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4254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文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发展史Word文档格式.docx

尤其是美国的政治制度史,我们都要有所了解。

二、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概述

(一)美国的政治体制架构

1.美国宪法与国家结构形式的转变

独立战争爆发后,大陆会议虽然起着领导抗英斗争的作用,但它不是一个全国性的政府,严峻的形式迫切要求各殖民地进一步联合起来,于是第二届大陆会议在1777年通过了《邦联和永久联盟条例》,简称《邦联条例》。

《邦联条例》可以说是美国的第一部宪法,它把邦联的名称正式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设立联邦国会作为合众国的唯一政府机构。

[2]邦联不设行政部门,也没有单独设立司法部门。

独立战争后,由于联邦政府已经不能适应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协商之后,邦联国会于1787年2月通过决议,乔治•华盛顿当选为会议主席。

原定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修改《邦联条例》。

但是由于其所确定的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美国国内和国际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重新构建美国政治体制,制定一部新的宪法来取代《邦联条例》。

宪法规定各州不应分别独立,必须由联邦政府过渡到联邦政府,否则无力抵御外侮并势必招致内乱。

至此,美国由邦联制转向了联邦制。

2.宪法对美国政治制度的构建

根据某些原则,美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构架如下:

第一,众议院。

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举,选举人的资格与现有大多数州立法机关选举人的资格是一样的,被选举人的资格在年龄和公民年限上必须高于选举人,在选举时他必须是他所代表的州的居民,当选的议员在担任议会期间不得在合众国其它部门中担任公职,议员可以连选连任。

第二,参议员。

设立参议员的目的是:

使各州享有平等的表决权,这既是宪法对各州仍然保留的部分权利的认可,也是维护这一部分主权的手段;

对议案进行双重审议,必然构成防止“不恰当立法行为”的进一步保障;

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的“第二分支”,对立法权利将是一种值得赞赏的约束力量。

第三,行政权。

联邦行政权力由总统掌握,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第四,司法权。

美国宪法规定,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规定设置的下级法院。

最高法院与下级法院法官的任命办法与一般的官吏任命办法相同;

法官任职期间如无不当行为可以继续任职;

其薪俸在任职期间不得减少。

(二)美国总统选择的过程介绍

1.美国现代政治体制的发展

第一,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员。

美国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权力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共有议员535名,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参议员任期是六年,美国宪法规定国会具有立法、代表选民发言、监督、公众教育、调解冲突等任务。

美国国会的主要和最明显的任务是立法,制定影响每一个美国人的法律,立法经常需要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作出决定,例如医疗保险改革、战争、贸易汇率等,法案经过一系列的审议程序后才能成为法律。

参议院的权力是批准条约、批准或者拒绝批准总统提名的大使、最高法院法官,以及其他执行部门官员在总统及下属官员被弹劾时进行审判。

众议院的职责是提出和财政有关的动议、在总统选举中没有候选人获得多数选票时选择总统和副总统、弹劾总统及下属官员。

第二,美国的政党制度。

一方面美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政党的国家之一。

在建国初期批准1787年宪法的运动中,以汉弥尔顿为首的一派主张对于宪法可从宽解释,国家权力应集中于联邦政府,实行有力的中央集权,以杰斐逊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对于宪法应从严解释,权利不应过多集中于中央政府,应当建立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体制,两派在设立国家银行、发行公债等问题上亦有严重分歧。

汉弥尔顿以支持联邦宪法自居,自称“联邦党人”杰斐逊等一派则被称为“反联邦党人”。

两派在国会内外进行活动,逐步由或会内外的两个政治派别发展成为两个全国性的政党。

后来,“反联邦人”形成了辉格党,但经过多年激烈的斗争,最后在美国历史上胜出的只有民主党和共和党[3]。

另一方面美国的民主党、共和党与第三党。

民主党其前身为杰斐逊于1792年创立的民主共和党,1840年正式定名为民主党。

建党初期主要代表南部种植园主和西部农业企业家及北方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自1829-19860年,除两届(共八年)的总统由辉格党出任外,其余各届总统均由民主党出任。

共和党1854年成立,它是在废除奴隶制运动兴起的条件下,由辉格党、北方部分民主党人和其他一些反对奴隶制的派别联合组成的。

建党初期,代表北部工商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三党是指民主、共和两大党之外的其他政党,美国最早产生的第三党是随着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而出现的工人政党,如美国“社会主义劳工党”、“社会党”和“美国共产党”等等。

2.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

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总统由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大选选出,任期四年,并可连任一次。

美国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掌管,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

国会有立法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否决,国会又有权在一定条件下推翻总统的否决;

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但须经国会认可,国会有权依法弹劲总统和高级文官;

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国会认可,最高法院又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以违宪为由宣布无效。

第一,总统候选人资格。

依据美国宪法,竞选总统的候选人必须符合:

在美国本土出生、至少年满三十五岁、在美国至少已居住十四年以上的条件。

第二,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

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漫长而复杂,主要包括预选、总统候选人提名、竞选运动、全国选举、选举团投票表决以及当选总统就职仪式。

预选预选阶段通常于大选年2月份的第3个星期二在新罕布什尔州拉开帷幕,到6月份结束。

此后,美国民主、共和两大政党将分别在全国大多数州选出参加本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在少数不举行预选的州,则由两党的州委员会或代表大会选拔代表。

因新罕布什尔州率先进行预选,其选举结果对其他各州影响很大。

另一种预选形式叫“干部会议”(或称“基层会议”),由两党在一个州的各个选举点分别举行党的基层会议,由支持本党的选民当场表态支持谁当本党总统候选人,并选出出席县一级代表会议的代表。

然后,县代表会议选出州代表会议的代表,州代表会议选出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最终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本党的总统候选人。

美国两大政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常在7月和8月分别举行。

届时,参加代表大会的各州代表将投票选出本党总统后选人,然后通过由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副总统候选人,并正式选举出竞选纲领。

大会往往长达数天,投票上百次。

代表大会结束后,选出的总统候选人即开始在全国展开历时数月的争取选票的竞选运动,其中包括到各州作竞选旅行、广泛会见选民、发表电视演说、进行电视辩论等。

总统候选人为竞选而耗费巨资,使尽各种招数。

全国选举、选举团投票表决美国法律规定:

在全国选举时,选民要在大选年的11月第二个星期二到指定地点投票,在两个总统候选人之间作出选择。

全国选举还要通过选举团的投票表决。

由于在一个州中获得选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便赢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

当选总统就职仪式各州总统选举的投票结果,将在选举后隔年的一月六日美东时间下午一时,由参议院主席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公布。

总统、副总统当选人,将于同年一月二十日中午宣誓就职。

三、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变迁

美国的总统竞选是一个“马拉松”式的过程,甚至可以说,在这次总统选举刚刚落幕,下一次总统竞选就开始了。

实际上,那些有意问鼎白宫的人,多年前就在为此储蓄政治资本了。

到了大选年的前两年,其中有人就开始了直接行动,拟定政纲,进行政治试探,如访问各州,会见关键人物和竞选捐助人等,与重要的利益团体、新闻媒介等建立联系,在公众场合和电视节目亮相等。

在大选年的前一年,他就得选择适当的时机正式宣布竞选党的提名候选人,并建立一个得力的竞选班子,在至少20个州筹集资金,雇佣竞选顾问和各方面的专家,成立正式的竞选组织,并在一些关键州组织力量,准备投入预选。

总的来说,目前的美国总统选举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候选人提名、竞选、选举总统选举人,最后由选举人投票选出总统。

(一)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发展

一般上,在总统选举年的6月,各政党由各州选派代表参加全国代表大会,在会议上提名总统候选人。

(当然,提名总统候选人并不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唯一任务,代表大会还要通过党的各个委员会的报告和党的纲领。

)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一般是在大会的第三天或是第四天进行。

在全部州都提出候选人之后,就由大会代表通过个别投票方式选举本党的总统候选人,得到多数票的候选人将最终获得本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

不过,必须提出的是,虽然总统候选人的正式提名要等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才能进行,但由于本世纪越来越多州实行了总统预选制,所以通常的情况是,早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之前,有意问鼎总统宝座的政治家们往往已经在各州展开了竞选活动。

顺带一提的是,美国虽然大小党派约有15个,但在国内政治及社会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只有共和党与民主党,可以说是一个两党制的社会。

这两个主要政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在7、8月间召开。

但是,在5、6月间,全国代表大会的大部分代表已经产生,竞选人各自拥有多少代表的支持已经明朗。

因此,谁将成为两党的总统候选人大体上已成定局,全国代表大会实际上只是认可总统候选人(包括副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而已。

(二)总统竞选阶段的发展

总统选举程序的第二阶段是由获得政党提名的候选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竞选。

这种全国性的竞选是总统选举过程中关键性的环节,一般在总统选举年的9至11月进行。

竞选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选民介绍本党的政治主张及候选人自己的施政纲领,向选民作出各种各样的承诺,尽可能争取最多的选民支持。

正式的总统竞选,是在9月第一个星期一以后才正式开始。

竞选的形式包括在全国各地发表演说、接见选民,以及与竞选对手进行公开的辩论等等。

(三)选举总统选举人的发展

总统选举的第三阶段是由各州选举它们的总统选举人。

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是由宪法上的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结合构成的。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不是由国会选举,也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而是由选民选派的选举人选举。

每个州的选举人数同该州在国会两院中的议员总数相等。

联邦政府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在国会中没有代表,1961年生效的宪法修正案给予该特区3个选举人名额,所以,目前全国50州的总统选举人总数为538人,一旦一名总统候选人获得的选举人票达到270票,即超过全国选举人数目的一半,即可宣布当选。

因此,各州选举其总统选举人的日子也叫总统选举日(按规定是在选举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以后的第一个星期二),虽然选民不是真的对总统进行选举。

在现有的总统选举制度之下,总统选举人的选举对于各政党竞争总统职位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于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进行的,而总统选举人也是以各政党为单位进行选举的,一般情况下,选举人总会投票给本党总统候选人,因此总统选举人的选举实际上也就等于总统选举。

也因此,美国两大政党以及总统候选人都要花费极大精力在各州的预选活动中争取选民的支持,尤其是那些两党的影响力旗鼓相当,选举人人数较多的大州。

(四)投票选出总统的发展

总统选举程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由总统选举人在总统候选人之间投票正式选出总统。

当各州选出其总统选举人之后,这些人便组成选举团,并且在选举年的12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在各州首府所在地分别投票,选举总统和副总统。

由于总统和副总统的候选人总是配对参加竞选,所以这两个职位的选举也就是在各政党之间进行选举。

加上以上所述的原因,正式选举的结果实际上在总统选举人被选举出来之后便已经确定,因此,选举人的投票基本上就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最后,各州总统选举的投票结果将在选举之后的第二年的1月6日下午1时,由参议院议长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公布。

当选总统和副总统的就职时间是同年1月20日中午。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的任期是四年,只能连任一届。

(五)总统选举其他制度的发展

选举人团制度全美各州选举人(Electors)的组合,被称为“选举人团”(ElectoralCollege)。

依据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并非由国会或选民选举,而是由选民推派的选举人选举。

各州的选举人名额,和该州在国会参、众两院的议员总数相同。

联邦政府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没有国会代表,一九六一年的宪法修正案中给予该区三个选举人名额。

所以,相当于一百名参议员(每州两名)的选举人,加上等同四百三十五名众议员的人数,连同三名哥伦比亚特区选举人,就可得出五百三十八张的选举人票总数。

总统候选人获得的选举人票数如达到两百七十票,即超过全国选举人的一半,即可宣布当选。

选举人团制度规定,美国总统由各州议会选出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而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总统候选人获得全国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总共538张选举人票的一半以上(270张以上)即可当选。

美国宪法还规定,如果所有候选人都未能获得半数以上的选举人票,则由国会众议院从得票最多的前三名候选人中选出总统。

1824年,约翰·

昆西·

亚当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后由众议院投票表决后被指定为总统的。

四、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弊端

美国选举制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选举投票率低就表明这个制度有缺陷。

英国大选投票率一般达70%,而美国只有50%左右,初选投票率更低,只有20%—30%。

美国选举制度的弊端有以下几方面:

(一)总统选举的时间过长

从初选开始到大选结束,将近一年的时间。

如果算上初选前的准备工作,则有一年半甚至两年的时间,真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游戏。

每四年一次,一次一年。

这样时间长而频繁的竞选,而且几乎是重复同样的过程和内容,自然会使人们感到厌倦。

我们考察团的一些人就说,如果他们是美国人,也会感到厌倦。

此外,长时期的竞选,不利于总统和国会履行自己的职责。

如果是在任总统参与竞争,他难免要分散一部分精力用于竞选,因此有一年多的时间,他不可能全力以赴处理国事。

大选是关系两大党切身利益的角逐,两党势必要将主要注意力用在竞选上,有时会将一些内外政策问题作为一张牌来打,攻击对方,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利益。

(二)选举过程中花费高昂

选举过程中花费高昂,属于富人的游戏。

美国的竞选费用呈不断上升趋势。

到今年3月中旬初选定局前,小布什已筹集了创纪录的7300多万美元,而且声称还要再筹1000万美元;

戈尔受到职务的限制,只筹到700万美元,他打算再筹300万美元。

美国总统选举是典型的金钱政治(当然这并不等于贿选或“黑金”政治),虽然捐赠给候选人的竞选基金受到有关法规的严格限制,但捐给政党的钱却没有明确的限制(被称作“软钱”),政党可以将之转用于帮助候选人竞选。

金钱政治使得穷人望而却步,甚至望而生厌。

不参加投票者,穷人居多。

穷人认为,选举是富人的游戏,与他们无关。

虽然宪法规定,出生在美国、年满35岁、在美国境内居住满14年者都有资格成为美国总统,但巨额竞选费用却将很多人限制在竞赛场之外。

(三)总统选举过程的两党垄断

民主党和共和党已垄断美国政坛近一个半世纪,两党的价值观和政治纲领在许多方面相近,而美国又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存在着很多利益群体。

许多利益群体没有自己的政治代表,而现有的政治体制又很难使第三党崛起。

在投票时,很多关心国家大事的人都是采取“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态度,或者干脆拒绝投票。

有的专家说,在参加投票的选民中,只有10%认为民主党或共和党能代表他们。

不过,有些专家又认为,两党制比多党制更利于保持政治稳定。

再说,在多党制下,许多执政党所得到的选民支持率也并不比美国的执政党高。

在多党制国家,对执政党和主要反对党不满者,将选票投给了其它党;

而在美国,这部分人则是不投票,实质是一样的。

美国的一些小党如改革党,对美国现有政治体制虽然持激烈批判的态度,但他们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却很难行得通。

(四)总统选举制度的其他弊端

选举人制度倍受争议,二百年来,总有七百多次提案要求废除这项制度,但都没成功。

批评者最主要的理由是,这种制度不民主,没有代表真正的民意。

强国论坛有一个贴子美国丑陋的选举制度非改不可、凤凰卫视评论员阮次山也写过一篇文章美国今年总统大选可能创下宪政恶例、其它的文章弊端丛生的美国选举人制度以及美国选举人制度藏漏洞。

然而从美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不民主”的选举,给美国带来的利益更多。

首先,美国这种“不民主”的选举人制度,照顾到了小州的利益。

如果没有这项制度,总统候选人就没必要管小州的意见,只要紧紧抓住几个大州就行了。

这样一来,小州的利益受到损害,到了没法忍受的时候,闹独立就成了唯一的出路了。

美国本来就是联邦制,相对于其它国家的省来说,各州独立的条件更充分。

其次,完全服从多数人,并不是真正的民主。

民主不仅服从多数人,也要尊重少数人。

联合国投票是按国家来算的,一国一票。

如果按“真正民主”来投,应该是人口越多,票数越多,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

这样一来,中国一个国家,就要占全部票数的五分之一。

其它小国家,根本没有在联合国说话的份。

对于联合国这种没有代表大多数人意见的一国一票制度,从来没有人批评是不民主。

再次,由于选举人制度是“赢者通吃”,使选票向主要总统候选人集中,有利于全国的团结。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想法,要让某个候选人与每一个选民的想法一致是不可能的,这样就需要妥协。

如果按最理想的愿望,把每个人的想法都体现出来,那只好有多少选民,就设多少个总统了。

人人都是总统最理想,但在现实中却行不通。

特别是人口多的国家,团结更显得重要。

最后,选举人制度使结果很快出现。

一般选举的当天稍晚些时候,就能知道选举结果。

计算过程越长,越有可能让人钻空子。

如果按直选的方式,美国总统可能需要投票后几个月才能产生。

美国选举制度还有一个问题:

不是所有有资格的选民都能在选民名单上登记,而且越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越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登记上的比例也越低。

换言之,那些本来生活就困难的人,在政治发言权上就更被忽视。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伴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的国家领导人选举制度不断完善,我国在推动民主化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民主化进程,同时也符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走中国特色的民主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的发展史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尤其是对其变迁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探讨,希望从中能够找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化道路所借鉴的有益做法,最后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的民主化进程提供有益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在民主法治进程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

[2]曹沛霖.西方政治制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3]曹绍.美国政治制度史[M].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6

[4]陈其人.美国两党制剖析[M].商务印书馆,2009,3

[5]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M].中国社科出版社,2012,2

[6]李秀丽.美国政治制度剖析[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8

[7]刘国杰.当代美国政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9

致谢

当时间悄然离去,我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已悄然接近尾声。

当我准备组织这篇后记的时候辍笔良久,感觉心头有万千思绪,以为笔端划过的不仅仅是一篇论文的后记,更多的是对自己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盘点。

回顾四年的学习与生活,点点滴滴倍感温馨。

感谢我的辅导老师XXX,在四年的大学时间里,XXX老师对我学习和生活都予以了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在此,向XXX老师深表敬意。

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X,她在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写作时的指导以及对论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的最终得以完成帮助甚大。

感谢我的挚友同窗。

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活当中给予了我最无私的帮助和照顾。

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我最终选择了勇敢地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能够结识他们是我一生的荣幸和骄傲。

同时也感谢在学习和生活中所有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老师、同窗和朋友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