答案

中考仿真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②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④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⑤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⑥知不足,__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虽有佳肴》)

⑦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新旧更替之意,表现诗人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1分)

环城公园,是在原围绕老城一周的旧城垣基础上修建成的带状敞开式公园,犹如一串珍珠翡翠镶嵌而成的项链,景点鳞次栉比,逶迤绵延.东环风景雄浑壮丽,“九狮衔环”、“鲲鹏展翅”等巨型雕塑,巍然屹立于园林广场之中.南环景点清秀典雅,以水景为特点,廊桥亭阁,错落相间,呈现一派江南园林特色.西环则于峰峦坡谷中,雕塑有神态万千的野生动物群,栩栩如生,野趣盎然.北环则古朴粗犷,苍松挺拔,古柏参天,绿草如荫,藤萝攀援,莺雀穿suō,俨然北国风光.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城垣(____________)粗犷(____________)穿suō(____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鳞次栉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将文中画线句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某班以“创建美丽校园”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4分)

(1)请你为我市实行的垃圾分类行动拟一则宣传标语.(4分)

(2)围绕此次活动主题,某同学拟写了一份倡议书,有几个问题请你帮助修改.(6分)

“创建美丽校园”倡议书

同学们:

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营造,文明的习惯靠我们一点一滴地养成.为此,我代表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A)努力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二、不将零食带入教室,远离一次性塑料产品,减少白色污染.

三、

四、(B)爱护校园公共设施,禁止不在墙壁、课桌椅上乱涂乱画.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建设美丽的校园吧!

校学生会

5月20日

①(A)处标点符号有误,请改正.

②(B)处有语病,请修正.

③结合语境,请在横线上补写一条倡议内容.

(3)小明喝完牛奶,准备将牛奶盒扔进厨余垃圾桶内,请问你该怎样对他说.(4分)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①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冇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②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③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④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⑤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⑥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⑦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

⑧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

”枪放出去,声如霹雷.

⑨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

⑩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有删改)

4.蝉的歌唱源于它怎样的身体构造?

(3分)

5.第③段画线句子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略作分析.(4分)

6.第⑦至⑩自然段,写了什么事?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

(3分)

7.“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蝉》和法布尔的《蝉》都写了蝉鸣,其用意有何不同?

(6分)

8.有人说: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作品,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你认同这一评价吗?

请你结合选文内容简述理由.(6分)

【二】(17分)

(A)漫画《起跑线焦虑》

(B)电视连续剧《虎妈猫爸》对白(节选)

(虎妈——毕胜男,猫爸——罗素)

毕胜男:

你说咱们这两年为孩子做了什么呀?

跟别的家长相比,我们根本不够资格.

罗素:

咱原来不是说好了吗?

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所有的风雨都咱俩扛.

毕胜男:

那咱俩要死了呢?

……

毕胜男:

从前我太大意了,以为竞争只是在大人之间,根本没把孩子当回事,没想到咱们孩子比别人落了那么远.

罗素:

怎么远了?

毕胜男:

还不远吗?

茜茜到现在说话还跟动画片里似的.

罗素:

那她天天看动画片,她可不就是跟里头学嘛,等她到了不看动画片的年龄,她自然说话就正常了.

毕胜男:

罗素,我已经决定了,从现在开始,我们两个自己带茜茜.我不要她再生活在童话世界里了,我要把她带进现实.

(第二天早晨,毕胜男坚决制止了罗素为茜茜刷牙的行为.茜茜哭闹无效,自己刷牙.)

(C)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

再论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杨东平

①与当今许多家长不同,不少名人、伟人对子女的期望是很“低”的.鲁迅反对孩子做“空头文学家”;老舍对孩子的期望则是粗通文墨,自食其力.这样的认识,是基于一种通达、透彻的人生观,即做一个好人、正直的人是最重要的,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是很有价值的,而这恰恰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

②那么,如何实现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呢?

③首先,必须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身体第一”不是一句空话.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让他们热爱户外活动.而身体健康、热爱户外活动的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较健康,这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

④其次,必须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探究的兴趣.孩子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儿童读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响孩子的终生成长.

⑤孩子的“精神成长”还包括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但是,艺术教育要从孩子的兴趣和条件出发,顺其自然,而非强加.逼一个爱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能有好结果.俞平伯的教子方法,叫“大水养鱼”,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即便对那些表现出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也不宜过早地进行专业定向;否则,杨振宁将会是个称职的会计师,而齐白石则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⑥再次,必须关注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儿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培养技能,而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和滋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可惜的是,我们很多早期教育急功近利,以培养“小大人”为目标,以挫伤、摧毁孩子的童心和创造力为能事.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还有许多途径,除了阅读和艺术教育,还包括与同龄儿童的游戏和交往,以及走进和热爱大自然等.

⑦我觉得:

孩子是不会真正输在起跑线上,输掉的,只能是家长的耐心、信心和平常心.

9.材料(A)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3分)

10.材料(B)对白中父母二人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

(3分)

11.简述材料(C)的论证思路.(5分)

12.对于“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问题,材料(B)中毕胜男的观点与材料(C)中作者的观点是不同的.你同意哪一方的观点?

请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16分)

以下是小墅的一次古诗文学习经历,请你一起参与.

(甲)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

(注释)①元元:

人民、百姓.②课:

阅读.

(乙)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

“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

“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椟(Dú):

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

相见.

13.请你帮小墅完成上文有关批注.(4分)

(1)做批注,可以捕捉关联词.

(甲)诗的三、四句告诉我们,诗人“虽”视力大不如前,“犹”(还是)读完了两万蝇头小字,刻画了陆游___________的形象.

(2)做批注,可以探究核心词.

陆游之所以称他的书房为“书巢”,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___________.

(3)做批注,可以比较相似处.

画波浪线的两句话,同样都是笑,但一句是反问,一句是感叹,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

_______________.

(4)做批注,可以联系课内外.

本文和《陋室铭》都通过写书屋来寄托自己的志趣,运用了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

14.小墅无法确定以下几个字词句的意思,请你运用下面方法帮他解答.(5分)

课内迁移法

未尝不与书俱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1)尝:

_____________

乃亦大笑曰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2)乃:

_____________

字典查找法

乃引客就观之

A.接近,靠近

B.完成,达到

C.即使

(3)就:

_____________

(填选项)

成语推断法

既入又不能出

既往不咎

(4)既:

_____________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刮目相看

(5)句子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意思.(3分)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16.诗句“归志宁无五亩园”中的“归志”意思是“返回的念头”,请结合(甲)(乙)诗文内容,说说你对陆游“归志”内涵的理解.(4分)

(小贴士)

知人论世,是解读古诗文的一大法宝.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创作这两则诗文时,已年过半百,然宦海浮沉,他最终去官为民,归隐乡村.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住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

朋友很是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

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踏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启示?

请结合你的学习与生活,以“把身后的门关上”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②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④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⑤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⑥知不足,__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虽有佳肴》)

⑦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新旧更替之意,表现诗人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答案】①青青子衿②贫贱不能移③欲渡黄河冰塞川④恨别鸟惊心⑤一蓑烟雨任平生⑥然后能自反也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衿”“贱”“渡”“蓑”“圆”“畔”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1分)

环城公园,是在原围绕老城一周的旧城垣基础上修建成的带状敞开式公园,犹如一串珍珠翡翠镶嵌而成的项链,景点鳞次栉比,逶迤绵延.东环风景雄浑壮丽,“九狮衔环”、“鲲鹏展翅”等巨型雕塑,巍然屹立于园林广场之中.南环景点清秀典雅,以水景为特点,廊桥亭阁,错落相间,呈现一派江南园林特色.西环则于峰峦坡谷中,雕塑有神态万千的野生动物群,栩栩如生,野趣盎然.北环则古朴粗犷,苍松挺拔,古柏参天,绿草如荫,藤萝攀援,莺雀穿suō,俨然北国风光.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城垣(____________)粗犷(____________)穿suō(____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鳞次栉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将文中画线句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

(1)yuánguǎng梭

(2)绿草如荫绿草如茵

(3)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4)难道没有呈现一派江南园林特色吗?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注意“垣”读作:

yuán,“犷”读作:

guǎng;“梭”不能写错字.

(2)本题考查字形.注意容易写错的“茵”字.(3)本题考查词语解释.鳞次栉比:

鳞,鱼鳞.栉:

梳子齿.次,比:

排列,靠近.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4)本题考查句式转换.“呈现一派江南园林特色”是一个陈述句,将它改成反问句,需要用到反问的标志词“难道”,无疑而问.改为:

难道没有呈现一派江南园林特色吗?

3.某班以“创建美丽校园”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4分)

(1)请你为我市实行的垃圾分类行动拟一则宣传标语.(4分)

(2)围绕此次活动主题,某同学拟写了一份倡议书,有几个问题请你帮助修改.(6分)

“创建美丽校园”倡议书

同学们:

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营造,文明的习惯靠我们一点一滴地养成.为此,我代表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A)努力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二、不将零食带入教室,远离一次性塑料产品,减少白色污染.

三、

四、(B)爱护校园公共设施,禁止不在墙壁、课桌椅上乱涂乱画.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建设美丽的校园吧!

校学生会

5月20日

①(A)处标点符号有误,请改正.

②(B)处有语病,请修正.

③结合语境,请在横线上补写一条倡议内容.

(3)小明喝完牛奶,准备将牛奶盒扔进厨余垃圾桶内,请问你该怎样对他说.(4分)

【答案】

(1)示例:

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

(2)①将书名号改成双引号

②删掉“禁止”或“不”

③示例:

提倡“弯腰精神”,发现地上的纸片、包装袋等,及时捡起来并扔进垃圾箱里.

(3)示例:

小明,空的牛奶盒属于可回收物,它被回收后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是可以再利用,是能够变废为宝的呢,所以请你将它扔进可回收垃圾箱内,好吗?

【解析】

(1)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求:

语言简洁凝练,显明易记,易于传播,带有感染力和鼓动性.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是标语语言简洁的基本要求.答题要点:

①语言精练;②运用修辞;③压韵等.结合主题,为我市实行的垃圾分类行动拟写宣传标语,标语要醒目,反映出垃圾分类的作用和意义,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如,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创优美社区环境;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2)①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A】处《低碳生活》不是书名,所以应该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②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B】处否定词误用,“禁止”与“不”不能连用,去掉“不”.③考查根据语境补充语句.结合语境,补充倡议内容,就保护环境,从点滴文明习惯做起提出倡议,如,爱护校园环境,尊重工人的劳动成果,从自身做起等.(3)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在劝说时一定要高度注意语言的分寸.根据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语言.劝说一定要看人说话.语言过激,有时会适得其反;语言力度不到,有可能就不凑效果.解答此题,语言表达要符合情境,能点出问题,化解尴尬,智慧应答.注意语气委婉,礼貌.首先明确牛奶盒是可回收垃圾,小明将牛奶盒扔进厨余垃圾桶内是错误的,应该扔进可回收垃圾桶.劝说理由:

要向小明委婉礼貌地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可回收垃圾的定义及回收后对环境和经济的意义等.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①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冇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②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③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④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⑤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⑥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⑦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

⑧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

”枪放出去,声如霹雷.

⑨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

⑩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有删改)

4.蝉的歌唱源于它怎样的身体构造?

(3分)

5.第③段画线句子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略作分析.(4分)

6.第⑦至⑩自然段,写了什么事?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

(3分)

7.“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蝉》和法布尔的《蝉》都写了蝉鸣,其用意有何不同?

(6分)

8.有人说: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作品,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你认同这一评价吗?

请你结合选文内容简述理由.(6分)

【答案】

4.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5.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用人格化的手法(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比肩而坐、狂饮树汁、慢步行走等动作(细节),生动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

6.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7.虞世南的《蝉》,以蝉喻人,旨在借蝉抒怀: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法布尔的《蝉》旨在探究科学奥秘:

观察探究蝉的身体构造和歌唱的特点,通过试验证明蝉是感受不到声音的.

8.认同,作为昆虫学家,法布尔是严谨而细致的.他根据观察得来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因此是优秀的科普著作,《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笔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解析】

4.整体感知文章可知,第①段介绍蝉这个歌唱家身体内的构造,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把这句话换成说明性的语言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第③段画线句子是对蝉的描写,“比肩而坐、狂饮树汁、慢步行走”属于动作描写,将“蝉”拟作人来写,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生动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

6.结合语境分析,文章⑦—⑩段写作者对蝉唱歌原因的猜测:

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作者的猜测是正确的:

蝉是没有听觉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7.

虞世南的《蝉》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从来不是单纯的咏物,都是借物抒情,借物喻人.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前两句以蝉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后两句“自”“非”二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而法布尔的是科普文学作品,目的是探究科学奥秘,这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选文当然也不例外,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