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9306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社会经济的繁荣(物质基础),思想文化的活跃,科举取士制度的影响,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二.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王勃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野望】

2.杨炯【孟兰盆赋】【军行】老庄思想,多五言诗

3.卢照邻【长安古意】歇行体赋的诗化

4.骆宾王【讨武划檄】【在狱咏蝉】通过描写蝉的与世无争,歌颂自己高洁品质

三.陈子昂

诗歌理论主张“兴寄,风骨”——建安诗歌所具备的特点

“以复古为核心”要求诗歌创作要存寓意,形式内容皆备

创作【感遇】【登幽州台歌】(表现前所未有的广阔的时空观念)【春江花月夜】

两大诗歌流派:

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

王维号称诗佛,孟浩然),边塞诗

1.诗歌内容:

边塞诗和游侠诗;政治诗(与他担任的社会职务相关甚密);山水田园诗,影响最大;抒情诗。

2.山水诗歌的艺术成就

①“诗中有画”主要表现:

a.善于使用色彩;b.善于表现出景物的空间层次,增强画面立体感;c.注意构图布局表现强烈的画面感

②善于描写自然界的声音“藏声于象,寓声于物”

③与禅意想融合(善于创造一种幽静空灵,超然出尘的境界)

孟浩然:

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更多写山水诗(山水田园诗开始融合)

诗歌的艺术特点:

1.白描,把自然见到的景物以最简单的笔调描写出来,更加侧重内心直观感受,非常注重情景交融的描写;2.在平淡的景物中描写中显露出生机寄托诗意;3.语言平淡真挚。

论述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1.题材相同,但是环境不同

王维所写的大部分是他所居住周围的环境,孟浩然所写的大部分是漫游过程中所见到的景物

2.在写寂静时都有动的展示但方式不同

王维:

表现清幽环境时借环境表现有宗教有关的与禅融合

孟浩然:

写环境时体现自己直观的第一印象

3.都写隐逸生活田园风光而态度不同

王维:

由仕而隐主观自愿的表现对田园生活的满足愉悦

孟浩然:

一生没出仕,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除写田园风光之处,更多表现对仕途的向往和追求

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岑参

两人的异同:

同:

并成为高岑.都善长边塞诗,以边塞诗著称。

豪迈雄壮的特征。

边塞诗最有影响的是歌行体,最擅长七言歌行体。

异:

1.高适【燕歌行】为代表,雄壮中让人感到悲,,表现为一种悲壮

岑参:

是奇特的壮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表现为一种奇壮

2.高适:

更多地是关注社会,表现现实社会内容,像汉魏诗歌一样写实

岑参:

语句奇特。

色彩鲜亮,像魏晋南北朝后的文学特色。

高适;“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

内容:

①反应民生疾苦,②抒写自身坎坷遭遇,③边塞诗

代表作【燕歌行】中明确提出田租应罢收

岑参:

内容:

①将帅豪迈激昂的生活,②西北边疆的风土人情,③表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④边疆的自然景物风光,⑤将士久在边疆的思想之情

艺术特色:

1.创作构思奇特.2.雄壮,乐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使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来展示奇异风光4.韵律奇特,一反常态,刻意追求奇特

王昌龄:

被称为“七绝圣手”他提出情意物三境结合

创作题材,善长七言绝句,边塞诗,闺怨宫怨诗,赠别诗

边塞诗成就最高,从题目上:

大多都是乐府旧题。

从内容上看:

有深沉的历史怨

王之涣:

创作【凉州词二首】【登鹳雀楼】多表现边疆生活景物

李白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一.抒写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抱负

二.抒发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怀才不遇

三.借诗文表现出平交诸侯,蔑视权贵

四.自然风光的描写

五.揭露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

六.送别诗

七.妇女生活内容的诗

体裁:

乐府歌行体绝句

一.乐府歌行体:

继承的是风雅传统

创新性表现:

a用乐府旧题写显示事件。

b.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怀。

c.对乐府旧题中写作另立新意,以表现更丰富的社会内容

二.古体诗【古风】为代表,内容丰富,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怀,理想抱负;揭露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

三.绝句,表现的更具有民歌的传统

艺术特色,总体表现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a.大胆的想象夸张表现神奇的效果,b.起问突兀,先声夺人,给人以强烈的气势c.富有游仙色彩。

在现实描线中会突然插入非现实的描写来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

杜甫诗歌内容,成就,影响

内容: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关注国家命运,表示出了他的爱国之情

3,揭露统治阶层的腐朽黑暗

4,描写自然景物,描写亲情友情

艺术成就:

1,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2,善于寄主观情感于客观叙事之中

3,善于使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4,语言凝练,苍劲有力用最短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思想

5,众体兼善,极大扩大了体裁范围

6,沉郁顿挫的风格

沉郁:

感情壮阔身后,慷慨悲壮,内容丰富,展示了最广阔的图景

顿挫:

是个在表达情感时做到曲折起伏,他的诗篇给人一种雄宏壮阔的气象,苍劲有力,对感情的约束和限制寄托在客观显示景物中做到情景交融

影响:

他对上继承了现实主义诗风,对下开启了很多不同流派的诗歌创作,是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伟大诗人。

生前他诗歌的影响有限,在唐后,安史之乱后思想面貌改变后,他的诗歌才能得到关注。

宋时,江西诗派的人把杜甫当作恩祖,都在吸取他的诗歌成分。

明:

他的诗歌进入研究低潮。

清:

他的诗歌收到重新重视,诗歌研究又重新开始

中晚唐诗歌

中唐前期诗坛上代表作家

1,长安洛阳:

大历十才子,在诗篇中不涉及政治,主要描写风光。

A,在诗体形式上,多写五言,很少涉及七言,篇幅短少。

B,在艺术审美标准上,多注重文字的运用,冲上六朝时期关注诗歌外在形式

C,在表现主题上,只写眼前的生活,写个人的感受,不写报复理想。

2,江南一带,吴越一带的地方官,则更加关注民生,总体呈就比大历十才子高

内容:

关注国家和民生。

书写个人命运,遭际和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主要的代表人物韦应物,刘长卿

韦应物,山水田园诗,清淡精致,平淡,对语言不刻意加工,感时伤事,由于地方官不得不关注民生,揭露社会的黑暗,,写那么服役苦难的农民,

刘长卿,自称五言长城,诗歌内容,贬谪,被贬后的落寞凄凉,山水诗,景物描写有特色,时间空间融为一体。

唐诗坛的总体风气,寂寞哀伤

中唐诗坛流派:

韩孟诗派,元白诗派

韩孟诗派的理论:

1不平则鸣。

2笔补造化,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管裁夺3奇险怪异

代表人物:

韩愈,孟郊,贾岛,李贺。

1,韩愈创作:

a书写自己受打击的愤慨。

b,民生疾苦。

C,山水诗,咏事诗

韩愈写作以丑为美的特点,用散文形式写诗歌

2,孟郊,诗囚。

3,贾岛,影响最大的是诗中的典故,是考场“十恶”之一。

有志不得伸的愤懑,对佛的追求与影响“有险怪异”

4,李贺,人生最大的不幸,不能参加科考。

诗歌内容,幽愤诗,怀才不遇。

民生疾苦。

鬼神事件

元白诗派,代表人物,白居易,元稹

白居易,前期现实主义,长济天下。

后期独善其身,闲适

诗歌内容:

1,讽喻诗的内容。

人民生活的痛苦,民生疾苦。

对弊政的批判,对统治阶级的批判。

妇女的不幸,妇女生活命运。

2,感伤诗:

对各种战争的描写,写自己的爱国之情,反对扩大劳力的战争。

3,闲适诗。

4,杂律诗。

诗歌理论:

根本目的为政治服务

诗歌艺术特色:

1,在诗歌前加上序言,或卒章显志的方法,以典型的一个事件进入一首诗,主题鲜明;2,采取叙述手法,有的文章只叙述不评论,有的最后加一轮,批判针对性的对象,表达自己的观点;3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曲折;4,语言浅近质朴通俗

元稹:

创作:

乐府诗篇,社会现实人民的苦难;《悼之诗》口语化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

中唐其他诗人:

刘禹锡:

诗歌内容,1,感慨身世;2,政治讽刺诗;3,咏史怀古诗;4,学习民歌之作

    艺术特色:

1,语言质朴,清新,具有生活气息;2,一种开朗的雄健的是个风格

柳宗元:

创作内容,被贬的愤懑不平,山水诗《江雪》

晚唐诗坛:

李商隐,杜牧

李商隐:

诗歌创作:

1,自己生活的苦难,感怀诗,人生理想不得志;2,政治诗;3,无题诗,爱情诗,描写与女子之间真挚的情感

艺术特色:

情致缠绵;2,诗境朦胧,晦涩;3,比兴象征手法,用典故,神话

杜牧:

诗歌内容。

1,表现理想壮志爱国忧民;2,借咏史怀古的形式书写自己的政治借鉴,讽刺统治阶层;3,写景抒情诗

艺术特色,风格多样,清晰自然,绚丽多彩,表现技巧,比兴象征数字引用到诗篇之中。

        

唐散文和传奇

古文运动理论:

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散体单行诗。

1,文道合一,古文运动是政治改革的一种形式,用文宣扬道

2,创作应该文从字顺,通俗易懂吸引读者

3,要求作家要有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唐散文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

韩愈散文

1,论说文,最能体现其政治主张,主要是儒家思想,针对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想法

2,杂文,主要揭露和批判官场和官僚体系中的黑暗

3,记叙文:

他使用引导人的传统手法,用典型事物和细节突出人物性格

4,抒情文:

大部分是在祭文和书信中出现,把记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柳宗元散文

1,寓言:

他的散文中出现了大量寓言性散文;根据揭露社会事件抓住典型,用夸张手法使之特色鲜明,讽刺社会现实的不平。

2,传记,选取下层劳动这为描写对象,反映中唐普遍百姓的悲惨生活,社会矛盾尖锐,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山水游记:

情景交融,散文成功的原因之一

4,文学性散文,以小见大的形式来表现社会矛盾,从平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揭示社会矛盾

晚唐小品文:

来源于佛教,明清是最辉煌的时期。

代表作:

《皮日休》《罗隐,陆龟蒙》

1,篇幅短小;2.多讽刺之作,普遍具批判性;3,情感强烈

唐传奇发展史:

初盛唐:

神怪;中唐发展黄金期:

爱情题材;晚唐:

豪侠,历史

作家作品:

1,元稹《莺莺传》;2,李朝威《柳毅传》;3,沈既济《任氏传》;4,杜光庭《虬髯客传》

晚唐五代词人

两大词派:

花间词人,南唐词人

花间词代表人物作品:

温庭筠:

花间词的鼻祖,婉约词的奠基人

花间词:

内容上描写富家女子的孤独寂寞,因为相思,反映男女之情,离愁别绪,比较单一。

风格上都带有华丽的色彩,轻柔艳丽的色彩,文采华丽。

花间词对宋代的婉约词影响甚大

南唐词人代表作品

代表人人物:

冯延已,李瑾,李煜

李煜:

南唐后主(南唐破败)

内容1,以之国为界,前期写男女之情和富裕的宫廷生活。

后期写亡国之痛,国家之思,抒情色彩强烈。

书写自己的亡国之恨与忧愁。

2,有独特的地方,比喻精妙。

3,使用白描手法

宋代词人

柳咏:

柳咏改变了传统士大夫写精神品质的题材,转向了写繁华的城市。

内容:

1,大力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与传统士大夫不同2,描写歌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写想过正常生活的愿望,3,抒发了流落江湖,漂泊他乡的伤感,(情景交融)

词作的艺术特色:

1.体制上,由之前的小令转到长词慢调。

扩大了词的内涵。

2,表现手法,善于用赋铺陈,将情景事融为一体,增强词的表现力,2,采用新的曲调,有体制变化或造成,是词与一月的关系紧密,4,语言上常用口语,俗语,语言浅近,善于化用前人诗句语言的多样化特征。

苏轼:

对词的贡献,1,拓展了词的题材,a壮志理想,<江城子,密州出猎>从题材上,第一次借词抒发热情,第一首豪迈的词风的词作,表现手法,使用典故b悼王词《江城子。

十年生气两茫茫》用男女恋情的描写,情景交融,叙事融为一体c咏史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d人生态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不途中温雨以小见大,表现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e农村山野风光题材,《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描写农村生活,途径第一次在词中描写。

2.改变了词的风格,开创了豪放派,《念奴娇,赤壁怀古》

3,丰富了词的艺术技巧,写景,抒情,叙事,议论融合,大量运用典故。

4语言的丰富多样a,以最平淡的语言艺术表现词的内容b,还以文人画的语言表达,c大量的使用数词和虚词,

5打破了音乐对词的约束。

苏轼的艺术特色,1以诗为词,题材丰富多样,表现手法多样,语言的多样,2风格全面多样,婉约豪放,3,创作不受音乐约束,更加灵活自如,

北宋后期,

周邦彦,他的词作被称为清真词,他的精神音律在格调尚有很大的贡献。

艺术技巧:

1,在音乐上,创作大量的新曲调,审定80多种已有曲调,是词固定下来。

2在语言上,使用典故,换用前人词句,同时也用口头俗语,3,丰富了词的结构,既有柳永长词慢调,结构复杂。

李清照词被称为易安体,南北宋之交的最伟大词人。

诗词内容:

前期,无忧无虑的少女,少妇生活,笔调清晰明快,相思离别之苦,后期,家破国亡的忧愁家园之痛,

特色,1,情感真实动人,2语言浅显自然,韵味无穷,使用口语,富有生活气息。

辛弃疾

贡献:

1,题材内容,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如描写战争,2,艺术技巧,以文为词,大量使用典故对话,散文句式,文言句式,,引用各种典籍。

3意象使用独特,如戈。

马剑等与军事相关的,构成意象群,使词的豪放气派表现的更加鲜明,4,使词的境界更加宽阔,进一步拓展。

A,塑造了具有豪放气派的英雄形象,b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c,对农村的田园隐逸情怀的表现,比苏轼又了进一步拓展,5,艺术特色风格多样,婉约豪放。

辛派词人,是南宋时期收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批词人,多写爱国题材,他们的词风格慷慨激昂豪放,主要代表人物,陈亮,刘过,刘克庄创作中多以议论为词。

以文为词,总体而言,题材不如辛弃疾广阔,风格也比较单一。

南宋后期的词人,

南宋后期使词的风格有豪放转到婉约,词的技巧发生了改变,更加完善,格律上有了创新代表人物。

姜夔

姜夔,词作的特点。

(南宋后期词作的特点)

1,注重格律,《扬州慢》2,注重气氛渲染和塑造,避实就虚。

3词的语言意象更多的是素淡的色彩,给人总体特点是清淡,情感属于士大夫的淡雅情调,语言意象朴素淡雅,表现技巧避实就虚,塑造气氛。

宋代诗歌的流派。

1,白体诗人,效仿白居易,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语言浅显易懂。

代表人物,王禹偁山水风光,闲适诗,被贬的感受对社会的揭露,还效仿杜甫的诗,出现更多议论语句。

2,晚唐体诗人,效仿贾岛,姚合,反复敲斟词,内容清幽深静的山林风光,题材平凡单一,代表人物,九僧,林逋

3,西昆体诗人,代表人物,有杨亿。

等人。

他们的有《西昆仑酬唱集》,因历史事件而闻名,真宗人诏,振作诗风,而为未对西昆体的指责切中要害。

所以西昆体没有衰竭。

他们的题材内容,怀古咏史,咏物,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西昆体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艺术特色,立足模仿。

衰变原因,1,题材范围小,缺乏时代气息。

2立足模仿,缺乏创新。

南宋诗歌流派。

江西诗派,中兴诗派,江湖诗人。

1,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为首的诗歌流派。

来源于,《宗派图》中黄庭坚的无凄无来处。

代表,陈与义,抒发爱国之情,吕本中,曾几,向民间歌谣学习。

黄庭坚,主张创新,主张使用别人不太使的典故,用生僻奇怪的字,但却表现为一种抄袭,总体成就不高。

2、四大中兴诗人,陆游,杨万思,范成大,尤袤

陆游。

诗作内容,1,充满豪情的战歌,渴望报国的豪情,《书愤》。

壮志难酬的无法施展的悲愤《观山燕》2,闲适诗。

描写爱情的,日常生活。

艺术特色,1,风格度氧化,雄浑豪放,2.使用典故,《书愤》,塞上长城。

杨万里,学习江西诗派,到王安石,到唐人诗歌,自由创作形成自己的风格。

诚斋体。

从日常生活中和自然中选取题材,语言风趣活泼自然流露。

3,江湖诗人,南宋后期,没有仕途,游转江湖的诗人,他们不关心的社会,没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因为政治事件声誉增大,南宋宰相史明远焚烧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