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43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docx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解读

浅析茶道与日本茶庭

摘要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最主要代表。

日本茶道集美学、宗教、

艺术、文学及建筑设计等为一体,通过茶事活动来修身养性,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意境。

本文拟从日本茶道发展、日本茶道精神、茶庭与茶室景观特征研究等方面入手,探讨自然美在日本茶道中的具体体现。

认为日本茶道中除“禅茶一味”的宗教美学思想之外,也体现了人与自然景物融合为一,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欣赏的审美关系。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面对新的设计形式和现代造园要素,本文剖析现代日本城市公共景观,探究日本传统茶庭意境在现代园林的重新营造,空间暗示、造园要素、尺度模拟、色彩质感抽象和原风景等层面上传统意境在现代日本园林中的表达运用。

关键词:

日本茶道、茶室和茶庭、茶道精神、日本现代景观

 

Analysisof teaand teagardens inJapan

ABSTRACT

Japaneseteaceremony is thecrystallizationofJapaneseculture, itisalsothemain representative ofJapaneseculture. TheJapaneseteaceremony, JimeiSchool ofreligion,

Art, literature andarchitecturedesign asawhole, throughthe teaactivities toself-cultivation, toachieve aharmonious spirit ofartisticconception. Thisarticleintendstostartfromthe aspectsof thedevelopmentof Japaneseteaceremony,Japaneseteaceremonyspirit, teagardensand tearoom landscapecharacteristic research, toexplorethe beautyofnature in theJapaneseteaceremony embodiedinspecific. BelievethattheJapanese teaceremonyinbesides"religiousaesthetics tasteZen", butalsoreflectsthe humanand naturalscenery mergeintoone, manandnatureis theaestheticrelationshipinterdependence, mutualappreciation. 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modernsociety, inthefaceofthenew designandmodern gardeningfactors, thispaperanalyzesthe public landscapeofmodern Japanese city, explorethetraditionalJapanese teacourt torecreatethe artisticconception in modernlandscapearchitecture, spaceimplied, gardeningelements, scalesimulation,abstractofcolortextureand originallandscape level oftraditional artisticconceptioninmodern Japanesegarden the applicationofexpression.

Keywords:

 Japaneseteaceremony, teaand teagarden, teaceremony, Japanesemodernlandscape

 

第一章绪论

1.1茶道的概念

中国茶叶专家吴觉农先生给茶道下的定义是:

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者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著名作家周作人先生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象征的文化”中的一种代表艺术。

日本人认为日本茶道是饮茶与“侘”的结合,所以日本茶道又称“侘”茶道。

所谓“侘”是指茶道的最高精神内涵,可以概括为“茶道四规”,即“和、敬、清、寂”四个字。

日本人还把茶道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从上可知,茶道首先是一门文化艺术。

由于“道”的含义不仅指方法、技艺,还指规律和事理、思想和学说,“茶道”即“茶中有道”,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给茶道下个定义,即茶道是一种文化艺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手段。

1.2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茶的根源在中国,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故乡。

茶被利用的历史有4000多年,种植史和饮用史也有2000多年。

数千年来,中国一直稳居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

中国茶文化酝酿于隋朝之前,在唐代初步形成,到了宋代、明代已经达到鼎盛。

唐代创立的中国茶文化,不仅对华夏乃至对整个人类文明都做出了贡献。

永泰元年,也就是公元765年,陆羽完成了《茶经》,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也是一本讲茶文化的书,《茶经》是我国第一部茶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

所以,陆羽是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

茶文化是指人们在饮茶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有广义和狭义之说。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茶文化特指人类创造的有关茶的精神财富部分,如茶史、茶诗、茶画、茶道、茶艺、茶树栽培学、茶叶制作学等,其中核心部分当属茶道和茶艺。

可见,茶文化包含茶道,两者是从属关系。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以思想道德、人文精神为宗旨,包括有关茶的礼仪、风俗、茶法、茶规、茶技、茶艺、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以及文学艺术、词典歌赋等内容。

茶文化是一种“中介”与“综合”文化,涉及到建筑、音乐、舞蹈、绘画、戏曲、服饰、饮食、医药等诸多文化领域,一种交际文化,是构建和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手段。

[1]

第二章日本茶道发展简史

2.1奈良、平安时代

  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

嵯峨天皇爱好文学,特别**尚唐朝的文化。

在其影响下,弘仁年间成为唐文化盛行的时代,茶文化时其中最高雅的文化。

嵯峨天皇经常与空海在一起饮茶,他们之间留下了许多茶诗,如《与海公饮茶送归山》。

嵯峨天皇也有茶诗送最澄,如《答澄公奉献诗》等。

  弘仁茶风随嵯峨天皇的退位而衰退,特别诗由于宇多天皇在宽平六年(894),永久停止谴唐使的派遣,加上僧界领袖天台座主良源禁止在六月和十一月的法会中调钵煎茶,于是中日茶文化交流一度中断。

但在十世纪初的《延喜式》中,有献濑户烧、备前烧和长门烧茶碗等事的记载,这说明饮茶的风气开始在日本流传。

  总之,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

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日本虽于九世纪初形成“弘仁茶风”,但以后一度衰退。

日本平安时代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上,可以说是完全照搬《茶经》。

2.2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

荣西两度入宋,第二次入宋,在宋四年零四个月,1191年回国。

荣西得禅宗临济宗黄龙派单传心印,他不仅潜心钻研禅学,而且亲身体验了宋朝的饮茶文化及其功效。

荣西回国时,在他登陆的第一站——九州平户岛上的富春院,撒下茶籽。

荣西在九州的背振山也种了茶,不久繁衍了一山,出现了名为“石上苑”的茶园。

他还在九州的圣福寺种了茶。

荣西还送给京都拇尾高山寺明惠上人5粒茶籽,明惠将其种植在寺旁。

那里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茶的生长,所产茶的味道纯正,由此被后人珍重,人们将拇尾高山茶称作“本茶”,将这之外的茶称为“非茶”。

  荣西之后,日本茶文化的普及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禅宗系流,一是律宗系流。

禅宗系统包括荣西及其后的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律宗系统则有西大寺的叡尊、极乐寺的忍性。

饮茶活动以寺院位中心,并且是由寺院普及到民间,这是镰仓时代茶文化的主流。

日本文永四年(公元1267年),筑前**福寺开山者南浦绍明禅师,自宋归国,获赠径山寺茶道具“台子”(茶具架)一式并茶典七部。

“台子”后传入大德寺,梦窗疏石国师率先在茶事中使用了台子,开点茶礼仪之先河。

此后,台子茶式在日本普及起来。

  镰仓时代末期,上层武家社会的新趣味、新娱乐“斗茶”开始流行,通过品茶区分茶的产地的斗茶会后来成为室町茶的主流。

  室町时代(公元1333—1573,受宋元点茶道的影响,模仿宋朝的“斗茶”,出现具有游艺性的斗茶热潮。

特别是在室町时代前期,豪华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

但是,与宋代文人们高雅的斗茶不同,日本斗茶的主角是武士阶层,斗茶是扩大交际、炫耀从中国进口货物、大吃大喝的聚会。

到了室町时代的中后期,斗茶内容是更复杂、奖品种类也更多,据记载有茶碗、陶器、扇子、砚台、檀香、蜡烛、鸟器、刀、钱等。

比起中国宋代的斗茶来,室町时代的斗茶更富有游艺性,这是由日本文化具有游艺性的的特点决定的。

摆弄进口货,模仿宋朝人饮茶,是一件风雅之事。

当然,在室町时代的斗茶会里,也有一些高雅的茶会。

室町时代的斗茶经过形成、鼎盛之后,逐渐向高级化发展,为东山时代的书院茶准备了条件。

  公元1396年,38岁的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让位于儿子义持。

次年,他在在京都的北边兴建了金阁寺。

以此为中心,展开了“北山文化”。

公元1489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隐居京都的东山,在此修建了银阁寺,以此为中心,展开了东山文化。

东山文化是继北山文化之后室町文化的又一个繁荣期,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

由娱乐型的斗茶会发展为宗教性的茶道,是在东山时代初步形成的。

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建造的东山殿建筑群中,除代表性的银阁寺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同仁斋。

同仁斋的地面是用塌塌米铺满的,一共用了四张半。

这个四张半塌塌米的面积,成为后来日本茶室的标准面积。

全室塌塌米的建筑设计,为日本茶道的茶礼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日本把这种建筑设计称作“书院式建筑”,把在这样的“书院式建筑”里进行的茶文化活动称作“书院茶”。

书院茶将外来的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结合在一起,在日本茶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1423—1502),珠光11岁时进了属于净土宗的奈良称名寺做了沙弥,由于怠慢了寺役,被赶出了称名寺。

之后,他来到京都,19岁时进了大德寺酬恩庵(今称一休庵),大德寺是著名的临济禅宗的寺院。

珠光跟一体宗纯(1394—1481年)参禅,获得一休的印可。

他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

珠光通过禅的思想,把茶道由一种饮茶娱乐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

珠光完成了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内核、夯实了基础、完善了形式,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

室町时代末期,茶道在日本获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

2.3安土、桃山时代

  室町幕府解体,武士集团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群雄中最强一派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系统。

群雄争战,却带来了市民文化的发达,融艺术、娱乐、饮食为一体的茶道便受到空前的瞩目。

宁静的茶室可以慰藉武士们的心灵,使他们得以忘却战场的厮杀,抛开生死的烦恼,所以,静下心来点一碗茶成了武士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战国时代,茶道是武士的必修课。

[2]

  千利休(1522-1592年)少时便热心茶道,先拜北向道陈为师学习书院茶,后经北向道陈介绍拜武野绍鸥为师学习草庵茶。

天正二年(1574年)作了织田信长的茶道侍从,后来又成了丰臣秀吉的茶道侍从。

他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基础上,使草庵茶更深化了一步,并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还原到了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上。

利休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是一位伟大的茶道艺术家,他对日本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镰仓时代,日本接受了中国的点茶道文化,以镰仓初期为起点,日本文化进入了对中国文化的独立反刍消化时期,茶文化也不例外。

镰仓末期,茶文化以寺院茶院为中心,普及到了日本各地,各地都出现了茶的名产地。

寺院茶礼确立。

  总之,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期,日本吸收反刍中华茶文化,民族特色形成,日本茶道完成了草创。

2.4江户时代

  由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开创的统一全国的事业,到了其继承者德川家康那里终于大公告成。

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持续了260多年。

  千利休自杀后,其第二子少庵继续复兴利休的茶道。

少庵之子千宗旦继承其父,终生不仕,专心茶道。

宗旦去世后,他的第三子江岑宗左承袭了他的茶室不审庵,开辟了表千家流派;他的第四子仙叟宗室承袭了他退隐时代的茶室今日庵,开辟了里千家流派;他的第二子一翁宗守在京都的武者小路建立了官休庵,开辟了武士者路流派茶道。

此称三千家,四百年来,三千家是日本茶道的栋梁与中枢。

  千利休去世后,由他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400年来形成了许多流派。

主要有:

里千家流派、表千家流派、武者小路流派、远州流派、薮内流派、宗偏流派、松尾流派、织部流派、庸轩流派、不昧流派等。

  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是发扬光大了中国茶道。

[3]

第三章日本茶道精神

3.1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

日本茶道主张以“和敬清寂”的心境来饮茶,以便修养精神,并要去研究社交及礼仪等等。

像几乎所有的日本古典文艺一样,茶道也是从中国传去日本,而后被日本化的饮茶艺术。

「和敬清寂」的理念,是日本茶道的信条,可以说是茶道四谛。

和,相和乐行,日本奎德太子《意法十七条》第一条便是“以和为贵,无件为宗。

”在中国《孝经》里也有: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在人与人的交往当中保持和平。

和五伦,君臣相和、父子相和、兄弟相和、夫妇相和、朋友相和。

《论语》有“礼用和为贵。

”《礼记》有“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和。

发而此中节。

谓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所以,茶道不仅仅是茶人之

间的和睦相处而已,此外还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

日本茶道所追求的“和敬清寂”理念中的“和”,就是指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等等的和合,而这些和合的根源就必须是“一”,反过来说,就是“一”是一切“和”的根源,也是作为“敬清寂”的根源的“寂”。

那么,这个“一”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而是绝对的一或绝对的统一。

而作为“寂”的“和”,是绝对的和,永劫不变的本体的和,是灭绝一切对立、差别的平等,是一。

也就是所说的一乃万物之本,一切即一,万法归一等的一。

日本僧荣的《宝蔽输》中有:

“道始生一,以一为无为。

”中国道家哲学认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也是万物归一的思想。

敬,尊敬之意;《论语》中是恭敬之意,《论语·公冶长第五》第十七章: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此处的“敬”为人际交往上的尊敬之意;孔子极为赞美晏平仲的与人交往的风格。

大凡人与人交往,在一开始还都有礼节尺度而相互敬重,但一旦相互熟悉亲密起来之后,就会产生嫌隙纠纷。

然而,晏平仲却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处处时时谨慎检点自己的行为,交往欲久,人们就越尊敬他。

孔子以这样的交往典范为世人展示了作

为人与人交往的标准。

日本的茶道上,也就是茶人与茶友相互文往时,要以中国古典《论语》的教诲为道德指针,茶人的交际行为准则应该向晏平仲看齐,即在长久的交往过程当中,要能够使人对自己有着一种尊敬,这就需要自己的修养磨练。

这也正是茶道的宗旨之一。

敬是专注与归

依.是佛教的三昧.是儒教程朱学派的主一无适。

即是专注、专一、没有杂念.敬,就是能够达到专心忘我的地步,能够义无返顾,能够拼命求索。

所以,笔者以为:

日本茶道理念的敬就是敬事、敬业、敬物、敬人这种崇高的境界。

清,是清净洁白之清,就是佛教所讲的清净。

《法华经》所倡导的“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胆仰,无垢清净观。

”就是茶道中的清。

佛教经常教诲人们要努力致力于保持清净无垢之心,心中不蓄积任何邪念.如果心中不净,则生欲念与烦恼。

佛教称之为“妄想”。

茶道即是致力于抑制或放弃这些不净的欲望。

茶室的庭院就是一个无垢清净的世界,茶人或茶友进人茶席,并一旦进入茶室庭院,就会完全持有一种清净观念,以使心中连一丝一毫的尘污也泛涌不起来。

在此基点或时刻上,的确存在一种茶道上的脱离现实世界的境地,而身处于茶室里的清净心情,就一定要象是已经成佛了一样.日本茶道要求参与茶事的人,要具有清洁之心,不能够以污浊之心参与茶事。

寂旧本茶道中的寂,应该是佛教中所讲的“空寂”一语,也是佛语的“寂灭为乐”,这是消除了心中妄想烦恼的境界,即是消除一切心中的杂念,达到无年无想的境界。

这是茶道所追求的最大的目的。

茶道就是使人在烦闹的尘世中寻找一块可以闲居独处、寂静无为的地方,这样就会出现一个较为安乐祥和的世界。

为了得到这样的寂静(寂境),就会身居茶室或茶魔,听松风,看落叶,独斟独饮一杯清茶。

或与同好一起共对茶釜,制造出一种宁静。

这既可以是心的修行,又可以是内心的解脱。

茶的意境实际上真的是一种追求完美心灵的问题.日本茶道要求茶事不能喧哗,要寂静,以便寻求心情的安稳。

日本茶道所倡导的”和敬清寂”宗旨实际上是珠光提出来的,但人们一直以为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根据日本著名茶道家田中仙樵的研究表明,“和敬清寂”是珠光最先倡导的。

在蔽内竹心的《源流茶括》中也有记载:

“珠光翁日:

茶会之旨趣,能和、能敬、能清、能寂是也。

”在佛教典籍与古代汉籍里,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词语,但是大多不是单个字,就是两字熟语。

而村田珠光所倡导的”和敬清寂”,一方面,是四字分别开来,各自独立表示四种茶道法则;另一方面,是四字共同组合起来,浑然一体地表现一种茶道法则。

3.2日本茶道的“禅茶一味”

日本茶道的最为基础的根源及其终极的目的,就是修行佛法得道。

而且这种佛法就是禅。

自觉是茶道的目的。

茶道的主体是无相之自觉。

茶道的首要目的,就是育人。

此前茶道革命是由珠光、绍鸥和千利休来完成的。

是他们使茶道成为宗教性的伦理性的人格形成,当然也是一种文化形成。

茶道文化的形成就是以无相之自我为原点的文化创造上的一般典型.所谓茶道文化,就是以吃茶为契机,也就是以服用抹茶为契机,所创造的综合性的文化体系或文化形态。

茶道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文化体系,不仅包含了艺术、道德、哲学,而且还包含了宗教。

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茶道吸收了一切,从而创造了一个文化体系。

作为建筑的茶室,作为庭园的露地,作为工艺品的茶道用具及美术品等,可以说都是艺术。

而茶道的礼节则具有道德性的意味,并且具有动作的美感,人的身体动作也有一种艺术性的美感。

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在「山上宗二韶J里阐述说:

“因茶汤出自禅宗,故专行僧之行,珠光、招鸥皆禅宗也。

”又云:

“茶汤风体,皆禅也。

”《南方绿》中也记载千利休的说法:

“小茶室之茶汤,第一以佛法修行得道之事也。

”“休居士之茶味,颇非古来茶人之见解,除禅法之真味无他事。

”这些都可以证明茶道与佛教的深刻联系。

具体事例就有,日本茶道鼻祖村田珠光就是通过一休禅师而领会彻悟禅宗的。

武野韶鸥则参拜于大林禅师,千利休也参拜于笑岭及古溪禅师.

因此,可以说,自古以来的茶人都是通过对禅的修行来达到修行茶道的目的。

因为茶人认为,禅是人本来的存在姿态,或心性,或自性,并加以尊重和薄崇。

茶道的第一要义就是禅.茶道原来是由佛教派生出来的,所以,茶道以佛道为其根本。

而具体的则是佛教中的禅宗。

原来佛教的有些供佛用的器具(佛具)成为了茶道方面的茶具,而且在茶道茶室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壁完里所摆设的挂轴,也是佛教寺院供奉安置佛像或佛画所转变而来的。

所以,茶道作为一种礼仪来招待客人时,一定要在这种具有宗教意味的、比较神圣的场所—茶室里举行,而这种茶道又是要让客人观赏茶器,品尝点心,吸饮抹茶,以真诚的心情来招待客人,达到人与人交流的和敬气氛。

也就是说,实际上,茶道追求的是人格形成的心灵安慰与精神纯洁。

所以说,佛道影响茶道,茶道影响人道。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四章茶庭和茶室

4.1茶室和茶庭的产生

茶道出现于室町中期。

最初从贵族之间游戏性的品茶活动开始,由于风雅人士的创造逐渐形成了充当精神不可平衡的东西,与此相应,对沏茶的场所,包括住宅在内也都下功夫,

在这里可以看见草庵茶室和庭院的萌芽。

到了桃山时代逐渐盛行。

江户时代,茶室庭园的设置随着茶室建筑的各式化大都规格化了,在庭园的构成中,有意采取借景等手法,和桃山时代各种过渡性的庭园综合起来,产生了回游式的茶庭。

一个小茶庭,只是由一些竹、木、土、石等自然素材所构成,却充满了各种意象,几乎是禅宗寺院的缩小精致版,只是欠缺住宿修行的地方。

其实也不需要,茶道毕竟不是宗教,也从不提出家。

然而历代大茶人几乎没有一位不参禅,相信在日常茶饭中,自有佛理存在,处处皆是修行。

相反的,日本历代高僧也多通晓茶道,相信佛法也存在于茶道中。

茶庭或说茶道,相信佛法也存在于茶道中。

茶庭或说茶道,就是在这样一个互相依附,彼此激荡的环境下所产生的结晶。

4.2茶庭的分类

茶庭在日本庭院艺术中是属于很有民族特色的种类。

茶庭(通常称为露地)可以分成三种形式:

禅院式茶庭、书院式茶庭、草庵式茶庭,在茶庭中,草庵式茶庭是最具特色的茶庭。

茶的精神是一种对自然的尊敬,轻视华丽,在自然宁静的环境中,宾主相和,以饮茶为极乐的一种茶文化社交活动。

因为这种精神是由禅的教理而产生出来的,所以禅院式茶庭就产生了。

在一些大规模的园林之中,用“回游道路”和“露路”联通庭园中的各茶室间而形成了书院式茶庭。

如桂离宫、修学院离宫等。

草庵式茶庭四周有围篱,质朴无华的茶室居于一角。

茶室狭窄,一般仅有二铺席或一铺席半的面积,茶室色彩沉静。

4.3茶庭、茶室的宗教性与艺术性

日本的茶庭分为禅院茶庭、书院茶庭和草庵茶庭。

日本茶道界将草庵茶庭称作“露地”,其名取自佛经,是说修行的菩萨冲过三界的火宅到达露地,它是一种园林式的茶庭。

四周是围篱,通往茶室的道路的意象是一段让客人在意境上逐渐摒弃尘世间的一切杂念的旅程。

在进入茶室前的这段空间里,有指示客人行进方向的铺在浅水上的名为飞石的怪石,飞石大小不一且形状不对称,体现出一种质朴、自然之意。

客人来到被称为“蹲踞”的地方,须在此洗手、漱口,以示清洁自身。

中门是与尘世隔绝的一个象征。

茶庭四周无不散发着“和、敬、清、寂”的气息,凸显浓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