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7103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docx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9小题,76分)

1、下面划线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móu)薜荔(pì)会稽(huì)玉扃(jiōnɡ)

B、含情凝睇(tì)栖鹘(hú)修葺(qì)佝偻(lóu)

C、汀上白沙(tīnɡ)纤尘qiàn訇然(hōnɡ)赍发(jí)

D.肤如凝脂(zhǐ)踯躅(chú)迤逦(yí)癖好(p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羁旅 蓬乱 大相径廷 坐阵指挥美轮美奂

 B.妨碍凝悌轻歌曼舞命途多舛勾玄提要

 C.渲染濒临要言不烦欢呼雀跃沽名钓誉

 D.竣工脉膊人情世故明火执杖踌躇满志

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

A、遗余褋:

留下姊妹弟兄皆列土:

分裂土地

B、可怜光彩生门户:

值得羡慕映阶碧草:

掩映台阶

C、出师未捷:

捷径铁马:

披着铁甲的战马。

D、海上明月:

海上的一轮明月。

势拔五岳:

山势与五岳同高。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中绰约多仙子(美丽轻盈的样子)青冥浩荡不见底(天空)

含情凝睇谢君王(眼睛)

B.吞声踯躅不敢言(徘徊不前)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

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震惊)

C.凭轩涕泗流(眼泪和鼻涕)吴楚东南坼(分裂划分)

两朝开济老臣心(开创扶助)

D.月照花林皆似霰(雪珠)锦官城外柏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艳艳随波千万里(波光荡漾的样子)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诗句,最符合文意要求的一项

“     ,    ”,不是简洁;“行到闹荷无水面,红莲沉睡白莲酣”,更不是简洁。

“     ,    ”,就是简洁;“一去两三里,烟村四五家”,就是简洁。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路上青天 ④涧草殷勤绿,岩花造次香

A.①④  B.③②  C.①③  D.②④

6、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B.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C.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7、《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的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已涕泪似横。

C.《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8、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是

A.但见长江送流水B.不知江月待何人C.空里流霜不觉飞D.可怜楼上月徘徊

9、对下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是现实主义作品)

丁都护歌———唐·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鸣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A、首四句,作者把纤夫的生活放在商业稠密的背景上,纤夫的形象跃然纸上:

挽着纤,喘着粗气,艰难地拖着船逆流而上。

B、中四句重要写纤夫生活条件之恶劣和凄切哀怨的心境。

C、末四句更进一层,写磐石之大,行动之艰难,即使是万人也无法将石头拖至江边,把纤夫之苦推向了极端。

D、全诗朴素自然无刻琢的痕迹,处处以形象的画面代替叙写,层层深入地把诗情推向了极端,不愧为浪漫主义之作。

10、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的诗句,次序乱了,请选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组。

①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

  ②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③翠岭千重色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

  ④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

  

⑤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A、①③④②⑤B、④⑤③①②C、④⑤②①③D、④①③②⑤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夫人》出自屈原的《九歌》。

《九歌》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

从现存的《九歌》看来,它的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郁,而屈原的个人身世、思想痕迹倒并不重,《九歌》主要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

B.鲍照是唐朝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C.孟浩然是唐代着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世称孟襄阳,40岁以后曾隐居鹿门山。

《夜归鹿门歌》写他“夜归鹿门”的情景。

这首诗写的“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

D.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被后世学者称为“摹写声音至文”,其中,《李凭箜篌引》不是以叙事作为诗歌的主线,而是更强调音乐自身的感人魅力。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洞庭水,登岳阳楼,似乎是大快人心之事,可是杜甫漂泊天涯,情怀亲朋故友,心系戎马关山,壮观之景引发的却是满腹悲凉,满腔忧愁。

B.台湾着名作家李敖因为总爱发表一些石破天惊的议论或见解,故而有“怪才”之称,其实,他的言论往往切中时弊。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D.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崛起的中国让日本外务省终于认识到,处理好中日关系,对日本是机会,处理不好,否则让日本遭受挫折。

B.他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多个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C.我校这次为云南鲁甸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D.为有效遏制各地“圈地热”,党中央、国务院采取果断措施,宣布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习题。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

本出孤微。

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

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

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

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

先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

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

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

宿恶大奸,皆奔走他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

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

昌疑母不为蜀人,因问所由。

对曰:

“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

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

”昌惊,

呼前谓曰:

“何以识黄昌邪”对曰:

“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

”昌乃出足示之。

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

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

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观。

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颍川太守。

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

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太中大夫,卒于官。

(节选自《后汉书》)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政尚严猛,好发奸伏 尚:

推崇B.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修:

学习

C.视事四年视事:

治理事务D.遂敕收付狱,案杀之案:

立案

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黄昌“政尚严猛”的一组是(3分)(  )

①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②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③悉为断理,莫不得所④宿恶大奸,皆奔走他境

⑤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⑥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黄昌任宛令时,对偷盗之人严惩不贷,曾把偷取他车盖的人全家悉数杀死。

B.黄昌任蜀郡太守时,有七百多人前来诉讼,黄昌都给予了合理的判决处理。

C.黄昌任州书佐时,他失散多年的妻子和他相认,他们抱头痛哭,但仍旧把妻子送还给现在人家。

D.黄昌任陈相时,认为彭氏妇人行为放纵,将其收捕入狱,并将她们杀死。

1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

(6分)

三、运用已学的知识,鉴赏古代诗歌(每小题8分,3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完成习题。

唐人李肇因见李嘉佑有诗句“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佳句”。

明人胡应麟不同意,反驳说:

“摩诘盛唐,嘉桔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韦占用摩诘诗。

”但据查,嘉韦占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了谁的诗句难以定论。

再看二人诗句,有高下之分。

18、比较: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与“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从艺术上看,你认为谁的诗句较好,好在哪里。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微雨登城二首(其一)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19、诗歌最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长期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20、提问: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补充:

名句默写:

(1)人生代代无穷已,;

(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杜甫《蜀相》)

(3)________,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

(4),须行即骑访名山,,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亲朋无一字,,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衾(jīn)寒鼙(pí)鼓张冠(guān)李戴岁稔(rěn)年丰

B.蕴藉(jì)衣砧(zhēn)信手拈(niān)来如椽(yuán)之笔

C.讪(shàn)笑浆(jiāng)洗茅塞(sè)顿开踽(jǔ)踽独行

D.忖(cǔn)度凝睇(tì)自怨自艾(yì)名嫒淑女(yuàn)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A.雾霡官袛制扶摇直上鳏寡孤独

B.迤逦甄环体锱珠必较拨木转石

C.宛转白富美前合后偃心有余悸

D.迄今正能量不及不离繁文褥节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只有以冷静的心态沉着应付,等闲视之,才能开拓创新,化危机为机遇,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B.几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D.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3分)

A.良好的教育在于学生是否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强健的体魄。

B.据了解,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家之一是以色列,虽然该国图书的价格非常昂贵,但对购买图书却十分慷慨。

C.2013年12月10日晚,太空飞行九天的嫦娥三号飞船,在环月轨道成功变轨,顺利进入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

此时,嫦娥三号最近距离月球只有15公里。

D.当前,我国县域发展面临着产业层次不高、城乡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共性问题。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个爱笑的人,是一个阳光的人;_____。

______。

_____,_____。

_____。

这一张张笑脸,犹如友谊的春风,吹向世界。

①一张张笑脸,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自信,我们的宽容,我们的友善

②让五千年文明中国的魅力,让中国人的友善如花绽放③一个爱笑的民族,是一个阳光的民族

④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犹如“吹面不寒杨柳风”⑤阳光,来自积极的心态,源自宽容的胸怀

A.③⑤④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④②①③⑤D.②①③⑤④

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两节。

(4分)做人,要像花一样/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做人,要像树一样/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着名作家严文井对寓言有如下形象的表述,请你将严文井的话用简明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不超过30字。

(5分)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妙的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就装满了很多好东西,你也长大了,变得美丽了。

答: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19小题,76分)

1、下面划线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D)

A、回眸一笑(móu)薜荔(pì)会稽(huì)玉扃(jiōnɡ)

B、含情凝睇(tì)栖鹘(hú)修葺(qì)佝偻(lóu)

C、汀上白沙(tīnɡ)纤尘qiàn訇然(hōnɡ)赍发(jí)

D.肤如凝脂(zhǐ)踯躅(chú)迤逦(yí)癖好(p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羁旅 蓬乱 大相径廷 坐阵指挥美轮美奂

 B.妨碍凝悌轻歌曼舞命途多舛勾玄提要

 C.渲染濒临要言不烦欢呼雀跃沽名钓誉

 D.竣工脉膊人情世故明火执杖踌躇满志

2.C(A廷为“庭”,阵为“镇”;B悌为“睇”,勾为“钩”;D膊为“搏”,杖为“仗”)

3、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

(B)

A、遗余褋:

留下姊妹弟兄皆列土:

分裂土地

B、可怜光彩生门户:

值得羡慕映阶碧草:

掩映台阶

C、出师未捷:

捷径铁马:

披着铁甲的战马。

D、海上明月:

海上的一轮明月。

势拔五岳:

山势与五岳同高。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其中绰约多仙子(美丽轻盈的样子)青冥浩荡不见底(天空)

含情凝睇谢君王(眼睛)

B.吞声踯躅不敢言(徘徊不前)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

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使……震惊)

C.凭轩涕泗流(眼泪和鼻涕)吴楚东南坼(分裂划分)

两朝开济老臣心(开创扶助)

D.月照花林皆似霰(雪珠)锦官城外柏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艳艳随波千万里(波光荡漾的样子)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诗句,最符合文意要求的一项(C)

“     ,    ”,不是简洁;“行到闹荷无水面,红莲沉睡白莲酣”,更不是简洁。

“     ,    ”,就是简洁;“一去两三里,烟村四五家”,就是简洁。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路上青天 ④涧草殷勤绿,岩花造次香

A.①④  B.③②  C.①③  D.②④

6、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B.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C.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A.正确的节奏应是“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7、《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D)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落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的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已涕泪似横。

C.《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8、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是

A.但见长江送流水B.不知江月待何人

C.空里流霜不觉飞D.可怜楼上月徘徊

、C.C是比喻修辞,其余为拟人。

9、对下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是现实主义作品)

丁都护歌———唐·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鸣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A、首四句,作者把纤夫的生活放在商业稠密的背景上,纤夫的形象跃然纸上:

挽着纤,喘着粗气,艰难地拖着船逆流而上。

B、中四句重要写纤夫生活条件之恶劣和凄切哀怨的心境。

C、末四句更进一层,写磐石之大,行动之艰难,即使是万人也无法将石头拖至江边,把纤夫之苦推向了极端。

D、全诗朴素自然无刻琢的痕迹,处处以形象的画面代替叙写,层层深入地把诗情推向了极端,不愧为浪漫主义之作。

10、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的诗句,次序乱了,请选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组。

C

①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

  ②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③翠岭千重色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

  ④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

  

⑤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A、①③④②⑤B、④⑤③①②C、④⑤②①③D、④①③②⑤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湘夫人》出自屈原的《九歌》。

《九歌》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

从现存的《九歌》看来,它的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郁,而屈原的个人身世、思想痕迹倒并不重,《九歌》主要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

B.鲍照是唐朝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C.孟浩然是唐代着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世称孟襄阳,40岁以后曾隐居鹿门山。

《夜归鹿门歌》一诗写他“夜归鹿门”的情景。

这首诗写的“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

D.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被后世学者称为“摹写声音至文”,其中,《李凭箜篌引》不是以叙事作为诗歌的主线,而是更强调音乐自身的感人魅力。

.B(鲍照是魏晋南北朝诗人)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洞庭水,登岳阳楼,似乎是大快人心之事,可是杜甫漂泊天涯,情怀亲朋故友,心系戎马关山,壮观之景引发的却是满腹悲凉,满腔忧愁。

B.台湾着名作家李敖因为总爱发表一些石破天惊的议论或见解,故而有“怪才”之称,其实,他的言论往往切中时弊。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D.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B(A大快人心:

快:

痛快。

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B石破天惊: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

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C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D巧夺天工:

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崛起的中国让日本外务省终于认识到,处理好中日关系,对日本是机会,处理不好,否则让日本遭受挫折。

B.他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多个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C.我校这次为云南鲁甸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D.为有效遏制各地“圈地热”,党中央、国务院采取果断措施,宣布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习题。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

本出孤微。

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

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

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

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

先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

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

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

宿恶大奸,皆奔走他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

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

昌疑母不为蜀人,因问所由。

对曰:

“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

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

”昌惊,

呼前谓曰:

“何以识黄昌邪”对曰:

“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

”昌乃出足示之。

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

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

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观。

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颍川太守。

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

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太中大夫,卒于官。

(节选自《后汉书》)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政尚严猛,好发奸伏 尚:

推崇B.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修:

学习

C.视事四年视事:

治理事务D.遂敕收付狱,案杀之案:

立案

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黄昌“政尚严猛”的一组是(3分)(  )

①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②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③悉为断理,莫不得所④宿恶大奸,皆奔走他境

⑤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⑥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