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025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7.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炸裂

B.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C.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8.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B.一氧化碳C.烟尘D.氮的氧化物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10.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B.硫+氢气

硫化氢

C.氧化汞

汞+氧气

D.氧气+氢气

11.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B.硅C.铝D.铁

13.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Hg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D.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

14.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

C.都属于一种原子

D.都属于金属元素

二.填空题.(共44分)

15.指出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1)      .

(2)      .

(3)      .

16.(11分)(2015秋•广东校级月考)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空气.

(1)空气是混合物,其成分中含有氧气、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其中氧气按体积计算约占空气含量的      (填百分数).

(2)防止空气污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提出一条减少空气污染的建议:

      .

(3)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研究.用汞在密闭空气中加热,得到的氧化汞是      色的固体,汞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初中阶段,我们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研究空气的组成.写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实验过程中,燃着的红磷熄灭后,当冷却至室温时,水能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为      .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7.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是      .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4)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

(5)带负电荷的粒子是      .(6)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8)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

18.

(1)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A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变成      离子,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离子带      个单位正电荷,离子符号为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      个电子.

19.(13分)(2015秋•广东校级月考)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微粒是元素周期表中的      元素,它的核电荷数是      ,碳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由此可知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2)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则硫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3)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小组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填序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A.蜡烛B.红磷C.硫D.木炭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下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小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

(注:

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12345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202119202219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

21.(15分)(2015秋•广东校级月考)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

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少量氧气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收集装置选用      ;

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编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编号);

写出其反应的表达式      .

(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如图H,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而瓶底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6)注射器G可用于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A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G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7)若用装置F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请写两种原因):

22.A、B…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

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下列物质:

A      、B      、D      、E      、H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解答】解:

A、水结成冰,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冰融化成水,只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鸡蛋变臭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动、植物呼吸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铁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了铁锈,属于化学变化,电灯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颜色、状态、硬度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玻璃仪器的洗涤.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系统的探究分析,及相互推导的能力.

A、化学药品不用带出实验室,更不能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应用水把把冲洗干净,放在烧杯中.

C、在实验室里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整理好后放在实验桌上,以便下次使用.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掌握好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教材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实验或制取实验操作方法;

然后,将正确的操作与题中给出的操作相互对照,找出错误所在.

测量容器-量筒.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仰视读数读出的是下面的刻度,俯视读数时读出的是上面的刻度,要平视读数是读出的刻度在上进行分析解答.

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示数为50mL,实际液体的体积大于50mL,又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示数为10mL,是正确的读法,液体体积就是10mL,所以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40mL,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使用量筒时,俯视读数时,实际体积大于测出体积,以及俯视读书时,实际体积小于测出体积,在学习时要进行理解识记.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实验操作型.

【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

C、刚加热完得蒸发皿,温度很高,不能用手拿,会烫伤;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

C、应用坩埚钳取走蒸发皿,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

考查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了解蒸发皿、坩埚钳的使用.

【考点】氧气的用途;

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B.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来分析;

C.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氧气的用途来分析.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错误;

B.在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其体积的五分之一,故正确;

C.在实验中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故正确;

D.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制法、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要想结论准确,做该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全部耗尽;

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等.红磷燃烧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现象应是大量的白烟,不是烟雾.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膨胀的气体会排出一部分,测量的结果会大于1/5.

A、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一是可以使集气瓶快速冷却,二是要防止瓶底炸裂,所以A正确;

B、红磷足量,能把氧气全部耗尽,而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不能耗尽,使结果小于五分之一,所以B正确;

C、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若不能立即塞紧会使结果偏大,故C正确;

D、红磷燃烧的现象应是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所以D不正确.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该实验的结论和实验中注意事项是考查重点,要知道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的原因.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气体;

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污染空气,故选项正确;

B、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C、烟尘是固体小颗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氮的氧化物一般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非白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氧化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合一’,有氧参加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有氧参加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A、生成物有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错误;

B、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但是没有氧参加反应,不是氧化反应,故错误;

C、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没有氧参加反应,也不是氧化反应,故错误;

D、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有氧气参加反应,是氧化反应,正确;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了解和判断,掌握其特点即可顺利解答.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B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利用元素的分类,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进行判断解决即可.

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

氧硅铝铁,其中铝铁属金属元素,

故选C.

【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Hg,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汞,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其核内质子数为80,而不是中子数为80,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若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阳离子;

B、若粒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阴离子.

C、根据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D、根据核内质子数确定元素及类别.

A、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由于在第一种的粒子中,核内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属于原子.故A错误;

B、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由于在第二种的粒子中,核内质子数=18=核外电子数=18.属于原子.故B错误;

C、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一种原子.故C错误;

D、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两种微粒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1、13,微粒分别属于钠元素和铝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

【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

了解元素的概念;

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1) 瓶塞没倒放在桌面上 .

(2) 试剂瓶标签没面向着手心 .

(3) 试剂瓶口没紧挨试管口(远离试管口) .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

【分析】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瓶塞沾污桌面污物从而造成盖回瓶上时瓶内药品被污染,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试管倾斜以使液体沿管壁慢慢流下,试剂瓶上标签面向手心.

(1)试剂瓶瓶塞随意放在桌面上,易造成药品污染,故答:

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

(2)试剂瓶标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