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2387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中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文档格式.docx

A.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18~0.5A

B.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10Ω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25W

中考选择题过关训练第一版

考查范围:

声现象

考点扫描:

1、声音的产生;

2、声音的传播;

3、声音的三要素;

4、噪声的防治;

5、回声的应用(声纳与雷达的区别)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D.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2.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中心城区汽车禁止鸣笛B.主干道路面“刷黑”

C.纺织工人使用防噪耳罩D.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

3、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B.防止噪声产生

C.阻断噪声的传播D.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4.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D.在校园周围植树

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6、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长期生活在噪声的环境下还会损伤听力。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听力的是(  )

A、在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B、在居住的房屋周围多植树

C、在家里带上耳机听音乐D、在闹市区将门窗装上双层真空玻璃

7、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A.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老师用扩音器讲课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8、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考查范围:

热现象

1、温度计的使用与原理;

2、物态变化的实例分析;

3、熔化与凝固的特点;

4、汽化的两种方式;

5、液化的分析(白汽现象)6、升华与凝华的特点

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

B.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

C.高空中的冰晶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

D.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

2.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冒“白气”B.日光灯用久后两端变黑

C.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D.冰雪消融

3、右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冷剂在冷冻室内液化放热

B、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汽化吸热

C、制冷剂在冷冻室内汽化吸热

D、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凝固放热

4、“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

研究人员在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

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镓的熔点低于30℃,沸点高于490℃

B.金属镓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C.碳纳米管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D.“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态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光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1、光沿直线传播原理;

2、光速与声速比较;

3、光的反射规律;

4、光的折射规律;

5、反射成像与折射成像区别;

6、反射成像特点;

7、折射成像特点;

8、小孔成像原理与特点

1.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日食的形成B.树在水中的倒影

C.小孔成像D.站在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2、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点燃

C.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D.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3、同学们在东湖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

B.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

C.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D.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透镜成像

1、凸透镜与凹透镜区别;

2、三条特殊光线;

3、凸透镜成像规律;

4、透镜成像的应用;

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成倒立、放大的像B.无法成像

C.成倒立、缩小的像D.成正立、放大的像

2、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B.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C.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在光屏成倒立、放大的像。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  )下,则在光屏上

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D、无法成像

眼睛及矫正

1、眼睛的结构(与照相机对比);

2、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

3、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

1.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所成的像是实像

C.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D.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2.下列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  )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机械运动

1、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分析;

2、匀速直线运动的实例分析;

3、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1.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B.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D.“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2、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

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蓝天上的白云B.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C.受油机D.天安门城楼

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D.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4.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火车观望。

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

B.小明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旁边的列车为参照物

C.小明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D.小明感觉旁边的列车向相反方向开去是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

5、“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携手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相对于“神州八号”是静止的

B、“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神州八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神州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物质的本身属性

1、质量相关概念;

2、密度相关概念;

3、比热容相关概念;

4、热值相关概念;

1、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角度考虑的是(  )

A、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B、用铜丝做导线

C、用塑料做砂锅的手柄D、用厚钢板做潜水艇的外壳

2、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由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火箭中选用了纯度极高的液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氢的(  )

A.密度小B.热值大

C.沸点低D.比热容大

3、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B.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C.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D.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电动机与发电机原理

1、奥斯特实验;

2、法拉第电磁感应;

3、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作用;

1.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2.下图是一种手压式环保节能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

使用时,迅速按压手柄多次,闭合开关灯泡就能发光。

这种不需要干电池的手电筒的工作原理是()

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B.电磁感应现象

C.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D.电流的磁效应

3.下列实验中能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是(  )

4.下列装置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5、右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

A.电磁炉原理B.电磁铁原理

C.电动机原理D.发电机原理

6、如图所示,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保持磁体不动,若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导线ab斜向上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

B.若导线ab水平向左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C.若导线ab竖直向上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D.若导线ab竖直向下运动,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7、下列四幅图中,与发电机原理相同的是()

安全用电

1、安全用电原则;

2、触电时的救援;

3、电流过大的两大原因;

1.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2.下列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3、为了确保用电安全,下列做法应避免的是(  )

A.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B.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C.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D.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闭合电源开关

分子动理论

1、分子动理论;

2、分子动理论解释三态;

1.以下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下列物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地球—银河系—太阳系—宇宙B、电子—质子—原子核—原子

C、原子—原子核—中子—电子D、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力与运动

1、惯性与惯性定律;

2、力与惯性的区别;

3、惯性与运动的联系;

4、力与运动的联系;

1.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

A.用力拉弓使弓弯曲

B.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

C.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用力捏自行车的手刹使它停下

2、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

C、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D、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3、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防止(  )

A、汽车突然减速时,司乘人员由于惯性向前撞击车身而受到伤害

B、汽车突然加速时,司乘人员由于惯性向后撞击车身而受到伤害

C、汽车突然加速时,司乘人员由于惯性向前撞击车身而受到伤害

D、汽车突然减速时,司乘人员由于惯性向后撞击车身而受到伤害

机械能

1、机械能的概念;

2、影响动能因素;

3、影响势能因素(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4、机械能内部的转化(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5、机械能守恒

1、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

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B、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C、机械能变小,重力势能动能变小

D、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2.如图所示,运动员正在进行蹦床比赛,下列关于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员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

B.运动员弹离蹦床后,因为惯性他可以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C.运动员下落的速度最大时,他的动能最大

D.运动员的速度为零时,他的重力势能最大

内能与比热容

1、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2、内能的改变;

3、吸热与放热的计算;

4、比热容的应用;

5、比热容与热值的区别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物体不一定都具有内能B.相同体积的0℃的冰和0℃的水比较,0℃的冰的内能较小

C.物体内能减小时,它的温度一定降低D.物体内能增大时,一定从周围吸热

能量转化(含有核能)

1、能量转化分析;

2、核能的利用;

3、热机的工作原理;

4、能源的分类;

1、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A.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B.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

C.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D.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

2、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

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

A.①压缩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做功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做功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压缩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①做功冲程 

D.①压缩冲程 

3、同学们都是未来理想能源的探索者和使用者。

关于未来理想能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B.必须全部转化为电能,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C.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D.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压力与压强

1、固体压强的计算与分析;

2、液体压强的计算与分析;

3、大气压的存在;

4、大气压的测量;

5、大气压与季节、高度、阴晴、纬度的关系;

6、气压与流速关系;

7、封闭气体气压与体积、温度的关系8、压力的分析与计算

1、下列四幅图中,利用相关部件减小压强的是(  )

A、铁轨下的路枕B、推土机的土铲C、破窗锤的锤头D、篆刻刀的刀刃

2、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7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

106Pa。

A、手指至少要用500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B、手指至少要用0.5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C、手指只需500N的力,就可将图钉帽按压至与松木松木表面紧贴

D、手指只需0.5N的力,就可将图钉帽按压至与松木松木表面紧贴

3.如图所示。

将一圆台型装满水的密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1丿;

若将容器倒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容器对水平桌面上的压强为p2丿。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p1=p2;

p1丿=p2丿

B.p1=p2;

p1丿>p2丿

C.p1>p2;

p1丿>p2丿

D.p1>p2;

p1丿=p2丿

4、武汉地铁2号线已经开始运营。

如图所示,乘客候车时必须站在安全线之外,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B、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D、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估测、估算

1、常见物理量的估测与估算;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握力约为3000N

B.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C.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

D.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51、某同学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附近某大型商场只需3分钟”。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附近的大型商场的路程比较接近的是(  )

A、10000mB、200mC、400mD、2000m

受力分析

1、平衡力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三要素;

4、受力分析;

5、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6、质量密度体积计算;

7、浮力计算;

8、杠杆平衡计算

1、如图所示,条形磁铁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2m,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根细线竖直向上拉磁铁A。

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mg,则B对A的支持力F1和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F2分别为(  )

A、F1>0,F2=2mg

B、F1=0,F2=3mg

C、F1=0,F2=2mg

D、F1>0,F2=3mg

2、下列图中所受到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分别均为2G

B.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

C.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

D.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

4.如图所示,小汽车受到的重力为G,它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

若考虑周围空气对它的影响,则下列关于G和F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G=F   B.G>

F   

C.G<

  D.无法比较

5、下图所示的应用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6、如图所示,弹簧下端固定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

设想从某一时刻起地球的引力突然减为原来的一半,则弹簧对物体的弹力(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  )

A、变为原来的两倍B、变为零

C、不变D、减为原来的一半

7、如左图所示,将物块甲和乙分别挂在轻质杠杆的两端,O是杠杆的支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OA:

OB=1:

2;

再将物块甲浸没到水中,如右图所示,杠杆平衡时发现OA:

OC=1:

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是2ρ水

B、甲的密度是1.5ρ水

C、甲乙的质量之比是1:

2

D、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

1

8.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将空饮料罐慢慢向下按,我们发现向下按的力越来越大。

根据以上的实验过程,下列猜想最符合研究目的的是()

A.物体排开液体越多,所受浮力越大

B.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C.向下按的力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D.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9.如图所示,将重为5N的小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小球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5N

B.小球的体积为400cm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