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3271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Word下载.docx

2044

蒲丰

4040

1992

费勒

10000

4979

5021

皮尔逊

24000

12012

11988

罗曼若夫斯基

80640

39699

40941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三、练习

1、P.99.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1---3题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个人修改

 

新课标第一网

设计几个公平的游戏

板书设计: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

教后反思:

教案

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投影仪、扑克牌

一、复习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白色呢?

黄色?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二、新授

1、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www.xk

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小结:

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1)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

,男生得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

我们可以画图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

画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

,两个人就是

,……9个人就是

,女生的可能性也是

师:

如果18个学生中,男生10人,女生8人,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又各是多少呢?

……

(2)练习本班实际,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3)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拿到蓝色球的可能性是……

3、小结

4、巩固练习

完成P.101.做一做。

(2)题讲评中须注意,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次数也大体上相等,红色区域占了这样的3个,因此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就是一个区域的3倍。

要让学生感受到这只是一可能性,出现的次数不是绝对的。

完成练习二十一新课标第一网

1、第一题,准备9张1到9的扑克牌,通过游戏来完成。

2、第二题,学生在独立设计,全班交流。

3、第三题,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P.103.例3及练习二十二第1—3题。

1、通过罗列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

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投影仪、生收集生活中的等可能性事件

1、生交流收集的等可能性事件,并说明其发生的可能性。

2、计算发生的可能性,首先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再看发生的事件又几种,最后算出可能性。

1、同学们都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和老师一起玩?

游戏……

这样确定谁胜谁败公平吗?

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用可能性的指示,看看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2、罗列游戏中的所有可能。

可交流怎样才能将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方法的交流。

小丽

石头

小强

剪子

结果

小丽获胜

小强获胜

3、通过观察表格,总结

一共有9种可能;

小丽获胜的可能有3种,小强获胜的可能也是3种,平的可能也是3种。

所以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

,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

,二者相等,所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

4、反馈练习

P.103.做一做

重点说明:

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

注重学生判断的方法多样化,

(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

(2)其他方法,如双数只有一个6,而单数则有两个,因此末尾出现单数的可能是双数的两倍,因此这是不公平的。

1、练习二十三第一题独立完成,集评。

2、练习二十三第二题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罗列验证的方法。

3、练习二十三第三题制定游戏规则,小组内合作完成!

P.105--106.例4、例5及练习二十三

1、了解中位数学习的必要性。

2、知道中位数的含义,特别是其统计意义。

3、区分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通过对中位数的学习,体会中为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明确中位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在描述一组数据特征方面的差异,对统计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课件

一、导入新课

www.xkb1.com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明

张炎

赵丽

成绩/米

36.8

34.7

25.8

24.7

24.6

24.1

23.2

这是一组同学在体育课上掷沙包的成绩统计表,你从这个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交流。

1、提问:

你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一组的同学掷沙包的水平吗?

生1:

大概在23—25米之间。

生2:

可以用他们的平均数来表示。

计算平均数得27.7,发现和平均数相差太远。

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观察发现,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而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说明用平均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适。

那用什么样的数合适呢?

2、认识中位数

中位数:

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把掷沙包的成绩数据进行大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来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

辨析: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

3、小结

平均数、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出示数据,问:

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

(1)求平均数

(2)按大小排列(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求中位数。

(3)矛盾:

一共有偶数个数最中间的数找不到?

讨论……………..结论:

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和除以2。

计算出中位数来。

(4)比较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合适。

区分平均数、中位数的适用范围。

5、在上面的数据中如果增加杨东的成绩2.94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排列大小,找出中位数。

6、课内小结

什么叫中位数?

和平均数的区别。

练习二十三

1、第1--2题

2、第3题

课后作业第4题

Xkb1.com

师:

从字面意义来理解,你认为“中位数”是怎样的数?

平均数与每个数据大小变化有关,易受影响极端值;

中位数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不易受影响极端值

3.开放题

发挥你的创造力

①任意写5个数,使这组数字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均为5。

②任意写5个数,使这组数字中的中位数为2,平均数为3。

中位数

当一组数据个数是单数时,正中间的数是中位数,当数据个数是双数时,正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1~P113以及相应的练习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1、一个邮寄过的信封。

2、调查了解本地邮政编码、本校邮政编码、几个电话号码、几个车子牌号分别是什么?

它们分别是怎样编排的?

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

(50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

(28号、17号``````)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

从而揭示课题: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新课学习

1、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

拿出已写好封面的信封,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

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

(邮政编码)

2、指名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

(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

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

3、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

①、师生共同学习书P113的邮编448268是怎样编排的?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②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

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它们是怎样组成的?

巩固练习

1、你还知道哪些邮政编码?

和同学交流一下。

我们收集了这么多邮政编码,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机器怎么能根据邮政编码的数字进行分拣呢?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同一个省、市的邮政编码前面有几位是相同的。

2、生活中的编码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电话号码、车子牌号``````)

3、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它们是怎样编排的?

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收获有哪些?

还有什么不明白?

作业:

书P118第1、2题。

你知道你的身份证号码吗?

你还知道哪些数字编码?

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

数字编码

身份证:

18位数字

邮政编码:

6位数字

国际书号:

13位数字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4~P115以及相应的练习

翻看户口簿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

了解父母的身份证号码并了解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

师准备一张身份证。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到银行开户储蓄过吗?

(去过)刚开户时要用到什么证件?

(身份证)同学们坐飞机出境旅游过吗?

坐飞机出境旅游也要用到什么证件?

(身份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

学习新知:

1、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一张,让学生观察并互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身份证上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发放日期和有效期、编号。

2、师生共同学习身份证上的编号是怎样组成的?

(1)指名介绍身份证号码中自己知道的某些数字表示的意思

(2)你还知道其他的号码有什么意义吗?

(3)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补充和小结:

实际上,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

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号,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4)从身份证号码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4、刚才我们学习了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编排的,你能试着给自己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吗?

再与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码对照一下。

5、学习例3,我们来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一个学号。

①学生思考并讨论学号中要体现的内容:

年级、班级、性别、入学年份等

②根据以上内容来设计编码的方法。

③分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编号。

④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本组同学设计的学生学号的编排方法,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数字在编码中的作用。

巩固练习:

1、完成P115的做一做。

2、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编码中的每个数字的意义。

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告诉大家一些什么知识?

五、作业:

到图书室去了解一下图书管理员是怎样给众多的图书编码的?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6~P119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1、通过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图书编上书号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让学生体会用字母也可以进行编码,进一步探索编码的方法,经历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过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课前到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

激趣引入:

同学们,课前到图书馆去调查了吗?

图书馆那么多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

(用字母和数字给图书编码),对了!

图书编号、车子牌号都是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

新知学习:

1、生交流课前各自调查的收获。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对图书的检索号进行简单的介绍:

图书的检索号一般包括分内号和书次号,分内号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用字母来表示图书的种类,中文图书共分为22大类,分别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进一步细分。

一般来说,数的位数标志类名的级别,多一位数码表示细分一层。

书次号则表示同一类图书的序号,这里也可以考虑作者、出版日期等。

提出问题:

我们教室图书角里也有很多书,为了方便我们查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给图书编号,整理出图书角的图书目录)

4、分组为图书角的图书编排号码,并整理出目录。

①、讨论并确定好图书的书号要包含的信息:

图书的类别、作者、捐书人等。

②、讨论每个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数字进行编排。

比如用字母表示类别,用A表示童话故事书,还可以用序号代表捐书人的信息。

③、设计好方案后,全班同学对每个小组汇报的方案进行评价。

④、挑选出大家最满意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再分工完成图书角的目录登记表。

三、巩固练习:

1、书P118第2题是让学生体会汽车车牌号中的编码,除了数字还有汉字和字母的应用,用各省的简称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书P118第3题向学生介绍图书的“身份证”——国际标准书号。

3、独立完成书P119第4题。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在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编码?

举例说一说。

第八单元总复习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代数思想、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得以进一步发展,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小数乘法和除法

总复习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小数乘除法的方法

正确熟练的计算

一、概念回顾。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0.98的积一定小于M.

3.636363是循环小数。

2.5×

17+2.5×

13=2.5×

(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3.25×

4.83.6÷

0.25

四、简便计算。

0.25×

32×

1.252.85×

5.2+2.85×

5.8-2.85

3.6÷

0.25÷

0.43.69-(1.69-5.8)

五、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

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六、作业。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5题。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

能从观察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平面图。

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灵活运用公式

掌握计算方法

基础再现:

S=abS=ahS=ah÷

2

S=(a+b)h÷

二、基本练习

1.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不变,()变小。

2.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它的底边等于梯形的()。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米,底边是12米,高(),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边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5.想法计算图形的面积。

6.一块梯形的果园,上底是250米,下底是350米,高100米,平均每公顷收苹果2.5吨,这个果园可以收多少苹果?

三、作业

1.总复习第6、7、8题。

2.P124第7、8、9、10、11题。

S=abS=ah

S=ah÷

S=(a+b)h÷

简易方程

1.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

能解方程并验算。

3.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熟练正确解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

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用字母表示数应该注意什么?

3.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二、基本练习:

1.方程0.6X=3的解是()

2.a与b的和的一半是()。

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4.判断。

(1)a×

8可以简写成ab8。

(2)x+5=4×

5是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