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3978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大管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5.6养护、脱模和起吊8

5.7浇注密封胶、油漆、涂刷水柏油、帖橡胶圈和帖木衬垫10

5.8检验、修补、装车11

六、安全及消防治安组织措施12

七、文明生产组织措施13

八、质量管理制度13

一、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我公司在收到招标文件后,组织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对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充分考虑了我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以往生产加工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工程生产加工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依据

1.×

提供的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

2.《×

企业标准—排水管立式振捣成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二、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三、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

3.1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安全

文明施工

消防

治安

资料

质量

3.2管理人员及班组长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种

职务

在厂年数

备注

1

项目经理

2

安全员

23

业务经理

3

安全员、工长

车间主管

4

电工

质量员

8

5

气割

资料员

早班负责人

6

施工员

晚班负责人

7

消防员

16

龙架负责人

班长

钢套环制安

9

11

钢模拆装

10

砼工

浇砼

12

行车工

13

工长

20

14

电焊

钢模

15

后勤

四、生产进度计划

按甲方每月提供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

五、主要生产方法

5.1钢筋骨架滚焊及安装

5.1.1对φ4000滚焊机,每班焊接前检查滚焊机的纵筋位置的径向直径,并对第一个骨架进行自检,自检内容为钢筋骨架直径和环筋的平均间距。

并对第一个骨架进行自检,直至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正式生产。

5.1.2纵向钢筋的下料长度应根据滚焊机的特点要求进行。

5.1.3焊接时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钢筋是否过火烧伤,并经常用手紧握两环筋,检查焊点是否牢固,如焊点出现咬肉或不牢固,应及时调整焊接电流或电极轮压力,直至正常。

5.1.4骨架滚焊完成后,做好如下工作:

a)骨架卸落:

骨架从滚焊机支架卸落地面做到轻拿、轻放,用行车及专用吊具吊卸,或用滚道缓慢滚落地面。

b)焊点检查:

骨架不应有连续多点漏焊、脱焊,漏焊、脱焊点要用补焊并焊接牢固。

c)纵筋修剪:

骨架纵筋过长部分应修剪,并尽可能使纵筋端平面与骨架纵轴线垂直,纵向钢筋端头露出环向钢筋长度不宜大于20㎜。

5.1.5钢筋骨架为双层,需拼装成整体,中间应设加强筋,加强筋形式采用“U”形,并横跨两根纵筋,加强筋数量每个骨架与纵筋数量相同,分上下两层设置,每层数量与单层纵筋数量相同,上下层加强筋分别焊接在钢筋骨架断口处,并保证管子承插口端面的保护层厚度。

5.1.6钢筋骨架的拼装放在平整的地坪上竖立拼装,承口一端的钢筋向下,加强筋与内外钢筋焊接牢固。

5.2模具组装顺序及要求

5.2.1模具组装顺序:

清理模具——摆放底模——涂刷隔离剂——下模钢套环拼装——装下模——安放钢套环及其内侧槽口橡胶条——装中模——上模内外层拼装——装上模——安装插口钢环——安装钢筋骨架——安装保护层垫块——安装吊装孔、注浆孔——试压孔等预埋件——焊接钢套环、插口钢环、吊装孔、注浆孔、试压孔等预埋锚固钢筋——安装内模并张开组装到位——安放操作平台及加料抹面装置

5.2.2模具组装要求:

(1)模具组装时一定要注意内模与底模地圈的接触面、外模与钢圈环外侧的接触面以及内模、外模合缝口处的止浆措施。

内模与底模底圈的接触面、外模与钢套环外侧的接触面可采用粘贴窗封条或设置棉纱绳等方法密封,窗封条或棉纱绳应固定在离接触面上边沿不超过30㎜处,内模、外模合缝口处可采用橡胶条或泡沫塑料条等密封。

(2)组装内模时,内模的合缝插板应张开推出到位,保证内模外表面圆滑过渡。

应经常检查内模收紧、张开装置,使其灵活自如。

(3)外模的合缝螺栓应同时对称逐步拧紧,并注意检查螺栓销轴上的开口销,如有缺少,应及时补上。

5.3模具拆除

模具拆除顺序:

浇捣结束吊离加料抹面装置——收水抹面结束吊离操作平台——蒸养结束拆内模——用顶升装置将管子及中模和上模顶起——在中模下和管子承口面垫木方——拆上模——拆吊装孔定位装置——拆中模——起吊管子

5.4吊装孔、注浆孔和试压孔安装

5.4.1吊装孔用定位装置与外模固定,通过锚筋与钢筋骨架焊接固定。

5.4.2注浆孔和试压孔与外模固定,采取在钢筋骨架上焊接固定的方法。

此时应控制其水平度和纵向、环向的位置偏差。

5.4.3注浆孔和试压孔与外模接触面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泥浆水漏入孔内。

5.4.4当制作内表面带预埋钢板的管子时,预埋钢板的安装位置应相对准确,应与钢筋骨架焊接固定,钢板与内模应贴紧,钢板与内模接触面应涂刷一层隔离剂。

钢套环内侧如粘贴遇水膨胀胶带,应在安放钢套环前预先贴好,到成型前均不得接触水分,在焊接钢套环锚固钢筋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烧伤橡胶带。

5.4.5安放插口钢环后应检查钢环与外模是否贴紧,如有间隙应及时调整、固定。

5.4.5上层钢环外端面应与外模端面平齐,如钢环有翘曲,应剔除整修,当组装模具至焊接插口钢环的锚固钢筋时,应注意防止锚筋掉落到内外模之间,如有应取出。

5.4.6隔离剂应均匀涂刷在钢模与混凝土的所有接触面上,不得有漏涂,也不得流淌,转角处不得积聚。

5.4.7应经常检查清除内模、外模合缝口,模身与模底各接触面处的水泥砂浆等杂质,以保证钢模板的组装精度。

5.5浇注

5.5.1准备工作

(1)定期检查电源、电箱是否正常,电源接地及漏电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可靠。

(2)每班生产前应检查插入式振动器、加料抹面装置是否正常,送料车是否正常,并应进行试运转。

5.5.2插入式振动器的选择

(1)插入式振动器的技术参数包括:

功率、激振率、振动频率、振幅、振动棒直径和长度、软轴长度等。

由专业人员负责选型。

(2)选型时应考虑所成型混凝土拌合物和物特性、骨料粒径大小、钢筋骨架的疏密程度以及生产效率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

5.5.3振捣成型

(1)采用插入式振动器立式振捣成型工艺,混凝土应分层加料,分层振捣密实。

(2)每层加料厚度应控制在250-500㎜,上端面最后一层料厚度应不少于250㎜。

(3)加料时应使加料抹面装置匀速旋转,以使四周加料均匀。

(4)振捣时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每次插入深度控制在进入下层50-100㎜,插入点间距应小于振捣器的有效作用半径,插入点应按一定方向移动,不得漏振,应加强两人结合部位的振捣,以防漏振。

(5)振捣时间长短应随气候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而变化,一般以混凝土表面液化并无气泡溢出为止。

缓慢拔出振捣棒时振捣孔应能及时愈合。

(6)每只管子成型连续完成,每层振捣时间间隔不大于30分钟。

(7)振动棒振捣过程中不得碰撞钢模,尤其是钢模的底模,不得碰撞吊装孔、注浆孔和其他预埋件,尽量不碰撞钢筋骨架。

(8)振捣结束后,及时将加料抹面装置吊离,清除上端面余料,并进行一次粗抹面,根据气温和混凝土沉降情况,有必要时在适当时间内可对上端面进行一次复振,或夯实、压平,然后再进行一次粗抹面。

(9)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凝结硬化情况,在混凝土终凝前,上端面需进行不少于二次的收水抹面,应使上端面与钢模上端基准面平齐,且端面光滑、平整。

每次抹面后应及时在上端面覆盖塑料薄膜。

(10)收水结束后,应及时罩上蒸养罩。

5.6养护、脱模和起吊

5.6.1蒸汽养护

(1)采用蒸汽养护罩,带模湿热养护方法。

(2)严格执行蒸汽养护制度。

养护制度分为:

静停、升温、恒温和降温四个阶段。

(3)蒸汽养护制度如下:

a.静停

静停时间确定:

环境温度大于25℃时,不少于1h;

环境温度大于10℃、小于等于25℃时,不少于1.5h;

环境温度小于等于10℃时,不少于2h;

静停时间计算:

以管子振捣结束时开始计算。

b.升温

升温速度不大于25℃/h,升温时间一般控制在2~3.5h。

c.恒温

恒温最高温度:

普通硅酸盐水泥为(75±

5)℃,矿渣硅酸盐水泥为(80±

5)℃。

恒温时间:

以保证管子达到脱模、起吊强度为原则,一般不少于3h。

d.降温

降温速度不大于30℃/h,控制蒸养罩内温度与罩外环境温度温差不大于30℃,可全部关汽,进入自然降温,降温时间一般不少于1.5h。

(4)如环境温度低于5℃时,在静停0.5h,且收水结束后,可放微量蒸汽进行预养,预养升温速度不大于5℃/h。

(5)恒温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应按度×

小时(即度时积)折算,延长恒温时间。

(6)养护操作人员应每小时测定养护罩内温度,按规定格式做好记录,并根据测温结果,随时调整给汽量。

(7)养护结束后,必须及时将记录交车间或有关部门。

5.6.2脱模

(1)养护罩打开之前,必须认真查看蒸汽养护记录,达到要求后方可开罩。

(2)脱模之前,应查看管子混凝土颜色,并参照本周或上周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以及以前相同情况下脱模经验,决定是否脱模。

(3)脱内模时,先将合缝插板收缩退到位,再收紧内模收紧装置,观察上端面,当内模与管内壁接缝处全部脱开时,方可用行车起吊内模。

(4)脱外模时,先松开吊装孔、注浆孔德固定螺栓,再松开外模的所有合缝螺栓,轻轻撬动,使外模与管外壁混凝土脱开,用行车分别将外模两瓣模吊离。

(5)脱模时严禁硬敲硬撬,起吊中模时,每瓣中模应至少购牢两只吊钩,且应处于重心位置,平稳吊离,起吊内模时,应钩牢四只吊钩,垂直平稳提升,当越过管子超过200㎜时方可水平移动。

(6)对脱模后的管子外表进行清理,铲去浮浆、飞边等,清除钢套环上的密封条和浮浆。

取下注浆孔和试压孔内侧封盖,放好以备重复利用。

必要时可对管子外观进行整修。

(7)脱模后的管子应按外观质量检验操作细则全数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8)及时清理脱模后内、外模上的水泥浆块。

5.6.3自然养护

(1)管子脱模后,即进入自然养护,应继续浇水加强养护。

(2)当气温在10℃以下,可不必浇水;

当气温在10℃~25℃,每天至少浇水2次;

当气温在25℃以上每天至少浇水3次。

(3)浇水天数不少于3天。

5.6.4起吊

(1)管子起吊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60%时,方可起吊、翻转、水平吊运。

(2)管子起吊一般应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所测的起吊强度为依据。

当正常连续生产,整个过程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有保证,且原材料和基准配合比保持不变时,允许每周做一次起吊强度试验,此时应根据管子养护情况,并参照本周或上周的起吊强度,决定起吊与否。

(3)管子起吊时应垂直,先缓慢吊离底模不超过150㎜,停顿,注意观察吊装孔处混凝土有无损坏。

再缓慢升高至管子下端面超过底模最高点1.3m以上时(此时吊点高于相邻末起吊管子约50㎜以上),方可停顿进行管子翻转180度操作。

(4)管子翻转时应采用专用管子翻转工具,当管子升高至规定高度后,拉动管子翻转装置,使管子缓慢翻转180度。

(5)翻转180度后的管子水平吊运至堆放地点堆放。

当管子需从行车跨内移动到悬臂下时,行车应停止大车,仅开动小车缓慢平稳移动,防止管子晃动碰撞。

(6)管子堆放场地应平整,堆放时管子承口向上,下端应垫上柔性衬垫,堆放的管子尽可能保持上端面水平,堆放层数以单层为宜。

(7)管子起吊后应及时清理底模,管子翻转放稳后及时将钢套环内侧槽口橡胶条卸下,清理后并检查能否重复利用。

(8)行车起吊、降落时应缓慢、均匀,运行时应平稳,不宜紧急制动。

5.7浇注密封胶、油漆、涂刷水柏油、帖橡胶圈和帖木衬垫

5.7.1浇注密封胶

(1)管子自然浇水养护结束后,待管子处于干燥状态时即可浇注密封胶。

(2)浇筑前应将槽口内的水泥浮浆、杂质、灰尘等清理干净,尤其槽口内钢套环表面的浮浆或锈迹清理彻底。

5.7.2油漆

(1)管子钢套环和钢环均应进行油漆防腐处理,应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防腐油漆。

(2)油漆应在浇注的密封胶硬化后管子出厂前进行。

(3)油漆前应对钢套环和外露表面进行除锈清理,清理应彻底。

(4)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防腐油漆,根据该油漆的性能进行操作,可采取涂刷或喷涂的方法,涂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5.7.3涂刷水柏油

(1)管子出厂前在管身外表面均匀涂刷一层水柏油,水柏油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

5.7.4帖橡胶圈

(1)管子出厂前,将两根橡胶圈粘贴在管子插口部分的橡胶槽内,采用202氯丁橡胶粘贴剂,粘贴橡胶圈前清理好橡胶槽内的浮浆,并刷干净。

5.7.5帖木衬垫

(1)木衬垫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粘贴剂进行粘贴,粘贴前清理好浮浆,并刷干净。

5.8检验、修补、装车

5.8.1检验

(1)产品的检验按照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对每班生产的管子全数自检。

5.8.2修补

(1)对每班生产的存在缺陷的管子进行修补,对修补处用砂纸磨平打光。

(2)修补好的管子,经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加盖合格章后,方可吊运至成品堆场.

(3)对管子的修补将派专人进行修补,确保管子修补的外观质量。

5.8.3出厂

(1)管子出厂前加盖出厂合格章。

(2)出厂时应按产品标准的规定,填写产品出厂证明书交予用户。

5.8.4装车

(1)管子装车时,选择由厂质检部门加盖出厂合格章的管子进行装车,严禁将未盖章的管子装车。

(2)安排专业行车驾驶员吊装管子,地面安排3名起重工装车,确保管子装车的质量和安全。

六、安全及消防治安组织措施

(1)认真贯彻国家、地方和上级劳动保护、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有关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

(2)按照国家规定设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员,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各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3)对施工现场所有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介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和要求。

(4)施工期间,准确上报施工人员,依法为施工人员办理综合保险。

(5)接受甲方督促、检查和指导,对于查出的隐患,我方立即整改。

(6)按照国家规定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书面告知施工人员如何施工劳防用品,督促施工人员自觉穿戴劳防用品。

(7)每日安排专职安全员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上报项目部。

(8)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执行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经特种作业安全技术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定期审证,中小设备和起重机的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做到“定人定机”和有证操作。

(9)吊装作业必须遵守“十不吊”规定,严禁违章、无证操作,严禁不懂电气、机械设备的人员擅自使用电气、机械设备。

(10)严格执行各类防火防暴制度,易燃易爆场所严禁吸烟及动用明火,消防器材不准挪作他用。

电焊、气割作业按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严格遵守“十不烧”规定,严禁使用电炉。

冬季施工必须采用明火加热防冻措施时,应取得防火主管人员的同意,落实防火、防中毒措施,并派专人值班。

(11)甲供电气设施使用前应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如不符合要求及时向甲方提出,严禁擅自乱拉电线。

(12)对施工人员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制定治安管理规定,杜绝职工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禁止在施工现场进行赌博、酗酒、打架。

(13)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制定防火措施,坚持动用明火审批制度,落实监护措施,严禁违章动火,严禁使用电炉、煤油炉、热的快等。

禁止使用碘钨灯等大功率灯具烘烤衣物和取暖,严禁氧气瓶与乙炔瓶同置一车或同置一库,宿舍内不准乱接乱拉电线,不准架设裸导线,不准用铜丝或其他金属材料替代保险丝,照明灯不准超过60W,施工现场不准吸烟。

七、文明生产组织措施

贯彻“集中施工、快速施工、文明施工”及市建委颁发的文明施工管理条例,按公司有关规定,做好文明施工:

(1)施工现场人行道保持畅通、平整;

(2)施工中无管线、工伤事故;

(3)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

(4)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配卡上岗,施工人员做到着装统一;

(5)工地施工现场材料、机具设备必须堆放整齐,并设置标识;

(6)工地生活设备必须清洁、文明,宿舍、食堂要达到工程当地卫生标准及行业评比标准,严防非法用电,严防随地大小便;

(7)夜间施工尽量降低噪声,达到工程当地环保标准,特殊原因必须得到有关部门同意;

(8)采取措施控制粉尘、废气、废水、废物,达到生产加工工程当地的环保标准;

八、质量管理制度

(1)项目经理要做到“质量第一”的方针,及时协调解决质量工作的有关矛盾,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工作,向厂方交付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等级的工程。

(2)生产计划人员做好施工准备,合理进行施工部署安排,正确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在计划、布置、检查生产工作时坚持把质量放在首位。

(3)技术、质检人员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根据生产特点,制定出项目创优计划,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加强过程监控,对难点部位提前制定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负责处理质量事故中的技术问题。

(4)零星辅助材料及半成品成品及时做好合格自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