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2620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仿真模拟五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在实践中,人们只有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准则,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理想标准。

可以说,道德规范则是道德理想标准的前提和基础:

道德理想标准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反映了道德行为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肖群忠«

道德理想新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高于现实的未来性因素,就是道德理想,它含有还不能被当代社会大多数成员遵照实行的比较高的道德要求。

B.道德理想包含着一定社会阶级和它的成员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向往,它与一定阶级的社会理想相联系。

C.一定的阶级会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个理想等同于社会理想,它包含着对未来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的预见。

D.恩格斯认为,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是一回事,它反映出的未来社会观念与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一致的方面,和社会理想相吻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道德理想注重未来社会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而社会理想更注重未来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内容的构想设计。

B.道德理想能动员广大群众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变革社会的进步活动中,而与科学的社会理想相比,它的准确性、严谨性、论证性都显得不足。

C.道德理想需要人们先理解接受,化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也就是说道德理想在现实中有一个转化为社会理想的过程。

D.道德理想标准高于道德规范准则,它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的性质,社会上多数人能接受“按劳取酬”却不能奉行“不计报酬”就证明了这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在内容上着重点不同,在形成过程上有先后之分,在实践途径上道德理想更接近于实践。

B.革命阶级追求奋斗的社会理想,带有道德理想色彩,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奋斗就是明证。

C.既然空想社会主义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直接源泉,那么可以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有超前的科学预测,与科学社会主义重合度极高。

D.承认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联系,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前者代替后者;

承认二者的差别,则要求人们注意发挥后者在实现前者中的作用。

【答案】1.C2.C3.C

【解析】

1.试题分析:

题干“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是对文本内容的考查,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C项,“等同于”表述错误,原文第二节为“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阶级的政治理想”。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答题关键词“微博不是好的说理形式的理由”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答题区间在文章第三节,C项“道德理解”与“社会理想”关系理解错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选题中的C项就是曲解文意。

3.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C项“科学预测”分析有误。

原文第三节“社会主义理想就首先在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以道德预测和理想的形式得到了首次表现。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选项。

“当代李清照”———沈祖棻

一提到沈祖棻,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要在她的名字前冠以“当代李清照”的称号。

吴宓曾盛赞沈祖棻:

“棻词殊佳,宓所识女中第一,”

沈祖棻1909年生于苏州一个保留着浓厚的文化传统但已衰落的地主家庭。

家庭的文化熏陶使她自幼就对文学显露出强烈的爱好和天赋。

1932年,这个年仅23岁的大学生,愤然执笔,以一阕«

浣溪沙»

,将“九一八”事变后国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患,传递得浓密婉转,令中央大学文学院长汪东拍案叫绝,更令沈祖棻由此赢得“沈斜阳”别号———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

鼓鼙声里思悠悠。

三月莺花谁作赋?

一天风絮独登楼。

有斜阳处有春愁。

1934年,沈祖棻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1937年与小她四岁的金陵大学同学程千帆在安徽屯溪结婚,那是南京被日机疯狂轰炸后他们的匆忙避难之地。

抗战期间,他俩辗转在成都、乐山等地的几所大学任教。

1942年,沈祖棻在金陵大学授课时,物色了一些有造诣的学生成立正声诗词社,她还将四位学生的诗词结集成«

风雨同声集»

出版。

正是“月里山河连夜缺”的动荡岁月,这群师生用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挚爱,坚守了对中华文化的深情。

沈祖棻是著名词人和评论家,然而,无论创作还是研究,她的一生都备受干扰:

年轻时便遭逢战乱,飘摇动荡的岁月里,读书人的三尺书桌岂能安宁?

38岁时剖腹产女,庸医将一块手术巾遗留在她腹内,此后几年备受折磨;

她与程千帆夫妻情深,却聚少离多。

1956年,沈祖棻从南京来到武汉,与任中文系主任的丈夫共同执教于武汉大学,孰料时隔不久,程千帆就被打成右派。

他蒙冤和被遣送乡下劳动的近20年中,一家三代的生活多靠沈祖棻操持、负担。

除了“八口曾为巧妇炊”的烦琐艰难,作为“右派家属”,更要吞咽无尽的冷眼、歧视;

夫妻俩城乡两隔,唯有书信往还,她那首读来辛酸的七律,题为“千帆沙洋来书,有四十年文章知己患难夫妻,未能共度晚年之叹,感赋”。

好容易盼得到“文革”结束,沈祖棻却于1977年不幸死于车祸。

那个悲伤欲绝的苦夏,程千帆挥泪、挥汗整理亡妻遗稿。

这是一对患难夫妻与文字知音最后的对话,也是他对沈祖棻最体贴、周全的纪念吧。

词在而人亡,让她的作品存世并传扬,成为程千帆最大的心愿。

他整理、出版了她的大量遗作,包括她最负盛名、滋养了无数读者的古诗词鉴赏文字«

宋词赏析»

«

唐人七绝诗浅释»

沈祖棻填词的方向不是吟风弄月或仅诉一己悲欢,而是侧重于寄托国家兴亡之感,所谓“乱世死生何足道,汉家兴废总难忘”。

如果说,李清照早年还有众多词作,记录了优裕日子里的闲情雅趣,沈祖棻则是从年轻起就不得不直面悲惨了:

日寇肆虐,苍生蒙难,将士喋血􀆺

􀆺

那些人间愁苦或壮怀激烈,不能不涌入她的笔端。

从1932年到1949年,她填词500多首,其中400多首创作于抗战时,好些词让人读来愁入肝肠或热泪盈眶。

1944年8月的衡阳之战,守城战士喊着“来生见”的___4___豪言,与日寇殊死拼搏。

沈祖棻闻讯,写下悲歌慷慨的«

一萼红»

,被词坛称为“千古一叹”。

抗战结束后的时局凋敝,民生多艰,沈祖棻在词里也多有反映并痛加针砭。

最为难得的是,无论写乱世儿女的流亡之痛、相思之苦,还是伤心“无限斜阳,有限江山”,她都绝无标语口号式的直露浅白,或辞胜于情的矫揉造作。

那些急管繁弦,被调度得细密婉丽,既情动于衷,又有深湛的学养支撑,发声吐字遂珠圆玉润、余韵悠长。

沈祖棻1976年6月的日记写道:

“与早早(外孙女)折夹竹桃二小枝,野花草三茎,松枝二小枝,插瓶。

灯光下美好有致。

不要忘了,那正是“文革”末期,大地还笼罩着瘴气,她也行至晚年,又饱经摧折,而情致依然细腻婉约。

读来不由得心生感叹:

虽然沈祖棻绝无寻常闺阁诗人的小女儿口吻,但那几茎野草、闲花、树枝多么能透露信息,对女诗人来说,最理想、最相宜的场景,真应该是携一卷诗书,寻芳归来,再从容把玩案上清供。

人人都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这言之凿凿的公理,不知是由多少代诗人的悲剧性人生堆砌和淬炼而成。

假如李清照、沈祖棻们有幸一直安享太平安闲岁月,比如,早上慵懒醒来,闲看帘外绿肥红瘦;

或行舟至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那么,诗词写得清浅、纤柔些又何妨呢?

所谓的诗家之幸,不要也罢。

相关链接

①沈祖棻,字子苾,笔名绛燕、苏珂。

我国现当代最优秀的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家,著名教授。

曾任教于华南多所高等学府中文系。

有“当代李清照”美誉。

与夫———著名文学教授程千帆合称“程沈”,曾被师友赞为“昔时赵李今程沈”。

②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沈祖棻没有李清照早年那种优裕时光,她的词作不是在吟咏风月,而多表达国家兴亡之感,关心国政,针砭时弊。

B.沈祖棻一生饱经坎坷,尤其是1956年丈夫被打成右派后,夫妻二人经历了近20年的分离,期间,她饱尝生活的艰辛和无尽的深重的折磨。

C.23岁时,沈祖棻以一阕«

一鸣惊人,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汪东对词作浓密婉转的忧患之情拍案叫绝,并由此送她别号“沈斜阳”。

D.“国家不幸诗家幸”,假如沈祖棻一生安享太平安闲的岁月,那么,这种缺少悲剧经历淬炼的人生一定只会孕育出清浅、纤柔之作。

5.作为“我国现当代最优秀的词人”,沈祖棻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分析。

6.沈祖棻有“当代李清照”的美誉,你认为沈、李二人有哪些相似之处?

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做简要分析。

【答案】4.A5.①“九一八”事变后,她以一阕«

,表达了国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患。

②抗战期间,她成立正声诗词社,用对古典诗词的挚爱,坚守了对中华文化的深情。

③抗战期间,面对日寇肆虐、苍生蒙难、将士喋血,她以大量诗词表达人间愁苦或壮怀激烈,针对衡阳之战,她创作了悲歌慷慨的词坛称为“千古一叹”的《一萼红》。

④抗战胜利后,她针砭时事,反映时局凋敝,感叹民生多艰。

6.沈、李二人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二人的人生经历和诗词创作均有相似之处。

①两人都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即接受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沈祖棻出生于有着浓厚文化的地主家庭,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家庭文化氛围都对她们二人的成长产生了影响。

②两人与丈夫都有志趣相投、尽情酬唱的佳话。

李清照与丈夫志同道合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

沈祖棻与程千帆共同执教,研究诗词文学,并且她们都与丈夫有过诗词酬唱。

③两人都曾在战乱中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作品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

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难,用她的诗作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沈祖棻也同样经历了日寇侵袭山河破碎的苦难,她的诗作也寄托了国家兴亡之感。

④两人都有非凡的诗词才华。

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一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词作,为后人称道;

沈祖棻也有大量词作存世,并因诗词理论著作负有盛名。

4.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B项,“深重的折磨”于文无据;

C项,结合文本内容“1932年,这个年仅23岁的大学生,愤然执笔,以一阕《浣溪沙》,将‘九一八’事变后国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患,传递得浓密婉转,令中央大学文学院长汪东拍案叫绝,更令沈祖棻由此赢得‘沈斜阳’别号”分析可知,“并由此送她别号”不正确;

D项,从原文看,这种说法太过于绝对化。

点睛:

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

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张冠李戴等。

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5.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章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通读全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列出最能体现沈祖棻爱国精神的具体事例,然后分条进行概括分析。

此题注意原文第二段“以一阕《浣溪沙》,将‘九一八’事变后国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患,传递得浓密婉转”,第三段中“沈祖棻在金陵大学授课时,物色了一些有造诣的学生成立正声诗词社”,第六、七段中“沈祖棻则是从年轻起就不得不直面悲惨了:

那些人间愁苦或壮怀激烈,不能不涌入她的笔端”“从1932年到1949年,她填词500多首,其中400多首创作于抗战时,好些词让人读来愁入肝肠或热泪盈眶”等,如此筛选即可。

6.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探究题目有两个答题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

通读全文,联系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和创作情况,认真比对,找出两人的相同之处。

作答时,要先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再加以具体分析。

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这种方式要求文中关于这方面列举的事例比较充分;

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

本题适用第一种方式,答题时就某问题作深入探究,一定要结合原文事例。

向外延伸主要是就传主的某种精神结合实际作答,一般题干要求较为明确。

此题探究“沈祖棻”与“李清照”的相似之处分析即可。

如两人都曾在战乱中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作品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

两人都有非凡的诗词才华等。

鸟 冢

黄孝阳

从前,有一座山,山顶上有一间老房子,不知何年何月建造,墙体都是巨大的石头,上面覆盖着几寸厚的青苔。

鸟在屋椽上做巢,蜘蛛在檐角之间编织迷宫。

屋子正厅供有一尊真人高的菩萨,因为岁月的烟熏火燎,已辨不清材质。

菩萨的样子有点怪,不是通常的那种法相庄严,有点尖喙细脖,因为污垢,也没有惯常的慈眉善目。

山下的村人上山砍柴时常在这儿避雨。

若是两个人,相互说说村庄里的三长两短;

若是一个人,就看看山外的白云苍狗。

这天,雨下得很大,整座山峰像马一样打出响亮的鼻息,树林在马蹄下摇晃。

山顶上来了一个逃难的外乡少年。

他的父母被官府诬为江洋大盗。

衙役为找出他父母藏起来的财富,像放狗一样正跟在他身后。

外乡少年已经走了很远的路,浑身泥巴,身上还有许多被雨水洗得惨白的伤口。

上山的羊肠小道在大风里沉浮起伏。

少年跌跌撞撞进了屋,看见菩萨,情不自禁地跪下来,在菩萨面前许愿:

今日,若能逃过大难,来日定重塑金身。

磕头声惊醒了供案上打瞌睡的砍柴人。

砍柴人听清缘故,心生怜悯,把少年藏入菩萨的肚子———那里有一间小小的暗室,砍柴人抹掉少年留下的水渍与足迹,把少年的鞋子套在手上,弯下身子,在通往悬崖的路上留下两条大小不一的足迹。

过不多时,赶来三个衙役,面目凶狠,手上的钢刀雪亮。

衙役追问少年的下落,砍柴人指向屋外的悬崖。

衙役头听见屋梁上吱吱喳喳的鸟叫,心里生出疑惑,突地劈下钢刀,斩断砍柴人的胳膊。

大胆刁民,竟然敢哄骗朝廷。

衙役头大声咆哮。

砍柴人仍坚持说少年跳了崖。

衙役头又一刀剁下砍柴人的腿,狞笑着,指着屋梁上惊慌的鸟说,天下万物皆是朝廷的耳目,岂容尔等宵小欺瞒!

砍柴人闭目长叹。

暗室里的少年身体发颤。

衙役头哈哈大笑,一刀劈去,刀光比屋外的风还急。

一声脆响,利刃卷了口,菩萨的脖子上出现一条比针还细的黄澄澄的光芒。

衙役头吃了一惊,与手下两人互视一眼,各自提刀胡乱剁去。

菩萨的头颅滚落倒地,里面竟是一大堆金银珠宝,也不知是哪个朝代何人所藏。

千里做官只为财,衙役头大喜,没想竟在此间觅到发达,正欲捡起珠宝,左肋被一把钢刀捅入,还没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头颅已被另一把钢刀砍落。

甲衙役说,一人一半。

乙衙役说,好。

话音未落,他们手中的钢刀已不约而同地砍在对方的脖子上。

少年爬出暗室,来到砍柴人身边,涕泪交加。

砍柴人喘着气说,原谅这些鸟,它们不知人世险恶。

少年点头应了。

砍柴人的身体在少年手中逐渐冰凉。

少年葬了砍柴人,想想终是不忿,指着满屋聒噪的鸟,眼里溅出血,恨声说道,终有一日,定要拔掉你们的舌头。

少年回到尘世,坚忍行事,用从菩萨头颅里取出的珠宝为源,通贾天下,遂成一代巨商。

时间弹落下七千多个日子,某天午夜梦回,他想起昔日誓言,便集万贯家财重塑了一尊真人大小纯金打造面容慈悲的菩萨金身,打算运回那山顶,再去那好好修葺一下恩人之墓。

山高林密,天空幽狰。

时有野兽奔跑嘶嗥,唯独不复有鸟鸣之声。

他感到好奇,问从村子里请来搬运菩萨的农人,是何缘故。

农人笑道,20年前,我们这里的鸟还是会叫的。

那时,山巅上的房子里有一尊菩萨。

后来,菩萨头不见了,鸟就不叫了。

我们这里的鸟还有一桩奇怪的事,临死时,会聚集到一个地方,怎么赶也赶不走。

村子里有学问的人把那地方叫鸟冢。

他匆匆登上山顶。

在当年葬砍柴人的地方,已凸起一个巨大的坟墓,上面堆积了无数只有着金属光泽的鸟的尸骨。

几只眼珠乌黑、羽毛发黄的鸟正在上面缓慢地跳。

这天晚上,他梦见砍柴人。

砍柴人尖喙细脖身披氅衣,模样与原来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他问砍柴人,为什么会这样?

砍柴人含笑不语,张开嘴。

他惊呼,你的舌头呢?

砍柴人用手指蘸水在桌上写道,我是这里的鸟神,我的舌头被你拔走了。

他惊讶地说,我不过是一时戏言。

砍柴人微笑着,继续书写,鸟类没有戏言。

他笑起来,然后,他醒了。

他把纯金菩萨运下山,重新熔化,按梦中所见砍柴人的模样做了一个雕像。

他在老房子里住下来,每天对着太阳欢唱,每夜对着月亮轻歌。

就这样过了许多年,当他的眉毛垂落至嘴边时,满山都有了鸟叫。

(节选自«

微型小说选刊»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围绕那所供有菩萨的山间老房子展开,老房子见证了一切事实,贯穿着所有情节,起到线索的作用。

B.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说极尽各种手法之妙,既有逼真的神态描写,又有动作、心理上的细节刻画,还巧妙运用对话和衬托,使得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C.文中几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气氛,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小说第九、十两段属闲笔,对刻画少年或砍柴人的形象没有什么作用,完全可以删去。

E.小说最后一段“当他的眉毛垂落至嘴边时,满山都有了鸟叫”一句,目的在于说明鸟儿对人类的怨恨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消逝。

8.文中少年的内心情感随着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试简析。

9.小说第一段末尾写“菩萨的样子有点怪,也没有惯常的慈眉善目”有何用意?

【答案】7.AC8.怨恨——感恩——忏悔。

①当他受诬被追,虽然得救逃脱,但依然对鸟儿心怀怨恨。

②当他坚忍行事、通贾天下、成为一代巨商时,不忘誓言,感谢恩人。

③当他得知“鸟类没有戏言”时,心生忏悔,终归平淡。

9.①结构上,照应后文对砍柴人形象的描写以及按梦中模样塑造雕像的情节。

②主题上,揭示舍身保护少年的砍柴人与鸟神、菩萨的关系,他所具有的善良正是菩萨普度众生的体现,他也就是菩萨的化身,从而为揭示并深化作品主题服务。

③效果上,营造神秘韵味,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7.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项,“极尽各种手法之妙”夸大其词,“动作、心理上的细节刻画”错,是“神态、动作上有细节刻画”。

D项,九、十两段的叙述并不是闲笔,写出了人性中的贪婪阴暗,与后文写鸟的守信高洁形成对比,从而深化主题。

为少年逃命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E项,“目的在于说明鸟儿对人类的怨恨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消逝”错。

结尾如此描写,写出了少年日后在老房子中多年潜心吟唱,以让心归于天地,归于清风流云,真正融于自然。

也写出了人类只有归于平淡,才会与自然相融,才会有满山的鸟叫声,从而深化主题。

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

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

(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

(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8.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情感变化的鉴赏能力。

先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再从中概括出少年的内心情感变化。

作答时,要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要简明。

题目要求梳理情节,分析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发展变化。

答题模式:

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何人+做何事”必不可少)。

然后在人物活动来概括其情感的变化。

必须结合文本内容,即人物的言行等方面进行概括。

依据情节和小说中人物的言行,分两个阶段进行概括。

结合文本内容“少年葬了砍柴人,想想终是不忿,指着满屋聒噪的鸟,眼里溅出血,恨声说道,终有一日,定要拔掉你们的舌头”“某天午夜梦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