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8755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彩的试验物理试验改进创新的几个实例Word文件下载.docx

学生读取示数,不难发现,中间一对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

可见拔河胜负的决定因素不是彼此给予对方的作用力,学生很快会改变思考角度,对每块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对两块木块的整体做受力分析,从而明确木块整体移动的物理本质。

教师再适时的提出问题,拔河中动力从哪儿来呢?

学生就会彻底地弄清楚拔河胜负的决定因素,也会有根据地去指导自己增加取胜的把握。

实验六:

鸡蛋在浓盐水中的悬浮实验,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先配置足以让鸡蛋漂浮的浓盐水,演示悬浮时只需缓缓加入清水即可。

这是因为鸡蛋的重力和浮力绝对的相等是很难做到的。

靠每隔2-3秒钟向液体内添加少许浓盐水去调节液体的浓度很难实现和维持悬浮,而配置了浓盐水后可先使鸡蛋漂浮,再缓缓加入清水,这样稀释的是上层盐水,鸡蛋所受浮力随即减小,于是下沉。

但是鸡蛋在没入下层更浓的盐水过程中,容易得到一个平衡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好。

实验七,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基本完成规定的实验要求后,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透镜被遮挡一部分,其成像有何变化呢?

要求学生不要急于动手,而是先进行推测或猜想。

学生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有的认为“不成像”,有的认为“只有半个像”,有的认为“不变化”,等等。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推测,在动手实验前后,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或多还是或少,都会经历观察、思考、分析、对比、检验、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此时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而结果一旦受到实验的检验,知识间的联系得到增强和固化,形成相应的知识组块及其可感可知的物理模型,思维的力量与作用不言而喻,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实验八: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在矿泉水瓶中装半瓶水,盖上盖,先把底部朝下放在沙上,再把瓶倒转过来放在沙上,探讨“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

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盖上盖正放或倒放在沙上,与前一次实验比较,探讨“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大小的关系”,实验简单易行,效果明显。

以上就是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几个曾经改进过的实验,介绍给大家,希望得到大家的批

几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意图及其效果

成武县汶上集镇初级中学 

 

袁邵坤 

2010年8月10日11:

00

王凤娟于10-8-1013:

29推荐静电演示实验值得借鉴。

物理教学要重视实验教学,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在平时授课时,我发现一些更适合自己实际教学的改进实验:

1、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演示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学生有一些剩余的时间,为了利用这一点时间,为下节课做准备,我要求学生在成像清晰的时候,将光屏前移一点,然后用凹透镜放在凸透镜前观察看到的现象.接着又将光屏后移,要求他们用桌上器材不移动光屏来得到清晰的像。

在此基础上,下一节讲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教师做一演示实验就能很好解决这一难点。

 

2、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

用身边熟悉的器材完成一个小实验.一个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上浮,大木块比小铁钉重的多,这样就克服了学生头脑中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的观念.有的学生认为铁钉的密度大才下沉,木块的密度小才上浮,可引导学生利用一个废牙膏皮做实验,废牙膏皮的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上,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下沉,说明密度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

3、静电演示实验:

让实验者站立在一块较厚的(最好在5厘米以上)干净干燥的泡沫塑料上;

用一只手与放在桌子上干净干燥的泡沫塑料块摩擦数下,人体就带了电(人体与泡沫塑料摩擦起电的效果很好。

只要人不与其他导体接触,人体上的电荷就不会跑掉,人就成了一个带电体);

用带电的手去接近放在桌面上的乒乓球,球就向手滚过来,并能追随着手运动。

这说明带电体不但可以吸引轻小物体,也能吸引像乒乓球这样较大的物体,实验的可见度大,效果极为明显。

其中在讲大气压时,我是这样做的:

用一个矿泉水瓶在它侧面对应的位置各扎一个小孔,然后装满水,上面用盖子盖好。

演示时将盖子打开,学生会看到水从两侧流出,当把盖子盖上时,水又不流了。

还可以将瓶子侧倒,会看到水往外流,但用手堵住上端的小孔,水又不流了(反复演示几次)。

这样做的意图:

这样的改进一下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明明瓶上有小孔为什么盖上盖子或用手堵上小孔,水就不流了?

跟他们生活的经验不相符,马上就想弄清为什么?

要比我们直接告诉他们:

我们周围有大气压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收到的效果:

这个实验效果是很明显的,也很有趣,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而且制作也很简单,真正是低成本的实验器材。

自制小实验 

惊奇天天见

-----邹城市第五中学 

周焕斌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大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根据我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增加了一些教师或学生亲自制作的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用应,各有特点和作用。

这些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模仿自制小实验器材

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简单的仪器,如:

“自制量筒”、“自制天平”、“自制电铃”、“水平器”、“简单弹簧称”、“简易喷雾器”、“惯性小球”、“单摆小球”、“滚摆”等,另外还增加了一些观察物理现象的小实验,如“液体的蒸发现象”。

这类实验在于通过简单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充分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制小实验

1、用饮料瓶

 

水中的振动

  用细线系好三把旧钥匙,放入盛水的大饮料瓶内并上下抖动细绳,你听到了什么?

听自己的心跳

  

剪下饮料瓶上半部并在瓶盖上打孔后插入一段塑料软管后,将做好的漏斗部分靠近胸部,软管另一端靠近右耳。

移动漏斗的位置,一定要仔细听听,可以找到心跳最强的位置处于胸部左侧。

2、用铅笔

探究声音的传播

将铅笔一端放在口中,轻轻敲笔杆几下,再用牙齿咬住笔杆轻敲笔杆几下。

发现后者的声音比前者大得多。

因为前者声音是经过空气传到耳膜的,后者声音是经过牙齿、骨骼传到耳膜的。

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将铅笔对着光源后面会出现铅笔的影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用玻璃杯、水和铅笔做光的折射实验,在玻璃杯中装入半杯水,再将铅笔插入水中,发现铅笔的水中部分看起来变折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的现象。

探究重力的存在和方向

  将铅笔从高处自由丢下,铅笔将竖直向下落,说明铅笔受到重力的作用,竖直下落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探究惯性实验

  只用铅笔即可,将铅笔扔出,铅笔离开手之后仍向前运动,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探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只用铅笔,将铅笔扔出,铅笔将由静止运动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铁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前进时,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铁块所受滑动摩擦力,若将铁块放在多只铅笔上重做上述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探究压强的大小因素

用一端削好的铅笔,用大拇指和食指顶住铅笔的两端时,发现削好一端的手指比较疼,这说明压力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用较大的力时手指更疼,又说明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探究利用积累法测细铜丝的直径

  所用器材有细铜丝,刻度尺和铅笔,将细铜丝紧密地排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出总长度L,数出铜丝匝数N。

然后根据D=L/N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探究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将铅笔两端都削好,若将铅笔芯和灯泡连入电路,灯泡发光,说明铅笔芯是导体;

若将外部木材和灯泡连入电路时,灯泡不亮,说明木材是绝缘体。

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将铅笔的木材劈开露出铅笔芯,将铅笔芯的两端连入电路,这时灯泡发光,调节其中一端线头在铅笔芯上的位置,即减小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时灯泡变亮;

若再增加铅笔芯接入电路中的长度时,灯泡变暗。

说明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把铅笔的下端绕上几圈铁丝,按入水中,使其竖直地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放手后,铅笔上浮,最后竖直地浮在水中;

若取出再增加铁丝匝数后,可使其下沉,以此来验证物体的沉浮条件。

探究导体和绝缘体

  把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组成的一个简单电路,将铅笔木质部分或铅笔芯串联在电路中,看灯泡是否发光,从而可演示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

3、用小布条

烧不着的布条

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

有趣的现象出现了:

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

将湿面条离开酒精灯的火焰,过一小会,当面条的火熄灭时,却发现棉布条完好无损。

(当然做这个实验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要强调注意操作安全。

4、用乒乓球

吹不落的乒乓球

拿一个玻璃漏斗让口朝下,把一个乒乓球放到宽口处。

然后迅速从细口处猛力吹气。

有趣的情景出现了:

在学生猜测中本应掉下的乒乓球却一直在宽口处旋转着不落下。

水流冲不走的乒乓球

   

实验器材:

一只乒乓球、一个干净的玻璃漏斗、一根橡皮管。

 实验方法:

将玻璃漏斗喇叭口向下放置,用一根橡皮管将漏斗的颈部与水龙头相连。

打开水龙头,让一股细水流从漏斗的喇叭口流出。

取一只乒乓球放进漏斗的喇叭口中。

感觉上乒乓球应从漏斗中被水冲出来,而事实上我们能够观察的却是:

乒乓球被牢牢地“吸”在漏斗的喇叭口内。

水流之所以冲不走乒乓球,是因为水流经漏斗的颈部流入喇叭口时,横截面积迅速增大导致流速立刻变小。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所以乒乓球下方水流压强远大于其上方水流的压强;

这就给乒乓球一个向上的压力,由于这个压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因此乒乓球停留在喇叭口的底部而不会被水流冲走。

  三、把看似不可能的实验,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测量道理、对大气压的值很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明白托里拆利为何选用了贵重而有毒的水银却不用水做实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的探究活动中,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的水银换成水来测大气压,实施之前,老师只是在学生遇到技术性的问题时做了必要的指导。

当几个学生配合着让灌满水的10几米长透明塑料管从教学楼四楼阳台垂下,……当最终管内剩余大约10米高的水柱不再向下流动时,学生欢呼了。

我想在场的无论是学过还是没有学过这部分知识的学生,都深刻地记住了这个实验所说明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重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激励、帮助、提倡、学生做课外小实验,学生经过自己动手,日积月累,就可以独立研制出一系列属于自己的基本仪器和设备。

这些小实验,完全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

既可解决某些器材不足的问题,又可以解决课堂时间紧的问题。

让学生体验“玩中学”,“做中学”的乐趣,使小实验有充裕的时间顺利完成,也让学生有更多的发现新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我在演示流体压强时做的几个小实验

一、天女散花。

1.器材:

彩色纸屑、洗衣机废旧排水管、透明饮料瓶、实物投影仪

2.使用:

把彩色纸屑放在讲桌上,把饮料瓶从中间割开,水管的口插入饮料瓶的上半部,用饮料瓶罩住纸屑,另一端水管在空中以不同的速度甩动。

3.现象:

水管甩动慢时,纸屑在饮料瓶内上下跳舞;

随着速度的加快,纸屑从甩动一端飞出。

4.优点:

用实物投影仪现场直播可以看到纸屑的受力运动情况;

透明饮料瓶既控制了纸屑的位置又有可视性;

彩色纸屑可视性强。

二、连通器的水面变化

粗橡皮管、连通器模型、水、蓝墨水、实物投影仪

把橡皮管接在连通器模型左起第三个开口处,甩动另一端,用实物投影仪显示液面的变化 

随着橡皮管运动的改变,液面的变化也改变。

由于此管有弯折,液面升高或降低很小,在拐弯处也会变化很大,大大增加了实验效果,用实物投影仪转播增加了可视性。

三、两船相撞实验改进

饮料瓶盖、棉线、注射器、水、容器

把瓶盖分别用细线连接好放在水面上,用注射器改变中间水速。

注水时两瓶盖向中间靠拢,停止注射时瓶盖分开。

有了线的牵引瓶盖不会被冲走,且停止注射时还能恢复原状。

四、乒乓球相吸实验改进

乒乓球、细棉线、塑料管

将两个乒乓球吊起,用塑料管向中间吹气

两乒乓球向中间靠拢

乒乓球被吊起,向中间靠拢时需要克服的阻力更小,增大了可视效果。

五、飞机的升力

小不锈钢锅盖、吹风机、弹簧测力计、细棉线

用弹簧测力计把小锅盖吊起,用吹风机吹风,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吹风时变小

器材常见、可操作性强

专题九作业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看看我吧

我是小小矿泉水瓶,本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当你喝光了水后,不要着急扔了我,相信我,只要你能想得到我能在的地方,我就能够如你所愿。

要不信,看我提醒你一下,你看看是不是。

一、看力学中哪儿能够找到我的身影

1.来,捏捏我,看到了吧,我变形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放我在桌上,推我吧,看,我由静止变的运动起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呀。

2.用力捏我呀,用力捏;

用力推我呀,用力推……怎么样?

“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吧,地球人都能看的出来。

朝前我,我向前动;

向后推我我向后动;

斜推、正推我动的不同,“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装上水,平放我在桌面上,推我中间,我就超前滚;

推我一头的帽儿我就原地打转,得了,“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也好理解了吧。

当然,如果你能够想到控制变量,我就由草民班子变成正规军了。

3.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时,我可以充当滚动的小球,质量绝对好控制。

惯性实验中,我可以压在桌上,比一杯水好用。

等等、等等……

二、看热学中的我吧

1.大热天把我放到冰箱里凉快一会儿,取出后放桌上,我能从空气中帮你得到水,可惜出现在瓶外了,这叫什么?

让我想想,对,就是“液化”。

2.少少装点水,盖上瓶盖,把我拧成麻花吧,拧啊拧啊,我肚中的水蒸气要做功了!

”“砰”的一声,可怜的瓶盖飞了,水蒸气对瓶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白雾出现在我的瓶嘴便,怎么样?

够意思吧,有声有色,知识丰富啊。

3.找个我的双胞胎,给我装上同样多的水,分别给我们保上白纸和黑纸,经常量量水的温度,你就可以了解白色与黑色的吸热能力了。

三、我谦虚,光学中稍稍展示一下。

1.我可以当个凸透镜,让你观察我当放大镜的成像情况。

2.我可以保上黑纸,蒙上底后打个孔,配上描红的半透明纸,观察小孔成像情况。

3.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可以剪下我瓶盖附近一片,贴上包

香烟的锡纸,做成一个凹面镜,用处很多。

四、你看,你看,电学中我捡几个说说吧。

1.如果你已经把我做成了凹面镜,就用我做自制手电筒的灯头吧。

剪剩的部分可以做为手电筒的外壳,当然,开关可以粘在我身上,电池可以装在我肚中。

联好电路,你拿着我就可以实现“让电灯发光”的愿望了。

2.当然,我也是“摩擦起电”的好器材,空瓶在头上擦几下,拿个气球我能吸住它半天。

3.在我身上缠上导线,我可以变成滑动变阻器;

缠上线圈,我可以进出磁场学发电……

在我肚中装些水,把磁化的缝衣针别到小块塑料泡沫上,放入我肚中的水中,好了,一个简易的指南针做成了,盖上盖,不管我站着、躺着,你都可以用,专对农村买不到指南针的小朋友所说。

哎呀呀,我的用处太多了,说也说不完,咱今天低调点,就说这些吧。

还是那句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如果你能想出更多用处,那是我们矿泉水瓶的功劳,如果你想不到,那是你太懒了,别光想着抄,需要自己动动脑。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我该下了,欢迎下次再聊。

材中给出的实验不见得适合所有地方的教学实际,许多老师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有些实验做出改进和创新。

请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一个或几个曾经改进或创新的实验,尽量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并说明改进的措施、意图及效果。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学校没有成套的标准化的实验,教学因此受影响,若能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实验,定能起到良好效果!

实验一、声音的音调、响度及骨传导的教学设计

用一根橡皮筋,一端咬在口里,一手拉,一手拨动;

既能看得到振动状态,又能听到声音变化,从而很好解决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同样的方法,也能证明骨传导。

实验二、压强的引入实验设计

利用矿泉水瓶、气球、水;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简便明了:

将气球吹入一定量气,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正放、倒放;

观察压力相同,压力的作用效果同受力面积的关系。

将水倒空,正放;

观察受力面积相同,压力的作用效果同压力关系。

实验三、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利用两支试管,大的刚好能套住小的;

将大的装满水正立,将小的封闭端压入大的2cm左右,迅速倒置,小试管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

(这与同学生经验不符、将引起极大兴趣)。

实验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用一根直径约2厘米、长约1米的软蛇皮管,将一些碎纸屑放在桌上,一手拿管,使口对着纸屑,另一只手握住管中间甩动,使管在水平面作圆周运动,纸屑会被吸走。

(出乎意料,将引起极大兴趣)

实验五、小孔成像实验

将一鞋盒内正放一五瓦小灯泡,在鞋盒一侧扎一小孔,通电后使小孔对着墙壁,墙壁上会出现清晰的灯泡钨丝的倒像。

以上实验可在引入新课时用,如实验三、实验四;

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很好。

也可在探究时使用,如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五;

实验器材信手拈来,可全员参与!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精心设计;

物理课会变得更精彩!

摩擦力大小决定拔河比赛的成败——通过拔河比赛改进的实验

临沂市第三十三中学 

陈国华 

2010年8月10日14:

38

张步茂于10-8-1015:

39推荐简单的实验,有效解决了拔河比赛取胜的秘诀。

王会丽于10-8-1017:

04推荐陈老师寓教于乐,把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置于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学习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摩擦力大小决定拔河比赛的成败

——通过拔河比赛改进的实验

临沂第三十三中学 

陈国华

今年春天,在我校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作为班主任的我教了我班一个取胜的秘诀:

在降低重心增加稳度的同时,要穿鞋底花纹多的鞋,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对于增加稳度,学生都理解。

然而,对于增大摩擦力,很多学生并不理解,他们只是认为拉绳子的力越大,就越容易获胜,而我在给他们解释的过程当中发现,像这样在抽象意义上解释,学生很难理解,有的能是一知半解,而有的可能会是越讲越糊涂。

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器材:

滑板车,绳子

操作:

找两个学生,牵着绳子的两端,甲同学站在滑板车上,甲同学用力拉,此时,甲同学向乙方向运动。

分析:

此时,甲乙同学作用在绳子上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不相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表面粗糙的木板,表面光滑的玻璃板,弹簧秤(2个),

规格相同的木块(2个),细绳一根

1、根据图示放置实验器材;

2、将两木块拉开一定距离,保持静止,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

3、将两木块由静止释放,观察木块运动情况。

由步骤2可以得知绳子上拉力相等;

由步骤3得知, 

并由此得出最终结论。

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看到实验现象,再通过实验一

和二的对比得出两者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相等,进而引导学生对

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则学生都可以很容易的找出拔河比赛中取胜

利用两支试管,大的刚好能套住小的;

二个内径差不多的试管(内径稍大的长,内径小的试管口用胶带粘上一块红色的纸片,便于学生观察)。

在大试管中倒满水(不满也行但不能太少)把空的小试管口朝上放入大试管中,然后把大试管倒置,水流出来,小试管不但没掉下来反而在大试管内上升至试管顶,实验效果明显。

(这与同学生经验不符、将对潜水艇工作过程模拟演示的改进及思考

——由刘谦魔术想到的

招远市大秦家初中 

秦京杰

在讲授《浮力的利用》一节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