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8253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可能性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反思1Word下载.docx

黄的。

  (师摸球,生高兴欢呼。

为什么我每次都能摸到黄球呢?

  生1:

我看到老师放了10个黄球进去。

  生2:

因为你放进去的全是黄球,所以每次都能摸到黄球。

我可能摸出白球吗?

为什么?

不可能。

因为盒子里没有白球。

可能摸出红球、黑球或其他颜色的球吗?

因为盒子里根本没有其他颜色的球。

如果我把盒子里的5个黄球换成白球,使得白球、黄球的数量同样多。

老师继续再摸,想一想老师摸出的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的?

(说话时放慢速度)猜猜看?

白球。

黄球。

  生3:

也许是白球,也许是黄球。

  (师继续多次摸球)

为什么老师这次既可能摸到黄球又可能摸到白球了呢?

因为盒子里有黄球,也有白球。

也就是说,这次摸球出现了两种可能。

可能是……(生齐答),也可能是……(生齐答)。

  (设计意图:

一开课,通过“生猜师摸”的摸球游戏,很容易就达到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玩中教会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表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龊闷痰妫鸬健耙返己健钡淖饔谩?

  

(二)活动二

  1师:

下面老师再改变盒子里黄球、白球的数量,变为9个白的、1个黄的。

我们看看,摸出其中的一个球,是摸中黄球的次数多,还是摸中白球的次数多?

  (生举手)

大家把自己的猜想,用半分时间在课本上记下。

  (生填写课本“想一想”)

想不想自己摸球来验证猜测?

(几乎异口同声)想。

那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

  (出示“小组合作”的操作步骤)

  

(1)几人轮流摸球,摸出一个球记录一次是什么颜色,然后把球放回盒内再摸。

  

(2)统计时,白球用字母b表示,黄球用字母h表示。

  (3)小组交流:

实验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师以一小组为例,逐条讲解示范,并提出要求:

安静、迅速,按步骤操作。

  (各学习小组愉快地摸球、统计,讨论。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结果。

谁汇报一下小组交流情况?

我们组摸出的白球次数多,黄球次数少。

我猜对了,摸出白球次数多、黄球次数少。

和我的猜测一致。

因为盒子里白球多、黄球少,所以摸出的白球次数多、黄球次数少。

(生不由自主地鼓掌以示表扬。

填写课本“填一填”,并齐答。

摸中白球的次数多,说明摸中白球的可能性……(生齐答:

大);

反过来说,摸中黄球的次数少,说明……(生齐答)

  师小结:

这个游戏告诉大家,虽然事情的发生是不能确定,但是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对儿童来说,概率知识是很有吸引力的,动手收集数据的过程常常体现为令人愉快的游戏。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体会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

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使他们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同时促进学生个人的完善与发展。

  2.试一试。

  第84页第

(1)题——盒子中有14个球,分别是8个白球、4个黄球和2个红球。

摸出一个球,会摸到哪种颜色的球?

  (生独立完成,师巡堂指导。

从统计数据看,哪种球摸到的可能性大,哪种球摸到的可能性小?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小。

(补充)因为盒子中白球多,红球少,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小。

学生已有了“可能性大小”的初步认识,通过练习,每人再次经历“猜测—实践—验证”过程,加深了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

从学生情感体验看,他们仍对小组合作的摸球游戏意犹未尽,再次摸球,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三)活动三

  1、师:

谁玩过摇奖活动?

现在我们也来玩一下。

(出示转盘)

老师摇,大家猜。

第一次老师会转到什么颜色?

  生1、生2:

蓝色。

黄色。

  (师摇了3次转盘,生观察。

前两次都转到蓝色,第三次很幸运地转到黄色。

每次结果都有学生欢呼雀跃。

老师转到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小?

转到蓝色的可能性大,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小。

因为蓝色的多,黄色的少。

(大家鼓掌赞扬)

“如果让你用这个转盘设计摇奖活动,你想让获奖的人多一些,怎么设计?

  (学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我设计三种颜色,颜色所占区域从小到大分别为一、二、三等奖。

我设计两种颜色所占区域一样大,都获奖。

  ……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的数学。

可能性问题在儿童的生活中接触还是比较多的。

从转盘游戏到摇奖设计,让学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可能性。

  2书面练习——第85页第1题。

从下面的5个箱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

连一连。

教师巡堂观察练习情况,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用“排他法”很快解决“一定是”“一定不是”“可能性很小”的连线结果,8白2红和5白5红,谁“很可能是白球”?

“8白2红”连“很可能是白球”。

因为白球多,可能性大。

  (在鼓掌中结束了这节愉快的数学课……)

由形象的游戏活动过渡到抽象的语言表述,检测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本题也是《标准》小学第一学段安排的“概率”学习内容的综合练习。

  五、教学反思

  《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

这些游戏都是经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完成的,教学是成功的。

  还记得,学校曾要求我们课改老师把自己对课改的认识与感受,用一句话来描述。

当时,我们调侃的“名言”是“痛并快乐着”。

“痛”是因为“前无古人,后有来者”。

我们必须每天思考,每天探索,每天革新。

在实践中体验酸、甜、苦、辣……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而“快乐”的源泉想必就是以下的原因吧。

  1、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以及活动的安排应当充分考虑到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地,在游戏中可以使孩子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

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

本课教学设计,从生活中提取源泉,做到了数学与游戏相结合,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真真切切地体验和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摸球游戏、转盘游戏、设计摇奖活动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话题。

  2、教师教生活中的数学。

  我想,也应该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怎样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如学生利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设计摇奖活动,就是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让学生带着数学去理解生活,去体会数学的价值。

这样,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迫切期待着下一堂数学课的到来。

  《认识钟表:

小明的一天》课堂实录、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节课“小明的一天”,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

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

这一内容在设计上有3个特点:

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

本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情境图,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使数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2.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为,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互动。

本节课通过“小明的一天”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体现儿童已有的生活经历,为学生探索知识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3.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本节教学有多处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力量,沟通各小组所发现的内容,在这些过程中去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

怎样倾听别人的意见,怎样与别人交流,如何正确评价别人的见解等等。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贴出小明的画像),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

你们想了解这位新朋友吗?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小明的一天”。

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合作交流,总结经验

  1.观察情境图,交流经验。

  看课本中的情境图。

仔细观察,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

自己先看看,再在小组内讲给其他同学听。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谁来介绍小明在一天中都做了什么?

6点起床,然后7点半去上学,8点开始学习,12点吃饭,下午4点踢球,晚上8点半上床睡觉。

介绍得真清楚。

老师告诉你,几点也可以说成几时,例如6点起床,可以说成6时起床。

那你知道看时间通常要用到什么?

看时间要用钟表。

关于钟面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把你知道的知识教给小组中的其他小朋友。

比一比,看哪位小老师当得最合格。

  小组活动。

  汇总各小组的交流结果。

  组1:

我们组知道了1时、2时……12时怎么看,还认识了时针、分针、秒针。

  组2:

我们组知道了怎样看几时半,还知道秒针转得最快,时针转得最慢。

  组3:

我们组知道钟表上有12个数。

小老师们懂得真不少,有的不仅会看钟面上的时间,还知道钟面上(出示钟面实物图)有12个数,有3根指针,又短又粗的一根叫时针,长一些的这根叫分针,最长的这根叫秒针。

关于钟面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经验。

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如当小老师,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2.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整时、半点的认识。

小朋友们知道小明在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那你能给小明活动的这6个时间分分类吗?

  学生各抒己见。

按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来分为五类。

可以分成两类,6时、8时、12时、下午4时为一类;

7时半、8时半为一类。

  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鼓励。

按整时和半时来分,可以分成两类,6时、8时、12时、下午4时是整时,7时半、8时半是半点。

你们是怎样认读整时和半点的呢?

利用自己的钟表模型,小组内交流一下看法。

交流时要注意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如果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说完后再提出来。

  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结果。

我们发现6时、8时、12时、下午4时分针都指着12;

7时半、8时半分针都指着6。

我们还有补充,6时、8时、12时、下午4时分针指着12,时针分别指向6,8,12,4;

7时半、8时半分针指着6,时针分别在7和8,8和9的中间。

由此可以发现整时和半点有什么不同?

整时和半点分针指的不一样,整时分针指向12,半点分针指向6。

整时和半点时针也不一样,整时时针指向哪个数就是几时,半点时针在两个数的中间。

整时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半点时分针总指向6,比如说

  7时半,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7和8的中间。

分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单元中已有接触。

本环节通过对时间的分类加深学生对整时、半时的认识。

另外,本环节中小组活动有实效,注意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课间休息:

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通过这一活泼的音乐,寓教于乐,不仅愉悦了学生的身心,还在无形中渗透了珍惜时间的教育。

  3.良好作息时间的教育。

通过小明的一天,你对他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

小明按时吃饭。

小明爱体育锻炼。

小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生4:

小明早睡早起,是个好孩子。

小明是一个有良好生活作息习惯的好孩子,希望小朋友也像小明那样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是关于时间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里教师结合小明的一天,引导学生去合理地安排时间,适时地渗透了时间观念的培养。

  (三)应用练习

  1.认一认。

  让学生独立说一说第91页“练一练”第1题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

  2.拨一拨。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下列时刻:

  1时9时半3时11时半5时半

通过有趣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读整时、半点。

  (四)作业设置

  用喜欢的记录方式给自己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作业的设置,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知道了整时和半点的不同。

我觉得和小组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很开心。

还要向小明学习早睡、早起。

课堂小结的设计体现了评价的理念和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回想起这快乐的、无拘无束的40分钟,我心中充满了许多感慨。

感慨孩子们在课堂上出色的表现,感慨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气象。

我真不敢相信,六七岁的孩子竟然知道得这么多,合作得这么好。

数学已经成为了他们接触生活、了解生活的一个工具。

  成功的一节课必须要立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对新理念的理解之上。

胸中有邱壑,教学才有方。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努力挖掘教材的两个优势:

  1.情境创设得好,是儿童熟悉和感兴趣的;

2.素材提供得好,它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以及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多次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去自主地学习探究。

在学生交流时,我把自己也看成是小组中的一员,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以便及时地来引导。

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快乐的小脸,我深深地感受到:

只有“活”起来的数学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的天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