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339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5《白鹅》精品学案

15白鹅

文本分析

作家丰子恺在《白鹅》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只性格高傲的白鹅,作者通过描摹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细致刻画了这一特征。

课文语言幽默、诙谐,极富情趣,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应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努力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高傲、局促、一丝不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1.会认“看、嚣、吭”等13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吠、促、颇”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即将、姿态、一丝不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正确读写字词,积累重点词语和句子。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了解白鹅的特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导语:

在农村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动物,它跟鸭子沾点亲戚,有着雪白的羽毛,叫声严肃庄重,走路大模大样,一日三餐都需要水、泥和草来下饭。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答:

白鹅)没错,说的就是它。

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下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漫画全集》。

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会写的字:

狂fèi吠局cù促pō颇像京jù剧一丝不ɡǒu苟pì譬如shì侍候饭ɡuǎn馆fù附近pí脾气mǐn敏jié捷ánɡ昂首ɡōnɡ供养tiān添饭

会认的字:

kān看门叫xiāo嚣引hánɡ吭大叫shē奢chǐ侈kuī窥sì伺

◆读准字音:

“侍”是翘舌音,读“shì”,不要读成“cì”或“sì”;“脾”读“pí”,不要读成“pǐ”;“敏”是前鼻音,读“mǐn”,不要读成“mǐnɡ”。

◆多音字:

kān看护ɡōnɡ供养

看供

kàn看见ɡònɡ提供

◆形近字示例:

譬(譬如)侍(服侍)剧(戏剧)

警(警戒)待(等待)据(根据)

誓(誓言)持(坚持)锯(锯子)

◆书写指导:

“颇”的末笔是点,不要写成捺;“侍”的偏旁是“亻”,不要写成“彳”;注意“脾”的笔顺,不要写错。

(2)重点词语释义。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引吭大叫]指扯开喉咙大喊大叫。

[局促不安]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

[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三眼一板]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

[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了。

[不胜其烦]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

4.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第1、2自然段,初步感知白鹅的“高傲”。

(1)一边读一边思考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作者的感受,用横线画出来。

(2)反馈交流:

指名说,出示句子: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如果把这句话读成一个词语,那就是——高傲。

(板书:

高傲)

再去读读这句话,看看作者是抓住白鹅的哪方面写出它的高傲的?

出示句子: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A.指名说。

(板书:

姿态)

B.做动作理解。

C.你觉得这只白鹅怎么样?

(预设:

高傲、目中无人、自以为是、自高自大……)

D.指导朗读:

指名读,齐读。

2.借助过渡段,把握主要内容。

(1)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写出白鹅的高傲?

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来。

(2)反馈交流。

出示句子: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A.引读:

大家再去读读这句话,“更”字能去掉吗?

为什么?

(不能。

它强调了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更加突出鹅的高傲)(板书:

叫声、步态、吃相)齐读感悟。

B.这句话也是课文的第2自然段,你觉得它在课文中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吗?

(过渡段;承上启下)要求学生批注。

3.师生联系上下文,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预设:

本文层次非常鲜明,开头总说白鹅给人的初步印象:

高傲;接着用一个过渡段承上启下,从叫声(第3自然段)、步态(第4自然段)、吃相(第5~7自然段)三方面来具体介绍它的高傲的特点。

把握了这一特点,就能轻松地划分文章的层次了。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点明白鹅的来历,以及白鹅给人的初步印象:

高傲。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

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方面来表现白鹅的高傲。

4.指名学生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

本文通过对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表现出的高傲的特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仍然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白鹅》。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积累了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尤其是一些四字词语,如___________。

我们抓住了文中的一个中心句:

___________,全文就是围绕这一句来描写白鹅的特点的。

白鹅的确是一种特别的动物,有些同学为此搜集了资料和图片,如___________等同学做得都非常好。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情感。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写作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即将姿态高傲狂吠局促京剧一丝不苟譬如侍候

饭馆附近脾气敏捷空空如也昂首供养添饭

2.教师激情导入新课。

导语:

上节课我们对白鹅的特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它是一种高傲的动物,作者是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来表现的。

那么作者在这三个方面是怎样表现的呢?

哪一方面更具体呢?

作者对白鹅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通过课文的精彩句段细细品味。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精读:

“叫声”的傲慢

指名读第3自然段,从哪些地方可体会出白鹅“叫声”的傲慢?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1)“生客”是什么意思?

“生客”来了,鹅必然——(生接:

厉声叫嚣);甚至是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生接:

引吭大叫)

(2)什么是“引吭大叫”?

“吭”表示喉咙,也就是听到篱笆外有人经过,也会伸长颈项,扯起嗓门大叫一番。

怎么样,够傲慢的吧!

谁能用你的朗读让我感受一下这种傲慢。

(指若干名学生朗读,评价)

(3)同学们,如果鹅也会说话,猜猜它会说些什么。

(出示:

课件,生选一个填空)

A.见到生客进来,它会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会放开喉咙大吼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

这是谁呀?

我从来没见过,别再往前走了。

干什么的?

报上名来,否则休想过我这一关!

外面是什么人?

最好不要靠近我家。

否则不客气了!

(4)“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不过,不知同学们发觉没有,在这里叫声傲慢的白鹅,充当着另外一个角色——(生接:

看门狗)难怪他的旧主人也曾说:

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对于这一点你又觉得:

这是一只______的白鹅!

(二)精读:

“步态”的傲慢

1.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从哪里可看出鹅的步态傲慢。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指名读,老师听出来了,你读这句话的时候有些慢,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处理吗?

(“步调从容”就是走得很慢,“大模大样”很傲慢,而且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读时应与写作对象的行为动作相配合)

(2)一起来欣赏下“净角”出场的情景(补充视频),用朗读表现“从容”“大模大样”。

(3)写鹅的步调时,作者还写到了“鸭”的步态。

找出来,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形成对比感)

(4)分小组朗读(“鸭”:

节奏偏快;“鹅”:

从容缓慢)。

评价:

老师听出来了,白鹅这步调可真够傲慢的。

2.还可以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它步态傲慢?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出示句子,就这句话,你觉得哪个词最关键?

(傲然)

(2)还从哪些关键词体会到?

(非但……,竟……)

(3)但凡家禽都是怕人的,只有这白鹅,见到人非但___________,竟___________。

你说,这白鹅怎么样?

(4)全体起立,带着感情朗读这段话。

(三)体会:

“吃饭”的有趣

过渡:

这白鹅走起路来真是傲气十足,特有派头,可是它吃起饭来却常常让我们发笑。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第5~7自然段,边读边把你觉得有趣的句子画下来,好好地体会。

1.学生自由读第5~7自然段。

2.汇报交流。

(1)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很有趣?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件)谁再来读读,告诉大家我们的鹅是怎么吃饭的?

(小组学生接读)

A.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让大家听出鹅吃饭的顺序?

B.鹅吃的东西能少吗?

这种吃饭的顺序能打乱吗?

这种吃饭方法就是——(师板书:

“三眼一板”)

C.“三眼一板”也叫“一板三眼”,原指京剧里的一种板式,就像我们音乐课上的四四拍,同学们会打吗?

(师生打节拍)

D.老师查了词典:

“三眼一板”比喻说话做事有分寸,有条理。

在这里是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其中,“一板”指吃一口饭,“三眼”指喝一口水,吃一口泥,再吃一口草。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鹅吃饭的东西能少吗?

(不能)吃饭的顺序能改吗?

(不能)是呀,鹅吃饭时就是这样三眼一板。

如果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学生接读:

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2)你还觉得哪儿有趣?

(预设:

我觉得白鹅吃饭时需要有人侍候,像个大老爷。

)是呀,能不能找到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

A.“堂倌”是什么意思?

(古时饭馆里的“店小二”,现在叫服务员)“老爷”就是很多事情指挥别人去做,需要别人侍候。

此时,主人都变成堂倌了,白鹅却成了鹅老爷了,通过这身份的互换,可见这鹅老爷真是个高傲的动物呀。

B.为什么鹅老爷吃饭要人侍候?

(因为鹅老爷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是呀,就是鹅老爷这三眼一板的吃法,给我们上演了更加有趣的一幕。

好,就让我们把鹅老爷上演的这一幕读出来吧,看谁能读成一幅会动的画面。

C.当这位鹅老爷发现饭罐空空如也时会怎样叫?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鹅老爷会怎样厉声大叫。

预设:

哪位小偷敢吃光本老爷的饭?

)是呀,狗偷食如此猥琐,鹅的呵斥如此厉声,出现如此有趣的一幕都是因为鹅吃饭时的“三眼一板”。

让我们读出这种趣味吧。

三、写法探究,学有所获

1.过渡导入。

过渡:

就是这样一只高傲的白鹅,丰子恺先生却不厌其烦地给这位鹅老爷当起了堂倌,天天侍候它吃饭,你觉得丰老先生喜欢这只鹅吗?

(喜欢)那他为什么用“高傲”这个词来形容这只鹅?

(这是反语的写法)什么是反语呢?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梳理:

反语就是用跟本义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意思,如明贬暗褒、正话反说等)谁能用这种反语的形式说一句话?

(学生汇报)

2.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丰子恺先生为了把这只白鹅刻画得惟妙惟肖,首先抓住了动物的特点,并运用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描写,让我们不禁也喜欢上了这只白鹅;其次作者运用对比、拟人、反语等表达手法刻画动物的特点,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同学们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它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你有没有对它说过类似的话?

你也可以学习丰子恺先生的这种语言和写作方法,写一写你观察的小动物。

3.指名读话,集体评议。

四、课堂回顾,拓展阅读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走近了这只高傲而憨态可掬的鹅,明确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方面来为我们描写表现。

在他调侃的语气中,我们似乎看到一只大模大样的鹅老爷迈着从容的步调去喝水、吃泥、吃草,白鹅不可一世的傲慢样子真是可笑又可爱。

这节课上我们感受到了白鹅的特点,也体会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大家的表现都不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拓展阅读。

(1)读一读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鹅》,可将其与本课对比,感受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2)可读一读丰子恺的其他作品,如《缘缘堂随笔》《艺术趣味》等。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借助重点词语,体会白鹅的吃相

师:

鹅的叫声、步态够傲慢的了,但这和它的吃相比较还不算什么,课文中是用什么词来形容的?

生1:

一日三餐。

生1:

三眼一板。

生2:

一丝不苟。

师:

作者为什么要说它“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呢?

生:

先吃一口冷饭……

师:

它吃饭时很有顺序,而且这顺序不变,还有什么特点?

生: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

师:

你们知道“奢侈”是什么意思吗?

查查字典再说一说。

生:

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师:

它吃得不奢侈,谁记得它吃什么吗?

生:

吃冷饭、泥巴、草。

师:

它吃的东西是不变的,它吃的是冷饭、泥巴、草。

而且它吃饭的顺序是一点不能马虎的,我们再来回顾一遍,它先吃——

生:

冷饭。

师:

再喝——

生:

一口水。

师:

再吃——

生:

泥巴和草。

师:

再读一遍,感受它的三眼一板。

(生读)

师:

从这一句我们除了感受到它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外,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

它吃饭的时候从不马虎。

师:

是,这就是它的三眼一板,还有吗?

生:

它吃的东西很怪。

师:

是的,它必须用水、泥和草下饭,真是怪!

你看它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回来时是什么样子?

生1:

感受到它非常地高傲。

生2:

它吃饭不凑合,就算泥和饭很远,它也要去吃。

师:

看看还有哪些句子也可看出它的吃相很高傲。

生1:

(读“先吃一口冷饭……”)它认为泥和草与冷饭一起吃的话,搭配合理,体现它从不马虎。

生2:

后面一段,“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也能体现。

师:

“堂倌”,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

就是服务生。

师:

服务生是顾客至上,作者是白鹅至上。

生1:

(读“鹅老爷偶然……”)这说明鹅老爷很霸道。

狗有点怕它了。

生2:

(读“鹅便昂首大叫……”)这表现出鹅没吃到饭,还要让人家给它添饭。

师:

你看这里用了一个词叫“供养不周”,这是用来形容对人照顾不周,这里用来形容白鹅,说明作者已经把它当作——

生:

人一样对待。

(读“每逢它吃饭的时候……”)我看见有的同学好像已经看到这一幕了,同学们自己读读,看看谁能把这里面的趣味读出来。

(生读)

师:

读得真好!

鹅本身有特点,加上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我们更感受到这只鹅的与众不同。

请把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背诵下来,进一步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

(指生背片段,说说喜欢的理由)

生1:

我特别爱读这几句: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

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读后就感到鹅吃东西也是慢悠悠的,不怕耽误时间,并且很会摆架子。

正像文中写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让人觉得很可笑,好像是故意那样做似的。

生2:

我很爱读第6自然段,尤其喜欢“鹅老爷”这个词。

这个词太形象了,白鹅的确像个“老爷”,吃饭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因为它自己总是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狗来偷吃,饭被狗吃净了,它便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

师:

鹅去狗来,鹅来狗去,这一去一来,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欢笑,同学们你们看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啊,也正是这细致的观察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赏析:

抓住重点词语,发挥想象,体会白鹅的吃相,对于文中的一些生词从词语的本义入手,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所体现出的白鹅的吃相的特点。

动物也有生命,想象它的内心世界,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个教学片段多次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想象,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

《白鹅》这篇课文是著名的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描写动物的一篇佳作。

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中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将读书、思考、感悟相结合,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理解和感悟白鹅的高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注重让学生整体阅读,体验文本,感受白鹅的高傲。

导入新课后,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学习本课词语。

字词是构建语文学习的基础,识字教学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有助于读好课文,理解内容。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也对白鹅形象有了整体感知,为后面学习课文,体验情感做了铺垫。

通过初读,学生初步感知了白鹅的高傲,我便用“这只白鹅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将学生带入文本。

在体会作者如何感受到鹅的高傲时,我抓住“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让学生做做动作,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在动作中理解了词语“左顾右盼”,初步感受到白鹅的高傲。

接着我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围绕“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哪儿”,把感受深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作批注。

这不仅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感悟文本,也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认真读文体会,并写下感受,达到了预设目标。

通过这堂课,我也体会到,教学的过程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应是教者、学者和文本间的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