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6138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修订)Word文档格式.doc

4.2.1.危害因素4

4.2.1.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4

4.2.1.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

4.2.1.3.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5

4.2.1.4.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

4.2.2.危害程度5

5.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

6.组织机构及职责6

6.1.应急组织体系6

6.2.指挥机构及职责6

6.2.1.主要职责6

6.2.1.1.指挥部6

6.2.1.2.应急救援办公室6

6.2.1.3.相关配置图7

6.2.1.4.应急通讯7

7.预防于预警7

7.1.防治措施7

7.1.1.防尘措施7

7.1.2.防毒措施7

7.1.3.防治物理因素危害措施7

7.2.预警行动7

8.信息报告程序7

8.1.报告程序和时限7

8.2.报告8

8.2.1.报警8

8.2.1.1.报警分级8

8.2.1.2.报告内容8

8.3.班组报告8

8.4.车间报告8

9.应急处置8

9.1.应急分级8

9.1.1.二级响应8

9.1.2.一级响应8

9.2.响应程序8

9.2.1.先期处置8

9.2.2.保护现场9

9.2.3.应急预案9

9.3.处置措施9

9.3.1.职业危害应急现场处置9

9.3.1.1.现场急救的重要性9

9.3.1.2.现场急救的诊断9

9.3.1.3.急救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9

10.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0

1 目的

在从事职业活动中,一旦发生职业危害事故,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展和扩大,使人员伤害降低到最大限度,遭遇危害人员得以及时救治。

2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6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9号)

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7)《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

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9002-2006)

10)《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5号)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2号)

12)《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0号)

3 适用范围

适用本企业所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作业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管理。

4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4.1 事故类型

根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2事故类别”,职业危害事故涵盖除序号为“04、06、11、12、13、14”之外的所有事故类型。

4.2 危害程度分析

4.2.1 危害因素

4.2.1.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其他噪声)。

(5)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蒸汽、蒸汽管道)。

(6)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液氨、液体二氧化碳)。

(7)粉尘。

(8)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9)信号缺陷(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0)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4.2.1.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甲烷、液氨)。

(2)腐蚀性物质(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液氨)。

(3)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4.2.1.3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4.2.1.4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3)监护失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4.2.2 危害程度

(1)长时间在噪声强度较高的场所中作业,轻度可致暂时耳聋,严重是可导致永久性失聪;

还可能出现误操作,引发其他职业危害;

(2)长时间在粉尘浓度超标的场所中作业,可能致人职业性肺病;

(3)在高(低)温场所中作业,因特殊原因,可能发生灼伤、冻伤,严重时可能发生重大职业危害事故;

(4)特殊情况下,如发生易燃易爆气体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轻度可发生一般职业危害事故,重者发生重大职业危害事故。

5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切实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在省、市安监局的统一领导下,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公司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

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隐藏性,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快速、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发生事故的单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公司有关部门配合、指导、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职业危害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

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进行社会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做好物资和技术储备工作。

6 组织机构及职责

6.1 应急组织体系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是公司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内部领导机构。

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由总经理担任总指挥,成员由制造部、人力资源部、行政部、财务部、安全环保部各生产车间等部门负责人构成。

6.2 指挥机构及职责

发生重大职业危害事故时,立即启动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在事故现场附近安全地带设立临时指挥部。

事故应急处理期间,全公司范围内一切救援力量与物资必须服从调派。

6.2.1 主要职责

6.2.1.1指挥部

发生重大职业危害事故时,负责应急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向上级汇报以及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指挥部人员分工:

(1)总指挥:

组织指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行使总指挥职责;

6.2.1.2应急救援办公室

(1)按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令,按程序向有关部门报送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响应信息;

保持与有关单位的通讯联络;

协调有关部门参与应急救援和紧急处置、应急人员安全防护、职工群众安全疏散、后期处置等项工作。

(2)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对社会的影响情况,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授权后,按安全生产事故等级向社会发布警报。

(3)协调有关部门参与救护医疗、应急保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等外围支援工作。

(4)跟踪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全过程,总结应急救援和响应工作的经验及教训。

(5)参与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工作。

(6)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响应工作结束后,负责应急救援响应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

6.2.1.3相关配置图

公司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周边地区图、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由安全环保部保存,互救信息由行政部提供。

6.2.1.4应急通讯

应急通信系统、物资情况:

公司安全环保部24小时有管理人员值班;

各救援组织单位成员备有手机;

现场备有救援装备、物资、常用药品。

7 预防与预警

7.1 防治措施

7.1.1 防尘措施

(1)采取治本措施和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扬尘点;

(2)提高通风系统的控制效果对尘源进行有效的控制;

(3)消除二次尘源。

7.1.2 防毒措施

(1)生产设备的管道化、密闭化以及操作的机械化;

(2)隔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3)通风排毒净化。

7.1.3 防治物理因素危害措施

(1)冷、烫伤害防治:

加强通风,高、低温管道敷设保温层;

(2)噪声防治:

增设隔音罩、隔音板、隔音墙,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工作时间;

(3)运动型伤害防护:

在旋转的设备上加设防护罩,高处设置围栏、扶手。

7.2 预警行动

各部门、车间在生产营运过程中发现监视、检测设备所显示的各种参数不正常,应及时巡检,如有碱液发生泄漏时,立即报告车间,同时向安全环保部汇报。

8 信息报告程序

8.1 报告程序和时限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使用公司内线电话或用手机向公司安全环保部报告,安全环保部经理立即向公司总经理汇报,公司总经理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新都区安监局报告。

8.2 报告

8.2.1 报警

8.2.1.1报警的分级

(1)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

可因车间及岗位防护设施损坏、物料泄露、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人员未及时巡查及早发现,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而引发小范围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2)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虽能及时发现,但职业病危害事故较难控制。

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故。

8.2.1.2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故灾难的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态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下一步工作意见、领导到现场情况、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及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

8.3 班组报告

当班人员发现职业危害后,报告车间值班员,车间值班员查看现场后确定响应的范围。

8.4 车间报告

车间值班员判定为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立即应急总指挥报告后启动公司应急预案。

9 应急处置

9.1 响应分级

9.1.1 二级响应:

由安全环保部与事故发生单位处理;

9.1.2 一级响应:

公司应急预案启动。

9.2 响应程序

9.2.1 先期处置

(1)一旦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后,现场人员或受到危害人员应设法尽快以口头或电话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协定医疗单位电话呼叫救护车和应急救援医务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口头报告或电话后,立即对现场人员进行明确的布置和救援分工,及时将受到危害人员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处,保持安静,制止危害因素继续发生和扩大;

如电击伤、迅速使伤员脱离电源、可用木棒、竹竿等物品挑开电源或立即关闭电源;

又如毒物危害时,患者衣服、皮肤被污染时,须将衣服脱下,用温水或肥皂水洗净皮肤;

(3)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4)提供相应的救援装备和救援力量,配合救援指挥部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事故现场情况,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事故可能发生的后果等有关信息。

9.2.2 现场保护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品的,事故发生单位、公安部门、安监局应当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9.2.3 启动预案

(1)发生二级应急响应级别:

启动车间及部门应急预案,由事故单位负责人领导指挥,组织设备抢修,人员救治,不需要启动公司应急预案。

(2)发生一级应急响应级别:

由公司总经理宣布启动公司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进入应急状态,按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现场指挥人员和救援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救援、控制措施。

(4)事故发生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救援队伍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9.3 处置措施

9.3.1 职业危害应急现场处置

9.3.1.1现场急救的重要性

发生意外事件、如中毒、溺水、电击伤、心脏疾患、呼吸道梗阻等原因所致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抢救及时、方法准确可使不少心跳、呼吸停止患者获得再次新生,相反则失去宝贵的生命。

为此全员熟悉掌握现场急救复苏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无论对他人对自己都有着百益无一害起死回生的作用。

9.3.1.2现场急救的诊断

一旦患者出现突然意识丧失、抽畜、皮肤苍白或紫绀、瞳孔放大、呼吸停止、颈或股动脉搏动消失等典型的临床表现,应即进行现场急救。

心肺复苏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氧和血灌注脑与心肌、包括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单行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只能争取心脏恢复跳动、呼吸恢复自动节律;

还必须心脏按压配合人工呼吸,缺一职业危害的应急处理

9.3.1.3急救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人工呼吸复苏术的方法:

口对口呼吸,是最简单方便而有效的急救方法。

将病人平卧,置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消除病员口、咽与呼吸通道的分泌物;

术者一手将病人头部托住使之后仰,口张开将下颌托起,另一手捏住病人鼻孔,以防气体由鼻孔溢出;

接着术者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的口用力吹气。

吹气时以胸部可见较好的扩呼或呼到明显肺泡呼吸音为有效标志。

吹气频率以每分钟16~20次为宜。

口对口人工呼吸应注意下列事项:

(1)术前应注意消除口腔内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2)口对口呼吸时,吹气压力太小则肺泡通气不足,而用力太大则可能将气体,吹入胃中而引起胃扩张。

(3)如果现场只有一个人,应于每做4—6次心脏按压术后行口对口呼吸一次。

心脏复苏术的方法:

(1)心前区拳击术。

临床实践证明在心跳停跳后1分30秒内,心脏的应激是增高的。

用中等拳击力拳击心前区,连续拳击3-5次,有时可使心脏复跳。

无效着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2)心脏按压术是心功能未恢复前人工维持循环的基本方法。

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术者以左手掌之根部置于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