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3983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即霍兰德的社会经验论阶段(经验描述阶段),这一阶段阐述了人及人类社会本质的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都是逐步建立起来,而且这几个学科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早起社会心理学的三大流派: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3、确立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今)

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在自己大量的心理学取向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社会心理学》使心理学进入了科学实验阶段,因此,他被称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同时也不能忽视这时期的社会学传统和文化人类学的冲击。

二战以后的一段时期,社会心理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917年陈大齐北大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24年我国心理学家陆志伟也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新论》,可见我国社会心理学起步不晚……种种原因发展停滞,所幸,港台发展较好。

1979年,社会心理学在大陆开始重建,发展至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979-1984为第一阶段,以学术引进和学科恢复为主要目标

1985-1999为第二阶段,本土化研究异常活跃

1999年之后,主题研究成为研究的主流

四、试述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及思路

1、有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用经济学的概率和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来解释社会行为,认为社会行为是通过人们的相互强化而发生相互影响得以持续的过程。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2、霍曼斯—创始人,基本观点体现在五个基本命题:

A、成功命题:

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们就会重复这种行为。

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重复该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B、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C、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该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

D、剥夺与满足命题:

个体重复相同的奖励的次数越多,该奖励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E、侵犯—赞同命题:

当个体的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

此时侵犯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

第二章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及其种类

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接触时,根据他人的外显行为,推测与判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动机和意向的过程。

还有人认为“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这种认知判断是由浅入深的,就像剥洋葱一样。

2、种类

A、依据一个人的言论、行为、表情、仪表、风度等,对他的内部动机、意向及品格等的认识,叫做人性认知或人品认知。

B、依据一个人的言行表现来推测他的职业地位以及他的行为标准,叫做角色认知。

C、给一些民族、国家和群体概括出一些特性,把一个人放在这个群体中,然后根据群体的一些特性,来推断也可能有这些特征,这叫群体归属认知。

D、对人的行为或社会事件作归因的认识,叫做社会因果关系认知。

二、试述影响社会认知准确性的因素

1、第一印象、最初效应和近期效应

A、两个陌生人初次见面时所留下的印象,就是第一印象。

B、第一印象相当重要,最初印象会影响对一个人的全面认知,会影响他的态度或行为。

C、第一印象在形成对人的认知中显然起着作用,对一个人的认知,开始时给人的印象起作用,卢钦斯也把它叫做“最初效应”(首因效应)。

D、形成依据

a、对初次见面这的个人情况,事先一无所知时,第一印象的形成主要受对方外表的影响。

b、如果在会见陌生人之前,对他获得某种间接资料,这种间接资料将是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

2、知觉主体的需要、动机和情感状态

如:

“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则忧”、“疑邻偷斧”(投射作用)

3、假定相似性(主体的一种认知倾向)

A、人们有一种把别人看做和自己是相似的倾向性,这叫做假定相似性。

B、假定相似性还有一层极为有趣的含义就是一个人对别人做出的评价,往往是自我人格的测定,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人格测定。

如:

“以己之心夺他人之腹”

4、晕轮效应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最初印象,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

相反,一点不好,则全不好:

这就好像刮风下雨的夜晚里的月亮周围的大圆环,即月晕,晕轮把月亮光扩大化一样,所以叫做月晕效应或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旺旺是很强烈的,设置会对印象好的人的缺点进行辩解。

5、刻板印象(是一种社会归属的认知)

A、刻板印象也叫做定型效应,是指我们对某种群体所形成的概括而比较固定的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概括的笼统看法。

B、三个特征

a、一是刻板印象是对社会上人群的一种分类方式,只是用做分类的根据,过分简化,只取其一忽略其余。

b、二是同一群体中的人们对其他群体的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c、三是忽略群体中的个别差异,所以常出现错误。

C、导致的不同后果

a、一是当刻板印象是以积极的,比较正确的经验为基础时,就会简化我们认识别人的过程(群体归属认知)

b、二是刻板印象导致偏见特别是种族偏见。

三、试述凯利的三度理论

A、提出了一种颇有说服力的理论,他认为人们行为的原因十分复杂,有事仅凭一次观察难以推断他人行为的原因,必须在类似的情境中作多次观察,根据多种线索做出个人或是情境的归因。

B、凯利指出,当人们试图解释某个人的行为时,人们要就三方面的有关信息来评估协变:

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

一致性:

指其他人是否在同样的情境下也产生同样的行为。

在这个例子里即是否每个人都笑。

一贯性:

指行为是否反复出现以回应这一情境。

当相同的情境再次出现时,个体表现出相同的反应,则该行为的一贯性较好。

在这个例子即她总是对这个小丑笑。

特异性:

指该行为是否是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

如果某种行为仅针对特定的客观刺激,而对其他的客观刺激却不发生,则该行为的特异性较高。

在这个例子里即她是否对别的小丑笑。

当一致性高、特异性高、一贯性高时,人们倾向于归因于刺激物,即小丑。

当一致性低、特异性低、一贯性高时,人们倾向于归因于行动者。

当一致性低、特异性高、一贯性低时,人们倾向于归因于情境。

四、简述印象管理及其正负两面性

一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2、正负两面性

A、印象整饰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你运用这种手段或技巧达到什么目的。

成功的印象整饰还能够调节与润滑人际关系。

B、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极力维持与当前社会情境相吻合的形象,以确保他人对其作出使之愉快的评价,成

功维持良好形象,就会受到周围人的赞许,自己就有面子;

但是我们在承认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不可否认,也有人会伪装自己,即所谓的两面人,他们在别人面前的表现与其真实人格和心理背道而驰,其娴熟的表演迷人眼目,使他人上当受骗。

第三章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其特点

1、概念

A、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

B、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不同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人际关系以情感为基础。

2、特点

A、个人性

和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群体之间的关系或作为群体代表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如:

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的互动过程中。

B、直接性(可感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企鹅人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C、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之间的情感活动。

感情色彩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概括起来,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

第一,使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联合情感;

第二,使人们相互排斥和反对的情感,即分离的情感。

二、试述人际关系的作用

1、豪斯顿指出,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人际关系的兴趣日益高涨的原因之一,是发现了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A、生活幸福感

B、心理健康

豪斯顿提出了社会支持而降低抑郁感的几个途径

a、提高自尊心与信心,使自我意识发生直接作用。

b、通过人际关系体验积极情绪,抑制焦虑和易于情绪的方式对其情绪发生直接作用。

c、使人们意识到会有人支援和帮助自己,不怕外部压力,自己有能力应付外界情境等。

C、身体健康

三、试述人际关系的类型理论

1、雷维奇的理论

他利用“雷维奇人际关系测量游戏”的方法,通过一千对夫妇进行研究,把人际关系归纳为8种类型:

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合作型、无规则型。

2、舒茨的理论

A、舒茨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此都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

在人们的关系中,每个人对别人的需求方式不同,因而也就使每个人对他人的基本反应倾向有所不同,这种基本的人际反应倾向叫做人际反应特质。

舒茨把人际关系需求分为3类:

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感情的需求。

B、舒茨还把人的行为表现形式分为主动表现(E)和被动表现(W)两种。

a.包容的需求:

希望与别人来往,结交,想跟别人建立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欲望

b.控制的需求:

希望在权力上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

c.情感的需求:

希望在感情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

他还把上述的三种需求和两种行为表现形式结合起来,组成了人际关系交往中的6种人际关系类型:

E主动包容型—主动地和别人来往;

W被动包容型—期待别人来接纳自己;

E主动控制型—主动支配和控制别人;

W被动控制型—被动期待别人控制支配;

E主动感情型—主动向人表示亲密关系;

W被动感情型—期待被人对自己表示亲密关心

C、舒茨认为,一个人的包容动机很强,又是行为的主动表现即E,一定是一个外向的,喜欢与人交往的,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人。

如果他感情需求也是很强即E,那么,他不但喜欢和别人相处,而且也会关心和爱护别人,因此在人际关系中这种人就会受到别人的爱戴,他也是一个左右逢源的人。

3、霍妮的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霍妮依据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把人分为三种类型:

逊顺型(朝向别人)、进取型(对抗他人)、分离型(疏远他人)。

四、试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临近性与交往频率

A、临近性指人与人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的远近(时空的临近性),在活动空间上彼此紧邻有助于友谊的建立。

同桌的你。

B、交往频率是指接触次数的多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麻省理工学院做的实验证明:

经常见面的机会即交往频率高,对形成友谊有重要影响。

2、相似性

A、对于喜欢的影响是广泛而重大的,在友谊、婚姻,甚至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中人们都强烈倾向喜欢那些和他们相似的。

B、包括:

a、最重要的相似形式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相似性b、人格特征的相似c、外貌的吸引力

d、社会地位的相似e、年龄的相似

C、如果我们喜欢某人,往往夸大他和我们的相似程度;

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人,则往往夸大区别性—建立社会距离。

3、互补性

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形式有三种:

A、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

有些研究表明那些有着相反性格的人也可以相互结合,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刚柔并济,取长补短

B、需要的互补。

许多事实证明:

婚姻伙伴间更多的是互补性,而不是相似性—他们可以相得益彰。

郎才女貌、夫唱妇随。

C、社会角色的互补。

4、个人品质

A、个人品质包括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及心理特征两方面:

a、身体方面主要是仪表,在第一次见面时,或一般肤浅的人际关系中,其影响很大,随着交往的加深,身体方面的吸引力逐渐变小。

b、在个人的心理品质方面,美国心理学家诺曼列出555个描写人的品质的形容词,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评价最低的是说谎,虚伪,嫉妒。

可以想到,具有高评价的品质会提高一个人受喜欢的程度,反之亦然。

B、90年代心理学最大的突破是关于情商的研究。

情商即情感智商。

其中的个人感染力是人际情商的重要内容,一是善解人意;

二是善于倾听;

三是鼓励与期望,还有微笑、自信等。

5、相互性

A、一种解释:

别人的喜欢对我们是一种最大的报答,我们当然喜欢那些给我们这种报答的人。

B、另一种解释:

别人的喜欢能满足我们受尊重的需要,所以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C、第三种情况: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先否定评价后肯定评价,语气始终的肯定态度相比,被试更喜欢前者。

五、人际关系测量有哪些方法

1、社会测量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

A、具体做法:

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全班同学提问题,包括强标准和弱标准,强标准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重要意义,弱标准是一般意义,短时起作用的问题,大多情况下蔡永强标准提问,每个人选择人限在3人以内,并排序,也可以不喜欢的人,方法向上,有副作用,应慎重。

B、结果的处理:

a、人际关系矩阵:

按班级人数制成N*N的行列表,表内填入各成员的选择关系和排斥关

b、人际关系图:

把群体成员间喜欢与不喜欢的关系用途表示出来,叫做人际关系图。

2、参照测量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洛夫斯基提出)

他认为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并不一定是群体中最具哟权威性的,最能发挥作用的人,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了解个人选择的动机。

3、自我评定法

个人通过自我评价量表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的方法

六、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将怎样改善班级同学的不良人际关系

根据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过程,为了改善班级不良的人际关系,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2、掌握好学生个人在班级人际关系变化中的特点,不同年级心态不同

3、调整好学生个体间的人际关系:

学生个体之间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常见的不良人际关系有孤立和对立关系。

A、对立关系:

即学生个体之间互相排斥或单方面排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常常是学生之间相互误会,猜忌或他人挑动产生的利害冲突。

如有些学生私心较重,好占人便宜,侵害他热利益,处理这种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帮助学生克服不良行为,加强对不良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要妥善解决因误解或别人挑动而引起的学生之间的矛盾,以逐步改善不良关系。

B、孤立关系:

鼓励学生多交朋友,帮助学生增进友谊,促进学生取长补短,促进良好人际关系氛围的形成。

第四章社会态度

一、态度及其特点

A、态度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评价和相对稳定的反应倾向。

B、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

C、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

由态度出发,向内可与研究个体的心理状态,向外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它所以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体系处于一个中心的位置。

A、社会性:

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学习中通过学习而获取的。

B、对象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具有针对性,没有无对象的态度。

态度的对象可以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

C、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地改变。

D、内在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时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里成活状态。

二、态度有哪几种成分,这几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1、成分

A、认知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B、情感成分:

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C、行为倾向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进行的倾向性。

2、关系

三者通常是协调一致的,不协调的情感成分往往占主导地位。

三、态度对于人的行为来说有哪些作用

1、态度不能预测行为

拉皮尔实验支持了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观点。

1934年,历时3个月,住过66家旅馆(1家拒绝),吃过184家饭店,很久后信访,128家回复中表示他们不愿意接待。

2、态度可以预见行为

1974年,美国总统选举,民意测验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

(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

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比方说投票;

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被某事提醒我们牢记这点,或通过直接经验意识到这一点。

这些情况下,我们所想所感与我们的行为会紧密相关。

让我们下一个结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就像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同时,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就是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态度行为的关系是:

态度源于行为,态度高于行为,态度对行为有指导作用,同时,态度要接受行为的检验,也就是,态度要在行为过程中不断创新。

也即:

行为决定态度,态度反作用于行为。

四、根据态度能预测人的行为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行为对态度有什么影响

1、态度不能预测行为,如:

拉皮尔实验支持了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观点。

2、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A、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人们举得自己该对行动负有责任的时候,承担新的社会角色,从事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也将是人们产生新的态度。

B、由于人们所扮演的角色或从事的行为,会影响其内在态度的变化,已经为经验和实验所证实。

社会心理学家曾经提出三种不同解释:

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自我知觉理论的解释、学习理论的解释。

五、依据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来分析说服效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说服者—信息源

A、专业性(权威性):

教育背景、职业地位、威信、甚至年龄

B、可靠性(说服者立场):

自我服务-小;

中立或自我牺牲-大

C、吸引力:

喜欢引起认同

2、信息的传递方式

A、信息的差异性:

威信高,差异大,改变大:

威信低,差异适中,改变大

B、信息的情绪性:

恐惧唤醒/畏惧

C、信息的组织性(倾向性):

文化水平高、正反两方面信息、

3、目标对象—被说服者

A、原有的态度与信念:

内化、既定事实难改变

B、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依赖强、权威高社会赞许动机、年龄在18-25岁之间、智力低、易改变;

自尊、自我评价高难改变。

C、面临压力、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难改变。

4、情境因素

A、预先警告:

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

但预告也有可能抵制说服的作用。

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相关时,往往使其态度改变。

B、分心:

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改变;

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的效果。

C、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效果均不好。

第五章侵犯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一、结合有关理论说明遗传和环境在人类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1、侵犯的本能论

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a、弗洛伊德(S.Freud)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

性本能与自我保持本能。

性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基本驱力,使人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

而自我保持本能或自我本能则使人有适应现实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

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b、后来他纠正了自己的观点,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但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是对立的。

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c、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侵犯冲动。

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侵犯冲动就可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

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都必须得到表现,不然就会导致精神病。

因此,社会许可的替代性宣泄方式,如体育、搏击等,都是很好的侵犯冲动的释放途径。

B、洛伦兹的习性学观点

a、洛伦茨也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

但与弗洛伊德正好相反,他不认为侵犯指向毁灭,而认为侵犯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

动物通过侵犯来保护食物、生存的领地,使幼小后代得以成长、发展,使物种能够代代相传。

他认为,同类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

动物的争斗如此,人类的战争也是如此。

b、洛伦茨相信,侵犯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

人类之所以在每个时代都有大规模战争发生,是人的侵犯本能定期发泄的结果。

他认为,现代社会已经使人难于在日常生活中实施侵犯,而战争就成了发泄侵犯冲动的重要途径。

他建议,人类要想避免战争,就需要多开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耗散侵犯本能。

他预言,人口拥挤将会使侵犯事件增加,人口的爆炸,有爆发战争的危险性。

2、社会学习理论

A、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

班杜拉和沃尔特斯1963年做了一项经典研究,揭示通过奖励儿童的侵犯行为,可以明显增加儿童对于侵犯性行为方式的运用。

这项研究的材料,是特别设计的一个玩具娃娃。

娃娃肚子上写着“打我”。

当用拳头打娃娃的肚子时,它的眼睛和插在钮扣洞上的一朵花会发光

B、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班杜拉与其助手进行过许多研究,证明通过观察榜样的类同行为,儿童就可以学习到侵犯。

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不仅直接的观察学习可以使儿童学习到侵犯行为,通过大众媒介实现的间接学习,也可以使儿童受到同样的影响。

二、挫折—侵犯理论怎样解释人类的侵犯

A、早期的经典理论

a、挫折一词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情境;

一是指由于目的行为受到阻碍而激发的心理紧张状态。

b、挫折—侵犯理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于1939年提出的。

他们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

c、多拉德等人的最初理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侵犯的强度同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

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

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B、理论的修正

a、随着大量资料的积累,人们越来越感到最初的挫折—侵犯理论观点过于简单、概括,对许多同挫折和侵犯有关的现象都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