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0804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docx

家风廉政专题党课3篇整理合集

目录

1、家风廉政党课:

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

2、专题党课:

传承优良家风永葆纯粹党性

3、市纪委书记在全市县级领导家属廉洁家风教育活动会上的讲话

家风廉政党课:

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优良家风是营造诚信友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宝贵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

家庭家教家风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充分挖掘和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教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才能使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才能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今天我与大家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题目是“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本次廉政党课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家风的由来与传承。

二是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

三是家风的正反典型故事。

四是新时代弘扬优良家风的实践要求。

一、家风的由来与传承

家风的由来。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一种集体认同,是经过家庭长期培养、长辈们反复实践、言传身教、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

家风体现一个家庭的精神风尚和道德水准,还能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作风。

“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作品中,潘岳在《家风诗》中自述家族风尚,原文为“绾发绾发,发亦鬒止;曰祗曰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

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他强调“家风不可忽视,家训不可小觑,人品十分重要,习惯决定人生”。

家风的传承。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风和家教,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始终有优良家风传世,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教育子孙“恒念物力维艰”,清代林则徐也告诫儿子“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

贤而多财,则损其智。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以《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为代表的一整套孝亲、和邻、尊师、修身乃至为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既是个人成长、家庭生存的精神足迹,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之一。

家风的认知。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

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家风建设,特别是把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

因此,我希望党员干部需要以身作则,廉洁齐家,蕴涵家风,注重家教,形成优良的家风家教,清正和谐的家庭是廉洁奉公、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的港湾。

二、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

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新时代家风也在推陈出新,融入更多的当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响应时代的主旋律。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一个国家良好的风气,靠千千万万家庭的淳朴民风来聚拢。

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是紧密联系的,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

家风沐党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也是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的融合互通的基本点。

良好的家风是党风建设的推进剂,家风建设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组成部分,家风与党风密不可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2015年10月,“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2018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

“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通过树立良好家风来带动党风向上向善。

家风连着党风,特别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人领域,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正,可以促进党风好转;家风不正,必将影响党风进一步恶化,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树立知礼仪、懂廉耻、重美德、讲规矩的良好家风,带动和影响其他家庭,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家风清政风。

孟子有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风不仅是家庭伦理,也是为政之德,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

因此,家风也是政风,党员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注重家风家教。

朱德曾要求儿子朱琦必须从铁路工人学起,一天,朱琦回家,与妻子说:

“今天我见到父亲了。

”朱琦的爱人问:

“在哪里?

”朱琦说:

“在我开的火车上。

”管好身边人、家里人,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必修课,需要每个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

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家风的旗帜,要用党员的标准管束自己,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政风的关系,以身作则,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弘扬好家风,带出好政风,用良好的家风夯实建设晴朗政治生态的基础,汇聚出中华民族强大的正能量。

家风淳社风。

近年来,尽管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家风建设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出现了一种断层的现象。

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

对于一些手握公权力之人来说,他们缺失了“勤政为民”的情操和宗旨;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他们缺失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与操守。

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以此来唤起人们对于家风的记忆与温暖。

“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我们必须传承好家风,培育好社风,用好家风涵养民风、社风,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守礼的良好氛围。

好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发并凝聚成强大的正能量,一个个小家庭的底色正了,社会这个大家庭自然天朗气清、安定祥和。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率先而行,做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树立者、传承者、守护者,培育良好社风,共倡时代新风。

三、家风的正反典型故事

(一)习氏家风“勤俭持家、从严教子”

正身率下,治家严苛。

习仲勋同志时刻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和中国人传统家教融为一体,对家人既关爱备至又严格要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奉调中央工作,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

因齐心的单位离家较远,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习仲勋宁愿在业余时间多照顾孩子们一些,还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

齐心回忆说:

“他把此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他摔打着玩的时候,仲勋是开心极了”。

尽管非常疼爱孩子,但习仲勋对孩子从不娇惯。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习近平的生活非常俭朴。

孩子们平常穿的衣服,都是小的捡大的旧衣服穿。

“我比较惨的就是上面有四个姐姐,只有一个哥哥。

所以大部分穿姐姐的衣服”,谈起此事,习近平直率的说,“花衣服、花鞋子,我绝对不干,但是也不得不穿”。

母亲齐心也还记得,“近平因同学笑话而不愿意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哄他说‘染染穿一样’。

”在习近平的眼中,“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

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

”吃饭时,父亲常把他们掉在桌上的饭粒、馍渣捡起来吃,最后还要用馍把菜碟里的汤水蘸净。

有一次,姐姐桥桥不小心碰翻了汤碗,习仲勋俯身将洒在桌上的汤汁吸吮干净。

对于浪费行为,习仲勋会严厉批评。

在父亲习仲勋言传身教下形成的俭朴品质,对习近平影响很大。

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多次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谆谆教导,涵养气节。

习仲勋和齐心很早参加革命,家里有着浓郁的革命氛围,上学时,习近平是住校,逢年过节才回家。

“回家以后,先是一溜,子女站在墙根上,接受父亲的训话。

他自己怎么参加革命,你们今后一定也要革命,革命是怎么回事。

我们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有的时候很想去玩一玩,很不耐烦,但是也不敢不听,这些东西也就潜移默化。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习近平动情的回忆着。

习仲勋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对子女们包括女婿,他的要求就是:

要忠诚于党,不要怪组织,不要靠老子,路要自己走。

在习近平眼里,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习近平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要“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

”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年轻时候的习近平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在20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担任党的总书记后,面对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等问题,他明确提出:

共产党员要把好“总开关”,不能得“软骨病”,要铸就坚守信念的钢筋铁骨和铜墙铁壁。

他还反复告诫全党,要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不留名利,孝诚为国。

“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这是习仲勋对儿子习近平的期许。

在最后的日子里,习仲勋还多次对儿女们说:

“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

”1962年,习仲勋受冤屈,母亲齐心带着习远平在河南一个农场劳动,习近平也下放陕北插队。

一家人天南海北,骨肉分离,齐心挂念在陕北吃苦的儿子,便亲手给习近平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色的字:

娘的心!

那些年,种地、拉煤、打坝、挑粪等等,习近平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

7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和陕北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

他说:

“我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

”这种朴素的情感一直根植在习近平心里。

从大队支书到总书记,习近平始终牵挂着老百姓。

无论是在兰州养老餐厅给老人端菜送饭,还是到河北阜平在农民炕头上盘腿而坐,那种与民相亲、与民同乐的情感由内而发、纯朴自然。

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总书记记得家里,就跟亲戚串门、邻居唠嗑一样,没有一点架子,特别亲切”。

习仲勋的治家之道,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实现了律己与育人的良性互动,做到了对家人涤荡心灵和家庭幸福和谐,其“不近人情”的家风不仅是为人之道,亦是为官之道。

正是优良家风熏陶,习近平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他那一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

(二)溺爱子女,贪官痛哭“害子”

东窗事发,错爱害子。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庭审中痛哭流涕的说:

“养不教、父之过,对他(刘德成)的犯罪我应该负全部和根本的责任。

”把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可谓舐犊情深。

法院判决书显示,在刘铁男涉及的3558万余元财物中,通过儿子刘德成收受的达到3400余万元。

而儿子的贪婪,则直接源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

事实上,刘铁男受贿的部分事实与其子刘德成关系甚大,甚至警方也是以刘德成为突破口,从而揭开了整个贪腐大案。

“骄奢淫逸,所自邪也。

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父母对子女的爱,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便是溺爱。

“从老子办事、儿子收钱”到“父女齐上阵”,一桩桩腐败案件的背后,无不折射出领导干部对子女管教的缺位和家风的不正。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落马,则为那些溺爱子女、家教不严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

捷径思维,做人上人。

根据报道,刘铁男案是一起典型的家族腐败案件,对子女的教育更是成为反面教育的典型,正如刘铁男自己所讲:

“因为我的过错把孩子也毁了,让他走上歧途”。

我们来一下他们父子的自述。

刘德成记得:

“小的时候我爸每次在路上都会跟我说,做人要学会走捷径。

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

”刘铁男的教诲在儿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长大后的刘德成,脑海中全是父亲灌输的扭曲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也是他后来为何会利用父亲职务的影响力来大肆收取金钱的原因所在。

总希望有人“带带儿子”“多帮帮儿子”的刘铁男,给了绕其身边老板们突破口,浙江一民营企业董事长邱某是向其“进贡”最多的一位。

为扩大PTA项目产能,邱某请刘铁男在审批上予以关照,刘铁男表示得按程序走。

邱某问:

“听说你儿子在国外留学?

”刘铁男不失警觉:

“你问这个干吗?

”邱某说:

“如果他回国了自己做生意,我们合作,我可以带带他。

”刘铁男当时没表态,邱某回酒店不久,刘铁男就打来电话:

“你说的事倒也可以考虑……”。

在“你情我愿”“你知我知”的自我麻痹中,刘铁男与老板们一拍即合。

2006年,邱某出资100万元为刘德成在杭州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并以虚假化纤贸易方式为刘德成获利825万余元……。

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疯狂的贪腐就会一泻千里。

“如今觉得当时我们父子都错了,抛开以权谋私不说,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错了,奋斗的原动力就错了,这也是我们父子犯罪的一个共同原因。

”被关进冰冷的铁窗后,刘德成悔恨地说。

家风不正,一损俱损。

像刘铁男这样的落马官员,没有认识到父母对子女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如果不是因为看中了刘铁男的权势,没有人会给刘德成送钱送车送物;而如果刘铁男头脑清醒,就应该好好教育儿子,在发现儿子开豪车时及时阻止。

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任由儿子胡作非为,在违法乱纪的道路上一路狂飙,把自己也拉下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对子女过度的溺爱,终会害人害己。

古人云:

“父母之于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被舐犊之情迷惑了双眼。

真正疼爱子女,就应该涵养好家风,从小培育孩子正直的品质和出众的能力,让孩子经历摸爬滚打、砥砺成才。

四、新时代弘扬优良家风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为社会做表率。

”因此,弘扬优良家风,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弘扬家庭美德的新内涵、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应着重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

(一)要担当家风建设的“示范者”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构建团结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引导家庭成员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声誉帐、家庭账,使自己成为廉洁文明家风建设的示范者。

同时,制定清廉家训,经常性开展家庭助廉警示教育,统一家庭成员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真心拥护者。

(二)要担当传统家风的“传承者”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历代先贤的家教故事,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也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营养”。

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严守廉洁家训,继承良好家规,传递廉洁基因,以持之以恒的定力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不断涵养浩然正气,自觉远离贪欲之念,用自身修养和言传身教影响家属,共同建设廉洁家风。

(三)要担当核心价值的“培育者”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家庭里自觉的营造廉洁自律、忠诚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不断培育现代好家风。

要齐家风、立家规,让家人知晓原则是什么,底线在哪里,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家庭成员自我约束,倡导当好“廉内助”、常敲“枕边钟”、劲吹“廉洁风”、做好家庭“监督员”、净化“生活圈”,让纯朴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今天的家风廉政党课即将结束,我真诚希望通过共勉交流能够使大家有所收获,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谢谢大家!

专题党课:

传承优良家风永葆纯粹党性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按照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堂党课。

这次党课,我以“传承优良家风永葆纯粹党性”为主题,与大家共同进行学习交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

“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

“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

治国从治家开始。

“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今天,我们就围绕金溪陆氏家族传承的优良家风,谈谈如何树家风、正党风、促政风。

一、家风有传承——“陆氏义门”的家风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家族的发展和家风的传承密切相关,清廉、勤劳的家风能够保障家庭幸福美满,恩泽后代儿女,而贪腐、奢靡家风则会斩断家族命脉,殃及后世子孙。

江西陆九渊家族“兄弟六人皆才俊,一门儒风传千年”的故事,正印证着家风的重要性。

南宋时期,江西金溪县陆九渊的家庭,代有名儒,家庭和睦,人才辈出,财贸兴旺,被旌表为“义门”。

金溪陆氏从始祖陆德迁迁至金溪,到南宋陆贺(陆九渊父),一直数代同堂,未分田亩,合灶吃饭,保持着“诗礼簪缨”的大家遗风。

“其治家之制,大纲有正本制用四编,小纪有家规18条,本末具举,大小无遗。

且为歌寓警戒之机,三代威仪尽在于此。

陆氏这些“大纲”“小纪”,说理深刻,要求具体,态度慈蔼,用心良苦,其鲜明的特色我们主要从如下两处观察,即可有所领悟和收益。

1. 读书不以“得官”为目的。

象山先生一生致力于讲学育人,他指出“人不可不学,犹鱼之不可无水”,“学能变化气质”,但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倡导悠游而学,“读书不必穷索,平易读之,识其可识者,久将自明,毋耻不知”,力倡“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提出了以德养学“尊德性”的育人途径。

他强调读书不能以“得官”为目的,“程文之外,另有学问;科场之外,另有人生”。

学习的动机要纯正,目的要高尚,否则,一个心术邪恶的人知识再广也做不好一个人。

大儒朱熹在为陆九渊大哥九思所著《家问》作跋时说:

“《家问》所以训饬其子孙者,不以不得科第为病,而深以不识礼义为忧。

”陆家的这种见识,实质是不以社会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寡论人,发自内心的教人崇德向善,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充满社会正能量。

2.“鼓磬聚合,为歌寓警”。

陆九韶把训戒之词编为韵语,供家人谒祖先祠唱诵。

金溪陆谱称此歌为《梭山公每日清晨警众歌》,歌词通俗浅白,易记易诵。

它贴近生活,贴近人性,对最普通的民众传递了正确的行为规范和处世原则,根本精神是儒家理学进德修身的基本要义,是家规家法的精炼表述,都可具体做到。

它教人一是不能懒惰,二是不能贪图酒肉享受,三是要有敬畏之心,心存孝悌,不要妄思损真性。

应该说这都是做人的初心和底线。

金溪陆氏家训及其治家成效,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不论社会如何变化,经济技术发达到何等程度,教育后代、治理家庭、服务社会三者,始终是考验人生的大课题,恪守道义、奉行孝悌、报效国家,永远是需要继承并光大的优良传统。

二、家风有故事

党员的家风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作风,并与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

可以说,家风是党员作风的试金石,是折射党风、政风、人品的三棱镜。

在中国历史的群贤谱上,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家风。

譬如“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是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家风;“做官不许发财”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清廉”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做自立、诚实和正直的人”是刘少奇的家风;“守法,低调”是邓小平的家风等。

在这里,向大家讲述三位革命先烈的家风故事。

1.焦裕禄临终前嘱托妻子道:

“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

”“你要把孩子们教育成为红色的革命接班人。

”这是丈夫的遗训,也是焦家的家规。

从32岁失去丈夫,拉扯着6个孩子、侍奉着两位老人,几十年里,徐俊雅始终坚守一条:

符合老焦这两句话的事就做,不符合的“说出个天来也不行”。

2.谷文昌去世后,爱人史英萍便拆除了家中的电话,连同谷文昌的自行车,一并上交:

“这是老谷交代的,活着因公使用,死后还给国家。

”老谷走后,史英萍继续过着清贫的生活,省吃俭用之余热心公益。

7年多时间里,她从微薄的离休金中挤出两万元资助了18位特困大学生。

这么多年来,谷文昌的家人从来没有找过县委、县政府帮忙办事,县里多次邀请他们全家回东山走走看看,他们都婉拒了,每年清明节来给谷文昌扫墓,都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从来没有让地方上提供方便。

3.杨善洲在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就多次谢绝了组织的好意,没有将家人转为城镇户口。

如今,大女儿仍在家务农,二女儿、三女儿分别是小学教师和烟草公司的普通员工。

“现在,只要我想起爸爸,浮现在眼前的,就是矗立在他埋骨之地的那棵参天大树,他没有弯下腰,把妈妈和我们姐妹护卫在怀抱里,而是张开双臂,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了一辈子。

”女儿杨惠兰说。

治国先齐家,领导干部只有首先正身齐家,教好子女、管好家人,才能一心在公,用好权力、干好事业。

然而,有的领导干部却不能摆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关系。

一些落马的官员不仅没能“正身律己”,没有守住公权的边界,反而溺爱子女、纵容家人,任其将职权当特权,拿公权换私利,最终导致身败名裂、跌入深渊。

领导干部当以此为鉴,让好家风成为为官从政的“护身符”。

1.把溺爱当疼爱,配偶子女成为“围猎”的突破口。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苏利冕出身贫寒,早期一心扑在事业上。

但随着职务的提升和年龄的增长,开始追求物质享受,放松自我要求,家风败坏祸及配偶、子女。

苏利冕在忏悔录中写道,“我家无论经商、收受礼金礼卡,甚至受贿的钱物,家庭成员都或多或少有所参与,特别是我儿子参与其中的程度较深,从小逢年过节收受礼金礼物,到国外读书收受老板赞助的零用钱。

回国后经商办企业的本事没学会,而我的不良习气却在他身上暴露无遗。

”如今身陷囹圄的苏利冕坦言,仅从物质上满足子女是种溺爱,为教好儿子没少磨过嘴皮子,但自己贪图享乐,喝洋酒、吃大餐、穿名牌、收赌资,没做出好榜样,说教一百遍也没有用。

事实一再印证,自身不正,极易酿出“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的苦酒。

2.亲情观念错位,把权力当作谋私变现的工具。

有的领导干部受封建腐朽思想影响,大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妻荫子”的鬼把戏,不择手段追逐家庭甚至家族利益,使家庭或家族成为了亲情捆绑下的利益共同体、腐败共同体。

杭州市滨江区委原常委、副区长兰斌因自小受到三姐一家资助读完大学,总想好好报答他们。

经营自行车配件厂的三姐夫廖某找到兰斌,以拓展销售渠道为由托其介绍企业老板认识。

兰斌立即牵线搭桥,把企业家蒋某介绍给廖某。

此后,廖某先后9次以借款为名收受蒋某贿赂款375万元。

对于廖某与蒋某之间的这种非正常经济往来,兰斌一直知情默许,还多次提点蒋某要帮帮廖某,并坦言帮廖某一家就是帮他兰斌。

2019年12月,兰斌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零六个月。

廖某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3.“一家两制”混淆政商关系,既想当官又想发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

但偏偏有些干部却想好事成双,做官的风光与发财的实惠一个都不能少,甚至把当官作为发财的途径,大发不义之财,最终结果必定是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嘉兴市委原常委、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何炳荣为规避组织监督,以侄子等亲属名义违规经商办企业,出资6家公司占股分红,违规获利308.49万元﹔利用职务影响,为亲属经营活动牟利打招呼﹔帮助女婿以低价获得土地,用于其公司经营物流仓储业务,并指示相关职能部门为其公司违规获得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共造成国家经济损失231.95万元。

最终,何炳荣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零六个月。

三、家风有力量

正是“世世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