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220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压强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过垭口后,路线顺麻尔曲支流左岸而下,经赫冬琼当,在K35+371.17处以1-20m钢筋砼空心板桥跨过麻尔曲支流至右岸。

本项目总工期365日历天,由于建设时间短,部分路段填挖交界面高差较大,部分路基位于软基路段,填筑质量难以保证,为减少工后沉降,加速路基沉降,对部分路基增加液压高速夯实处理,确保路基填筑质量,减少工后沉降。

3、人员、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3.1、施工管理人员配置情况

表3-1参加施工管理的人员统计表

序号

职务或工种

人数

职责

备注

1

项目经理

现场总负责

2

项目副经理

现场施工管理

3

项目总工程师

技术总负责

4

施工队长

现场施工协调

5

实验员

实验检测

6

安质员

安全管理

7

技术员

技术负责

8

测量员

测量监控

9

机械作业人员

施工作业

10

辅助工人

3.2、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3-2主要设备配置表

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推土机

PD140-2

液压高速夯实机

THC36

自卸汽车

20t

测量仪器

/

土工试验仪器

4、液压高速夯实机压实补强施工方案

4.1、施工准备

配备足够的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经培训符合要求后,人员方可上岗;

机械设备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场作业。

施工人员和机械提前进场,配置相应的人员与机械。

本工程夯实作业采用龙工LG855B液压高速夯实机进行夯实作业,夯锤直径1m,夯锤重量为3t,击打频率30-80次/分钟,夯击势能36千焦。

夯击次数为3、6、9、12、15一般不少于9次,且最后3锤与其前3锤的相对夯沉量差值不大于10mm。

4.1.1、场地平整

路基在夯击前按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平整度等进行检验,检测合格后,进行液压高速夯实点的布设。

4.1.2、测点布置

采用搭接法进行夯击作业,具体夯点布置情况见下图:

 

4.1.3、技术准备

测量人员在已施工完成并按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检测合格的路基上放出夯点,并编号,按照编号测出每一点初始高程。

按照施工流程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及时向监理报检,同意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4.3、具体施工步骤

(1)、对于夯实的路段,按照施工前准备项目进行液压夯实前场地的平整、碾压。

(2)、在已施工完并按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检测合格的路基上放出夯点,用白灰标识并编号,之后按照编号测出每一点初始高程。

液压夯实机按测量放样的位置就位,使夯锤对准点位。

(3)、将夯机调至强档夯击3锤,测量夯点的下沉量并记录。

(4)、以强档3锤为一组,累加并记录每3锤的沉降量。

(5)、重复(3)~(4)条项目,直至完成第6锤、12锤液压高速夯实机夯实,累加并记录每3锤的沉降量。

当为基底夯实处理时,最后3锤的相对夯沉量差值不大于10mm。

(6)、单个夯点满足夯击标准要求后,移机进行下一点位,采用扇形作业方法,每次作业左、中、右三点,再进行下一排三点施工。

(7)、液压高速夯实机作业点夯锤外缘距桥、涵结构物最小距离不小于50cm。

横向结构物顶部填土厚度不小于2.0m时方可进行夯实作业。

(8)、平整场地。

4.4、液压高速夯实质量检测标准

以最后3锤与其前3锤的相对夯沉量差值不大于10mm确定夯击次数。

5、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保证制度

5.1.1、坚持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策划,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技术指南施工,对参与管理、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把质量控制放在工作的首位,制定合理的施工生产计划,确保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5.1.2、建立内部质量“三检”制度建立“项目架子队、试验室、工班作业层”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分项目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

定期进行检查。

质量检查由主要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外业检测、内业检查分别进行。

设立专职质检人员,持证上岗,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实施检查控制,做好隐蔽工程的自检工作。

质量验收,严格采取“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三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服从质量监督和建设、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检查。

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对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代表进行的随时抽查和重点检查提供必要的检查条件,对检查提出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进行返工或返修。

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工作局面。

5.1.3、坚持图纸审核、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项目部工程部组织参加试验段施工的有关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审核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确保施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根据试验段试验方案,编制可操作的技术交底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个人。

5.1.4、建立测量制度加强测量复核制,测量人员必须进行换手测量复核,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以数据指导施工进度,对路基施工进行动态施工管理。

5.1.5、建立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制度组织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施工规范、规则、规定和验标,要求所有参建员工理解工程特点,熟悉施工的程序和质量要求,了解并掌握易产生质量隐患的重要工序及重要环节,定期安排技术培训,并进行技术考核。

特殊工种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执行持证上岗率100%的制度。

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材料、新工艺及时组织参战人员学习,保证工程质量。

5.2、质量保证措施

(1)、充分准备:

预测一切不利因素,充分做好劳动力、物资、机械、设备的进场,确保通过较好的准备工作,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2)、制定专项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

(3)、确定料源,路基填料全部采用石质材料,严禁采用强风化等非适用性材料。

(4)、加强检测,以科学的检验检测手段获得真实可靠数据,全面指导施

(5)、雨天施工防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注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雨季施工工作安排。

当天路基填筑的填料,当天应摊铺并碾压成形。

6、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6.1、安全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项目部设安全质量部,设立专职安全员,形成安全生产体系,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6.2、安全管理制度

(1)、学习制度工程开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坚持每周不少于两小时的安全教育,针对施工项目,结合有关现行的规范、规则上好安全技术课。

(2)、持证上岗制度各级安检人员须持证上岗,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处罚果断。

安检人须进行专业培训,取得合格的上岗证。

对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3)、安全检查制度各级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各级规章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和自身管理办法,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发现问题填发安全隐患通知书,并制定对策措施,限期整改,专人复查。

(4)、安全生产奖罚制度通过经济与行政手段的有效结合,将安全生产与绩效紧密挂钩,实行风险抵押基金制度,定期考核兑现,达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有序可控。

6.3、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1)、边坡作业

注意观察,发现有滑移、坍塌迹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所有高边坡的施工必须提前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截断山体水流。

排水设施必须与实际地形和临近的沟渠顺接,确保雨季排水畅通,不积水。

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缝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截水沟的出水口,均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

(2)、机械作业

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物机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障贲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有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3)、夜间施工

对于夜间施工,施工人员与白天人员进行换班,加强人员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夜间照明设施及亮度符合安全施工需要,满足人员操作要求.

7、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7.1、环境管理目标

(1)、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环境,避免由于施工操作引起的粉尘、有害气体、噪音等环境污染,或其他由于环境污染的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控制施工噪声、控制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率100%。

(2)、配备足够数量的洒水车,扬尘严重时应洒水,减少施工沿线的尘土污染。

液压夯击施工场地的附近有构造物时,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施工,避免构造物损伤。

(3)、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音和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机械作业产生的噪音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液压夯击施工范围内的出入后应有醒目的安全标示,禁止无关车辆与人员出入。

在不断绝交通的情况下采取交通安全措施,设置交通标示。

夜间施工时,场地必须设置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与夜间警示标示。

7.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7.2.1、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使施工人员牢固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建筑法》及地方政府有关法规、条例。

(2)、施工中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洪水淹没、毁坏农田及建筑物,排水系统及早建立完善,防止涵、沟水直接排放农田。

(3)、生活垃圾定点堆放,掩埋覆盖,严禁四处乱扔;

生活圬水处理设化粪池,不直接排放,避免污染水源。

(4)、施工期间做好既有道路养护工作,不得随意占用道路施工、堆放物料、搭设临时建筑物,施工期间的废水、泥浆不得流出场外,建筑垃圾及时清运。

7.2.2、水土保持措施

(1)、保护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驻地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和管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地方政府有关法规、条例。

严格按设计施工,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严禁随意取土、弃碴以及对非施工用地范围的地表植被造成破坏。

(2)、水土保持工作由安全质量部负责,配置专职环保员,建立健全水保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

(3)、开工前邀请地方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共同对水文、地质、植被情况进行调查,复核设计水土保持方案,并制定出详细水土保持施工措施。

(4)、路基工程优先安排排水设施施工,边坡植草,护坡等水保工程随时主体工程施工,以防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8、文明施工

(1)、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和生活设施,合理布局。

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完成“三通一平”,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设文明工地。

施工现场内加工场地、预制场地、材料堆放场地采用砼硬化。

水电管线按照规范架设,生产、生活区分开布置。

施工现场四周采用半封闭围蔽,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

(2)、建立工地现场挂牌制度,设置鲜明周正的标示牌:

责任划分牌(工程名称、施工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试验员、质检员、安全员),形象进度图(工程数量、工程简介及进度计划、工期安排和实际完成数量及进度指标)。

(3)、施工现场、生活区排水系统完善,并经常清理,保持排水畅通。

(4)、各种生活垃圾要设固定的垃圾箱或垃圾池,定期清运到环保部门指定的垃圾处理场。

(5)、施工作业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

各种岗位人员佩戴胸卡,施工负责人、质量、安全检查人员佩戴红色袖标。

(6)、工程开工前,详细调查各种管线埋设情况及位置,并作好标识,加以妥善保护。

(7)、施工便道、场区道路要合理规划布置,要有专人定期洒水、整修,保持平顺、畅通。

施工便道在跨越既有公路时,要设醒目警示牌,要设专人防护,做好公路路面的清扫工作。

(8)、加强各种车辆清洗、保养工作。

各种易产生扬尘的运输物资,在车箱顶部覆盖、密封。

(9)、施工现场办公室或值班室,墙面悬挂(张贴)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形象进度图、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

施工现场的宣传彩旗、宣传标牌、安全警示牌要齐全醒目。

(10)、开工前,编制车辆与机械设备文明驾驶守则,制定各种车辆、机械的操作规程,加强车辆与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车辆与机械不得带故障上路,不得违规违章行驶,杜绝机械和车辆事故。

(11)、各工点施工要科学组织、周密安排,使各工种、工序有序展开,做到工完料尽,完工后场地要清理、恢复、平整。

(12)、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正确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加强对职工的教育、管理,与当地政府、群众携手共建文明工地。

(13)、加强治安保卫,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暴乱爆炸等恐怖事件,以及群殴、械斗等群体性突发治安事件的,立即报当地政府部门同时上报建设单位,并协助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平息事态,防止事态扩大,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和避免人员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