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7021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场森林经营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由于林场森林对水源的涵养和净化作用,***林场及附近山泉较多,间接的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优质的饮用水。

林场附近的茧场水库,清澈四溢,久旱不涸,大张庄河清水长流。

1.1.4气候

***林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光能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1.8℃,最高极温38℃,最低极温-19.5℃。

年平均降水量713.8㎜,多集中在7~8月份。

初霜10月20日,终霜4月15日,无霜期187天。

冬春多西北风,夏秋多东南风。

1.1.5土壤

***林场形复杂,土壤干旱瘠薄,为在花岗岩、片麻岩母质上发育的林地棕壤,立地条件较差。

土层厚度多在20-40厘米之间,裸露岩石占有一定比重。

据调查统计,薄层土(30厘米以下)面积4072亩,占总面积的71%;

中层土(31-60厘米)面积1090亩,占总面积的19%;

厚层土(60厘米以上)面积573亩,占总面积的10%。

1.1.6植被

植物种类繁多,全场用材防护林阔叶树种以刺槐、黑杨等为主,针叶树种以赤松、油松、黑松等为主,灌木树种常见的有棉槐、酸枣、黄荆、胡枝子、锦鸡儿、照山白、映山红、卫茅、连翘、迎春等,木质藤本植物常见的有葛藤、南蛇藤、山葡萄等。

经济林树种主要有苹果、桃、板栗、核桃等。

野生草本植物主要有:

结缕草、白羊草、百里香、荩草、苦卖菜、地梢瓜、牛鞭草、羊胡子草、黄背草、雀麦、猪秧秧、小花鬼针菜、小蓬草、早熟禾、桃叶鸦葱、鸡腿堇菜等。

1.2社会经济条件

1.2.1经济条件

***国有***林场于1959年建立,建场以来,先后经过了建场初期的国家投资造林阶段和计划经济时期的“差补”阶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改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

经过全场历代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目前所有宜林荒山已全部绿化,且长势良好,正在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可采资源和经济林面积较小,一直没有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2001年被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后,国家规定生态公益林禁止商业性采伐,林场赖以生存的林木采伐收入被掐断,每年只对防护林和特用林进行少量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收入较低。

尽管林场也力所能及地发展了一些多种经营项目和旅游项目,终因立地条件差,且处高投资低收入阶段而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投入逐年增加,更加重了林场的经济负担。

1.2.2交通条件

***林场位于***城南部**镇境内,交通条件较便利,韩(旺)莱(钢)路、沂(源)蒙(阴)路从场边经过。

近年县政府实施村村通柏油路工程,林场周边7村全部通柏油路,交通十分方便。

林场为了搞好护林防火工作,自2000年以来,投资20多万元,修建防火路5公里,但由于林场各护林点多处深山陡涧,目前仍有40%的护林点未通道路。

1.2.3林业产业

***林场林业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差补”变为“自收自支”后,一度使林场经济走入困境,发展生产缺乏资金,职工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

为了尽快摆脱落后局面,林场的决策者们,在“阵痛”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合理调整了产业结构,坚持了“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以短养长”的方针,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林,先后发展苹果、桃等经济树100多亩,同时,强化管理措施,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增加经济收入。

二是依托山东省林科院速生大径级用材材试验项目发展速生丰产林150亩。

1.2.4林权制度改革

******林场是1959年经**省林业勘察设计队勘察设计后,上报省政府于1959年11月正式成立的,初建面积1.5万亩,分为4个分区,1962年落实为9481亩。

因为林场与邻村的插花地较多,1981年进行了调整兑换,经1984年全区国营林场经理调查测量实际面积为6666亩。

随着林场的发展,林场与周围社队出现了一些权属方面的矛盾,其原因是建场时对一些山场边界、树木、耕地等大都未与邻村签订协议书,手续不完备,出现了在林场范围内有群众插花地、插花树,树木遮阴影响土地耕种,边界不明确等问题,程度不同地影响了场村关系,也给林场经营带来一定困难。

为彻底解决国营林场与邻村林木权属的历史遗留问题,1989年4月***委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彻底解决一些国营林场与驻地群众纠纷问题”的要求,组织工作组,历时两个月,对本县4处国营林场(园艺场)与周边21个邻村长期以来未解决的林木权属纠纷问题进行了彻底解决。

其中,***林场划给3个邻村山林1163.8亩,3个邻村划给林场插花地207.442亩。

在此基础上,现场插标立界,签订协议,由县人民政府颁发了《国有林权证书》。

2000年5月,国营林场实行分类经营后,统一使用新的名称,将“国营”改为“国有”。

1.3林场森林经营状况

1.3.1管理机构

***林场为站股级国营事业单位,隶属于***林业局。

1.3.2职工状况

林场现有在职干部职工8名,离退休干部职工7名。

在职干部职工中有后勤管理人员3名,生产工人5名。

干部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名,中专、高中学历的4名,初中、小学学历的3名,具有初级技术职称的5名。

1.3.3森林经营

建场初期,林场主要以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为主,并通过各种形式向周围群众宣传植树造林的好处,教育群众靠山吃山,吃山必须养山,严禁到林场境内放牧、开荒。

通过几年的封山育林,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之后便转入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植树造林运动,其苗木来源,1960年以前主要靠国营苗圃供应和自贷树苗,1960年后,逐步开展了山地育苗,就地育苗就地造林,既节约了开支,又保证了造林成活率。

到1968年冬,全场宜林地已绿化90%以上,工作重点遂转入以幼林抚育为主,十几年来,对中幼林程度不同地进行了较全面的抚育管理,平均每年抚育面积达1万亩次,通过以修枝和间伐为主的抚育管理,对中幼林的生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自1976年开始采伐利用,因该场的松类大都处在幼龄阶段,可主伐利用的成熟林主要是刺槐,因此,在本经理期内只对刺槐进行主伐设计,根据本场实际情况,确定其主伐年龄为25年,轮伐期也为25年,从1976年至今,平均每年采伐利用30亩左右,共计出材1500立方米。

1985年以后,根据本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重新确定了“以营造防护林为主,用材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经营方针,在不断提高现有林分管理水平的同时,一方面搞好低产林分改建,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发展经济林。

共完成用材防护林更新造林1600亩,新建和改建苹果、桃等经济林100亩,每年中幼林抚育3000亩,清理林相1000亩。

1.3.4产值利润

***林场2001年被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每年按规定领取生态效益补偿金。

职工收入来源以生态效益补偿金和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项目为主。

全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12万元,实发4.5万元。

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7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2森林资源

2.1森林资源现状

2.1.1各类土地面积

经过建场以来的几次调整,***林场现总面积5735亩,其中林业用地5700亩,占总面积的99.4%;

非林业用地35亩,占总面积的0.6%。

在林业用地中有有林地5700亩,包括防护林5539亩,经济林161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9.4%。

2.1.2各林分面积、蓄积(产量)及树种组成

2.1.2.1防护林面积、蓄积及树种组成

全场现有防护林5539亩,防护林活立木蓄积量10711立方米。

树种组成主要为松类、刺槐、栎类等。

其中:

松类面积3298.5亩,活立木蓄积量6192立方米;

栎类面积277.5亩,活立木蓄积量801立方米;

刺槐面积1114.5亩,活立木蓄积量2121立方米,松类、刺槐混交林486亩,活立木蓄积量1597立方米。

2.1.2.2经济林面积、产量及树种、品种结构

全场现有经济林161亩,年产果品24.9万公斤,其中:

苹果79.5亩,主要品种为红富士,年产果品15.3万公斤;

桃树81.5亩,主要品种是黄金桃、秋红水蜜桃、油桃等,年产果品9.6万公斤。

2.2森林资源变化

2.2.1各类土地面积变化

据1984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经理调查统计,***林场总面积为6666亩,其中:

林业用地面积6632亩,占总面积的99.5%;

非林业用地面积34亩,占总面积的0.5%,森林覆盖率为72.1%。

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4805亩,疏林地面积620亩,未成造面积350亩,苗圃地面积15亩。

1989年清山划界解决场村林木林地纠纷后,林场各类面积有所调整,1990年县级林业资源调查和规划,***林场总面积5735亩,其中林业用地5700亩,占总面积的99.4%;

在林业用地中有有林地5700亩,包括防护林5176.5亩,经济林523.5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9.4%。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部署,2000年全县又进行了新一轮森林资源调查和规划,***林场总面积仍为5735亩,其中林业用地5700亩,占总面积的99.4%;

详见下表: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表

单位:

亩、%

年度

总面积

林业用地

非林业用地

森林覆盖率

备注

合计

有林地

疏林地

宜林地

未成造

苗圃地

无林地

农地

特用地

未利用地

1984

6666

6632

4805

620

842

350

15

34

72.1

1990

5735

5700

35

99.4

2000

2007

2.2.2各林分面积、蓄积(产量)及树种结构变化

1984年***林场有林地面积4805亩,活立木总蓄积4457立方米。

用材林面积724亩,蓄积1448立方米,主要树种是刺槐、杨树等,其中刺槐面积708亩,蓄积1409立方米;

杨树面积16亩,蓄积39立方米。

防护林面积4081亩,蓄积3009立方米。

主要树种是松类、刺槐等,其中松类面积3999亩,蓄积2808立方米;

刺槐面积16亩,蓄积85立方米,其他林66亩,蓄积116立方米。

1990年县级林业资源调查和规划设计,全场有林地面积5700亩,防护林面积5176.5亩,活立木蓄积量9236立方米。

松类面积3298.5亩,活立木蓄积量5842立方米;

栎类面积277.5亩,活立木蓄积量145立方米;

刺槐面积752亩,活立木蓄积量1819立方米,松类、刺槐混交林486亩,活立木蓄积量1430立方米。

经济林523.5亩,年产果品20.6万公斤,其中:

苹果79.5亩,主要品种为红富士,年产果品11.3万公斤;

桃树81.5亩,主要品种是黄金桃、秋红水蜜桃、油桃等,年产果品5.6万公斤;

板栗面积199.5亩,年产果品2.9万公斤;

枣163亩,年产果品0.8万公斤。

1998年***林场划为公益性林场,将具有防护功能的部分经济林划为防护林,共362.5亩,其中板栗199.5亩,枣163亩。

2000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场有林地面积5700亩,防护林面积5539亩,活立木蓄积量10018立方米。

松类面积3298.5亩,活立木蓄积量6157立方米;

栎类面积277.5亩,活立木蓄积量245立方米;

刺槐面积1114.5亩,活立木蓄积量2019立方米,松类、刺槐混交林486亩,活立木蓄积量1597立方米。

经济林161亩,年产果品21.9万公斤,其中:

苹果79.5亩,主要品种为红富士,年产果品13.3万公斤;

桃树81.5亩,主要品种是黄金桃、秋红水蜜桃、油桃等,年产果品8.6万公斤。

有林地各林种面积、蓄积(产量)变化表

单位:

亩、立方米、公斤

有林地面积

用材林

防护林

经济林

面积

蓄积

产量

724

1448

4081

3009

752

1819

3784.5

7272

523.5

20.6

5539

10018

161

21.9

10711

24.9

3上期经营方案实施评价

3.1各项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国有***林场上一期经营方案于1984年12月编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进程,先后经过了“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5个林业发展时期,目前,全场林业用地已全部实现绿化,有林地面积由1984年的4805亩提高到2007年的5700亩,活立木总蓄积由1984年的4457立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10711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也由1984年的72.1%提高到2007年的99.4%。

3.2林种结构调整情况

几年来,生态公益林比重逐年提高,商品林比重逐年减少。

1984年公益林(即防护林)和商品林(即用材林、经济林)之比为6:

1(4081:

724),2007年公益林和商品林之比为34:

1(5539:

161),林种结构调整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委、***人民政府“生态立县”的总体规划。

总之,该场上一期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良好,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增资源、增效益、增活力的预期目的,为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3主要工作经验

3.3.1森林资源培育成效显著,总量增加

该场自1984年以来,共完成造林更新面积895亩,使全场有林地面积由1984年的4805亩提高到现在的5700亩。

完成造林任务后及时把造林营林工作重点转向提高森林资源培育质量上来,加大抚育间伐的力度,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

3.3.2森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

几年来,该场始终坚持以巩固扩大森林资源为中心,切实加强木材经营管理、林地林权管理、林业行政执法建设,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强化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深入抓好“三防”体系建设工作。

通过努力,该场的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维护了林区的安全稳定。

3.4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林业投入不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生态防护林建设的政策和措施越来越难以奏效,一方面由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投入仍然不足,单靠林场自身的能力无力承担生态防护林建设的巨大费用。

另一方面,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投入的不足,导致隐患不除,后患无穷,巩固绿化成果,提高绿化水平的难度加大。

3.4.2林业产业建设相对滞后

突出表现在商品林发展不足,目前全场用材林面积为0,可利用资源较少;

经济林面积仅有161亩,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经济收入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全场职工的生产生活所需。

3.4.3职工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干部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名,中专、高中学历的4名,初中、小学学历的3名,具有初级技术职称的5名,职工文化素质的普遍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场经济的发展。

4森林经营规划

4.1经营方针

新时期国有林场工作的经营方针是:

以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坚持“以林为本,生态优先,分类经营,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原则,以强化保护和加快培育森林资源为重点,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利于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要求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后备森林资源培育中示范作用和生态建设的骨干作用。

4.2经营目标

4.2.1造林营林目标

4.2.1.1用材防护林发展目标

到2010年,对现有松类、刺槐林分加强抚育管理,并对划为防护林的部分经济树木林分改建为松类林分,保持防护林面积不变。

依托省林科院杨树大径级用材林发展项目,对部分经济林低产林分进行改建,发展用材林50亩。

4.2.1.2经济林发展目标

在2020年间,利用省林科院桃树对比试验项目,选出好的适应本地高产高效的品种,对现有桃园进行改建,改建面积50亩。

同时认真搞好剩余经济林的管理,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力争到2015年后产量比现在翻一番,达到40万公斤,果品产值达到并稳定在80万元左右。

4.2.1.3森林覆盖率目标

到2010年,全场有林地面积维持在5700亩,森林覆盖率维持在99.4%。

4.2.2经营类型目标

为符合国家生态公益型林场的经营类型发展要求,到2010年以后,全场公益林面积要稳定在5539亩,保持不变。

公益林与商品林之比要保持在34:

1。

4.2.3森林培育规划目标

4.2.3.1森林抚育管理

本经理期的森林经营任务重点是中幼林抚育。

“十一五”(2006-2010)期间计划每年完成3000亩次,“十二五”(2011-2015)期间计划每年完成2000亩次,“十三五”(2016-2020)期间计划每年完成1000亩次。

4.2.3.2林分改造

林分改造的重点是划为防护林的部分经济树木林分,要在2010年完成。

4.2.4森林保护规划目标

4.2.4.1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

“十一五”(2006-2010)期间计划每年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1万亩,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26%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8%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6%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十二五”(2011-2015)期间计划每年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1.5万亩,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2%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0%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8%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十三五”(2016-2020)期间计划每年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2万亩,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1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9%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4.2.4.2森林火灾率控制目标

一刻也不放松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是公益型国有林场的首要任务,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力争使森林火灾率每年控制在0.02%以下,并年年降低,“十一五”(2006-2010)期间每年控制在0.02%以下,“十二五”(2011-2015)期间每年控制在0.01%以下,“十三五”(2015-2020)期间每年控制在0.005%以下。

4.2.5森林采伐目标

用材林以皆伐为主,每5年采伐1次,每次采伐木材600立方米左右。

防护林以卫生伐和更新伐为主,主要采伐生长衰退林分和病死木、被压木、风折木、倒伏木等,每年采伐100-200立方米,以提高防护效能为目的。

4.2.6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4.2.6.1道路建设

根据目前林场对护林防火工作的需要,“十一五”期间重点搞好通往各林区的道路,到“十一五”末(2010年),使林区道路通车里程达到15公里,路面宽度4米以上。

“十二五”期间,重点搞好林区通往各护林点的道路建设,到2015年使80%的护林点都能通车。

到“十三五”末,使护林点通车率达到100%。

4.2.6.2护林防火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建护林防火瞭望台1处,护林防火微波监控台1台,监控面积达到80%以上;

“十二五”期间,建护林防火瞭望台1处,增建护林防火微波监控台1处,使防火监控面积达到90%以上;

“十三五”期间,建护林防火瞭望台1处,增建防火微波监控台1处,使防火监控面积达到100%。

4.2.6.3房屋建设

“十一五”期间,重点对各护林点房屋进行维修改造,共需新建护林房3处6间,维修护林房6处12间,彻底解决护林点的危房问题,进一步改善林场护林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

“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重点对场部房屋进行维修和建设,新建办公楼一座1000平方米,维修房屋30间,使全场办公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4.2.7其他林业产业规划目标

积极发挥林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是国有林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在本经理期内,一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菌草业,在此基础上建一处年产值100万元的菌草加工厂。

二是利用资源优势,新建一处年产值100万元的木材加工厂。

4.2.8经济效益目标

以上规划项目实施后,到2010年全场可实现产值100万元,利润30万元,彻底消除贫困状态;

到2015年全场实现产值300万元,利润150万元,整体进入“小康”行列;

到2020年全场实现产值500万元,利润240万元,林场经济和职工收入越来越富裕。

4.3投资概算

完成上述规划方案,共需投资577万元,其中,“十一五”后三年投资200万元,“十二五”期间投资231万元,“十三五”期间投资146万元。

4.3.1造林营林投资

完成规划方案确定的造林营林项目,共需投资109万元,其中,“十一五”后三年投资57万元,“十二五”期间投资31万元,“十三五”期间投资21万元。

4.3.1.1林分改建投资

按每新造或更新改建一亩用材防护林投资500元左右的标准,完成规划设计任务其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