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6976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洗冤集录》与宋慈的法律学术思想Word格式.docx

宋慈在《序》里也讲得很清楚:

“博采近世

所传诸书,自《内恕录》以下凡数家。

会而粹之,厘而正之,增以

己见,总为一编,名日《洗冤集录》。

”《内恕录》一书早已失传,内

容无法考证。

《内恕录》以下数家指和凝所撰《疑狱集》(北宋)和

郑克所撰《折狱龟鉴》(南宋)二部书籍,可能还包括桂万荣所撰

《棠阴比事》(南宋)。

《棠阴比事》除目录不同于《疑狱集》、《折狱

龟鉴》外,内容并无特殊。

但此书后来风行于日本和朝鲜,成为

检验书籍的先声,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是说,《洗冤集录》是参考《内恕录》及《疑狱集》、《折狱龟鉴》和

《棠阴比事》等数家之书,结合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和个人见解,

编撰而成的j。

宋代司法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加强中央到地方的司法权

控制【6,7j。

皇帝亲自御笔断案行使审判权,中央设“审刑院”司法

机构,地方设路级“提刑”。

宋慈就是路级(省级)提刑,为了对中

央负责和完善检验制度,职业使他深感刑事案件中法医检验的

①参见:

史羊拴、蔡新祝,《台湾地区医疗纠纷司法及立法趋向》,载于《中国卫生事业管~)2000年第8期

②王利明《法学》(沪),20XX年第5期,第51页

③参见:

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第376-377页

④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XX年第1期

·

124·

异常重要性。

他在《序》中写到:

“法中所以通差令佐理掾者,谨

之至也。

年来州县悉以委之初官,付之右选,更历未深,骤然尝

试,重以仵作之欺伪,吏胥之奸巧,虚幻变化,茫不可诘。

纵有敏

者,一心两目,亦无所用其志;

而况遥望而弗亲,掩鼻不屑者哉。

慈四叼臬寄,他无所长,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

若灼然知其欺,则亟与驳下,或疑信未决,必反复深思,惟恐率然

而行,死者虚被涝漉。

每念狱情之失,多起发端之差,定验之误,

皆原于历试之浅。

&

《洗冤集录》刊于湖南宪治,示我同寅,使得

参验互考。

如医师讨论古法,脉络表里,先以洞澈,一旦按此以

施针砭,发无不中。

由上,我们可以认为,宋慈著述检验书籍并命名该书为《洗

冤集录》有以下初衷:

其一,为法律需要而作。

宋代的刑事检

验制度在前代基础

上有较大发展。

宋真宗咸平三年颁布的诏敕就对检验官吏、初

检、复检等作了明确规定。

南宋宁宗时纂修的《庆元条法事类》

中专设检验一章,涉及宋代一系列检验法令l60j。

作为提刑的宋

慈认为检验以法令形式出现,检验制度的发展需要检验规范化,

这是宋慈著《洗冤集录》的重要因素。

其二,为官吏断案而作。

这里所指的官吏按法律规定应该

是右选(即正职)。

这里所指的官吏断案就是官吏为民洗冤。

宋代法律规定:

“今后杀伤公事,在县委尉,在州委司理参军。

缺正官,差以次官。

”但是,宋慈认为当时参与检验的官吏,初任

官员的有之,检验资历低的有之,不愿接触尸体且不屑一顾的有

之,更有“仵作之欺伪,吏胥之奸巧”,这些都给检验和法令实施

带来了困难。

这种情况下,急需一部权威的检验书籍,这是宋慈

著《洗冤集录》主要原因。

其三,为弥补官吏检验知识缺憾而作。

宋慈认为,并非所有

官吏都精通检验,而法律又委以重任,“狱情之失,多起于发端之

差,定验之误,皆原于历试之浅。

”怎么办?

宋慈有了博采众说、

弥补不足的想法,当时正值唐宋检验盛行、祖国医学发达和《内

恕录》、《疑狱集》等影响,以及自己多年积累,形成了《洗冤集录》

产生的条件。

宋慈说:

“《洗冤集录》刊于湖南宪治,示我同寅,使

得参验互考。

”所以,宋慈著《洗冤集录》是为同行提供检验参考

书。

以保证检验正确,法律权威。

至于后来《洗冤集录》发展成

“格”和“式”的法律形式,如“结案式”、“检尸式”、“检验体式”、

“尸格”、“《律例馆校正洗冤录》”等,并成为官吏案头检验指南

(中国、日本、朝鲜等)和官吏考试科目(如中国、朝鲜),还流传至

美、英、法、德、荷兰、日、朝、越南等国,说明其适应历史潮流和法

律环境,且实用性和科学性,同时,还有其法律思想和学术思想

的研究价值。

其四,为案件复检而作。

宋代检验设初检和复检两种形式,

初检出现差错由复检纠正,表明法律对检验工作的重视和检验

制度的严谨。

《洗冤集录=》‘.如医师讨论古法,脉络表里,

先已洞澈,一旦按此以施针砭,发无不中。

”“针砭”有指出错误并

改正之意,即纠正复检中发现的问题。

宋慈本身就是负责复检

的提刑,相当省级监督州、县办案司法官吏。

他长期处理刑事狱

案,对复检的重要性深有体会。

例如,嘉熙六年(1239年)宋慈升

提点广东刑狱。

由于当地官吏不奉法而积案盛多,宋慈立下规

约,限期清案,八个月复核二百多件。

以后,他移任湖南提点刑

狱。

就在这期间,他完成了《洗冤集录》。

其五,受“断例”和“比”的影响。

宋代法律形式除律、令、格、

法律与医学杂志20XX年第11卷(第2期)

式外,还有断例、指挥、申明、看详等。

“断例”即中央司法机关大

理寺、刑部编集而成的判例汇编。

断例之流行,大致始于北宋神

宗时,此后断例之编集成为经常性的立法活动。

另一个就是

“比”,即“比附”,这是汉朝的法律形式,是指在律无正条的情况

下,选择已判决的案例作司法审判的依据,又称“决事比”。

在南

宋时期,世人对“比”、“断例”似乎已不太严格。

当时所设立的

“讼学校”、“业嘴社”等讼师养成所里都在教授包括检验在内的

断案课程,有的书籍就以准“断例”或“决事比”的形式出现,如

《棠阴比事》等。

宋慈著《洗冤集录》可能也受这些书籍的影响。

二、关于《洗冤集录》的法律思想

宋慈《洗冤集录》既然是一部为官吏断案服务的检验书籍,

那么,它必然有其鲜明的法律思想。

否则,不可能被历代封建王

朝使用,并发展成“格”、“式”法律形式。

宋慈《洗冤集录》的法律

思想可以从书中反映出来。

其一,“恤刑慎狱”的法律思想。

宋朝的法律思想属中华法

系定型时期,即基本形成儒家法律思想体系l68j。

这一时期,朱

子法律思想处主导地位。

朱熹的“恤刑”、“慎狱”的法律思想对

宋慈影响很大。

朱熹说:

“狱讼,系人性命处,须吃紧思量,犹恐

有误也。

”“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宋慈《洗冤集录序》就开宗明义

说:

“狱事莫重与大辟,大辟莫重与初情,初情莫重与检验。

盖死

生出入之权舆,幽枉屈伸之机括,于是乎决。

”“慈四叨臬寄,他无

寸长,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一毫慢易心。

若灼然知其为欺,

则亟与驳下,或疑信未决,必反复深思惟恐率然而行,死者虚被

涝漉。

”宋慈认为,只有通过严密的检验,才能保证断案审判不冤

不枉,才能体现儒家“决狱谨慎”的主流法律思想。

其二,“礼法并用”的法律思想。

这里主要是孔子的“为政在

人”、《唐律疏义》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律

格言,即重视官吏职业道德,把法律强制与德礼教化结合起

来【8]。

宋慈在《洗冤集录》中录入了《宋刑统》、《宋刑统疏》的法

令、检验制度、检验人员失职罚则等内容以及检验的注意事项。

宋慈反对验尸时“遥望而弗亲,掩鼻而不屑”,要求官吏亲自验

尸。

即“躬亲诣尸首地头”,提倡对案子“审之又审的”职业道德。

《卷一·

条令》中强调检验要真实,“命官检验不实或不当,不许用

觉举原免”,即故意不真实验尸者,即使坦白了也不能免除处分。

检复总论上》规定验尸不扰民、不接触当地官员和当事

人,保证“检验无差”。

对检验官吏违法行为引用《宋刑统》:

“诸

尸应验而不验,或受差过两时辰不发,或不亲临视,或不定要害

致死因,或定而不当,各以违制论。

”“诸称违制论者,不以失论。

其三,“重证据”、“直理刑正”的法律思想。

这里主要指受张

斐法律思想的影响【8j。

张斐典型的法律观之一就是“重证据”、

“直理刑正”。

在具体的审讯中如何做到“直理刑正”?

张斐说:

“夫刑者,司理之官;

理者,求情之机;

情者心神之使&

论罪务本

其心,审其情,精其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然后可以正刑。

”这

就是重实据、不轻信口供,重事实、依理断案的法律思想。

宋慈

《洗冤集录》中明确指出:

“凡血属入状乞免检,多是暗受凶身买

和,套和公吏入状,检官切不可信凭。

”“凡官守戒访外事,惟检验

一事,若有大段疑难,须更广布耳目以合之,庶几无误。

如斗殴

限内身死,痕损不明,若有病色,曾使医人救治之类,即多因病患

死。

若不访问,则不知也。

虽广布耳目,不可任一人,仍在善使

之,不然,适足自误。

”“凡体究者,必须先唤集邻保,反复审问。

如归一,则合款供;

或见闻参差,则令各供一款,或并责行凶人供

吐大略,一并邀申本县及宪司。

县狱凭此审勘,宪司凭此详复。

“须是多方体访,务令参会归一,切不可凭一二人口说,便以为

信。

”宋慈在《洗冤集录》(卷二·

五)记载这样一个案例:

“广右有

凶徒谋死小童行,而夺其所赍。

发觉,距行凶日已远。

囚已招

伏:

‘打夺就推入水中。

’尉司打捞已得尸于下流,肉已溃尽,仅留

骸骨,不可辨验,终未免疑其假合,未敢处断。

后因阅案卷,见初

验体究官缴到血属所供,称其弟原是龟胸而矮小。

遂差官复验,

其胸果然,方敢定刑。

”这种“重证据、不轻信vi供”、“直理刑

正”的法律思想贯通宋慈《洗冤集录》全书。

其四,“用法宽仁”的法律思想。

宋慈说,《洗冤集录》受《内

恕录》以下诸书(包括《疑狱集》、《折狱龟鉴》等)的影响。

“内

恕”、“折狱”、“疑狱”都体现“用法宽仁”、“罪疑狱从赦”的法律思

想。

唐太宗主张执法“务必宽平”_8j,因为,他最担心的是司法官

吏的职业病一“意在深刻”、“利在杀人”。

“疑信未决,必

反复深思,惟恐率然而行,死者虚被涝漉。

”这种“内心宽平”的法

律思想主宰宋慈几十年法官生涯,也是《洗冤集录》全部内容。

关于“内心宽平”法律思想的解释_8j,明丘浚说:

“存哀敬以折狱,

治狱必先宽,罪疑从轻。

”清沈家本讲得更清楚:

“心存平恕”,“恕

心用则可寄枉直矣”,“恕心用实为平刑审断之本。

三、关于《洗冤集录》的学术思想

宋慈《洗冤集录》问世后,历代不断增补、扩充、注释,版本繁

多。

国外也不断见到译本,流传甚广。

但研究者主要是关注《洗

冤集录》的科学成就,美国学者briane.mcknight就直接把《洗

冤集录》译成《十三世纪的中国法医学》(forensicmedicinein

thirteenth—centurychina),我国学者贾静涛也说,现代法医学

就是在《洗冤集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_3】。

但是,为什么只有

《洗冤集录》能受到世人上述那样关注?

这里有其内在因素。

者认为,《洗冤集录》除了其科学成就外,还有其法律思想(见上

述)和学术思想。

研究《洗冤集录》后可以发现该书学术思想是非常鲜明:

其一,以医师讨论医案的方式研究尸体检验的学术思想

——经验法医学。

早些时候,有学者因为书中有丰富的侦查、审

问、解剖、外科和尸体检验内容而说成是各科经验总结。

但是,

经过研究,这是一部利用各学科知识为尸体检验服务的独立科

学:

即《洗冤集录》是一部法医学著作。

问题是《洗冤集录》从学

术角度出发,它的知识结构如何?

它属那一类型科学?

如何总

结出来?

这一点作者赞同诸葛计的说法_3]:

“以《疑狱集》、《折狱

龟鉴》等书和医药学知识及刑狱检验的实际经验编辑而成。

”宋

慈也说:

《洗冤集录》是“博采近世所传诸书,会而粹之,厘而正

之,增以己见,总为一编。

”宋慈又补充说:

《洗冤集录》“如医师讨

论古法”。

刑狱案集和祖国医学都属于经验总结的科学,加之自

己的经验积累,所以我们说,从学术角度而言《洗冤集录》是一部

参考医师讨论医案的方式研究尸体检验的以经验为主法医学书

籍。

其二,以法官思维研究尸体检验始终的学术思想——裁判

医学。

宋慈《洗冤集录》不是单纯地“医师讨论医案”,而是法官

围绕检验的审案、断案,这种检验本身就是审判的一部分。

把解决“狱情之失”与“定验之误”摆在同等的地位,足见他对检

验的重视。

宋朝检验制度规定检验由官吏行使,仵作只“喝报伤

痕”而已,地位极低,检验“委官定验”,检验之误也由官吏负责。

所以,我们从学术角度出发也可以这样理解:

《洗冤集录》是以法

125·

官思维研究尸体检验、利用医学知识解决审判问题的一门科学

——裁判医学(forensicmedicineorlegalmedicine即现在所称法

庭科学范畴或法医学)。

《洗冤集录》应用有关学科知识创立了

独特的科学体系——法医学,这是与其他书籍不同的最大区别

点。

国外学者在译《洗冤集录》时译成《验尸官教程》(instruction

tocoroners)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但是,“验尸官”(“coro—

ners”)是专门审判死因的法官,法官并不直接检验,而是委托病

理学家鉴定,鉴定错误由病理学家负责,这与宋朝的官吏检验制

度还是有区别的。

其三,务求尸体检验知识系统全面的学术思

想一系统法医学。

宋慈著《洗冤集录》的初衷之一是给官吏断

案时“参验互考”,以“洞澈”、“针砭”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达到“发

无不中”和“洗冤泽物”的目的。

为此,《洗冤集录》必须全面系统

反映检验完整内容,否则,难以实现之。

在这一学术思想的指导

下,宋慈“博采诸书”,结合自己四任提刑的几十年检验经验,反

复修改、更正、提炼终成大著。

宋慈说自己“他无寸长,独于狱案

审之又审”,一直在收集、整理、总结检验材料,终在南宋淳裙七

年(1247年)出版《洗冤集录》。

1249年(即《洗冤集录》完成后2

年)宋慈病逝于湖南任内,可以说,宋慈一生只从事一个职业

——检验断案,一生只专心著述一本书——《洗冤集录》。

该书

包括尸体现象、机械性窒息、机械性损伤、高低温损伤、现场尸体

检查、猝死、中毒、自杀、医疗事故、堕胎、杀婴、妇科检查等,据作

者研究,还涉及到法医昆虫学的研究_9。

贾静涛评价《洗冤集

录》是“集宋以前尸体检验经验之大成的比较系统的法医学著

作”j一点也不为过。

其四,尸表检验、由表及里的学术思想——东洋法医学。

《洗冤集录》应封建礼教、宋朝法典、检验制度和官吏检验需要而

产生,她的内容也必然受维护外表尸体的检验制度所决定和制

约,从书的内容看也几乎都是根据尸体外表检查得到的,所以,

《洗冤集录》按其思维方式和学术角度出发是一部指导尸体外表

检验的法医学书籍。

宋慈说,《洗冤集录》“如医师讨论古法,脉

络表里,先以洞澈。

”也就是说,《洗冤集录》是用传统医学方法、

由表及里、由尸表现象探究死亡本质的书籍。

《洗冤集录》问世

后,不断出版,成为历代检验经典书籍,并传至朝鲜、日本等国成

为邻国的检验书籍。

我国古代的法医学对朝鲜、日本、越南等亚

洲国家法医学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实际上,当时世

界法医学形成了两大流派,一个是以剖验尸体解决死因问题为

标志的欧洲法医学,或称西洋法医学;

另一个便是以我国古代尸

表检验法医学为中心的亚洲法医学,或称东洋法医学[31。

其五,尸体检验与实验研究密不可分的学术思想——实验

法医学。

我国古代法医学中通过科学实验研究尸体现象、损伤

和死亡原因的范例很多,如张举烧猪、彭刺二形、李公验榉等。

《洗冤集录》(卷二·

五疑难杂说下)介绍一个案例:

有一村民被人

镰刀砍死,没人承认。

检验官吏便召集村民将所有镰刀收集来,

夏天的阳光下,七八十把镰刀中有一把“蝇子飞集”。

于是,检验

官吏指认刀主为凶手,“杀人者叩首服罪”。

这便是利用“血腥集

蝇”的原理破案的一个科学实验。

八疑难杂

说下)介绍:

“验尸并骨伤损处,痕迹未见,于露天以新油绢或明

油伞覆欲见处,迎日隔伞看,痕即见。

”这是利用阳光下新赤油伞

发生红外线的原理检验伤痕的科学实验。

由于古代法医学限制

于尸表检验,不能切开皮肤研究是否皮下出血,只能利用当时其

他学科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实验以提高检验水平,从学术角度

126-

出发,尸表检验与实验研究结合的学术思想——实验法医学,也

是《洗冤集录》的另一学术特点。

参考文献

[1]宋慈著.田一民,罗时润译洗冤集录译释[m],第一版,福i州:

福建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2]陈康颐.中国古代法医学检验[j],法医学杂志,1985,创刊号:

3~6

[3]贾静涛.中国古代法医学史[m],第一版,北京:

群众出版社,1984

[4]贾静涛.中国法医学发展简史[a],见国际法医学研讨会论文摘要

集,沈阳:

中国医科大学,1987,6~25

[5]福建文史资料研究会编.法曹内外[m],第一版,福州:

福建人民出

法医学理论与实践·

版社,1989,29~31

[6]张友渔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法学[m],第一版,北京:

中国大百科

全书出版社,1984

[7]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律制度史[m],第一版,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XX

[8]俞荣根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m],第一版,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0

[9]黄瑞亭.宋慈《洗冤集录》与法医昆虫学[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0,7

(1):

17

[1o]黄瑞亭.法医昆虫学研究进展[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4,1

(1):

35

(收稿:

20XX一o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