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小木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6186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做小木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做小木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做小木工.docx

《学做小木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做小木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做小木工.docx

学做小木工

题目:

五年级综合实践学做小木工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学做小木工教学活动是在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的情况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学习的一种活动模式,而小木工以其操作性、探索性、模拟性以及传统工艺性倍受学生尤其是男孩子的青睐,作为劳作区的一个分支,它是依据学生的天性和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环境,提供便于学生操作的工具及半成品的木料,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敲击摆弄中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体验木工劳作的成功和快乐。

WO||y0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小木工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及了解,尤其通过几年的活动主题的探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木工技法。

本课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木工技法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制作简易笔架尝试学习,让学生对木工造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教学课时建议

共计:

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计制作简易笔架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初步掌握划线、锯割、打磨、胶连接组合等一些基本的木工加工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制作简易物件,培养技术探究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作品的装饰和设计,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简易物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教学难点:

锯割和胶连接的基本方法。

二、教法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激趣引课——观察、探究——方法训练——体验、实践、创新——交流评析

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学生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木质物件

2、观察生活中各种木工制品的制作方法

3、自带废旧薄木板,以备上课练习用

教师准备

1、为每个小组准备两块轻质薄木板,一块长150毫米、宽50毫米、厚10毫米,一块长150毫米、宽20毫米、厚10毫米。

2、为每个小组准备直角尺、木框钜、砂纸、铅笔等工具。

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大胆实践木工制作,体验制作乐趣。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

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制作的速度、作品的工整程度、材料和工具的选择是否协调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分钟)

教师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了解的木制品的制作方法,并交流收集到的各种笔架,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制作简易笔架。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二)学习探究:

(5分钟)

小组讨论,按照教材中的设计要求,设计简易笔架,并完成设计图纸的绘制。

(设计意图: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在学习与探究环节,让学生自己去看一看、辨一辨、议一议,让学生主动对知识技能进行构建,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但综合实践活动又离不开必要的教,这里的教,要建立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仍然无法掌握、获得的基础上,也就是要教在学生学习的困难点上。

(三)分工制作:

(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制作要求,分工合作,动手制作简易笔架。

教师指导时,要突出技术要点,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

选择合理的空间,提供材料和工具,使他们在真实空间中感受、体验到生活的真实和亲近,在敲敲打打中,渲泄情感、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素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同时使学生在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装饰笔架(5分钟)

通过上色、添加装饰物等方法,对笔架进行美化装饰。

(设计意图:

对大胆富有个性的设计给与肯定,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与鼓励

与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五)展评改进(5分钟)

1.组织简易笔架的展评活动,师生一起展示和评价各个作品。

2.各小组通过展评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制作的速度、制作的方法、作品的工整程度、材料和工具的选择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拓展创新(5分钟)

1.按照学会的简易笔架的制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创意比较的设计和制作。

2.研究制作简易笔架还可以利用那些更加先进的木工技术,使制作过程更加简单、作品更加美观。

(设计意图:

我们这节综合实践课,决不能把目标只定位在会制作简单的物件,而应该是通过观察、思考、综合、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对小木工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更广的创作舞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

设计制作简易笔架

创意---制作---装饰---展评---改进

第二课时:

制作简易小板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掌握划线、锯割、打磨、胶连接组合等一些基本的木工加工方法,制作一个简易小板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

教学难点:

掌握划线、锯割、打磨、胶连接组合等一些基本的木工加工方法。

二、教法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激趣引课——观察、探究——方法训练——体验、实践、创新——交流评析

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工具:

木框钜、羊角锤、直角尺、砂纸、铅笔等

材料:

长750毫米、宽200毫米、厚10毫米的轻质薄木板一块,长20~30毫米的铁钉若干枚。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

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雕刻的速度、作品的工整程度、材料和工具的选择是否协调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分钟)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上课做的凳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呀?

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没有见过木工做家具呢?

需要哪些东西呢?

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做简易小板凳。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二)学习探究:

(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制作笔架活动中上的制作程序:

确定目的—设计—准备—制作—产品评价—改进。

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按照每一活动程序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制作简易小板凳。

3、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划线在薄木板上用铅笔画出长300毫米、宽200毫米的长方形,然后再在剩余的木板上划出两个长200毫米、宽300毫米的长方形。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沿线用锯将木板锯割。

用砂纸将三块木板打磨光滑。

(3)两块大小一样的模板坐板凳腿,另一块木板做板凳面,用羊角锤和铁钉将两个板凳腿分别钉在据板凳面两端50毫米处。

(4)教材中制作的小板凳其结构不稳定,大家讨论怎样改进能增强板凳的稳定性。

 

(三)分工制作:

(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制作要求,分工合作,动手制作简易小板凳。

突出技术要点,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

选择合理的空间,提供材料和工具,使他们在真实空间中感受、体验到生活的真实和亲近,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素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

(四)装饰小板凳(5分钟)

通过加固、添加辅助材料等方法,对小板凳进行美化整合。

 

(设计意图:

对大胆富有个性的设计给与肯定,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与鼓励与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五)展评改进(5分钟)

1.组织简易板凳的展评活动,师生一起展示和评价各个作品。

2.各小组通过展评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制作的方法、作品的工整程度、稳定性,材料和工具的选择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拓展创新(5分钟)

1.按照学会的简易笔架的制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创意、比较、设计和制作。

2.研究制作简易小板凳还可以利用那些更加先进的木工技术,使制作过程更加简单、作品更加美观。

(设计意图这节综合实践课应通过观察、思考、综合、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对小木工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更广的创作舞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

制作简易小板凳

创意----材料----制作---加固---展评---改进

第三课时:

用木板制作一条小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明确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掌握划线、锯割、打磨、胶连接组合等一些基本的木工加工方法,制作一条简易小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木工制品的制作程序。

教学难点:

掌握划线、锯割、打磨、胶连接组合等一些基本的木工加工方法。

二、教法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

激趣引课——观察、探究——方法训练——体验、实践、创新——交流评析

学法建议: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查阅资料,了解各种木板

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木板制品

自带废旧木板、钢丝锯、铅笔、砂纸以备上课练习用

工具:

木框钜、羊角锤、直角尺、砂纸、铅笔等

材料:

长750毫米、宽200毫米、厚10毫米的轻质薄木板一块,长20~30毫米的铁钉若干枚。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

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雕刻的速度、作品的工整程度、材料和工具的选择是否协调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分钟)

1、情境导入

教师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了解的木制品的制作方法,交流收集到的各种木制品,从而引出课题:

用木板制作一条小鱼。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利用生动有趣的物件,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二)学习探究:

(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制作简易物件的制作程序:

确定目的—设计—准备—制作—产品评价—改进。

 

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按照每一活动程序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制作一条小鱼。

3、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划线,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沿线用锯将木板锯割。

用砂纸磨光滑。

(三)分工制作:

(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制作要求,分工合作,动手制作简易小木鱼。

突出技术要点,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1)用铅笔在长300毫米、宽150毫米、厚5毫米的轻质薄木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一条小鱼。

(2)用钢丝锯沿线将小鱼锯下来。

(3)用砂纸将木制小鱼打磨光滑。

 

(设计意图:

选择合理的空间,提供材料和工具,使他们在真实空间中感受、体验到生活的真实和亲近,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素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

(四)装饰小木鱼(5分钟)

通过上色、添加装饰物等方法,对小木鱼进行美化装饰。

(设计意图:

对大胆富有个性的设计给与肯定,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与鼓励与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五)展评改进(5分钟)

1.组织对小木鱼的展评活动,师生一起展示和评价各个作品。

2.各小组通过展评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制作的方法、作品的工整程度,设计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拓展创新(5分钟)

1.按照学会制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创意、比较、设计和制作。

2.研究制作小木鱼还可以利用那些更加先进的木工技术,使制作过程更加简单、作品更加美观。

(设计意图:

这节综合实践课应通过观察、思考、综合、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对小木工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更广的创作舞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

用木板制作一条小鱼

创意----材料----制作---展评---改进---创新

 

问题与反思总结

设计理念: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想:

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不是勇于发现与探索的精神,而是缺少一个更宽更大的世界。

实践告诉我们,所给予学生的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或一种知识,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他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只是这个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只要通过仔细的观察、耐心的发现、勇敢的探索你将有能力发掘出更大、更奇妙的五彩世界

教学亮点: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观察、动手、动脑发现了木工制作的不同技巧,并勇于实践,完成了一些精美的小木工制作。

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待改进的地方:

活动课应多练少讲,适当点拨,知识点的出现应在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失败。

榴园镇育才小学殷现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