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7909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NOSA宣传小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星级

工伤意外率

得分(%)

NOSCAR

≤1

≥95

五星

≥91

四星

≤2

≥75

三星

≤3

≥61

两星

≤4

≥51

一星

≤5

≥40

3NOSA小知识

3.1NOSA的起源

二次大战后,南非的工伤率很高,导致很高的赔偿金额。

为此,南非政府劳工部在1951年4月成立了NOSA机构。

3.2NOSA含义

NOSA是国家职业安全协会的英文缩写。

3.3冰山理论

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

3.4NOSA亚洲总部的建立

NOSA亚洲总部设在香港,于1999年4月成立。

3.5NOSA五星安全管理系统与国内目前安全管理相比主要特点

NOSA五星安全管理系统,把安全管理工作化为5单元72个元素,每个元素以分值表示,通过检查员工丧失工作能力的伤害(DI)情况和管理状况,评选出其管理水平所对应的等级(以取得五角星的个数表示),最高水平为五个星,该管理系统评星标准比较科学,操作性也较强,对提高电厂安全、健康和环保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比较有帮助。

3.6安健环管理的目的

持续提高安健环管理水平,实现“零违章、零意外、零事故”。

3.7安健环管理的信念

所有意外均可以避免,所有存在的危险皆可得到控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尽量降低,每项工作均顾及安全、健康、环保。

3.8NOSA五星系统的管理理念

基于风险、超前控制、过程管理、系统和有效观念、群众参与、力求简单实用、沟通和交流、持续改进。

3.9NOSA审核

独立的、有系统的、有目的的对安健环管理系统进行评估、分析,确定其有效性、可靠性并提供可以持续改善的措施。

3.10NOSA审核的依据

3.10.1法律、法规

3.10.2NOSA标准

3.10.3本企业标准

3.10.4行业要求

3.10.5国际标准

3.10.6行业最佳惯例

3.11危险

指有潜在伤害力的来源或情况;

危险能导致经济损失、设备损坏、人身伤害或环境损害。

3.12意外

意外是指处理一项活动时因未遵从安健环控制阶段而出现不妥善或未能预计的事件。

3.13后果

指某一件事或情况所引起的结果;

结果以定性或定量方式表示,通常是指经济损失、人身伤害、不利的情况或利益得失。

3.14风险评估

是指包括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估的全过程,按照“计划-行动-执行-检查”的方法进行。

风险评估适用于进行中的和未来的操作,从而可以识别和强调对人员、设施、公众和环境的潜在危险。

3.15风险管理

指依次运用管理系统的规定,程序及作业方式来减少和控制风险,使风险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3.16风险管理计划

是以文件记录的方式,详细注明生产过程中或作业地点的减少或控制主要风险的轻重缓急次序,并说明将采取何种相关措施以监测及管理这些风险。

3.17风险管理的步骤

NOSA72个元素中只有5个元素与风险无关,其它67个元素均与风险有关,因此,安全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风险评估与管理。

它分为6个步骤:

1认出危险;

2评估风险;

3可接受性认定;

4控制风险;

5记录;

6监察/检查。

3.18危险源、危险源辨识、风险、风险评价

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险或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环境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辨识:

认识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风险:

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常常被表述为R=P(可能性)×

S(事件后果的严重度)。

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19原始风险、控制后的风险

所谓原始风险是指没有采取现有控制措施前的“安全、健康、环境”风险值的和。

所谓控制后的风险是指采取了控制措施以后,重新评价“安全、健康、环境”风险值,经过计算合计的风险为控制后的风险。

原始风险减去控制后的风险等于剩余风险。

查看剩余风险是否达到了理想的等级。

原始风险相对不发生变化,只有在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后,相对会发生变化。

而控制后的风险,随着控制措施的实施,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控制后的风险会发生变化,剩余风险也相应发生变化。

所以通常情况下,风险概述情况半年或一年要重新辨识、评价一次,重新制定措施,最终达到使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3.20NOSA理念

所有的场所都有风险;

所有的风险都可控制;

所有的事故都可避免。

3.21NOSA指导思想

风险预控,持续改进。

3.22NOSA工作流程

所有的作业活动(安全、健康、环境)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控制最终达到降低风险→消除风险→持续改进。

3.23NOSA工作原则

基于风险超前控制过程管理闭环管理全员参与简单使用沟通交流持续改进。

3.24高危工作控制程序

高危工作认定→高危工作安全分析→制定工作安全控制程序→有计划的工作观察表→执行。

3.25风险控制措施

a)停止使用剧毒性物质或以无危险物质取代;

b)改用危险性较低的物质;

c)隔离人员或危险;

d)局限危险,如实施紧急应变措施;

e)工程技术控制,如:

通风、机械安全防护、隔音等;

f)培训教育: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及重大风险应急预案的事故培训计划和反事故演练;

g)加强管理控制;

如:

安全守则、工作许可、监督检查等。

3.26NOSA计分方法

a)100%(完全符合)全部符合,完全遵守,受审核方100%满足要求。

b)75%(大部分符合)能满足大部分要求,无论是从风险、系统、依从还是绩效来看,受审核方都取得重大进展,偏离或不符合的地方相当小且容易解决,或者已有明确的解决方案。

c)50%(一半符合)符合一部分要求,受审核方大约50%符合要求,有解决方案但需要一定时间执行,或还没有完全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d)25%(少量符合)很薄弱,意识和行动都很缺乏,受审核方了解系统要求,但贯彻系统要求还只是在策划阶段,无正式系统,很少、甚至完全没有贯彻执行系统要求,执行系统要求和实施控制措施不超过6个月。

e)0%(完全不符合)完全不符合系统要求,受审核方可能有系统方面的意识,但还没有采取积极和实质的行动,如执行控制措施、进行风险评估、明确管理系统等。

3.27NOSA执行标准

执行CMB253常规企业管理标准。

3.28NOSA系统星级评审程序

1组织了解→2事件经验审核→3风险评估审核→4系统和依从审核→5计算核查每个元素→6审核报告确定星级。

3.295W1H

What-做什么?

Why-为什么这样做?

When-什么时候做?

Where-在何处做?

Who-谁来做这项工作?

How-用什么方法去做?

3.30NOSA评星等级有效期

12个月。

3.31实践安健环风险管理系统最基本的目标

确认危险,控制风险,将所有隐患消除或减少在事故发生之前。

3.32安健环管理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33风险控制的三个阶段内容

a)事故之前:

采取控制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b)事故发生当中:

采取管理措施降低事故的严重性;

c)事故发生后:

采取管理措施降低事故的严重后果。

3.34NOSA审核频率

每年两次自我审核,每年一次外部审核。

3.35SHE的含义

S—安全;

H—健康;

E—环保。

3.36RSCE的含义、NOSA审核的配分比例

R—风险;

S—系统;

C—依从、执行;

E—效果。

RSCE的配分比例分别为:

风险R(占10%)、系统S(占20%)、依从、执行C(占30%)、效果E(占40%)。

3.37JSA的含义

J—工作S—安全A—分析,即:

工作安全分析。

3.38风险评估的意义

任何一项工作都基于危险的因素,但每个危险因素只要确认就有其可控的一部分,即控制危险的发生,也就是所有意外均可避免,用20%的努力控制80%的风险(20/80原则)。

3.39MSDS的含义

危险品清单。

3.40PPE的含义

个人防护用品。

3.41OD的含义

职业病。

3.42因工作而影响工作能力(DI)的统计

职业病及设备记录、事故伤残及记录、相关事故赔偿记录、体检报告。

3.43安全色及其含义

安全色分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

红色:

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

蓝色:

指令、必须遵守;

黄色:

注意、警告;

绿色:

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

3.44人身事故等级

a)特大人身事故:

一次事故死亡30人及以上者;

b)重大人身事故:

一次事故死亡3人及以上,或一次事故死亡和重伤10人以上,未构成特大人身事故者。

c)一般人身事故:

未构成特、重大人身事故的轻伤、重伤及死亡事故。

3.45储存化学危险品要求

a)化学危险品应分类分项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存放。

b)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方存放。

c)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存放。

d)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藏室内存放。

3.46噪音大于多少dB时需配置耳塞或耳罩

90dB。

3.47电缆封堵的目的

为了防止火灾延燃。

3.48三级安全教育

是指厂级安全教育;

部门安全教育;

班组安全教育。

3.49识别危害首要考虑的问题

a)存在什么危险源?

b)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c)伤害怎样发生?

3.50环境因素或影响的分类

a)大气排放——大气质量、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恶臭、酸雨等;

b)水体排放;

c)废弃物管理;

d)地域和社区问题——噪声、振动、景观、生态等;

e)土地污染;

f)能源、资源、原辅材料等资源使用消耗。

3.51建筑物检查重点项目

屋顶、墙壁和支柱、门口和落水管、固定梯、钢筋混凝土结构、管道、水箱及油箱等。

3.52照明巡检的检查重点项目

查照明器具有无损坏;

照明亮度是否不足或刺眼;

有无例行检查。

3.53污染管理不善的体现

未充分处理或收集;

无清除污染的方法或标准;

员工不熟悉污染源及控制;

未例行检查。

3.54机械防护管理不善的体现

没有防护罩;

防护罩松脱、破损或不全;

所有防护罩没有及时有效的维护。

3.55闭锁系统管理不善的体现

开关无法上锁;

无锁头;

无程序。

3.56有害物质、化学品(HCS)管理不善的体现

危险化学品没有标示;

无采购或使用程序;

放射性物质没有标示或上锁;

没有划定放射区域并防止擅自进入。

3.57便携式电器设备管理不善的体现

没有按规定进行试验和检查;

没有统一编号并登记;

电源线或插头破损;

接地线或极性错误;

借用或报废(维修)手续不全。

3.58漏电保护的使用与检查管理不善的体现

保护未进行校验或整定;

保护不全或不足够。

3.59一般电器装置和危险区电器设备的检查管理不善的体现

导体有裸露现象;

没有接地或极性错误;

不能确保装置安全或全面登记。

3.60手持工器具管理不善的体现

员工使用前对工器具没有进行检查;

有损坏或存放不当现象。

3.61人机工程学及人手搬运管理不善的体现

阀门及开关的操作手柄难以接触;

工作位置(座椅)舒适度不够;

操作程序令操作员不能保持最佳姿势;

员工没有接受正确操作方法的培训。

3.62头部保护管理不善的体现

没有标示保护区;

没有安全帽;

安全帽不合格;

没有佩带安全帽。

3.63眼部和面部保护管理不善的体现

没有眼或脸部保护设备或设备不能使用;

没有佩带眼或脸部保护设备。

3.64脚部保护管理不善的体现

没有提供需要的安全鞋;

在规定的场所没有穿安全鞋;

保护设施不足。

3.65身体保护管理不善的体现

没有提供需要的保护设施;

防护衣物破损或不洁;

防护衣物不能使用。

3.66呼吸保护管理不善的体现

在需要时没有提供保护设备;

没有佩带已提供的保护设备;

设备不洁;

不能使用或滤筒过期。

3.67听力保护管理不善的体现

没有标示噪音保护区;

未提供听力保护装置或破损;

没有佩带听力保护装置。

3.68手部保护管理不善的体现

没有提供需要的保护物品或保护物品不足;

保护物品不能使用或损坏;

没有佩带手部保护用品。

3.69个人保护设备的管理不善的体现

没有个人保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

个人保护用品没有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

没有对个人保护用品的使用进行培训或指导。

3.70告示及标志的要求管理不善的体现

没有告示及标志;

告示及标志不统一或没有标准;

维护或保养欠缺。

3.71消防设施管理不善的体现

未提供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所提供的消防器材型号不正确;

消防器材的放置不正确。

3.72消防设施位置的划分管理不善的体现

未划分或标记位置;

无“请忽阻塞”标示;

消防设施受阻碍。

3.73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不善的体现

灭火器未编号或登记、未按月度或年度进行检查;

未制定维护与保养计划;

维护与保养计划未落实;

没有及时更换有缺陷的灭火器材。

3.74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管理不善的体现

未提供易燃易爆物品专用储藏库;

倾倒易燃液体没有使用专用连接器;

没有确认物料的MSDS;

库房中存有其它可燃物品。

3.75火灾报警系统管理不善的体现

无火灾报警系统或报警系统失灵;

员工没有正确掌握报警的声音及信号;

没有明确标注系统的安装及使用位置;

员工不清楚正确的报警方法。

3.76事故回顾管理不善的体现

未在安全活动中组织分析和讨论;

无事故回顾报告;

无事故记录。

3.77急救设施管理不善的体现

急救室内急救器材或急救箱不足;

急救人员对急救器材或急救箱管理不善。

3.78工余安健环管理不完善的体现

没有及时汇报或准确记录工余安健环事故;

没有对工余安健环进行分析;

没有进行工余安健环的宣传。

3.79安全工作程序不完善的体现

工作前未确认危险工作与任务;

未进行危险点分析;

未制定书面的安全工作程序。

3.80工作许可不完善的体现

未明确需要履行许可手续的工作;

无工作许可管理规定;

开始工作时没有经工作许可人签字。

3.81计划工作观察不完善的体现

无书面的观察程序;

未进行计划工作观察培训;

未对计划工作观察进行跟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