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5559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2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A卷Word文件下载.docx

A.供给呼吸 

B.用于人工降雨 

C.生产碳酸饮料 

D.用于灭火 

5.(2分)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纯棉衬衫 

B.塑料盆 

C.不锈钢餐具 

D.玻璃杯 

6.(2分)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组成:

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

CO2能溶于水;

CO难溶于水 

C.用途:

CO2可用作气体肥料;

CO可用作气体燃料 

D.危害:

CO2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CO会形成酸雨 

7.(2分)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中学生的义务.下列消息中,你认为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某“大师”通过“发功”,能使铝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金片 

B.有人在饭店的房间内使用木炭火锅,导致煤气中毒 

C.有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取物品时,窒息而死 

D.市售纯净水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8.(2分)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

下列关于黄曲霉素B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曲霉素B2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 

B.黄曲霉素B2由1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黄曲霉素B2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7:

14:

D.黄曲霉素B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2分)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物质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2分)下列化学实验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是()

A.

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B.

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 

C.

量取3mL液体 

D.

分离溶液中的固态物质 

11.(2分)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有()

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

②既能说明氢气有可燃性,又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能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2.(2分)如图所示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确认CO2和NaOH已发生反应 

制取并收集CO2气体 

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形成蓝色喷泉 

13.(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

B.二氧化碳能灭火,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

C.用墨写的字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14.(2分)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

A.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熄灭,该瓶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C.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D.二氧化碳固体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15.(2分)甲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C.甲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16.(2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 

B.将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将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 

D.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7.(2分)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下表中所选用的药品及制取的气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18.(2分)下列四个装置都能制取二氧化碳,其中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9.(2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是()

A.都不能供动植物呼吸 

B.都能还原氧化铜 

C.都能燃烧 

D.都是无色的氧化物 

二、填空题(共4题;

共15分)

20.(4分)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_颜色的气体;

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________.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________,可用于________.

21.(7分)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①B中现象是________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先点燃B处还是先点燃D处的酒精灯________ 

(填B或D),C发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D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通入28克一氧化碳可生成64克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④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________ 

22.(2分)我们所学过的气体有:

O2、CO、CO2、CH4.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________;

具有还原性,而且有毒的是________.

23.(2分)CO2可用来灭火的原因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题;

共21分)

24.(10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到的二氧化锰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4)装置C、D、E、F在实验室中都可收集气体,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5)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

①敞口放置;

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

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2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________

A.MN段 

B.NP段 

C.PQ段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________。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25.(1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

(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

(3)验证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

(4)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实验装置并验证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现象是________;

G中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4-2、

24-3、

24-4、

24-5、

25-1、

25-2、

25-3、

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