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0772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常见的建筑

1、.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

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

2.19世纪20年代研制出了水泥,以后又出现了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等许多新的建筑材料

3.人类的房屋经历了从天然洞穴到现在的人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4.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建筑机械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房屋的发展

5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 材料)和(功能)等方面不相同,这是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6.列举不同风格的房屋:

傣族竹楼、四川山村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江苏民居、北京四合院、伊斯兰特色的房屋

7.房屋在构成上有一定的层次:

砖→墙→房间→单元房→一幢楼

二、巧妙的结构

1..建筑物的结构有薄壳结构(体育馆)、实心结构(大坝、桥墩)、框架结构(铁架桥)等等

2.在建筑物的结构中,拱形结构能00够承重;空心结构可以减轻自重;三角形结构有稳定性的作用。

3.王莲是世界上最大的睡莲科植物

4.蜂巢口是六边形的,雪花是六个角,生活中用到的泡沫块相当于蜂巢,

5.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我知道

赵州桥 拱形结构

金字塔 三角形

桥墩 实心结构

埃菲尔铁塔 框架结构

体育馆 薄壳结构

美国的安普卡特中心 球形结构

DNA 双螺旋结构

6.简答:

(1)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

答:

①增加桥梁的跨度和宽度,便于行船。

②支撑力强。

③扩大了桥的流水面积,减少了洪水对桥梁的冲击。

(2)楼板、主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

答:

①节省材料②轻巧.③结实.④支撑力强.或者:

因为空心既减轻自重

三、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体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3.通过观察或搜集建筑物的图片,我们可以从建筑物的造型、图案、色彩、装饰、功能等方面欣赏建筑物的美。

四、人体的组成

1.从外部形态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3.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4.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而且有明确的分工:

左眼观察,右眼绘图。

5.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五、消化与吸收

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2.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

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酗酒后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是肝脏胃最怕暴饮暴食

4.暴饮暴食、过多油腻食物以及大量饮酒对胰腺有伤害

5.内窥镜能沿着人体内的自然孔道或切口导入病人体内,对各种器官进行检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6.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保证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保持我们的健康?

(1)不暴饮暴食.②不喝酒或少喝酒。

③吃东西细嚼慢咽。

④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⑤睡前不吃固体食物和甜食。

⑥不喝生水,少吃凉东西。

⑦少吃油腻食品。

六、呼吸与交换

1.我们进行的呼吸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

2.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生活中的一氧化碳中毒、大量吸烟、大气污染等因素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

4.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往往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侵染人的呼吸道引起的

5.制作一个肺的模型。

在模拟呼吸的过程中,瓶子相当于胸腔,气球相当于肺,橡胶皮膜相当于膈肌

6、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

答

(1)一氧化碳中毒

(2)大量吸烟(3)大气污染(4)随地吐痰(5)感冒等。

7.实验题:

制作一个肺的模型,模拟呼吸的过程。

【实验材料】:

瓶子,气球,橡胶皮膜,胶带,剪刀。

【实验步骤】

(1)制作模型:

瓶子去底;底部蒙上橡胶皮膜,用胶带固定,橡皮膜边缘不要透气;瓶嘴套入一个气球,并将气球放到瓶内。

(2)对着瓶嘴的气球吹起,观察变化。

(3)思考:

瓶子、气球、橡皮膜各相当于呼吸系统的哪部分?

怎样利用它们模拟呼吸过程的?

在模拟呼吸的过程中,瓶子相当于胸腔,气球相当于肺,橡胶皮膜相当于膈肌,吸管相当于气管。

模拟呼吸的过程:

用手向下拉橡胶皮膜,相当于胸腔扩张,看到气球变鼓,相当于吸气,轻轻松开橡皮膜,相当于膈肌向上,胸腔收缩,看到气球变瘪,相当于呼气。

8题目:

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实验材料】:

水槽、较大的玻璃瓶、胶皮管、带刻度的标记纸

【实验过程】:

(1)选一个尽可能大的透明瓶子作为测量瓶,将胶条垂直贴在瓶上。

(2)用200毫升的烧杯向测量瓶中加水,每加200毫升在胶条上做一刻度标记,直至加满测量瓶,做出完整的刻度标记。

(3)找一个大水槽,向水槽中加入3/4容量的水。

(4)将装满水的测量瓶倒扣在水槽中,不让瓶中的水流出来。

(5)深吸一口气,然后通过胶皮管用力向倒置的测量瓶中呼出,呼气过程中不要停顿。

呼气完成时,迅速封住管口,记录瓶中气体的容量,这就是自己的肺活量。

(6)根据本组同学的肺活量,制成柱形统计图。

试着分析肺活量不同的原因。

【实验结论】:

肺活量不同的原因有,不同同学肺功能不同,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不同,也有可能是测量时操作不够准确造成的差异。

七、循环与运输

1、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

2、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3、心跳与脉搏的频率是一致的,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测量心率

4、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流动加快以满足人体的营养和氧气

5、正常成年人平静状态下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

6、8、治疗心疾病的新技术:

1:

血管扩张手术。

2:

心脏起搏器。

3:

人工心脏移植4、心脏搭桥

7、心跳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外界刺激、身体素质等有关

8、设计实验方脏案:

研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

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假设:

心跳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

方法:

先测量平静时心跳的次数,然后分别做剧烈程度不同的运动,并测量每次运动1分钟后的心率

【初步解释】:

运动越剧烈,心跳越快。

因为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增多,心脏就会加快工作,

运送更多的氧气和养料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心跳加快

【结论】:

心跳的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运动越剧烈心跳越快。

八、生理与适应

1、神经系统主要有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

2、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被称为反应时

3、人类不仅具备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备感觉、思维、情绪等重要的心理功能。

这些心理功能主要由神经系统实现的。

4、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

5、反应时的长短与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以及动作反应的次数等有关。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一种适应现象。

九、健康成长

1、每个人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和结束的年龄略有不同,一般为10岁到20岁,女孩比男孩平均早2岁。

2、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阶段,身体形态的改变,身体功能的完善,心理活动的成熟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

3、为了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我们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强壮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

4、热情、宽容、守信、自尊、自律、有爱心等优良品质,往往是在与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形成的。

5、我们如何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1)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活动量增大,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

(2)强壮的体魄对我们一生都很重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十、小池塘大世界

1、像池塘一样由水草、鱼、虾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各种细菌;非生物包括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

3、地球上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大到整个海洋、整个陆地,小到一片草地、一个池塘。

4、生态系统中植物最多,因为它是生产者

5、生态系统的构成层次包括: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是不变的吗?

生态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平衡。

7、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生长着(动物)(植物 )(微生物)等,这些生物的种类及生长情况与这个地区(阳光)(土壤)( 水)等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十一、小瓶子大学问

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

2、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3、地球上,除生物圈之外,还有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其他圈层。

生物圈是所有圈层交会的大生态系统。

包括大气圈的底层、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表面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4、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是一个稳定的状况,属于一种动态平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5、北京大兴留民营村生态农业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因此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6、我们在做模拟池塘生态系统时,要使用河水,把生态瓶放在不直接被阳光照晒的窗台上,或有其他光源的地方。

制作生态瓶时,要先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这样做是为了消毒杀菌

7、我们做的生态瓶中的生产者是水草,它的作用是为动物提供氧气和养料,消费者是小鱼和田螺,它们所起的作用是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化合物。

8生态瓶的实验说明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应保持平衡。

9、生态瓶研究方案

【实验题目】:

研究目的模拟池塘生态系统

【实验目的】:

探究池塘生态系统的平衡

【材料与工具】:

有盖的2升以上的透明广口瓶,小鱼(或小虾)两条,田螺两个,水草(金鱼藻)两颗,洗净的沙砾,河水

【方法与步骤】:

1、洗净玻璃瓶,并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为了消毒杀菌)。

在瓶子中放入3cm厚的沙砾,再将河水倒入瓶中至瓶口6cm左右(目的是为了留有一定的空间,保存空气)。

2.待瓶内水澄清后,放入水草和水生动物,拧紧瓶盖,并在瓶子上贴标签,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

3.将制作好的小生态瓶放在不直接被阳光照晒的窗台上,或有其他光源照射的地方(目的是让水生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有适宜的温度)。

4.在一周内,每天观察自制的生态瓶,将瓶内情况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5.问题及答案:

1)我们做的生态瓶中的生产者是水草,它的作用是为动物提供氧气和养料,消费者是小鱼和田螺,它们所起的作用是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化合物。

2)在制作生态瓶的过程中,用开水烫一下瓶子是为了消毒杀菌,江河水倒入瓶中至瓶口16厘米左右,目的是为了留有一定的空间,保存空气。

3)把制作好的生态瓶放在不直接被阳光照射的窗台上,目的是让水生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有适宜的温度。

4)看到的现象:

会看到田螺在吃水草,水草的叶子上在有阳光的时候会冒泡(放出的氧气)生态瓶的实验告诉我们: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5)如果没有光源,我们的生态瓶会怎样?

瓶里的动物和植物都会死去。

6)田螺在大部分时间里做什么?

它对瓶中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在吃食物。

它吸收、利用植物产生的氧气和养料,同时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粪便供植物生长需要。

7)通过对生态瓶的研究,怎样维持与之相似的生态系统的平衡?

说说自己的理由我们做的只是保护和维护这种平衡,绝不要轻易去干预大自然,打破这种平衡,因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收到破坏,其他生物也会受到破坏。

十二、小行为大环境

1、研究生态系统的过程方法是什么?

①选点观察②取样记录③统计整理④展示结果。

生态学家在对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大量生物进行数量计算时,经常用到估算方法

2、“生物圈2号”试验用事实告诉我们,地球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惟一的家园。

3.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答:

生物圈是地球上较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无法代替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所以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4.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

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们承诺:

(1)生命离不开水。

我们不但要节约用水,而且要保护水不受污染。

(2)废弃物对生态系统有致命的伤害。

我们要减少废弃物,并尽量回收利用。

(3农药和汽车尾气污染大气。

要尽量少使用农药,短距离的路途尽量不乘汽车。

(4有些能源的开发利用会破坏环境。

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合理开发利用能源。

(5)植物能保持水土,有些植物的叶子还能净化空气。

所以我们要保护植物,多植树造林。

(6)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十三、浩瀚的宇宙

1.银河系从宇宙中看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从地球看是穿过夜空的一条带子;从侧面看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

2.银河系由大约500亿颗恒星、2000亿颗行星组成。

太阳是其中一颗普通的恒星,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3.天文学家把所有的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叫做宇宙,银河系只是浩瀚宇宙的沧海一粟。

4.科学家用光年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

5.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

6.给宇宙飞船命名,并说明命名的理由。

我给宇宙飞船命名“钱学森号宇宙飞船”。

理由: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他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7.制作自己的望远镜

【实验题目】:

制作自己的望远镜

【实验器材】:

胶带、剪刀、硬纸、透镜。

【操作步骤】:

1.用硬纸片制作两个纸筒,使其中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在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在其中自由滑动。

2.将两片透镜分别固定在两个纸筒上。

3.将安装好透镜的两个纸筒插合在一起,就制成了自己的望远镜。

4,用眼睛靠近纸筒的一端,观察远处的物体;滑动纸筒,直到物体清晰为止。

注意:

千万不要用望远镜观察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十四、探索宇宙

1、意大利人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

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入了现代天文学的时代。

2.在北京建国门有一个(古天文观象台),那里保存着我国一些天文观测的仪器,其中有一个巨大的铜球最引人注目,那就是(浑天仪)这表明(500)年以前,中国人就开始用仪器来观测太阳、月球和星星了。

火箭第一个试图发明火箭的是万户,为了纪念,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3.中国航天的创始人是钱学森,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4.火箭是靠反冲力原理上天的,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

现在人们使用的是煤油或液态氢为燃料

5、望远镜是用凸透镜制成的,所以不能用望远镜观测太阳,以免损坏眼睛

6.常见的望远镜有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牛顿的反射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7、世界上能观测宇宙最深处的望远镜是哈勃太空望远镜

8.你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

它们都有什么用途?

①麦哲伦太空探测器围绕着金星运转,它向地球发回无线电信号来展示金星表面的样子。

②1990年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围绕着地球运转,它能观测到宇宙的深处,比地球上任何望远镜看得更远。

③射电望远镜转动它的巨耳,对准天空,就能接受来自遥远宇宙的电波。

十五、人造地球卫星

1、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运载火箭的国家。

2.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制造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科学家们把发射人造卫星视为宇宙航行的开端。

如今,在灿烂的星河中,已经有了5000多颗人造卫星。

它们是人类进入太空的见证,反映了航天技术的杰出成就。

3.在太空各种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具有科学实验、通信、导航、侦察、气象预报、资源勘测和天文观测等多种用途,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4.人造卫星的围绕地球运动与地球引力、运动速度、本身的质量等因素有关

5.有一种卫星,从地面看好像静止在空中不动,这种卫星叫地球同步卫星,其实这种卫星是运动的,只不过是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6.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拉力是地球引力

十六、在太空中生活

1.前苏联人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

2.我们把可供多名宇航员长期工作的载人航天飞行器称做空间站。

3.“和平号”空间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

它既是人类天宫,也是第一家太空工厂,宇航员在这是生产出了优质半导体材料和高纯度的药物。

4.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发射升空。

经过20小时飞行、绕地球14圈后顺利返航。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有自主能力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5.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其他几个国家正在携手建造一个绕地球转动的国际空间站

十七、走进科学家

1.1769年,法国人制造了第一辆三轮蒸汽汽车。

2.1886年德国人制造了四轮汽车

3、汽车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多能源、高效清洁

4.杂交水稻之父是指我国科学家袁隆平

5.蒸汽机是英国科学家瓦特发明的

6.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

7.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8、那几位科学家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他们有哪些主要成就?

我们应学习科学家哪些科学精神?

张衡、阿基米德、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袁隆平等

9.他们有哪些主要成就?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牛顿发现了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论;居里夫人发现了镭放射性元素;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0.我们应学习科学家哪些科学精神?

我们应学习科学家刻苦学习、忘我工作、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十八、科学学习回顾

1.我们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学习、发现一些科学知识,并尝试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有:

观察与实验、计划与实施、阅读与思考、设计与制作

3.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与预测→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4、我们通过各种活动,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5、整理信息的多种图表有:

曲线图、柱状图、扇形图、概念图

6、在科学课上我们掌握了一些技能和方法:

观察、记录、预测、分类、对比实验、设计与制作、建立模型、信息搜集和整理、表达与交流。

一、根据建筑的不同功能,将下列建筑物分类。

南京长江大桥北京天坛长城教学楼图书馆医务楼教堂杨浦大桥寺庙烽火台龙王庙纪念碑

文化教育建筑:

医疗卫生建筑:

桥梁及水利建筑:

祭祀性建筑:

宗教建筑:

军事防御建筑:

二、请你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一、将下列建筑物分类。

拦河大坝大棚铁塔体育馆桥墩金字塔铁架桥移动信号塔

实心结构:

框架结构:

薄壳结构:

三、仿生建筑。

用图画或文字表示出来

四设计实验方案:

研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

假设:

方法:

先测量平静时心跳的次数,然后分别做剧烈程度不同的运动,并测量每次运动1分钟后的心率

记录:

平静时

慢走1分钟后

慢跑1分钟后

跳绳1分钟后

用柱状图图整理数据用曲线图整理数据

初步解释:

结论:

五、在各种刺激——反应游戏中,是什么引起了刺激?

这些刺激是通过哪种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填在下表中。

游戏名称

刺激

感觉

反应

快速抓棒游戏

对方松手的动作

眼睛看到

抓住木棒

逃避打手游戏

对方手离开的动作

眼睛看到

马上缩手

快速制人五官游戏

对方发出五官口令

耳朵听到

快速指认

旗语游戏

对方发出旗语指令

耳朵听到

做出旗语动作

六、分析刺激——反应游戏的心理加工过程。

举例说明

做抓棒游戏时,眼睛感受到刺激,产生“感觉信息”,“感觉信息”沿神经进入脊髓和大脑,脊髓和大脑通过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产生抓住木棒动作指令,动作指令沿神经到达手,手做出必要的反应(去抓木棒)

七、概念图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生态系统。

八、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文字、概念图等)来描述银河系、地球、太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答: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普通的星系,银河系只是浩瀚宇宙的的沧海一粟。

或图:

九、设计自己的宇宙空间站。

画图或文字描述

我设计的空间站是能在太空中长时间运行的巨大载人飞船,宽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为空间站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空间站上有工作舱、生活舱、对接仓和服务舱,空间站内宇航员和研究人员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开展生物、物理、医药等多学科的科学实验。

十、关于宇宙探索价值的利弊?

弊:

浪费钱、有风险、时间漫长

利:

做地球上没条件做的试验、培植更好的转基因产品、探知新物种、新元素、新现象

十一、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突然减少或消失,对生态系统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

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受到什么启示?

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或消失时,对生态系统平衡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甚至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平衡就会中断,无法继续下去。

由此得出:

保护生态平衡要从保护每一种生物做起。

生态平衡不是一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