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2026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docx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

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

试题一:

【A型题】

1.构成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是

A.传染源、宿主、传播途径

B.传染源、传播途径、机体

C.传染源、传播途径、环境

D.传染源、传播途径、自然环境

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传染源是指

A.机体内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B.体内有细菌的人

C.机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的人或动物

D.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E.体内有病原体排出的人

3.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

A.潜伏期B.传染期C.前驱期D.发病前期E.隔离期

4.传染期是指

A.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的时间

B.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C.从感染病原体到症状出现的时期

D.从临床症状出现到停止排出病原体的时期

E.从症状出现到完全消失的时期

5.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A.潜伏期B.前驱期C.传染期D.临床症状期E.恢复期

6.确定接触者检疫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A.前驱期B.恢复期C.传染期D.潜伏期E.临床症状期

7.节肢动物自吸入病原体至能够感染易感者,需完成其生活周期中的某个阶段后,才具有传染性,所需的这段时间称为

A.外潜伏期B.传染期C.前驱期D.非传染期E.潜伏期

8.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所携带病原体的型别、毒力

B.携带病原体时间的长短

C.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

D.有无间接排出病原体

E.病原携带者的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9.传播途径是指

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

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

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

D.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

E.以上都不是

10.疫源地是指

A.传染源能达到的范围

B.传染源所在的地区

C.传染源容易聚集的地方

D.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E.易感者聚集的地方

11.对暴发流行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

A.收集有关信息,以便为形成传染源及传播方式的假说提出依据

B.提供可能暴露地点的线索

C.证实某些人群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D.识别可能引起续发传播的因素

E.判断续发传播是否已经发生

12.出现单个流行高峰后,接着出现一批病例,在流行曲线上形成—个尾巴,这往往是由于

A.共同媒介传播后继之以接触传播

B.连续传播后继之以共同传播

C.通过接触疫水传播

D.通过接触生物媒介传播

E.生物媒介传播和接触疫水传播同时存在

13.构成“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有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微生物、媒介、宿主

C.寄生虫、中间宿主、终末宿主

D.病原体、机体

E.病人、污染物、外界环境

14.“传染病的高危人群”是指

A.从未患过本病的人

B.免疫水平较低的人

C.具有特殊行为方式的人

D.抵抗力较低的人,其原因可能是从前患有某些疾病等原因

E.具有最大的易感性,最容易接触传染源的人

15.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毒力

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

C.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

E.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16.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以导致疾病的爆发或流行

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以终止疾病的流行

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加

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爆发准备了条件

17.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传播媒介D.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

18.下面各项陈述,何者不适于解释传染病水型流行

A.在水源易受污染的地区多发

B.疾病的发生与冬季关系很大

C.疾病的发生与职业和性别无关

D.多次暴发时流行曲线可能不只—个高峰

E.对污染水源采取措施后流行即可停止

19.孕妇患风疹后,可能引起胎儿畸形,这种传播病原体的方式称为

A.上行传播B.水平传播C.医源性传播

D.垂直传播E.分娩时引起的传播

20.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

A.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过程

B.病原体沿—定传播途径扩散的过程

C.易感人群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发病的过程

D.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新旧疫源地的过程

E.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不断繁殖的过程

21.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A.疫点B.家庭C.疫区D.疫源地E.团社

22.很多呼吸道疾病存在周期性流行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易感者积累B.自然环境有周期性变化C.人口流动

D.发病率变动E.以上都不是

23.以下哪一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其长短影响流行特征

B.决定预防措施

C.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D.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E.判断传染源与续发病例的关系

24.以下哪一项不是接触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A.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消毒制度,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减少传播

B.病例—般呈散发和家庭聚集性

C.流行过程缓慢,全年均可发病。

无明显季节性高峰

D.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较多

E.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

25.以下哪一项不是经饮用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A.发病年龄有差异,新迁入者易发病。

原居住区的病例多集中于儿童

B.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水源的历史

C.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的差异

D.常受污染的水源病例可终年不断,发病呈地方性,一次大量污染可导致暴发

E.停止使用污染的水源等措施后可控制流行

26.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是

A.流行性感冒B.麻疹C.狂犬病D.脊髓灰质炎E.病毒性甲型肝炎

27.病原携带者是指

A.由于过去受到感染而对某病有免疫力的个体

B.通过自然的或人工的方式而获得被动免疫的个体

C.无任何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传染性相对较小的个体

E.急性期病人

28.慢性病原携带者指恢复期携带病原体至少超过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E.以上都不对

29.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

A.常有季节性特点

B.常有周期性特点

C.易暴发

D.A+B

E.A+B+C

30.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

A.散发为主B.呈周期性C.病人有食用被污染食物史,不食都不发病

D.儿童发病为主E.呈季节性

31.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

A.无地区性,但有季节性

B.有地区件,但无季节性

C.有明显的职业特点

D.无明显的职业特点

E.发病年龄无差异

32.经土壤传播的意义大小,取决于

A.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

B.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

C.个人卫生习惯

D.A+B

E.A+B+C

33.引起医源性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A.经空气传播B.经污染物C.共同媒介传播

D.媒介昆虫传播E.经手直接传播

34.垂直传播是指

A.经胎盘传播B.上行性传播C.分娩时引起的传播

D.A与BE.A、B、C均是

35.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新生儿增加B.易感人口的增加C.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D.免疫人口的死亡E.以上均是

3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A.传染病流行B.易感人口的迁出C.计划免疫

D.免疫人口的死亡E.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37.疫源地的消灭必须满足

A.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了排菌状态

B.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

C.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该病最长潜伏期观察,未出现新病例或感染

D.A十B十C

E.以上都不是

38.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社会因素C.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D.病原体的毒力E.以上都不是

39.因吃不洁食物而感染痢疾,食物是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传播因素D.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

40.病原体能够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被称为

A.致病力B.侵袭力C.传染性D.毒力E.抗原性

41.病原体生存、生长和繁殖的自然场所被称为

A.媒介物B.宿主C.临床病例D.传染源E.污染物

42.病原体的排出门户不包括

A.消化道B.心血管系统C.皮肤D.呼吸道E.泌尿生殖道

43.下列哪项不是水平传播方式

A.空气传播B.经水传播C.产前期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D.经食物传播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44.人群易感性是

A.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的

B.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波及到的范围

C.病原体从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再侵入易感机体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E.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易感受的程度

45.关于传染病潜伏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确定病人的隔离期限

B.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

C.评价某些预防措施的效果

D.判断疾病的流行面貌

E.判断受感染的时间

46.下列哪种疾病不是人畜共患疾病

A.钩端螺旋体病B.伤寒C.结核病D.阿米巴痢疾E.血吸虫病

参考答案

1.E

2.D

3.A

4.B

5.C

6.D

7.A

8.E

9.C

10.D

11.A

12.E

13.D

14.E

15.C

16.E

17.C

18.B

19.D

20.D

21.D

22.A

23.C

24.E

25.A

26.D

27.C

28.C

29.E

30.C

31.C

32.E

33.E

34.E

35.E

36.D

37.D

38.C

39.C

40.A

41.B

42.B

43.C

44.E

45.A

46.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