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208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文插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文插图,使学生知道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3、教会学生认字,懂得使用保养毛笔。

  教学重点:

  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好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兴趣。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时:

  两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认真写钢笔字

  

(一)观察插图,教给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1、第一页左上角

  

(1)这位同学用的是什么笔?

是怎样握的?

  

(2)小结

  (3)学生模仿执笔方法。

   2、右下角背景图

  

(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使用的是什么笔?

他们的姿势怎样?

  

(2)教师提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出示写字歌。

   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直,纸放平,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远,写字认真心要静。

  (3)学生朗读:

写字歌

  (4)学生练习写钢笔字。

   3、小结

  

(二)引导动手,教会学生使用和爱护钢笔。

   1、出示各种钢笔,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2、小组交换看钢笔。

   3、指导看图,教师介绍,教师动手操作,注意卫生。

  (三)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写好钢笔字的兴趣。

   1、引导观察第二页上的插图,问:

从插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模仿练字。

   3、作品欣赏

   4、小结

  二、认真写毛笔字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

   1、回忆《写字歌》

(1)指名读

(2)齐读

   2、指导

   写毛笔字的姿势与写铅笔字,钢笔字的姿势一样。

  

(1)提醒学生坐姿正确。

  

(2)示范毛笔的执笔姿势。

  (3)学生模仿执笔

  强调:

五指执笔后,应做到:

指实,掌虚,笔直

   3、学生反复练习

  (三)指导学生爱护使用毛笔。

   1、观察第页上面的插图,初步认识“文房四宝”,说一说你在哪里见到过书法作品,感想任何。

   2、观察第页上面的特写图,体会这些学生严肃认真的练字态度,让学生通过模仿,再次训练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

   3、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

   4、观察几幅插图,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说如何正确使用和爱护毛笔。

   6、收好工具。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钢笔与毛笔的执笔与写字姿势。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

  二、观察作品,掌握写字的行款。

  指导观察第2、3页上的钢笔字作品

   1、抄写文或作文时,应注意什么?

   2、讨论交流

   3、小结

  三、组织练习,训练学生养成习惯

   1、学生练习写钢笔字。

   2、教师辅导,纠正执笔方法,写字姿势。

   3、说说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四、总结,提出希望

   1、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

   3、提出希望

  五、作业

  练习如何正确使用钢笔和毛笔。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学习目标:

   1、学会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文。

   3、通过学习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导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

   2、朗读文,背诵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带和录音机。

  教学时:

两时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7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挂图、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看图听音乐,说说你从歌词和图画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

   2、大体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导入新,板书题:

让我们荡起双桨

   歌曲创作背景:

   每当唱起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不知不觉地走进歌词中描绘的这种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

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

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

19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

0多年来,乔羽共创作了1000多首歌词,每首都不过数百甚至数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着抒情的歌词,心头却会涌起纯真、振奋、美好的感觉。

  二、初读文。

   1、自由读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合作交流认识的字。

  (方法提示:

小组长负责抽卡点名认读;或全组轮读;同座互相抽查。

  (3)全班集体交流反馈。

   2、再读文,读准字音。

   师:

认了字,又读了词,把他们放到文中,你们还读的准吗?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好后还可以把文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

   3、指名读,检查生字和文的认读情况。

   4、整体感知

  

(1)把文连起来读一读,看你从文中知道了些什么?

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指名反馈。

学生说,老师总结。

  三、精读文。

   1、教师朗读文,学生质疑问难。

   2、同座互相读文,把读通顺,并说说诗歌写了什么。

  四、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浪、周、轻、凉”,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轻”,右边的书写要重点提示。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五、后作业。

   1、认读生词。

   双桨、推开、倒映、白塔、凉爽、幸福、波浪、四周、轻轻、安排、做功

   2、写出下列多音字的两个不同读音,并组词。

   倒  中  

   3、熟练地朗读文。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生词,学会书写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

   3、通过学习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认识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文、

   1、教师质疑:

文诗歌有三节,分别写了些什么?

是怎样写的?

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为什么?

   2、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节探究学习。

教师听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提示: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词,分为三个小节,每节的结构基本一致,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也应当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

作者在描写景物是按照从远到近,从静到动的顺序来写的,先写远处的白塔、绿树、红墙,后写水中的鱼儿。

同时在写鱼儿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

最后一节是写小伙伴的质疑“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学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

歌词中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每一次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读的情感也应该不一样,第一次是被美丽的风景陶醉,可以读的轻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对活泼的小鱼,可以读的轻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现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乐,语音可以适当的提高,读出愉悦欢快的感受。

   4、学生感情朗读全文。

   、练习背诵文。

   6、指名背诵文。

  三、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洒、做、、排”,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洒”,右边是“西”。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四、作业设计:

   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本学习的生字。

   2、扩词。

   浪()()()周()()()

   凉()()()()()()

   排()()()洒()()()

   3、区别组词。

   浪()轻()做()()

   很()青()作()棵()

   4、学唱这首歌

  五、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海面:

白塔

       四周:

绿树、红墙

       水中:

鱼儿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2学会查“无字词典”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文。

   3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

2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新: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

   3板书题:

2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文。

   1自由轻声读文。

要求:

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1练读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讨论: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自然段:

  集体默读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

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

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

(板书:

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

<</span>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1、练读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板书: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背诵文。

   ⒉学会本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两时。

    第一时

  一、导入新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

   ⒈板书题。

   ⒉介绍作者。

  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

   ⒊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

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三、学生自学文。

   ⒈轻声读文,读对字音。

画出生字。

   ⒉再读文,边读边想:

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四、检查自学效果

   ⒈认读生字“径”“飘”

   ⒉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

   ⒊指名读文。

   ⒋回答问题:

  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五、理解诗句。

   ⒈讲读第一句:

理解“远山”“石径”“斜”

  回答问题:

  ⑴为什么称为“寒山”?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

   读第二句。

   理解“白云生处”。

   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⒊读第三行诗。

  理解“坐”“爱”

  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

  看图。

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

   ⒋读第四行诗。

  理解“霜叶”“红于”。

  红叶比什么还红?

(比春天的花儿还红)

  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

   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八、作业: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第二时

  一、复习

   ⒈背诵《山行》

   ⒉《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

   ⒈揭题,解题。

  ⑴板书题。

  ⑵指名读题。

  ⑶解题。

  ⑷介绍作者。

   ⒉自学文。

  ⑴轻声读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

  ⑵自读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

  ⑶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认读生字。

  ⑵指名读文。

  ⑶质疑。

   ⒋理解每句话。

  ⑴理解一二句。

   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

   这是什么季节?

从那儿可以看出来?

这是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

   理解“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

指名回答。

  ⑵学习第三、四句。

   指名读三、四句。

   回答问题。

   ①“姑苏”在什么地方?

   ②到是什么意思?

   ③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

  ⑶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⒌总结全诗,体会情感。

  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

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⒍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重音。

  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练习背诵。

   ⒎指导书写。

  三、作业。

   ⒈用钢笔描红。

   ⒉背诵文。

   ⒊抄写词语。

  4做一片美的叶子

  教学目的: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知识目标:

学会本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

理解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好文。

  教学难点:

理解文所蕴含的道理。

(“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两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谈话导入,提问引思

   1.同学们,植物的叶子你们看得一定不少,知道叶子有什么作用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文,题目就是:

做一片美的叶子。

(板书)

   3.问:

这题目里最重要的词是什么?

   4.学生根据题提问。

   .就让我们学习文来弄懂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文

   1生自读文,(揭示要求:

  

(1)反复朗读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

  (3)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文分为三个部分。

   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文,解决问题。

   3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正音

  

(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注意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读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三、感知全文

   1、分自然段读文,说说分为几个部分?

   2、问:

读了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4.学生描红练习。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比较下面各组字,并组成词语。

   异()汁()间()各()

   导()计()问()备()

   3.朗读文。

    第二时

  一、复习检查:

  文分为怎样的三部分?

各部分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板书

  二、精读文

  

(一)学习第一、二部分

   1、欣赏FALSH画面,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叶子?

心里有什么感觉?

   2、轻声读读第一、二部分,想想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树、叶的美?

用铅笔划一划。

   3、指名读读划到的句子,说说你读时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形?

  

(1)指导朗读好重点句:

“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显示FALSH画面,学词“根深叶茂、枝繁叶茂”,并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2)、指导朗读好第4节(抓重点词理解“形态各异”,显示FALSH画面,说说叶子的姿态有何不同?

给你什么感觉?

  (3)指导朗读好第节(说说叶子的作用,知道奉献是一种美)

  (4)配音范读第6节,让学生谈感觉、谈画面,并观赏美的画面,体会散文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

  ()再读文,深入体会树和树叶的关系。

  (6)假如你是大树上的一片叶子,你想对大树说些什么?

  (7)从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部分

   1.出示第9节,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段话。

   (学生漫谈:

假如三

(1)班的每位同学是一片叶子,就是大树;假如万红的每位同学……)

   2.小结

   A、这是作者的联想。

人跟社会的关系就像叶子跟大树一样。

   B、“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大树不能凭空生长,上靠阳光照耀,下靠土地滋养,才能茁壮成长。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社会是一棵大树,我们每个人都做品质善良、工作勤奋的人,社会就会发展、进步。

社会发展进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就会越来越幸福!

   3、填空练习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为了-------,做一个-----的---吧!

  三、作业

   1、朗读文

   2、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4 做一片美的叶子

      远望一棵大树(社会)

      近看每片叶子(每个人)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习作1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记下来,把自己所想的写下来。

   2、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招待客人的过程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把接待客人这事写下来。

  难点:

按照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前准备:

   ⒈例文的录音。

   ⒉可供学生表演的简单道具。

如大人的眼镜,玩具电话等。

   ⒊准备一个小室内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来,推开窗子一看,呀,太阳公公已经笑眯眯在天上望着我了!

我连忙穿好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哼着歌往学校走去。

路边的小树好像在向我招手,我的耳边还不时传小鸟悦耳叫声,非常有趣。

  2.老师在说什么呀?

  3.对,告诉你们,这就是作文。

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学习写作文了。

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难,就像老师刚才说的一样。

只要把你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

想试试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好阿姨》,思考:

例文中写了什么?

  

(1)小小组讨论讨论。

  

(2)大组交流,指名回答。

  2再读例文《好阿姨》,讨论写法。

  

(1)我们来听听小作者是怎样介绍自己买牙膏时遇到那位好阿姨的。

(放录音)

  

(2)小作者先讲什么?

然后呢?

最后谈了什呢?

  (3)再读读这篇作文,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

对,原来小作者只是把自己说的话写在纸上,就是作文啦!

  3.读懂例文《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启发想象。

  

(1)学生自由读:

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可爱,他很喜欢想象,常常把自己想的写下来,变成一篇篇小作文,我们来读一读吧!

  

(2)指导模仿说话:

  如果你也有一支神笔,你想干什么?

  小小组交流。

  大组交流,指名说。

  小结:

我们的同学想象力真丰富,写出的作文一定回出色!

  三、指导习作

  1、明确写作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试试,轻轻松松地写出我们的第一篇精彩的作文!

写什么呢?

  2、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1)两名学生表演小剧《客人来了》。

按照“请进”——“请坐”——“倒茶”——“削水果”——“给爸爸打电话”的顺序进行表演。

  

(2)学生评议,从表情和语言两个方面,给予补充。

  (3)再请一组同学表演。

  1、学生写草稿。

  现在我们拿起比,把你招待客人的经过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我们刚才的表演。

  4、点评。

  

(1)同桌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纠正,互相表扬、肯定。

  

(2)推荐你认为写得好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3)交流评议

  、学生修改。

  6誊写作文。

  练习1

  【教学目的】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和写字

  【教学时数】三时

      第一时

  一、教学第一题:

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六个词语。

  

(2)不认识的字可以在小组内请教同学或老师,也可以查字典。

  (3)连读词语,想象画面,了解词义。

  小组学习:

首先观察题中的画面,想象情境,感知词义的优美意境。

然后凭借熟字推想词语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情境。

  (4)读词语,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第二部分

  

(1)观察插图想像情境。

  

(2)熟读词语,练习与画面连线。

  (3)教师指导,巡视纠正。

  3、第三部分

  

(1)看图,想想图中画了些什么。

  

(2)四人小组练习看图说词语。

  (3)小组交流比赛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

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得字,想想是什么结构的字。

  生:

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师:

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咱们还是看看“小小建议”吧:

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

  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4、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展示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

      第二时

  一、教学第三题:

读读背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