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7989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a“四绝”说明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美到极点,所以全世界都知道。

b人们为什么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呢?

(奇)

c指导读好第二句话。

四、质疑拓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五、检测反馈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小结反思

教后反思:

2

67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课件

从课题看,课文重点写什么?

你想知道什么?

黄山奇松到底奇在哪儿呢?

1、打开书,读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节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奇松呢?

再读课文,用“——”划出。

1、出示投影片,这三棵奇松你认识吗?

不认识?

再读课文,联系课文去认识。

准备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

(可加上自己的语言)

2、谁愿意?

先在找出你要介绍的,贴在黑板上,指着图介绍。

(生贴板书)(相机板书:

虽然……却……,……如同……,……好像……)

3、他说得怎么样?

说法指导。

(板书:

名称样子感受)

4、四人一组看书上的图说。

互相评一评。

5、谁想说?

(生抢说,贴图)

6、书上是怎么写的呢?

齐读第二自然段。

7、黄山松真奇呀,我们真想插上翅膀去看一看,你愿意做导游带我们去吗?

8、怎么做导游呢?

首先要有礼貌,怎么说呢?

还要有导游词,它就在课文中。

9、分组练说。

10、每组推荐一个说,评。

奖导游旗。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

黄山奇松不愧是黄山第一绝,它们千姿百态,近看或……或……远看或……或……从整体上看有的……有的……省略号说明什么,除了千姿百态,(板书:

千姿百态)还可用什么词来形容?

2、看课件:

黄山奇松。

3、感情朗读。

、学到这儿,有什么话想说?

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可以怎么办?

板书设计:

迎客松虽然……却……

黄山奇松陪客松……如同……

(千姿百态)送客松……好像……

17、黄果树瀑布

68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搜集黄果树瀑布的相关资料。

自渎,要求:

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1自渎,要求:

2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4交流:

瀑布:

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

人们的感受:

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分段朗读课文

你还想学习哪些知识呢?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用钢笔描红、临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69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3、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小黑板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

2这一句该怎么读?

突出“真是”、“杰作”。

3再次出示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

过渡:

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默读课文,思考:

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

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4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

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

板书。

5大声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你最喜欢哪一段?

为什么?

6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有感情朗读课文

3

70

2、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1读熟1——4自然段。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细读第5——8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

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

2讨论、交流。

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

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

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

“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

”“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

“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

感受:

舒服

3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小结节意:

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电脑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灌:

浇,灌注。

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

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挟:

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黄果树的知识呢?

形态————宽

声响————大

黄果树瀑布 { 感受      }舒服极了

灌满  活力

挟来  生机

18、莫高窟

7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给课文分段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

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威风凛凛精妙绝伦瑰丽记录银弦艺术殿堂腐败敦煌佛像惟妙惟肖描摹遨游帛画

(2)释词。

瑰丽惟妙惟肖精妙绝伦

描摹引人注目举世闻名

(3)提问:

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

彩塑

壁画

藏经洞

(三)给课文分段。

1.提问:

(1)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3)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7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一)精读课文第二段。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这一段写什么?

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用“——”画出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

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

②16米多长?

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

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

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4)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5)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2.学习第3自然段。

(1)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

①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意思。

②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

③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对照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

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④还有哪儿也采用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3)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3.学生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交流自学效果

试背诵课文

73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小黑板

背诵第2——4自然段

(一)、学习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受。

(二)学习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

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了什么?

3.对照插图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三)听课文录音,看有关录像资料,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四)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假如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学生自己准备一下,练习复述。

指名介绍。

评议、小结。

小组推荐组员复述。

 

藏经洞

“敦煌艺术宝库”世界文化地位,民族自豪感。

习作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74

1.看四幅神情各异的画面,展开想象,在丰富多彩的记忆世界里漫游。

2.回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

3.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题目由自己来定,可为自己的作文配上合适的表情插图。

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营造氛围,诱发创作热情

1.老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人物脸及五官,讨论概括人物表情:

喜、怒、哀、乐。

2.学生纷纷上台把准备好的照片或日记、图片等张贴到相关的表情下面。

二、积极体验,调动情绪情感

1.谈话:

人们常说,喜形于色。

我们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

被表扬了,满足了愿望,而感到开心;

遇到不平,受委屈了,感到愤怒;

考试成绩不理想,好朋友不理你了,感到伤心、难受……

2.看照片,交流。

看看照片上,某同学笑得多欢啊!

问:

你为什么这样高兴啊?

这是某同学被抓拍的照片。

你为什么愁眉不展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三、交流倾诉,表达内心体验

1.小组合作,交流各自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组员讨论事情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挚。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四、激情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各自回忆,提笔写作。

教师巡视指导。

75

1、指导学生写好全文,修改草稿。

2、誊写作文。

修改草稿。

学生习作两篇。

预案

一、学生继续完成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

二、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作动机。

1.把优秀作文布置到他的图片旁,并给予奖励。

2.要求学生为自己的作文添画表情插图。

三、修改评议。

提出修改要求:

1、所选的内容学否能按各自表达的需要。

2、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指名读习作,教师相机作指导。

学生自批。

同桌互读,找出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并修改。

四、誊写作文。

注意字迹工整,用准标点符号。

习作5:

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具体、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五篇习作评析

76

1、评析习作,使学生明确习作情况。

2、指导修改习作中的语病或不足。

评析习作,指导修改习作不足。

一、导入教学内容,认定目标。

二、总评习作情况:

本次习作整体来说不能令人太满意。

1、同学的习作缺乏具体描写,显得内容不充实,中心不突出,没有真情实感。

2、同学的习作叙事没有顺序,显得杂乱。

3、同学所写事例不够典型,不能体现中心,也不易写具体。

4、少数同学的表达也欠准确……

三、具体评析习作:

1、同学朗读习作《》

2、组织讨论:

(1)习作中写了什么生活经历?

(2)小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生动的?

(3)从所写的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

四、出示几个病句,指导学生体会病因,修改。

五、组织学生修改习作。

1、学生认真阅读老师批语,对照习作内容,认真修改不足之处。

2、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六、作文互阅。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阅。

第三篇作文评讲

77

1、修改作文。

2、完成小作文。

3、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与能力。

4、培养学生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文。

基本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能针对字词、语句进行比较恰当的修改。

1、阅读学生各个层次的部分习作。

2、找出有代表性习作2篇。

一、明确目标

二、佳作欣赏

三、出示习作提示,指导审题。

你和朋友之间有什么小秘密?

写下来,题目自定。

二、简单提示习作内容及习作重点。

三、学生写草稿,师巡视指导。

四、修改草稿。

五、完成小作文。

练习5

78

1、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2、锻炼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小黑板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读情景对话。

(2)教师把爸爸的话提出:

想想看,怎么写才能让人具体地感到大海的大呢?

(3)学生说出小芳的话:

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该旬还可以怎样补写,也能写得具体?

(5)教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基本方法:

要紧紧抓住前句的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这部分的句子,想想每句后半部分横线上可以怎么补写,才能使前半部分更具体。

(2)学生试着补写句子。

(3)学生分组读自己补写的句子。

(师生评议,有错误的及时纠正)

(4)学生说“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5)教师设计巩固练习。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莫高窟》一文中的相关内容,感受文章是怎样把情景写具体的。

(2)模仿课文的写法,将家乡的某处自然景物(或名胜古迹)写具体。

(3)小结。

79

1、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诵读《边疆小夜曲》。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读背《边疆小夜曲》。

(1)讨论:

同学们,你们去过祖国的边疆吗?

边疆是个什么样子?

你们听过小夜曲吗?

(2)出示《边疆小夜曲》,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试读,教师相机指导。

(4)指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情,正确理解诗人的感情,贴着诗人的心来想,走进诗歌的境界。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表情和手势。

(6)指名朗读,读出味儿,读出感情。

(比一比,看谁朗诵得最好)

(7)学生练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

2.反馈。

(1)指名说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莫高窟》。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尊、彩塑、智慧”等字的书写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

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80

1、练习口语交际,设计公益用语。

2、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练习口语交际,设计公益用语。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①明确什么是公益用语。

②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③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2.指导。

(1)学生读题中的三条公益用语。

(2)学生读一读介绍什么是工艺用语的话

(3)教师略加讲解:

公益用语通常是用来教育我们关注公共的利益,维护公共的利益。

(4)引导学生回忆见过、听过的公益用语。

(5)讨论这些公益用语的作用。

(6)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设计。

3.练习。

(1)思考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2)集体讨论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要这样设计的。

(3)集体评议补充,互相完善。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

(2)鼓励学生并在学校家庭等地进行宣传。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