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0867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讲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现在,3个建筑师配1个结构师。

  二、柱平法:

  1、定义疑问:

  

(1)嵌固部位是指地下室顶板处,地面以下的结构构造(含地下室部分)划归基础结构(待出图集)。

嵌固部位以下箍筋也划归到基础结构部位,不归本图集。

  

(2)柱钢筋总截面为柱截面面积b×

h,梁钢筋总截面为梁有效截面面积b×

h0,h0为梁高扣单排钢筋35mm、双排钢筋60mm后的数值。

  (3)保护层保护的是一个面、一条线,不保护一个点。

要让所有的钢筋都完成混凝土的360○包裹。

  2、钢筋疑问:

  

(1)钢筋需搭接在箍筋非加密区,在全高加密的情况下可以突破上述规定,避开两端、在中间区可以连接。

柱筋焊接时两根钢筋级差不超两级,若级差超过两级可等截面代换。

  

(2)两根钢筋交*时允许两根钢筋紧挨在一起,因为紧挨在一起的是点,握裹考虑的是线和面。

  (3)柱冒顶时钢筋直接通上去,若柱顶没有梁,则12d弯折也不要。

柱钢筋收边尽量采用b图节点样式,往外侧收边,减少柱内钢筋拥挤程度,柱钢筋有效封边即可。

  (4)柱箍筋复合方式很合理,任何一个局部重叠的部位钢筋均不超过两层,尽可能减少了两根钢筋并排出现的概率和长度。

因为两根钢筋并排出现时,两根钢筋之间存在一道暗缝,存在隐患,混凝土也无法做到对钢筋的360○握裹。

柱箍筋首先由一个最大的箍筋包起来,其余可以全部用拉筋,必须拉住主筋和纵筋。

  (5)拉筋和单肢箍筋的概念不同,没必要勾住所有(纵向、横向)的钢筋,而拉筋则必须勾住所有钢筋。

  三、剪力墙平法:

  剪力墙抵抗横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力,抗震思路为:

剪力墙—〉柱(第1道防线—〉第2道防线)。

拐角墙钢筋不允许在角部搭接。

钢筋尽量配到边沿,形成端柱、暗柱等,端柱、暗柱也是剪力墙的一部分。

剪力墙钢筋底部加强区不搭接。

  

(1)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大,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小。

当剪力墙的暗柱很长时,剪力墙水平筋和箍筋伸至剪力墙端部,除非设计者注明。

剪力墙水平筋伸入端柱一个锚长即可(端柱计算参照框架柱)。

  

(2)剪力墙最顶层的梁为墙顶连梁,箍筋箍到墙身里。

剪力墙的水平层肯定放在外侧,竖向筋放在内侧。

  (3)暗梁箍筋:

剪力墙竖向筋和暗梁箍筋在同一层面上。

框架梁顺到剪力墙中,形成边框梁BKL。

  (4)交*暗撑箍筋根据标注和构造要求,暗撑为半个墙厚,墙薄时采用交*钢筋。

柱钢筋尽量用粗的,粱钢筋不要用太粗的。

  (5)洞口加强钢筋和剪力墙水平钢筋:

水平钢筋扣柱加强纵钢筋,不要将加强筋放在外边;

竖向钢筋扣柱加强横钢筋。

洞口加强筋放在剪力墙水平、纵向钢筋的内侧。

洞口补强暗梁400高,为箍筋的中到中的尺寸(计算时需加2个箍筋直径),宽度同暗梁宽。

剪力墙纵筋锚入补强暗梁,为刚性条带,形成一完整封边。

  (6)连梁:

用于剪力墙上的一种梁,分楼层连梁(楼面连梁)和屋面连梁(墙顶连梁)。

连梁和连系梁不搭界,平法中不采用连系梁。

拉梁是一种特殊的梁,非框架梁也非普通梁。

  四、梁平法:

  

(1)框架梁是两端以柱为支座的梁,一端支柱、一端支梁则构不成框架梁(非框架梁),处理时不能纯粹按非框架梁处理,应一端按框架梁、另一端按非框架梁处理。

  

(2)通长筋和贯通筋的概念:

不是一根钢筋(不是同种直径的钢筋),是通过搭接形成一种钢筋的方式。

  (3)ln/3或ln/4属于构造规定;

设计规定负弯矩钢筋的断点在不需要该钢筋的点处再长出一段,不具有可操作性;

通常情况ln/3或ln/4可满足构造要求,特殊情况下不满足。

在工程分析中不存在精确值,只存在控制值。

  (4)水平段钢筋≥0.4lae,垂直段钢筋为15D,达不到以上要求时,将钢筋调细(等面积代换钢筋)。

  

(1)梁的受扭纵向钢筋(N筋)、梁的纵向构造钢筋(G筋)的做法:

N筋按受拉钢筋锚固,G筋锚箍12d即可;

G筋为构造筋,梁高向每隔≤200配一根,N筋根据需要设置。

侧面构造钢筋改造比较大:

近几年来梁的侧面裂缝较多,多加梁侧面构造筋可减少梁的侧面裂缝,但我认为没有道理。

  

(2)钢筋应回避在节点内焊接、搭接,建议钢筋不要在节点内连接,要锚固。

框支梁KZL节点下部的钢筋不能断开,因为钢筋在此受拉。

  (3)井字梁:

任何一个相交部位都不是支座;

梁相交部位是否放附加箍筋由设计者定,要设箍筋则相交的两条梁、四个方向都设。

  (4)吊筋高度:

吊筋绝对不能只包住次梁,可勾住主梁下排第二排钢筋(第一排钢筋勾不住时)或第三排钢筋(第二排钢筋勾不住时)即吊筋的高度为主梁的高度。

  五、综述:

  1、设计出图顺序:

基础(平面支撑构件)—〉柱、墙—〉(竖向支撑构件)—〉梁(水平支撑构件)—〉板(平面支撑构件)。

  2、做预算时要搞清“谁是谁的支座”的问题,即基础梁是柱和墙的支座,柱和墙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

柱钢筋贯通,梁进柱(锚固);

梁钢筋贯通,板进梁(锚固);

基础梁JCL主梁钢筋全部贯通,JCL次梁钢筋到梁边为止,JCL必须保持柱位置钢筋的连通,不是锚固,钢筋贯穿的。

  平法相关问题解答

  1、不要把“0.4LaE+15d”与LaE比较。

LaE是直锚长度标准。

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

可见“0.4LaE+15d”与“LaE”是两类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可比较的前提。

  2、请注意看03G101-1图集第54页框架梁端支座下面的标注:

“伸至柱外边(柱纵筋内侧)”,这是首要的,而后面的半句话“且≥0.4LaE”是对直锚水平段长度的一个验算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让梁纵筋伸到柱外侧,然后验算直锚水平段长度,只可以比0.4LaE长,而不能比0.4LaE短。

  3、至于框架梁纵筋端部弯15d的直钩,是一个构造要求。

构造要求是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技术要求,构造要求是不须经过计算的,是必须执行的。

至于为什么要规定为“15d”呢?

陈教授说过,这是经过力学试验的,在“直钩”上5d处至10d处都有内力(变形)存在,到15d处就没有了。

——所以,当梁的支座(框架柱的宽度)较窄时,LaE减去梁纵筋直锚水平段长度后,其差数较大,若按“剩多少拐多少”的说法,把剩下的长度都拐成“直钩”,这个直钩就可能比15d大得多——直钩长度大于15d以外的部分纯属浪费。

  关于“15d直钩”的问题还有很多,下面继续讨论。

  2第一排钢筋和第二排钢筋的间距在图集中哪里可以反应出来

  1、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是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不同材料的协同作用,其要点在于二者的紧密结合。

因此,保证混凝土对钢筋周边360度的包裹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必须保证钢筋之间有足够的净距离。

  2、梁第一排钢筋与第二排钢筋的间距是25mm。

——这个间距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间距太小了,影响混凝土对钢筋的包裹;

间距太大了,会降低梁的“有效高度”,降低梁的强度。

  3、还应该注意,梁的上部纵筋的最小间距是30mm和1.5d,梁的下部纵筋的最小间距是25mm和1d。

  3多肢箍时,外箍是包住梁主筋,内箍包住几跟钢筋呢?

比如梁主筋为5根,我的内箍应该怎么箍法?

如果梁上下钢筋根数不一样,比如上部5根下部6根,这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1、梁的主筋(不论是上部纵筋还是下部纵筋),都应该在梁宽范围内(具体说是应该在外箍宽度的范围内)均匀分布。

  2、采用“大箍套小箍”方式的梁内箍的每个垂直肢(不论是双肢箍还是单肢箍的垂直肢),都应该在梁宽范围内对称分布。

  3、根据上述原则,当“梁主筋为5根”时,梁内箍应该箍住第2、4两根梁主筋。

  (补充一下,上次我说的第3点是对于“四肢箍”中的“小箍”即“内箍”说的。

  4、对于本例来说,也可能是“5肢箍”。

其中的“小箍”即“内箍”就不应该“箍住第2、4两根梁主筋”,而应该“箍住相邻的两根梁主筋”——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则:

“小箍”即“内箍”的水平段应该尽可能的最短。

  5、对于你们提出的问题:

梁上下钢筋根数不一样,比如上部5根、下部6根——

  

(1)箍筋的垂直肢应该保持垂直。

——这是最简单的原则。

  

(2)当梁的上部纵筋根数与下部纵筋根数不一致时,为了保证上述(第

(1)条)原则的执行,则梁上部或下部的纵筋间距就不可能同时做到均匀。

如本例,当上部的5根纵筋是间距均匀时,则下部的6根纵筋的间距就不可能均匀;

反之,下部的6根纵筋是间距均匀时,则上部的5根纵筋的间距就不可能均匀,此时会影响“小箍”即“内箍”的水平段长度。

  (3)如果设计师能考虑到这一点,尽可能做到梁的上部纵筋与下部纵筋根数一致,则对于施工来说就好办多了。

——这是对于多肢箍来说的,对于双肢箍则没什么影响。

  (再补充一下“梁上下钢筋根数不一样,比如上部5根、下部6根”的问题:

  6、最近和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介绍了他们在工程施工中的习惯做法:

  把梁的6根下部纵筋按间距均匀来布置。

梁的5根上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4根与梁下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5根分别上下对齐,梁上部纵筋的第3根就布置在梁的正中央。

(按四肢箍)其内箍套住梁上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4根(也就是梁下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5根)——这样保证了内箍的垂直肢是垂直的。

  7、这样,又得出了梁钢筋布置的一条原则:

纵向受拉钢筋优先均匀布置。

(在本例中,梁的下部钢筋是纵向受拉钢筋,所以优先把梁的6根下部纵筋按间距均匀来布置。

  4在施工图上不时出现“左右支座”与“上部跨中”原位标注并存的问题。

(但是在03G101-1图集上没有解释过这类问题。

  例1:

KL6(10)集中标注的上部钢筋为2φ25,箍筋为φ8@100/200

(2)

  第8跨的左右支座原位标注为4φ25;

  第9跨的左支座原位标注缺省,右支座原位标注为8φ254/4,同时有上部跨中原位标注为4φ25。

  第10跨的左支座原位标注缺省,右支座原位标注为8φ254/4。

  例2:

KL25(7)集中标注的上部钢筋为2φ25+(2φ12),箍筋为φ8@100/200(4)

  第6跨的左右支座原位标注为7φ255/2;

  第7跨的左支座原位标注缺省,右支座原位标注为5φ25,同时有上部跨中原位标注为5φ25。

  这类标注应该如何理解?

  1、前面说过,“上部跨中”原位标注在03G101-1图集中是一个遗漏项目,在图集中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但是在00G101图集中对“上部跨中”原位标注有过解释,就是:

“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换句话说,就是“全跨贯通”。

——这种标注方法已在全国工程界广泛应用,在03G101-1图集第31页的例子工程中也频频出现,只不过在图集中没有做出解释罢了。

  2、这样,对于“左右支座与上部跨中原位标注并存”的问题,在03G101-1图集中就更没有解释了。

我们只好在上述“第1条”的理解基础上,做一些推理。

  3、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某跨梁“上部跨中”的原位标注是对该梁集中标注的上部纵筋的一种局部修正。

例如,某跨梁“上部跨中”的原位标注是5φ25,就是对集中标注的上部通长筋2φ25的局部修正,就是说,在该跨的上部通长筋变成5φ25了。

——这样一来,“左右支座与上部跨中原位标注并存”的问题,就变成“集中标注”与“左右支座原位标注”的关系。

——这正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内容。

  下面,我们就以这样的“理论”去分析上面提出的两个工程实例。

  4、对于“KL6(10)”这个例子,我们关注的是第9跨的上部钢筋。

它的前后两跨(第8跨和第10跨)都是“左右支座原位标注”,这就决定了这两跨的上部跨中(1/3跨度范围内)只有集中标注的上部通长筋2φ25。

但是第9跨就不同了,因为它的上部跨中原位标注为4φ25,这就规定“4φ25”代替了上部通长筋“2φ25”而作为本跨的局部贯通筋。

  问题是第9跨的这个“4φ25”贯通到何处为止?

第9跨的左支座原位标注缺省,然而邻跨(第8跨)的右支座原位标注为4φ25,此时根据对称原则,我们可以知道第9跨的左支座钢筋也是4φ25,——恰好与跨中的“4φ25”贯通。

再看第9跨的右支座原位标注为8φ254/4,同时邻跨(第10跨)的左支座原位标注缺省,此时根据对称原则,我们可以知道第10跨的左支座钢筋也是8φ254/4。

  这样,本例的结果就出来了:

第9跨跨中的“4φ25”向左贯通到第8跨右支座1/3跨度处,向右贯通到第10跨左支座1/3跨度处。

同时,第9、10两跨的中间支座处还有第二排4φ25的“扁担筋”。

  5、对于“KL25(7)”这个例子,我们关注的是第7跨的上部钢筋。

KL25集中标注的上部钢筋为2φ25+(2φ12)。

第7跨的邻跨(第6跨)是“左右支座原位标注”7φ255/2,这就决定了第6跨的上部跨中(1/3跨度范围内)只有上部通长筋2φ25和架立筋2φ12。

但是第7跨就不同了,因为它的上部跨中原位标注为“5φ25”,这就规定“5φ25”作为本跨的局部贯通筋,它取代了上部通长筋“2φ25”,同时也取代了架立筋“2φ12”。

  再看看第7跨的局部贯通筋“5φ25”的长度:

它向右伸到右端支座(因为右支座原位标注为5φ25);

向左一直通到第6跨右支座1/3跨度处。

同时,第6、7两跨的中间支座处还有第二排2φ25的“扁担筋”(因为第6跨右支座原位标注为7φ255/2)。

  标题:

如何从第54页的图上看出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构造?

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构造在第54页的图上看不出来。

  在第54页图的标题下面有题注:

“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有人说: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当梁上部无通长筋时,架立筋搭接长度按LlE计算。

是不是这样呢?

  1、先解答第一个问题。

  03G101-1图集第54页图中“Ln/3”处的搭接点,既是上部通长钢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点,又是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点。

二者并不混淆,也不矛盾。

不少人提出此类问题,都是由于对画图规则(“视图”)和钢筋的工程结构(钢筋的位置)不甚了解所至。

  从钢筋的位置来讲,梁的两根上部通长钢筋都位于箍筋的两个顶角,如果画出梁的“俯视图”,则是在梁的两侧;

而架立筋则在梁的当中位置。

例如,一道梁,集中标注的上部纵筋为2φ25+(2φ12),箍筋标注为φ8@100/200(4),即为四肢箍;

原位标注的支座负筋为4φ25。

则从“俯视图”上看,这道梁的两侧有2φ25的上部通长筋(目前也是贯通筋),而梁当中有2φ12的架立筋,与中间的2φ25支座负筋在“Ln/3”处搭接,其搭接长度就是150mm。

  如果刚才的例子,把梁的上部通长钢筋标注为2φ18+(2φ12),则从“俯视图”上看,这道梁的左右两侧有2φ18的上部通长钢筋,与左右两侧的2φ25支座负筋在“Ln/3”处搭接,其搭接长度是LlE。

同时,梁当中有2φ12的架立筋,与中间的2φ25支座负筋在“Ln/3”处搭接,其搭接长度也还是150mm。

  所以,54页图中的LlE所表示的不是架立筋的搭接长度,而是上部通长筋的搭接长度。

上述这些情况,在梁的“俯视图”上能看得很清楚,但是,现在第54页的图是一张“正视图”,这就把上述两类不同的搭接点“重叠”在一起了,这才引起了这么多的疑问。

  2、再回答第二个问题。

  第54页图的题注:

有人就这句话做起文字游戏,得出“言外之意是当梁上部无通长筋时,架立筋搭接长度按LlE计算”的结论,这是不对的。

  原因很简单:

抗震框架梁不可能没有上部通长筋。

根据抗震规范,框架梁上部至少有两根上部通长筋。

  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

无论什么情况下,梁的架立筋的搭接长度都是150mm。

关于“插筋”,请问一般什么情况下会碰到插筋,它起到的作用有哪

  尊敬的陈教授:

最近经常看你的论坛,受益很多,今天问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也是我突然感到有点想深入思考下去的话题。

就是关于“插筋”,请问一般什么情况下会碰到插筋,它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麻烦,希望陈教授给予一些提示。

  1、就我们这个论坛来说,说得最多的“插筋”就是框架柱纵筋的基础“插筋”。

  2、对于柱纵筋来说,由于施工都是“分楼层”进行的。

所以,柱纵筋不可能从基础直通到楼顶。

在筏形基础施工时,一般柱纵筋预埋在基础梁内,并且伸出基础梁顶面一定的长度(1/3柱净长)——这就是框架柱纵筋的基础“插筋”。

  3、欢迎经常阅读“平法技术”论坛,你将会掌握更多的知识

  图集第54页Ln/3处的搭接点都包括什么内容?

请举例说明

  图集第54页Ln/3处的搭接有三层意思:

  1、当上部通长筋直径不等于支座负筋直径的时候,上部通长筋在此处与支座负筋连接:

  根据抗震的构造要求,框架梁需要布置两根直径14以上的通长筋。

当设计的通长筋直径小于支座负筋直径时,在支座附近可以使用支座负筋执行通长筋的职能,此时,跨中处的通长筋就在一跨的两端1/3跨距的地方与支座负筋进行连接。

  例如,一个框架梁KL1集中标注的上部通长筋为2φ22;

支座原位标注为4φ25。

这时上部通长筋的直径小于支座负筋的直径,此时,2φ22的上部通长筋在本跨两端与支座负筋4φ25中(位于梁两侧)的两根φ25钢筋在Ln/3处进行连接。

——由于两种钢筋直径在一个级差之内,不要进行绑扎搭接,进行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即可。

  一般情况下,结构设计师为了操作方便,往往设计两根和支座负筋直径相等的上部通长筋。

此时,如果钢筋材料足够长,则无须接头;

但由于钢筋的定尺长度有限,通长筋需要连接的时候,可以在跨中1/3跨度的范围内采用一次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或绑扎搭接接长(图集第54页注5)。

  例如,一个框架梁KL1集中标注的上部通长筋为2φ25;

这时上部通长筋和支座负筋直径相同,无须在一跨两端Ln/3处进行连接。

如果上部通长筋的长度超过9m(假定钢筋的定尺长度为9m),则可以在跨中Ln/3的范围内安排一个连接点——该连接点的具体位置可根据现有钢筋材料的长短而定。

  2、当存在架立筋的时候,架立筋在此处与支座负筋搭接:

  例如:

一个框架梁KL1集中标注的上部纵筋为2φ25+(2φ12),箍筋为φ8@100/200(4),即为四肢箍;

这时,集中标注上部纵筋“加号”前面的2φ25是上部通长筋,它必须放在箍筋的角部;

“括号”内的2φ12为架立筋,它放在箍筋水平钢筋的中部,两端与支座负筋4φ25中间的两根φ25钢筋在Ln/3处进行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150mm。

  3、当不存在架立筋的时候,如果存在不与上部通长筋连接的支座负筋,在此处截断。

  例如,一个框架梁KL1集中标注的上部通长筋为2φ25,箍筋为φ8@100/200

(2),即为二肢箍;

这时,支座负筋4φ25角部的两根φ25钢筋是上部通长筋,而中间的两根φ25钢筋就在Ln/3处截断,因为没有架立筋与它连接(二肢箍不需要架立筋)。

  在03G101-1图集第54页,一跨梁的上部纵筋引注为“通长筋”,可又在该跨两端Ln/3的位置设置钢筋搭接。

——既然是通长筋,为什么还会在Ln/3处接头?

  1、首先要明确“通长筋”的概念。

抗震框架梁必须布置上部通长筋。

  根据抗震的构造要求,框架梁需要布置两根直径14以上的上部通长筋。

当设计的上部通长筋(即集中标注的上部通长筋)直径小于(原位标注的)支座负筋直径时,在支座附近可以使用支座负筋执行通长筋的职能,此时,跨中处的通长筋就在一跨的两端1/3跨距的地方与支座负筋进行连接。

  例如,原位标注的支座负筋是4φ25,而集中标注的上部通长筋2φ22,则上部通长筋2φ22在Ln/3处与支座负筋中的2φ25进行连接。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连接”,而不是“搭接”。

对于直径较大的钢筋,不宜采用绑扎搭接,而应该采用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

我问过一些施工人员的常用做法,他们说,直径比较小的钢筋(例如14mm、12mm以下的钢筋)才使用绑扎搭接,直径较大的钢筋(16mm及以上的钢筋)都采用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

只有当钢筋直径在两个级差以上时,才使用绑扎搭接。

  2、一般的结构设计师为了操作方便,往往设计两根和支座负筋直径相等的上部通长筋。

例如,支座负筋是φ25的,则把上部通长筋也设计成“2φ25”。

但由于钢筋的定尺长度有限,通长筋需要连接的时候,可以在跨中1/3跨度的范围之内进行一次性连接——即只有一个连接点,而不是在一跨的两端Ln/3处有两个连接点。

——这就是图集第54页“注5”的基本精神。

  03G101-1图集第54页吧,2003年3月的版本上,图中框架梁上部纵筋的引注是“贯通筋”,然而2003年11月出版的修订版上修改为“通长筋”。

那“通长筋”和“贯通筋”有什么不同?

  1、“通长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