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赏 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7480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 语 赏 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导 语 赏 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 语 赏 析.docx

《导 语 赏 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 语 赏 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 语 赏 析.docx

导语赏析

导语赏析

1、报道同一事件的12种导语

福建出口了一批梭子蟹,这在我国是一件新鲜事。

有关同志收集了报道此事的12种导语,各有优劣,可供参考。

1、最近两个多月来,一批活梭子蟹由福州运往日本和香港,从而结束了我国只能出口冷冻梭子蟹的历史。

2、最近,福建省外贸部门摸索出活海产品“过冷”处理办法,使出口到日本的梭子蟹成活率达到90%左右,成活期在6天以上。

日本商人称赞这是个奇迹。

3、奇迹!

从福州运到日本的梭子蟹,成活率竟达到90%,成活期在6天以上,连经营有道的日本商人也不禁啧啧称赞。

4、中国的梭子蟹不再是冰冷僵硬而是神气活现地出现在日本市场上。

日本商人称赞经过长途运输的福建梭子蟹十有九活,是个奇迹。

5、在福建平潭县外贸公司储养仓库里,一筐筐八足乱舞、吱吱叫唤的梭子蟹浸入冰水之后立即安静下来,进入冬眠状态。

当它们一觉醒来时,却发现已是“身在异乡为异客”,置身于东京超级市场的货架上了。

事情不仅新鲜,它还显示出中国出口海产品的新途径。

6、一筐筐从活水池中拖出的“手舞足蹈”吱吱叫唤的梭子蟹,被按入冰水后安安静静地开始“冬眠”。

这不是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而是记者前几天在福建平潭县外贸公司看到的“过冷”处理出口活梭子蟹的现场情景。

7、过去,即使在沿海城市也没有供应活梭子蟹的。

现在,活梭子蟹却成批地从福州运往日本和香港了。

8、我国福建出产的梭子蟹,如今已能活着运销日本和香港了。

而过去,即使在沿海城市也没有供应活梭子蟹的。

9、历来被称作“隔夜愁”的只能冷冻出口的福建梭子蟹,现在却八足挥舞、神气十足地出现在国际市场上。

近两个月来,由福州出口的28万斤梭子蟹,成活率高达90%,日本商人称之为奇迹。

10、中国出口梭子蟹创奇迹:

过去只向海外供应冻蟹,而今活梭子蟹却由福州源源不断运往日本和香港。

11、一变为五。

中国梭子蟹活着从福州外销日本和香港,身加猛增,每吨价值与过去出口的吨冻蟹相当。

过去即使在我国沿海城市也没有供应的活梭子蟹,如今却奇迹般地成批有福州运抵日本和香港了。

出口一吨活梭子蟹的价值超过5吨冻蟹,福建省外贸部门用这种方法为国家换回了更多的外汇。

12、福建省外贸部门现在出口一吨梭子蟹,可以换回5倍于过去的外汇。

这不是国际市场行情突然起了变化,而是他们用“人工冬眠”的办法,使从来都是冰冻出口的梭子蟹如今能活着出现在国际市场上。

评析:

1、2两条导语,概括了主要新闻事实,写得也基本合乎规范,但用“最近”“最近两个多月来”等语,缺乏新鲜感。

3、4两条避免了上述导语的缺点,又写得较为生动有力。

5、6两条导语比较形象地概括了新闻事实,同时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出口活梭子蟹这桩新鲜事的有趣的侧面,饶有兴味地反映了出来,可读性很强。

但篇幅毕竟长了一些。

7、新华社的导语。

经背景材料的衬托,事实显得格外耀眼。

文字也很简练。

8、9、10各条,或以简洁称长,或以形象取胜,各有千秋。

11、12两条,突出了出口活梭子蟹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能换回更多的外汇。

当然,导语要突出这一点,离不开背景的衬托。

 

2、改出来的好导语

“85秒!

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

85秒!

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

85秒!

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

这是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

85秒卫冕成功》的导语。

这条导语虽然十分简短,却包含了四个信息:

1、拳王击败了挑战者;2、比赛仅用85秒;3、这是历史上的拳王战中用时最短的比赛;4、此次胜利为拳王赢得1300万美金的巨款。

信息量是很大的。

而且,它把这次比赛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特色全部概括了出来。

然而,这条导语是编辑改写的。

它的原稿却不是这样:

“世界重量级拳王迈克·泰森今晚以85秒钟的时间,击垮挑战者卡尔·威廉斯,创造了历时最短的一场拳王卫冕战。

这条原导语循规蹈矩,无可指责,因而也平平常常。

从字数上看,它比新导语多9个字,共50个字;从信息量上看,它少交待了1300万美元这层意思;从抓特点上看,她抓住了85秒这个创纪录的数字,但是给人的印象不深;从效果上看,它很难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原导语中,用了7个字来交代85秒这个事实。

而新导语中重复三次85秒,也仅有6个字。

当然,原导语还可以减少,但最多也只能减到“以85秒”,只比新的导语少3个字。

可两者所产生的效果却有很大差别。

更何况,由于用了三个“85秒”作重复,使导语中其他的句子有如诗一般的凝练,比用简单的叙述句更减少了交待、过渡性字句,整个导语的字数减少了,动感、节奏感反而加强了。

可见好导语要提炼,要推敲,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意识。

 

3、毛泽东写的短导语

毛泽东不愧是语言大师。

他撰写的几条新闻导语,最短的只有7个字,最长的才20多个字,但新闻内容反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气魄是那么宏大,在全中国以至全世界引起过强烈的反响。

单从导语写作上看,也是范例。

附在下面的是五则繁简不同的导语:

[新华社延安1945年7月25日电]关中消息:

爷台山战事扩大。

[新华社27日17时急电]由沈阳进至辽西的蒋军五个军,已全部被我军包围和击溃。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4月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新华社北平24日6时电]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攻击下,千余华里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

 

4、斯诺的两条精彩导语

先看第一条:

[1935年3月26日上海电]长江流域有1200万人口,目前正受到饥荒的煎熬,面临死亡。

中国国际饥荒救济委员会的特派员约翰·尼尔·贝克刚从灾区作了长期观察归来,于今天披露此事。

在首都(南京)附近,已有大批人死亡,饥民使用一种漂布土做汤充饥。

这是一条以政治问题为主的揭露性消息,但导语里没有半句政治术语,而是巧妙地用叙述事实发表意见,让读者从事实中得出政治性结论。

导语与主体重复,是导语协作的通病。

报道上海“一·二八”事变,如果让我们去报道,导语就离不开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和十九路军的奋起抵抗等字样。

1932年1月28日晚上,斯诺发自上海的消息导语,用另外一种手法加以表现:

“今天晚上,上海的街道给鲜血染红了。

”这里只用了15个字,就把这一重大政治问题报道出来了,导语与主题一点不重复,又非常简明扼要,给人一种独特的形象感染力。

 

5、郭玲春的导语艺术

郭玲春是近年来颇有成就道德新华社记者,写出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特别是她写的新闻导语,构思奇巧,不同凡响。

万联众研究了她的新闻导语写作后,称赞她“开阔了新闻工作者的眼界”。

郭玲春善于筛选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放到导语中去,使导语生辉。

1983年2月10日,首都电影界250余人举行茶会,祝贺《城南旧事》和谢晋荣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

按照传统的、一般化的写法,这条新闻的导语可能会写成这样:

“首都电影界人士250余人今天举行茶会,祝贺《城南旧事》和谢晋荣获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

茶会是在京西宾馆大厅里举行的。

”或者是:

“《城南旧事》和谢晋荣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首都电影界人士今天在京西宾馆举行茶会祝贺。

这样写,没有什么不对,但平淡,感染力不强。

而到了郭玲春的笔下,导语顷刻间就变得有声有色了:

新华社北京2月10电电影艺术家谢晋坐在京西宾馆大厅的主座上笑了。

这是今天首都电影节祝贺《城南旧事》和谢晋荣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举行的茶会上,著名演员郑振瑶正向与会者介绍谢晋在国歌声中走上领奖台时,难以抑制的激动状。

有关追悼会的消息写作,几乎行程一个固定模式。

但郭玲春报道金山逝世的消息却突破了老框框:

新华社北京1982年7月16日电鲜花、翠柏从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

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

这里,作者仅用52个字酒吧一个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交代出来了。

作者一反陈规,用描写式导语报道名人逝世。

这是比较少见的。

有些新闻事实本身有些抽象枯燥,但郭玲春却能从普通事实中提炼出新的意境。

1983年7月27日,《王大观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

王大观的美术作品重现了30年代北京古城的风貌。

如果把这样几句话写成导语,其实未始不可。

新闻要素也是齐全的。

但就事论事,读者未必会留下什么印象。

而同一事实,到了郭玲春笔下,就立即被升华到一个新的意境: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当首都已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的时候,人们是否还记得旧日北的风情?

今天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王大观画展》重现了30年代古城的形象。

这条导语巧妙地把新闻事实融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去认识,既使人们联想过去,又加深了人们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认识,从而激发读者去参观这个展览。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开幕,议程无非是领导做报告,宣读贺电,老实说,实在写不出什么新意;而郭玲春笔下却出现了新颖奇异的构思: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以新闻报道为己任的350余名记者、编辑、播音员,今天成为被报道的新闻人物。

这些常年活跃于社会各阶层,反映人民群众的成就、愿望和呼声的新闻群英荟萃北京,参加建国35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

这条消息的导语写作,确实出手不凡,构思奇巧,发人沉思。

尤其是“今天”这个确切的时间词语构思得极妙。

它既是与“过去”相呼应的对比,又是发电稿的时效表述,可谓一语双关,寓意深长。

郭玲春还十分注意导语与结尾的互相呼应。

这一点,外国名记者就很重视。

美国名记者威尔·格里姆斯利的体会是:

“一篇好的报道是具有对称美的。

它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头。

然后,它应该平稳流畅地过渡到文章高潮;如果可能的话,要用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尾使之达到高潮。

”请看郭玲春所写的《仿唐乐舞》重现首都舞台消息的开头和结尾的互相呼应:

导语:

新华社北京1983年2月4日电一千多年前辉耀东方的唐代宫廷乐舞今日重现于首都舞台。

由古城西安来京的陕西省歌舞团今晚演出的这场独具风格的《仿唐乐舞》,是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项创举。

结尾:

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年前在西安观看了《仿唐乐舞》后,称赞这台有浓郁地区特色的节目,在文化艺术上发挥了地方优势。

他还勉励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保持民族的、地方的和自己的风格特色。

他说:

“失掉了特色,那就使得你自己也消失了。

 

6、奇妙的悬念性导语

利用人皆有之的好奇心,在导语中巧设悬念,最容易使人“一见而惊,不肯弃去。

请看这样一则消息的导语:

半夜,桥上……一阵尖叫……枪声……溅水声……又是枪声……又是溅水声。

今晨,警署从蛇河中捞获了已经分居的默非夫妇的尸体。

尸体的太阳穴上都有枪伤。

警官断定是“谋杀与自杀”。

这是美国一位学者在其《全能的记者》一书中引用的一个例子。

这则消息用断续的声音开头,一下子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凄厉而恐怖的境地之中,这种特殊的音响确有抓人的力量,很容易激起读者的好奇心,谁能舍得掩卷不读下去呢?

再看1985年7月20日北京晚报的一则消息:

本报讯只要他愿意,他每月可以赚几千元,但他摇摇头——不干;她要是愿意,有可能成为一名歌唱演员,但她却选择做一名售票员。

上午,戴洪祥、杨本莉在北展剧场向2700多人讲述自己的想法时,他们的口气充满了自豪。

这是一则先进人物报告会消息的导语。

记者落笔不俗,先把戴洪祥、样本莉的反常之举告诉人们,这就设下了悬念,既产生了吸引力,又突出了消息主题——“要在自己的岗位上赢得社会尊重。

按照人们的习惯理解,美国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是比较高的,难道美国总统的儿子还会发生工作和生活的困难吗?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表一则消息,导语写道:

“就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取救济金。

”总统的儿子竟然加入美国1130万失业者的行列去领取救济金,这种“情态反常”的事实本身就具有悬念感,恐怕所有读到这一导语的读者都会“一见而惊,不忍弃去”吧。

事物的发生、发展,总是“因”{在前而“果”在后。

在一般情况下,反映事物,常常运用顺叙的办法,先讲“因”后谈“果”。

这样条理容易清楚。

但是,有时为了增强文章的波澜,可以在消息导语中没头没脑地先把某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写出来,然后再倒叙新闻,这种“倒戟而入”的手法用的好,也容易产生悬念感。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一则消息,导语写道:

“全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

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换回了一大笔外汇。

”两只鸳鸯是怎样被“救活”的?

救活了鸳鸯又怎么会换回大笔外汇?

这些“果”构成了悬念,读者受好奇心驱使,也是非读不可的。

“倒戟而入”,不一定非把结果写在前面。

有时候,倒叙某个情节或场面,也可能紧扣读者心弦,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产生悬念。

例如:

本报讯5月26日下午,河南濮阳和山东东明之间的黄河河面上,突然升起一条一公里长,五十多米高,由烈火浓烟组成的“拦河坝”。

大坝上空滚过一串惊雷。

瞬息之间,滔滔黄河为之断流。

又例如:

本报讯九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启动了。

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

乘客们一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

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先声夺人,情态异常,倒戟而入,是在导语中制造悬念的几种主要手段,而非仅有的手段。

追求“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是为了把消息写得更有吸引力,更具可读性。

如果背离新闻的主要事实而故弄玄虚,那就是一种误解了。

7、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

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何写好导语?

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

“日本投降了!

”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

“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

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

“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

又怎样挽回了外汇?

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

“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

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

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

“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

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

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

‘嗨,下午好!

’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

”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

“嗨,下午好!

”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

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

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

“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

“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

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

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

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10、借用典故法

先讲一个与新闻事实有关联、或有类似之处的典故,以引起读者兴趣,接着报道新闻事实。

当然,这个典故必须选择得十分巧妙,否则就是画蛇添足。

美国《读者文摘》报道我国发现秦始皇陵兵马俑消息的导语就借用了一个希腊神话作为开头。

希腊有一个神话,说伊阿宋和他的那尔戈英雄们遇到埋在泥土里的勇士的奇迹。

今天这个神话在中国人那里实现了。

1974年,在古都西安……从地下发却发掘出两千多年前埋葬的陶土制作的一支完整的军队。

11.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

“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

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12.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

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

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

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3.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

“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

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14.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

”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5.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

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

“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

”“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16.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

“‘精彩,实在精彩!

’‘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

’‘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

’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17.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

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

“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

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18.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

”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9.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

“85秒!

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

85秒!

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

85秒!

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

”(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

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

”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0.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

(另起一段)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

一则导语,两个自然段,有声有色,有主有次,读起来方便、自然、舒服。

(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