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7751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C.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肯定了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

D.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这一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重申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固执地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

B.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

C.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又吸收中国儒家思想。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服务的必备条件,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更好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选择,正逐步成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用户统一、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国一体系、资源体系通、一人一空间、应用促教学”的目标。

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摘编自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

材料二:

(摘编自《艾媒报告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

材料三:

在线教育行业不仅是极具潜力的领域,也是一个年轻、尚未成熟的行业。

在线教育企业在教育实践中的参与,已经切实显示出其作为教育系统组织形态改变者的潜力。

如果将实体学校作为传统和主流的教育业态,那么在线教育公司在“怎么提供服务”方面与实体学校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也在促使实体学校自身发生改变。

实体学校往往有固定的校址、提供综合性的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接受政府规制下的生源分配,按照班级、年级组织学生。

而在线教育企业往往针对特定的教育项目,对于教育过程进行更加精细的拆解和专业化分工。

由于这些企业按照资源、教、学、练、测、评、管理、招生等各个环节进行业务布局,传统的教育已经被解构,在这个过程中也已经形成了教育产业链。

虽然在线教育类企业已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和初步的商业成功,但在与政府、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合作中步履维艰。

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若要成功与在线教育企业合作,需要具备一些基础性的条件。

为了实现对教育信息化产品“从买到用”的转化,学校应该在教学、管理、资源配置、教师发展和激励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在宏观层面上,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体制内教育创新未考虑用户需求,缺乏系统性的部署。

另外,教育产品服务的使用者和购买者相分离,导致购买的产品无法满足需求。

教育信息化产品的购买者往往是政府教育信息中心,而使用者是学校和教师。

这种购买者与使用者的分离导致进入学校的产品往往不是学校和教师希望购买的产品。

此外,教育系统不同学校的需求差异大,很难通过同一款产品或者服务得到满足。

这种差异化的需求最好通过分散决策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政府的统一采购。

(摘编自《报告精读教育蓝皮书:

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想推进教育现代化,更好地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就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它已成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内容。

B.2018-2021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会稳步增长,2021年有望达到4660亿元;

增长率却逐年下滑,2021年可能降至7.6%。

C.年轻的在线教育行业极具发展潜力,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并获得了初步的商业成功。

D.在如何提供服务方面,在线教育企业和实体学校存在显著差异,它能促使实体学校自身发生改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传统和主流的教育业态,实体学校具有其固定性,但实体学校和在线教育企业也存在着合作的可能,虽然目前二者的合作中充满困难。

B.在线教育类企业要想和实体学校顺利进行合作,需从宏观层面入手,让学校在教学、管理、资源配置、教师发展和激励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C.在线教育信息化产品日渐丰富,但作为教育产品服务的使用者的学校和教师同购买者相分离,同一款产品很难满足不同学校的需求。

D.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其次是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很丰富。

6.“在线教育势必会取代线下实体教育”,这种观点在文中有依据吗?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塔铺(第四章)

刘震云

离高考剩两个月了。

这时传来一个消息,说高考还考世界地理。

学校原以为只考中国地理,没想到临到头还考世界地理。

大家一下都着了慌。

这时同学的精神都已是强弩之末。

王全闹失眠,成夜睡不着。

“磨桌”脑仁疼,一见课本就眼睛发花。

大家乱骂,埋怨学校打听不清,说这罪不是人受的。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大家都没有世界地理的复习资料。

于是掀起一个寻找复习资料的热潮。

一片混乱中,唯独“耗子”乐呵呵的。

他恋爱的进程,据说已快到了春耕播种的季节。

闹腾了几日,有的同学找到了复习资料,有的没有找到。

离高考近了,同学们都变得自私起来,找到资料的,对没找到的保密,唯恐在高考中多一个竞争对手。

我们宿舍,就“磨桌”不知从哪里弄到一本卷毛发黄的《世界地理》,但他矢口否认。

我和王全没辙,李爱莲也没辙,于是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我爹来送馍,见我满脸发黄,神魂不定,问是什么书,我简单给他讲了,没想到他双手一拍:

“你表姑家的大孩子,在汲县师范教书,说不定他那儿有呢?

我也忽然想起这个茬儿,不由高兴起来。

爹站起身,刹刹腰里的蓝布,自告奋勇要立即走汲县。

我说:

“还是先回家告诉妈一声,免得她着急。

爹说:

“什么时候了,还顾那么多!

“可您不会骑车呀!

来回一百八十里呢!

爹满有信心地说:

“我年轻的时候,一天一夜走过二百三。

”说完,一撅一撅动了身。

我忙追上去,把馍袋塞给他。

他看看我,被胡茬包围的嘴笑了笑;

从里边掏出四个馍,说放心,我明天晚上准赶回来。

我眼中不禁冒出了泪。

晚上上自习,我悄悄把这消息告诉了李爱莲。

她也很高兴。

第二天晚上,我和李爱莲分别悄悄溜出了学校,在后岗集合,然后走了两里路,到村口的大路上去接爹。

开始有说有笑的,后来天色苍茫,大路尽头不见人影,只附近有个拾粪的老头,又不禁失望起来。

李爱莲安慰我:

“说不定是大伯腿脚不好,走得慢了。

“要万一没找到复习资料呢?

于是两个人不说话,又等。

一直等到月牙儿偏西,知道再等也无望了,便沮丧地向回走。

但约定第二天五更再来这集合等待。

第二天鸡叫,我便爬起来,到那村口去等。

远远看见有一人影,我认为是爹,慌忙跑上去,一看却是李爱莲。

“你比我起得还早!

“我也刚刚才到。

早晨下了霜。

青青的野地里,一片发白。

附近的村子里,鸡叫声此起彼伏,天色渐渐亮了,东方出现一抹红霞。

忽然,天的尽头,跌跌撞撞走来一个人影。

李爱莲指着那人影,“是吗?

我一看,顿时兴奋起来,“是,是我爹,是他走路的样子。

于是两个人飞也似地跑上前去,我扬着双臂,边跑边喊:

“爹!

天尽头有一回声:

“哎!

“找到了吗?

“找到了,小子!

我高兴得如同疯了,大喊大叫向前扑。

后面李爱莲跌倒了,我也不顾。

只是向前跑,跑到跌跌撞撞走来的老头跟前。

“找到了?

“找到了。

“在哪儿呢?

“别急,我给你掏出来。

老头也很兴奋,一屁股坐在地上。

这时李爱莲也跑了上来,看着爹。

爹小心解开腰中蓝布,又解开夹袄扣,又解开布衫扣,从心口,掏出一本薄薄的卷毛脏书。

我抢过来,书还发热,一看,上边写着“世界地理”。

李爱莲又抢过去,看了一眼,兴奋得两耳发红:

“是是,是《世界地理》。

爹看着我们兴奋的样子,只“嘿嘿”地笑这时我才发现,爹的鞋帮己开了裂,裂口处洇出一片殷红殷红的东西。

我忙把爹的鞋扒来,发现那满是脏土和皱皮的脚上,密密麻麻排满了血泡,有的已经破了,那是一只血脚。

“爹!

”我惊叫。

爹仍是笑,把脚收回去,“没啥,没啥。

李爱莲眼中也涌出了泪:

“大伯,难为您了。

“您都六十五了。

爹还有些逞能,“没啥,没啥……”

爹接着郑重地说:

“你表哥说,这本书不好找,是强从人家那里拿来的,最多只能看十天,还得给人家送回去。

我们也郑重地点点头。

爹又说:

“你们看吧,要是十天不够,咱不给他送,就说爹不小心,在路上弄丢了。

我们说:

“十天够了,十天够了。

爹爬起身,准备从另一条岔路回家。

我说“爹,您歇会儿再走吧。

“说不定你娘在家早着急了。

看着爹挪动着两只脚,从另一条路消失,我和李爱莲捧着《世界地理》,又高兴起来,你看看,我看看,一起向回走,并约定,明天一早偷偷到河边集合,一块来背《世界地理》。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交代高考前突然传来要考世界地理的消息,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爹为“我”去借书作铺垫。

B.小说中,“解开腰中蓝布,又解开夹袄扣,又解开布衫扣,从心口,掏出……”不加修饰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精准传神。

C.第二天早晨“天色渐渐亮了”,既抽象地表达出漫长的等待时间,也起到调节叙述节奏的作用,使情节故事有张有弛。

D.小说使用了大量对话来塑造人物、展开情节,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有着乡下人的朴实、自然,又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易于打动人心。

8.小说重点突出了“爹”这个人物的哪些特征?

请简要分析。

9.小说为什么没有正面描写“爹”寻书路上的艰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

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

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

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

时,平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诏欲从奉学其术。

奉不肯与言,而上封事曰:

“臣闻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人之邪正。

人诚乡正,虽愚为用;

若乃怀邪,知益为害。

愚臣诚不敢以语邪人。

”是岁,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太仆、少府减食谷马,水衡省食肉兽。

明年二月戊午,地震。

其夏,齐地人相食。

七月己酉,地复震。

上曰:

“比年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焉。

已诏吏虚仓廪,开府臧,振救贫民,群司其茂思天地之戒,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

悉意陈朕过失,靡有所讳。

”因赦天下,举直言极谏之士。

奉奏封事曰:

“诸侯王园,与其后宫,宜为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道也。

今异至不应,灾将随之。

唯陛下财察。

”上复延问以得失。

奉以为祭天地于云阳汾阴,及诸寝庙不以亲疏迭毁【注】,皆烦费,违古制。

又宫室苑囿,奢泰难供,以故民困国虚,亡累年之畜。

所繇来久,不改其本,难以末正,乃上疏迁都正本。

书奏,天子异其意,答曰:

“问奉:

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

”奉对曰:

“昔成王徙洛,般庚迁殷,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知也。

非有圣明,不能一变天下之道。

臣奉愚戆狂惑,唯陛下裁赦。

”其后,贡禹亦言当定迭毁礼,上遂从之。

年老以寿终。

 

(选自《汉书·

翼奉传》,有删改)

【注】迭毁,古宗庙制度。

天子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设五庙供奉五代祖先。

其中始封之君、开国帝王之庙,世世不毁,余则亲过高祖而毁其庙,迁其牌位于太庙中。

亲庙依次而毁,故称“迭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B.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C.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D.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封事:

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为了防止泄漏,用皂囊封缄。

B.关东:

秦汉时指山海关以东地区,“沛公欲王关中”的“关中”则指其西地区。

C.水衡:

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

汉武帝时期所置,掌管皇家上林苑。

D.般庚:

商朝君主,他继位后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般庚迁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翼奉勤奋学习,不愿追求仕进。

他和萧望之是同学,研究《齐诗》,精通经术。

萧望之把经术运用于政事,而他却不愿做官,喜欢历法阴阳占卜之术。

B.翼奉被人推荐,受到皇帝尊敬。

元帝即位不久,许多儒者就推荐了他。

他被征召在待诏宦者署,多次上书言事并被皇帝在闲暇时召见,皇帝很尊敬他。

C.翼奉积极进言,指出朝政过失。

因为连年发生灾祸,皇帝忧惧不安,广开言路,翼奉上奏指出,要对诸侯王的园林和后宫加以改变,以此来应天救邪。

D.翼奉稽古鉴今,改革朝廷礼制。

翼奉认为长安寝庙不行迭毁礼,花费很多,豪华的宫室园囿又致民困国虚,他引述历史建议迁都,皇上实施了其建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人诚乡正,虽愚为用;

(5分)

(2)比年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商山富水驿①

杜牧

益戆②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③。

当时物议朱云④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注】①富水驿,原名阳城驿。

唐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因犯颜直谏被贬,后人为避其名讳将阳城驿改名为富水驿。

②汲黯屡次忠谏,被汉武帝怒斥“甚矣,汲黯之戆也”。

戆,愚直。

③贾谊上疏陈述时弊,被贬长沙,路过汨罗江时,曾凭吊屈原。

④朱云因吁请尚方宝剑以斩奸臣之头而触怒汉成帝,险些被杀。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借汲黯事赞颂阳城耿介刚直,暗讽当政者不辨忠奸,视忠臣为戆夫。

B.“终须南去吊湘川”暗用贾谊被贬之典喻阳城,表达对阳城忠而被贬的惋惜。

C.本诗将朱云因年少被时人轻视与后世备受推崇对比,嘲讽时人的昏昧无知。

D.全诗叙议结合,多处用典,借古以论今,表达情感丰富充实、含蓄蕴藉。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

诗人希望朝天者从中获得怎样的警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登高而招等为喻说明“__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

而论述学习和自省能助人做到“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_______”;

而到千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以及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100年前,中国大地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

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

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慷慨赴难。

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才是五四精神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才是我们对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爆发鼓动临危受命夙夜在公

B.暴发鼓动挺身而出舍身取义

C.爆发鼓舞挺身而出舍身取义

D.暴发鼓舞临危受命夙夜在公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

B.家国情怀的精髓,乃是担当和责任

C.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

D.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担当和责任里面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

B.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加快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C.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和精神支撑

D.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增强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2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5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

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

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

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如果说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先发出通告,而__

___。

后者的运作流程是:

当地震发生后,离震中最近的几个预警台站会陆续接收到地震信号,触发地震参数快速判测系统;

在收到信号的几秒至十几秒内,快速判测系统将__

___、发震位置、震源的类型和震级的大小;

然后利用这些参数模拟出相关区域内地面运动的强烈程度;

根据模拟的结果,抢在相应地震波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