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9871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教育行业现状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富贵病:

今天的孩子被视为掌上明珠,不仅幼儿教育得了“富贵病”,孩子也得了“富贵病”——高级童车、高级玩具、高级服饰必不可少。

除了高消费外,孩子越来越懂得享受,

变得养尊处优起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把创办高、中等幼儿师范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1953年,在南京师大、北

京师大、西南师大、西北师大和吉林师大相继设立了学前教育系或专业,承担了为全国幼儿

师范学校培养教师和培训高级幼教管理人员的任务。

目前,全国已有数十所高等师范学校设

置了学前专业。

北京师大和南京师大设立了硕士、博士点。

据统计,我国学校教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7.58%。

他们作为幼教领域的高学历

者,主要到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学前教育行政工作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工作。

我眼里的当今学前教育

分析当今幼儿园犯有什么样的“大病”和开好治疗“大病”的药方,其实就是现今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想法,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一下吧。

我们幼儿

园地处城乡结合地段,有着城乡幼儿园特有的地域属性。

首先,投入高,回报缓慢。

农村幼儿园接收的多数是留守儿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无所知,

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吃吃睡睡,在哪里上学都是一样。

幼儿园之间的竞争打的也是价格战,为

了生存只有省,省工资、省伙食、省教具、省校车……。

这就导致了幼儿园硬件跟不上去,一年这个样子,十年也是这个样子。

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形成恶性循环,人员配备不到位,管理松散,

失去了幼儿园教育的最初目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其次,教师流动性很大。

对于幼儿教师这个行业很多人的理解仅为“保姆”,上班时间长,待遇低,导致很多幼师到最后转行,优秀的幼教老师很难在这个行业坚持到最后。

在这个行业工

作的老师,很多都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认为自己做的是个没有钱途的事情,散

漫、随意、不求上进、对自己的职业缺乏热情、对孩子缺乏爱、责任心不强,使得这个行业一直进步不大。

再者,幼儿园教育重教轻保。

当今中国的幼儿园大部分把识字和算术作为办园特色,开设舞

蹈美术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而忽略体格锻炼,不重视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家长也把认识多少个子、会几十以内的加减法作为评判一个幼儿园好坏的标准。

让那些重视培养孩子良

好行为习惯的幼儿园没有市场,为了迎合家长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初衷,而选择落入俗流。

最后,家园教育达不到统一。

隔代教育重视的是孩子的身体,

而忽略的孩子的心理。

在爷爷

奶奶的眼里,只要孙子别冻着了饿着了就可以了。

所以就有了有的孩子是被精心教育大了,而有

的孩子只是被养大了。

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都是自己穿衣吃饭洗手,

而回了家全都“不会了”。

师布置回去的任务根本没有人和孩子一起完成,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就淡了。

有的家长甚至认为他

付了学费,教育好孩子就成了老师一定要完成的任务。

试问,家园无法做到一致,孩子能教育好

吗?

综上所述,我觉得对于幼教这个行业,首先要有政府的鼎力支持,很多政策也应该向幼教偏

斜,鼓励私营业主开办高层次的幼儿园。

对同层次的幼儿园统一收费,加强黑幼儿园的打击力度,

鼓励良性竞争,杜绝恶性竞争。

对优秀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国考来考取公办教师,杜绝人才流失。

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让人们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大力宣传学前教育的目标,做到家喻

户晓,严禁把识字算术作为考评老师考评孩子考评幼儿园的标准。

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在打工

集中的区域开办幼儿园,鼓励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教育。

幼儿园教育活动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

活动设计与指导》,让孩子体格健壮、心理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地成长。

课程设计与安排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启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让孩子真正融入课堂,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乡村宝宝教育课程》简要介绍

一、《乡村宝宝教育课程》的提出:

陈鹤琴先生曾指岀:

“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源泉。

我们幼儿园正处于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农村,孩子们对贴近自己生活的农业生产与农事活动很感兴趣,而教师却只局限于课本知识,不能很好地联系农村实际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开展活动。

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特色,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引导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便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本课题是我们在原有《实用性发展课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深化,我们的的研究主要是运用现

代教育技术,营造学习的氛围,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作用。

利用农村的教育资源,让幼儿更多的参与农民的农事活动,与农作物零距离接触,培养他们运用基本的科学方法探究问题,提岀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种科学的技能与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乡村宝宝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

1、以学习生存,学习学习,学习创新为总目标,充分利用周围的事物,现象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

的求知欲,如口《好玩的树叶》,就可以将幼儿带到树丛中,问他们树叶可以怎么玩,然后带着问题就去探究,通过创设和提供各种适宜幼儿生理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自主发展。

2、接触社会,了解家乡的农业特色。

愿意尝试各种农用器具的使用,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培养幼儿亲农爱农,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三、研究《乡村宝宝教育课程》的目标的意义:

1、主要观点:

我们幼儿园地处资源广阔的农村,这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变化,农作物有的结果,有的开花……给孩子

以活的教材。

我们幼儿园里的孩子对农村的农业生产与农事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

我们让孩子们用泥土做游戏、制作活动;

探索、感知泥土的特点,了解泥土对人类作用;

由此我们还延伸了主题活动《神奇的种子>,我们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在观察、操作、愉快中学习,充分体验种子的神奇……,随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及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他们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能,如挖坑、点豆豆等,我们认为,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就要充分利用与发挥,鼓励他们在活动中观察、操作、实践,掌握一些科学技能。

2、创新之处:

(1)、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农业生产与从事农业活动,从儿童的立场岀发,进行了本土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的研究。

(2)、学会关爱农民,关爱身边人,培养他们亲农爱农的情感。

我们在园内开辟了种植园,让幼儿亲自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在《秋天的农庄》一课,教师利用一些废旧物品,让幼儿动手动脑,制作物品把秋天农忙时候的场景展现出来,不仅能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农忙的景象,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作力。

3形成宝玉教育课程

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规程》精神,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优势,寻求一条适合农村幼教发展的新路子,开创农村幼儿教育的新天地。

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构建适合我园实际的有使用价值的园本课程。

虞永平:

“小学化”现象透视

作者:

虞永平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点击:

30时间:

2012-4-22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由来已久。

最初的幼儿教育,尤其是发端期的幼儿教育多多少

少具有小学化特点。

陈鹤琴等人就曾经对这一现象提出过尖锐的批评,可以说陈鹤琴的单元课程、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就是在对具有浓重的小学化、成人化教育的批判和反思中发展起来的。

1954年,教育部、出版总署颁发的《关于出版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幼儿园课本、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工农兵妇女课本、教材的规定》就指出当时有些幼儿园读本”中的认字教

育违背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关于幼儿园不进行识字教育的规定”。

这在一定意义上

说明当时有些出版物有小学化”倾向。

不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教育过程中的

小学化”现象。

在过于强调知识获得和技能训练的背景下,小学化”现象很容易发生。

文革”

结束后的1979年,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托幼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的《会议纪要》明确指出:

要防止和克服婴幼儿教育小学化和成人化。

这是政府文件较早明确提出的要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的要求。

198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教委等8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

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克服无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小学化”倾

向。

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消除小学化”现象。

初小学化”的表现是显性的,就是教师太注重教学,忽视了游戏和其他活动,教师的教学太

像小学,教师说得多,甚至以教师说为主,幼儿没有参与的机会,缺乏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基本上被成人所控制。

1989年,《国家教委关于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意见》指出:

“实施《条例》和《规程》是推动和深化幼儿教育改革的过程。

当前幼儿园保育、教育和管理工作较普遍存在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现象。

”因此,幼儿教育改革和消除“小学化”现象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消除“小学化”现象一直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小学化”问题再度受到关注

三十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当前在某些地区“小学化”现

象还很严重。

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大声疾呼要消除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现象。

《国务院关于

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可以说,造成“小学化”的原因就是这些基本原则没有得到落实。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李天顺在“教育部介绍全教会以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和中小学的正规学业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珍惜幼儿童年的独特价值。

“小学化”的教育是在拔苗助长,只能是适得其反。

但是现在确实有这样的问题存在,我们也高度关注这一问题。

我在基层的幼儿园看到这样几种现象,一种现象是,一个老师面对四十多个孩子,教室里面也没有玩具和其他教育材料,老师也是小学老师,他怎么样来教呢?

只能在黑板上教孩子识字。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和应试教育逐步向幼儿园渗透有关系。

另一种现象是,社会上的一些商业性炒作误导了家长,网络上有很多宣传,比如: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是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亲。

”孩“子可以五个月识字,两岁应该识两千字,三岁应该识三千字,可以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

”这些宣传完全不符合学前教育发展规律。

由此可见,“小学化”现象在当前学前教育中确实存在,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小学化”的现实表现

小学化”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方式。

所谓显性的表现是指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

表现与小学教师无异,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与小学生无异。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幼儿端坐静听,教师始终处于讲解的状态。

这种“小学化”的典型现象的确存在,而且在一些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还会更严重一些。

尤其是在一些幼儿园师资奇缺的地方,没有专业资质的人员担任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一些中小学富余或聘余的教师转岗进入了幼儿园,而相关的专业培训又没有跟上,这样就很可能出现这种典型的“小学化”现象。

在一些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地方,虽然教师的专业合格,但由于班级规模过大,如有些班级达到50〜70人甚至更多。

也必然导致“小学化”现象。

由此可见,要消除显性的“小学化”现象,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学前教育机构的物质条件。

提高教师素质。

除了上面这种典型的、显性的“小学化”现象外,还有一种“小学化”现象相对隐蔽,是隐性的,如不作深入观察,我们是不易发现的。

这种隐性的“小学化”现象的表现有可能是间歇性的,其典型特点是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存在着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幼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了应有的自由,教育过程失去了应有的趣味和快乐。

这种隐性的“小学化”现象存在于很多幼儿园,一些拥有闪亮光环的幼儿园也难免会有这种现象存在。

隐性的

“小学化”现象可能是观念问题造成的,也可能是教育技能和策略的缺乏造成的。

相对而言,观念问题是核心问题。

如果一个教师在观念上不认同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没有认识到幼儿应有的权利以及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就很容易导致“小学化”现象的产生。

因此,要避免隐性的“小学化”现象,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课程观和活动观。

三、切实解决“小学化”问题

现代科学的学前教育的产生得益于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告诉人们,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是不同的,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

发展心理学促进了学前教育的科学化,提高了学前教育课程和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可以说,一个多世纪以来,学前教育就是在对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科学化的。

遗憾的是,对儿童和儿童教育的科学认识远没有在所有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中充分确立起来。

幼儿园教育中存在“小学化”现象就是一个明证。

因此,如何回到儿童、回到本原、回到基本理论,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也是需要所有学前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抓好国家正在努力推进的幼儿园教师“国家培训计划”,同时加强各级各类的幼儿园教师培训,尤其是要关注最基层、需要最迫切、最缺乏专业性的教师的培训;

还应加强师范院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师范院校本身的培养门槛,避免把不合格的师资输送到幼儿园去,尤其要避免师范院校中专业教师数量少、专业水准低的现象,努力避免师范院校教师学历不达标、专业不达标的现象,切实保证输送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这是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根本途径。

当前。

国家正在努力推进学前教育的质量工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这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

“科学保教,

提高质量。

这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实现每个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坚决防止‘小学化'

成‘人化'

倾向。

要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积极交往中,通过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童年,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二要强化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制度。

同时,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和科研工作,积极探索符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特点的儿童保教方法。

三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自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监督下,在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在广大家长的支持下。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必将逐步得到解决。

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必将在科学化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

时间:

2012-4-22

金日勋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2011.3)点击: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

幼儿园;

家长;

教育主管部门

幼儿教育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我们应在分析其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杜绝这种倾向的继续存在。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儿教育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其具体表现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幼儿认知水平大多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对象以表象为主,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尚不具备进行复杂思维的生理基础。

基于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

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

”但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

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

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

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

这实质就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

(二)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教学方法上的主要表现就是将幼儿教学课堂化,以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

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

教师做、幼儿看;

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

为了配合知识掌握的目标,很多幼儿园要求幼儿学习拼音,掌握10以上加减法

运算。

在教学中,教学现场呈现出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角色游戏少的特点;

在教学后,教师常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

这种讲授式教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

幼儿长期处在这样机械的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整天在紧张与焦虑中度过,极易对入园和上学产生焦虑或厌烦情绪。

(三)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评价幼儿时标准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考核幼儿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把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多少作为评价幼儿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实质即是重视结果、轻视过程。

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幼儿教师不关心幼儿如何学习,不了解幼儿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不清楚幼儿发现探索时的乐趣、遇到困难时的迷茫、尝试活动中的期待,也就不能根据幼儿的实际进行评价,完全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

这种评价标准势必会制约幼儿创造的热情,泯灭他们活泼的天性。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

(一)家长的愿望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升学的主要标准,尤其是以知识掌握度为衡量标准的高考的长期存在使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诸多阻碍,各种新的教育理念难以落实。

这种教育现实也同样影响了我国的幼儿教育。

在一些错误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家长普遍追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强调孩子的知识学习而不顾孩子的身心需求,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不惜拔苗助长,渴望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

山西省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家长希望

孩子到幼儿园“多学些知识”。

由此可见,家长的愿望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重要原因。

(二)幼小衔接机制的缺乏

尽管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小学入学不许考试,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缺少,仍有部分小学,特别是高质量的公办小学为了获得较好的生源而进行了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并按考试成绩分班。

在此入学压力下,幼儿园不得不配合小学的要求,为让孩子们上小学而提前进行小学阶段的教育。

(三)民办园的逐利与幼儿教师素质的低下新世纪以来,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园纷纷被推向市场,公办园大量减少,民办园数量迅速增加。

这造成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的市场导向,为了获利,很多民办幼儿园丧失了教育立场,只是一味迎合家长的需求,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而开设一些小学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

与此同时,我国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长期不受重视,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受到严重影响,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进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将小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到幼儿园,致使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倾向。

三、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一)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首先,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社会影响和自身收益,而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坚持正确的教育立场,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开展幼儿教育活动。

其次,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其对家庭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心理上均有很强的依赖性,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基础。

在某种意义上,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决定了幼儿教育的好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可见,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以自身对教育立场的坚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以幼儿园和家长形成的教育合力促使幼儿教育回归其应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