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13844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议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议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议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议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浅议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议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Word文件下载.doc

《浅议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Word文件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议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和实效性Word文件下载.doc

如何解决农民参训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影响农民参训积极性原因分析

 

新型农民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动力机制不完善

一是农户生产规模小,制约了农业新科技的推广。

山区耕地本身就少,加上实行农户家庭经营后,考虑到耕地质量和公平问题,人为分为小块,这就造成了规模小而分散,不利于采用新科技大规模生产。

农民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技术和学经营来增加收入,如果学到的新技术由于种养规模狭小而无用武之地,就没有参训的动力。

农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有参训意愿,但毕竟是少数人,在全体农户中所占比例有限。

二是训后配套政策不完善。

现有培训后续措施只有跟踪服务,而没有将参训和相关扶持政策紧密相联。

农民除了关心参训学到新科技能否实际应用,还要考虑参训后是否有政策倾斜,若没有相关扶持政策参训积极性就不高。

(二)培训内容和形式不尊重自然规律和农民意愿

从培训的内容看,农民期望的是与从事产业相关的种养殖技术、非农技术技能、经营管理知识和法律基础知识等方面培训。

培训内容设置一定要征求农民意愿,同时考虑本地产业、自然条件等实际。

就培训形式而言,单一的理论培训较抽象,缺乏活力,不易掌握。

而互动交流、实用技术视频、现场示范操作、实地参观指导,深受农民欢迎,这些培训形式看起来较直观且记忆深刻。

(三)培训模式设置不合理

大部分农民期望培训能安排在农闲时间,如果培训时间安排在农忙时节,农民没时间参训。

培训地点选择不能相当然的便于集中管理而安排在县城,最好是离村近,培训结束后能及时回家干活。

二、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积极性和实效性的建议

(一)创新培训管理,完善动力机制

农民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政府部门、培训机构、企业和农民等积极主动参与,并建立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

1、切实贯彻“政府推动、部门实施”的总体要求,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对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机构给予各种政策扶持。

新型农民培训补助资金是专款专用的,此外没有给培训机构任何资金扶持,没有给任何工作经费,等于是要求培训机构完全免费承担培训任务,这限制了培训机构承担培训的积极性,造成只有农广校等公益性机构参与。

农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协调、组织和服务的功能,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改善农广校等公益性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提升培训能力。

要加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建设,发挥农广校远程培训优势,拓展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二是要切实提高从事农民教育培训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对做出突出成绩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这样提高了培训人员积极性,鼓励培训人员多钻研、多创新,提高课题质量,从而提高参训人员听课兴趣。

2、制定配套优惠政策,创新培训评价机制,对获证农民给予配套扶持,从而激发广大农民参训积极性。

参训后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颁发培训证书,并建立规范农民培训证书待遇问题。

一是对持证农民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在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税费减免、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

二是探索建立农业资格准入制度,逐步健全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参训农民获得相应职业证书后方可进入相关领域,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3、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民参训主动性。

鼓励并引导农民自行调换土地,解决山区土地分产到户后的地块小而散的局面,让农民承包地连成片,降低耕作管理成本,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土地向种养能手流转集中。

通过扩大种养规模,降低新科技推广的成本,从规模经济效益的增大方面来刺激新型农民乐学参训、乐在其中。

(二)健全农民培训讲师团,保证培训质量

农民培训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支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1、拓宽讲师团成员的选拔范围。

要培养专业型、管理型、服务型的农业人才,必须打破农业专业技术领域限制,从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党政领导中聘请老师,从各村选拔科技种植户和有一定威望的“土专家”、“田秀才”作为农民辅导员,增加农业经营管理、农村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教师。

2、完善师资库信息,补充师资“已取得的研究专题和专题授课时间”方面的信息,便于培训机构科学选课题、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3、注重教师的提升性培训。

农委要依托县农广校加大对教师的锻炼和培养力度,打造一支过硬的培训新型农民的教师队伍,提升科学新技术推广能力,提高人才培养与农民培训的质量。

4、建议由省组织部统一协调部署,从涉农高职院校派出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到基层、到县级农广校,担任科技副职党政领导,担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专家,充实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力量。

(三)创新培训机制,增强培训实效性

必须坚持把农民是否需要、是否接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农民教育培训效果好坏、质量高低的标准,不断探索农民培训的新机制、新措施。

1、建立农民培训调研长效机制,提高培训针对性。

农委要发动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工作人员深入千家万户,密切关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培训需求,使需求调研制度化、动态化。

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民培训需求发布机制,适时向社会公布农民培训需求信息,吸引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到新型农民培养工作中来。

作为农民培训承训机构主力军的农广校,更要深入农村去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需求,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计划。

2、科学设置培训课题,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拓展培训内容,注重实际效果。

紧紧围绕本地的农业特色优势,以产业为依托,以农民致富、美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农民的需求,结合政府中心工作需要,从单纯农业技术培训拓展到涵盖农业政策信息、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

二是要根据培训对象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培训需求,并结合县情,选择好培训教材。

同时,结合本地自然条件、适宜发展的产业,编写具有本地特色、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培训教材。

3、创新培训模式,降低参训成本。

一是送教上门。

深入乡村,将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采取现场示范、多媒体教学、播放视频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学习兴趣。

二是结合农时、季节。

对需现场示范指导的培训内容可紧密结合农时,其它培训内容则要尽量错开农时,选择农闲时节,做到学农两不误,提高培训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建安、徐铁辉、刘向荣《新型农民培训需求影响要素分析与培训课程暨内容的选择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9期

[2]省农委、省财政厅印发《新型农民培训实施办法》

[3]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

作者:

程峰安徽省歙县农广校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