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59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玉峰《兰亭集序》教学实录.doc-兰亭侧畔说《兰亭》.docx

兰亭侧畔说《兰亭》

王羲之——《兰亭序》 研读黄玉峰黄:

我和你们讲一定要读五遍,然后看注解,都看过了吧,那么我才可以和你们交流。

你们呢没有读过的话或者读过是三四遍的话很难交流。

对吧,真的很难交流。

但是有一点,我希望大家今天顺便配合一点。

你们老师布置了一些读书的题目。

我曾经说过我要给大家一点东西,凡是比较好的同学我要给大家东西。

这是我最近写的一个红木扇面。

扇子只有一把,其他东西稍微多一点,我写了那个,我写了那个叫学生一起: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黄:

没有声音呀!

对不对。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试听之娱,信可乐也。

我这写了一道子给大家,好的同学可以拿去。

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做过,也是师生家里的震摄之宝,对不对。

现在是比较破裂,但是我是非常喜爱的,正好是我儿子出生的时候我抄了这样的东西。

说明我对这篇文章是很久很久就向往,很久很久向往把这篇文章专研清楚,到底他讲什么东西。

今天我把这扇子拿在手里这东西叫什么东西?

不是扇子。

那个东西叫麈尾,就是那个小鹿尾巴上的黄:

那么我们今天开始和大家开心的上上课,那我们就开始上课吧!

上课。

学生:

起立!

黄:

同学们好!

学生一起:

老师好!

黄:

昨天我来到绍兴以后,我首先做一个事情到我母亲的坟上,开车过去就5

分钟时间。

我去扫墓,随后交流了一下,我告诉她我要到兰亭地区。

她说“好呀,上兰亭太好了,你不是一直想到兰亭去”我小时候就到兰亭来,我很早十几岁就到兰亭来过,那的时候不容易,穿着那袜子,什么袜子呢,那大雪天穿着那发袜,头发做的袜子,绍兴有的,叫发袜。

但是你们不知道,问你们母亲就知道了。

我就是走大雪走过来。

那时候兰亭很破碎,当时我就来了。

我母亲“那么远多去呀”我就告诉她我今天就上兰亭去。

人和鬼是可以交流的,至少在我心里。

今天我们今天来上兰亭序。

兰亭序这东西实在是很复杂的,太复杂了。

为了兰亭序打官司一千多年,没打清楚。

到现在为止前不久在上海的那家报纸里面,连连出了四期,每期都是三大版,就是谈兰亭序。

这文章到底是不是为他写的,都有打官司,都还说不清。

1962年时接下来钱钟书说了,钱钟书不同意,他说“羲之此《序》 低徊慨叹,情溢于辞,殊有徘恻之致;究其心蕴,析以文理,反杀风景。

”这话什么意思?

没有必要研究兰亭序,你们一研究兰亭序,大杀风景。

他的事情不要去研究,只有去读读就可以了。

这就是真正的大师级人物钱钟书说的。

而且这篇文章很奇怪。

当时的南北朝文评,离开比较近的,都没有选兰亭序,没有选进去。

兰亭序后来没有选到,当时不看好兰亭序。

只因为他的字好,后来有人说不见得字也不怎么样。

是有人这样说的。

我就觉得你说他低贱,今天早上我和那个孙老师就说,我们在座的一位年纪大的长者叫我说说兰亭序的看法,要是说他是

第一块最好的,我觉得不是。

把他捧到

第一位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我今天不讲好吧!

下面曾国藩在选文的时候也没有选。

好多人不选他。

更有意思,华中师大有个老教授,这个教授曾经和鲁迅打过官司的,鲁迅说他是阳差恶少,这个人是很厉害的,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唐诗白话》 我是很喜欢看的,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这篇文章七拼八凑,语无论其,不知所云。

我发给你们了吧!

我把这材料发给你们了吧!

我要你们看看他到底为什么说他语无伦次。

你们想过这问题吗?

只有读了两遍、三遍、四遍是根本想不通的,所以我们想在一起来都一遍,少有的人读四遍了。

好,我们一起读。

《兰亭集序》 王羲之,永和九年,声音一定要放出来,一二三。

学生一起:

《兰亭集序》 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黄:

大家知道这个魏晋时代是个哲学的时代。

什么叫哲学时代?

哲学就是要思考人的根本问题,就是生死问题。

这个时代是个哲学时代,所以每个人都直接地面临死亡。

这又是个痛苦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莫名其妙地死掉。

这又是潇洒的时代,因为你可以什么都不在乎,包括生命,因为这个时代什么都由不了你。

这个兰亭序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所以我们一般人都是在欣赏他的书法之为,而忘记了这篇文章之痛。

今天我们来研讨这样的文章。

研读这篇文章看看这到底告诉我们什么。

我现在要问一个问题,在语言和文字上面不理解的地方先告诉我一下。

如果你们都理解了我就不讲了。

但我至少知道有不理解的,看看。

哪些字不大理解。

那位同学准备好了请说。

扇子等着你。

哪位同学?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你如果能提出问题说明你有水平,你根本不能解决的。

也许你的问题并不是我能解决的。

要单独提出问题的,哪位同学要提出问题?

不过大家要交流的。

不要我点呀!

居然没人提问题呀!

都懂了是吧!

好,你说。

学生: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这痛到底是什么意思?

黄:

痛就是心痛。

想到这句话心里很痛。

请坐。

还有什么?

没有呀?

来你说。

学生:

什么是“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黄:

这句话“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从字面上讲,俯仰就是一抬头一低头,什么东西就过去了 。

就是一切东西很快就过去了 。

生命也是这样的对不对?

如果从大的角度来讲活了一百岁也是俯仰之间。

对不对。

好你说。

学生: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黄: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你得注意一下犹,什么意思呀?

还尚且。

尚且不能,因为这个呢。

也尚且不能与之兴怀。

接下来,“况修短随化”他是个递进。

生命是那么的短暂,况且要死掉。

那就更可悲了。

请坐。

还有什么问题?

好,你说。

学生: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黄:

从字面上来讲,“虽世殊事异”,虽然时间不同了但能引起概慨的东西是一样。

注意这“致”是道的意思。

“致”在说文解释里面的解释,叫诣遡也。

诣就是搬移到达的意思,就是送到这个地方。

每个人到达地方的思考的东西都一样,所以“其致一也”。

你们看着文章和他也“其致一也”吧?

问题就是他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就要求讲文章再说。

还有什么问题?

可以先从词语和句子。

来思考一下,叫你思考问题时就思考一下。

一定要发现问题。

读文章不发现问题,这文章就永远读不懂。

来,你说。

学生: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黄:

你怎么理解?

我们看王羲之,和王羲之看庄子一样。

就是这意思,他的背后的意思是什么?

问题是背后的意思。

就是理解不了。

等会儿我们梳理的时候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要是真正能读懂,这篇文章的意思就清楚了。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问题是今是什么昔是什么。

是后之视今人,还是后之视今人的概括?

还是说后之视今人的所作所为?

后面要有一个定语,今天的什么?

要有主题词的。

要有一个中心词的。

这个要想的这个很好,想得很好。

还有什么?

我就要问,这整篇文章从什么时候事件开始写起的?

是以什么?

是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他从什么开始?

是从“修禊事也”开始的。

从情感上面他是快乐的呢?

还是悲伤的?

学生:

快乐黄:

快乐的吗?

一开始是快乐的。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停,“修禊事也”。

然后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什么什么“信可乐也”。

因为这段是很快乐的吧,是吧?

我们现在这样。

“永和九年”是个什么样的年代?

然后他去干什么去的?

他们是“修禊事也”修禊是到河边一个仪式。

需要把不祥的东西去灾祈福,去祸祈福,把祸的东西去掉,然后祈福。

那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面,这个时代是有什么东西的?

是有福的还是有祸的?

他本来是从祸开始的。

祸是悲的还是乐的?

悲的。

所以这篇文章是从悲开始的。

看上去是从乐开始写得,实际上是从悲上面开始写的。

“永和九年”这个年代一定要记住。

这个年代的天空笼罩着死人。

拿些材料给大家看看,如何笼罩着死人。

永和九年“河南人夫食妇,河内人妇食夫”

“老翁蒸小儿为食”“大兵晒人肉干充饥”“人肉价贱于犬,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钱。

全躯曝以为脯”把人做成猪肉铺。

像我这样的人不过就十五钱。

可能还不值。

毕竟是不大嫩了,是吧!

这就是永和九年。

永和九年“百姓流亡,户口日减,死亡绝没,家户空尽。

”永和九年,这个时候从汉朝开始有五千万人口,到永和九年连五百万都不到。

十分之九以上的全都死光了。

王羲之的七个儿子没有一个长寿的。

要知道读这文章的时候他心情是什么心情。

他是要祈福的呀!

不要让我儿子再死了。

不要让我的孙子再死了。

他是来祈福的,实际上他是带着悲来的。

来看到的是什么东西呢?

当然是不同的。

我告诉你有件事情,很说明这个时代是人根本是朝不保夕。

有个人很有钱,是个富豪,自从他邀请了客人来聚会。

他就让美人来行酒,旁边有三陪。

“客饮酒不尽者”就叫人把这美人宰掉。

王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一起去看他,“丞相素不善饮”王丞相不大会喝酒的,像王安石更不会喝酒。

“自勉强”看到要杀美人,他当然就勉强。

喝了一杯又一杯,结果喝了怎么样呢?

“至于沉醉”醉了以后,“每至大将军”到了他要喝的时候呢?

他就是不喝,不喝完,稍微咪咪,以观其色,看他的脸色。

结果呢连斩三人还是不吃。

“丞相让之”让是什么意思?

责备。

责备他,大将军你这不行呀就勉强喝喝吧!

结果大将军怎么说?

他自己杀自己家里人管我什么事呀!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东西呀?

说明了生命,早上我去上班做服务员,站在旁边突然被杀掉了。

也没有犯什么错误也没有犯什么法。

就是要杀你就杀你,这个生命太贱了。

不单服务员生命贱,连侍从生命也贱的呀!

她后来也被杀掉的呀!

这整个社会笼罩着一片杀机。

冬季的天空就是笼罩着死机的天空。

这就是永和九年的天空。

王羲之本人又怎么样呢?

当然这个时代不单是悲惨的时代也是潇洒的时代。

王羲之蛮潇洒的,为什么又悲惨又潇洒呢?

因为人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反正今天潇洒就潇洒了。

知道心里是一样的,反正我心里享受吧!

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现在也有这样的人呀!

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享受,他们也去享受。

至少讲一件事情,袒护东厂的事情,王羲之很潇洒的嘛!

对不对?

但是王羲之的内心很痛苦。

我查了他那些年写给别人的信,我倒觉得那些字比永和九年斜的味道更浓。

你看“羲之顿首丧乱知已……痛贯心肝,痛当奈何!

奈何!

……哀毒益深,奈何!

奈何!

”奈何什么意思?

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哀痛催剥,情不自胜,奈何!

奈何!

”他的心很痛。

“姨母哀哀、哀痛催剥,不自胜,奈何!

奈何!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茶毒”他家里的墓也被别人搞掉了,“痛贯心肝,痛当奈何……临纸感硬,不知何言……”“九月二十五日,羲之顿首……时速感叹,兼哀伤切,不能自胜,奈何!

六月十六日,羲之顿首……痛悼伤恻,兼情切割,奈何!

奈何!

初月二日,羲之顿首……感远兼伤,奈何!

奈何!

”我看这书真是布满了这样的悲凉的气氛。

你看,这是他的手迹,奈何!

奈何!

不只是奈何!

奈何!

这个奈何呢有多少件事情,有两件事情。

你看“十一月十八日羲之顿首顿首,从子弟夭没”他的侄子死掉了“孙女不育,哀痛兼伤,不自胜。

”“新妇入门未久,岂图奄至此祸,情愿不遂,缅然永绝,痛之深至,情不能已。

”王羲之当时就是这样的心情,他当时处在这样的情况下面。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在这样的心情下面,王羲之出了这种心情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心情。

他看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其名,这样的情况下面,他很想有所作为,他是会稽内史,做了三年内史。

从351年开始做的,

第三年开这兰亭会。

这一年他看到了很多很多死掉的人,于是他很想来救济。

他有这样的一段话“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

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他上诉,他管的地方很大的,管到宁波。

当时会稽很大的,不是现在一点点绍兴,是很大的。

而且他的党政军一把抓。

他这天去了。

这天这么痛苦,总得找点乐趣吧!

如果一个人天天这样痛苦会死的。

他怎样找乐趣?

开这个兰亭集会。

找了四十二个人,这里面有他的儿子很多,沈戳的儿子也有,温桓的儿子也有,有的是父子一代。

而且这里面有很多大官,至少有五个军部级干部。

很高的,差不多要有政治级。

这些人都是干部,来开这会了。

这次是很快乐的事情,所以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正好今天和今天天气差不多,天朗但气不清。

惠风和畅,虽无丝竹管弦之声。

虽然没有音乐,为什么这里要讲一句没有音乐呢?

照理是什么东西最能引起人们共呤的?

音乐。

很遗憾今天没有音乐。

痛苦的深情也通过音乐。

你们看看刘德华来了,大家唱呀跳呀,都疯掉了。

为什么疯掉了,因为他能把心里的宣泄出来。

当然他要有音乐就好了,结果没有音乐。

音乐可以排解人们心里的惆怅也好高兴也好,都可以得到满足。

而现在没有音乐怎么办呢?

一觞一咏。

我们可以喝喝酒吗!

可以谈几件诗吗!

他们都是文人了。

足以极视听之娱。

大家注意这篇文章有两个“足以”。

足以极视听之娱,大家看到这个极写得很了不起。

能够把视听的乐趣,感官享受的乐趣能够到达一种极致。

王羲之当时就是这样写得。

然后怎么样呢?

然后“仰观宇宙之大”抬起头来看看,大家注意他为什么写“仰观宇宙之大”?

当你看到宇宙之大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我自己很渺小,对吧!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看到大地上有这么多的东西,感到自己和它们一样,花花草草,生命其实和他们一样的。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这个时候他“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其实这一次不但如此,他的另一篇文章里面写到“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个地方景色很美。

我们绍兴是很美的,我这车开过来,突然发现绍兴变了。

我昨天从市区乘车过去,经过兰亭的时候,觉得路上面很干净,树木很多很多,很漂亮。

然后我弯过去,弯到我母亲墓,也觉得很好。

当时肯定也觉得很好,为什么这个道理,你看看对比很重要。

永和九年的天空是死神笼罩着,但是大自然最美的东西还是那么的美好。

他只能还是用大自然来抚慰你,大自然还是给你一点乐趣。

那你只有生活在这世上还有一丁点的乐趣。

因为自然太美了。

所以“千帆竞秀,万壑争流”,当时他们写了很多这样的山水诗。

我们知道魏晋时期山水诗的发展也就在这个地方。

往往是同时产生,痛苦的时代也是非常热的时代。

我们看下面一句话大家读一下“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学生一起: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黄:

好!

你们看看。

这里面要注意一个词,大家没有问过“夫人之相与yú”这个不读yù,

“与”是什么意思?

是相交、交往。

你们去看看说文解释的“与”怎么解释的?

与者舁也,这个字大家不认识。

但和与很像,对吧。

如果这样写“臾”很像,多了个“臾”,臾是声音嘛!

这个与是什么意思?

这个与就是共举也。

四个手把这东西抬起来,那叫共同生活。

人在共同生活当中怎么样呢?

俯仰一世。

生命太短暂。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没有人问我或是什么意思。

你说有的人,还有其他说法没?

学生:

有时黄:

你说有的人好还是有时好?

你看到外面的翻译好,有人?

课本上怎么说的?

学生:

有时黄:

他翻译成有时,我还没看过这个课文。

他是有时?

翻译的好。

说明编译的人是知道的。

这个“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当然有的人是“放浪形骸之外”,有的人是 “悟言一室之内”。

这个有时是什么意思?

是说这个人一会“放浪形骸之外”一会是“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他本来的“因寄所托”查过看过没?

苏东坡考证过,原来这个“因寄所托”因字是外寄所托。

后来他一看下面有个之外,他马上把前面的改过来了。

他在写的时候一看重复字就立马改过来了。

外事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内呢 ?

是悟言一室之内。

这句话大家想过没有?

是什么意思?

“悟言一室之内”是什么意思?

“放浪形骸之外”是什么意思?

“静躁不同”是什么意思?

大家知道这两个字要抓住的。

什么叫“静躁不同”,静什么意思?

躁什么意思?

躁动。

这个静字大家注意,他边上是争的意思。

什么是争?

上面一个手,下面一个手,当真一根东西。

两个手在拉一根棍子,棍子代表权杖,权利的权杖,那么两者争。

静什么意思呢?

静不是没有声音,是不争。

有的人不争,怎么不争呢?

他在自己家里大家谈谈,谈什么呢?

这就是要了解当时的魏晋时期了。

魏晋时期最重的是什么谈?

大家知道不?

哪位同学举手说说看看。

魏晋时期,大家互相之间在屋檐一室之内的谈叫什么谈?

细谈?

大家不知道,这个时期的谈叫“清谈”,什么叫“清谈”?

这也是青字旁,静也是不争,凡是青字旁的字都是提炼、沉淀的意思。

你看天晴的“晴”,太阳里面没有云,叫晴。

水里面没有杂质,叫清。

对吧!

把坏人消灭掉叫靖。

人最要紧的,把这杂质都拿掉,叫感情的情。

青就是这样的意思。

静就是不争。

把争论的东西拿掉。

然后呢?

他干什么呢?

他在家里清谈。

清谈就是谈的内容不是很杂的,谈的内容不是和我们实际生活联系一起的,他就是空谈。

当然这空谈,老是说当时的20岁得王弼,你们不知道这个人,王弼。

王弼20岁就死掉了。

但他是个很大的哲学家,他和我们当时代最一流的哲学家媲美。

他的哲学思想,因为他面临的是生死问题,他思考得多。

他就是清谈的高手,王弼,20岁就死掉了。

你们看看静躁不同,躁是什么意思?

躁就是不冷静,躁动。

他们两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他们有的时候,解释成有的人也是可以的,这种解释应该两种都有。

同时解释有人同时解成有时。

有的人“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个我们要把握主题,什么叫“悟言一室之内”?

我们讲的是清谈。

当时这个清谈非常胜。

有个故事说,两个人在清谈,谈呀谈呀,菜上上来了 ,两个人清谈拿着麈,麈上面是有毛的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弄,这里面的灰尘毛脱下了,脱在饭里面了,结果那个仆人端起再去热一热,然后再拿过来。

他们又谈又谈,有这样拿过来。

这样的来来去去5次之多,结果天已经黑了饭也没吃。

就是谈,谈得起劲。

这叫清谈,清谈很清苦的,也是很开心,正像他说的很开心。

因为谈的问题,大家都得到知升的东西,灵感智慧,所以他很开心。

但是这个过程当中,不只老之将至。

王羲之有过这样的话,老这东西不因你清谈,不因你放浪形骸之外。

他有这样的一句话“吴衰老,情之所寄,唯在此等”我的心在什么地方呢?

就是在那儿孙。

我自己岁数大了,但是呢又失去女儿“痛之缠心”,心痛呀!

那我们看看清谈,我们分开来看,清谈大师何晏,他要比王弼大了 ,他拟了个题目“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这个什么问题呀!

这个和家里的烧饭吃饭是没关系的吧?

谈这个问题“天地”。

但是王右军对这清谈有看法,他也是清谈过的人。

他有这样的一段话“与谢太傅共登治城”,他们俩一起登治城这个时候王羲之也就五十岁刚出头,“谢悠然远想”谢安很有意思。

大家知道谢安吗?

从哪里知道谢安的?

历史里面读的是吧?

还有谢安的肥水之战,他在和别人下棋,只要胜利来了,他就说小二郎玩玩的。

他故意装成没事一样,他是一个比较镇定的人。

谢安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它是“我想了很远很远,有高世之志”王羲之就说了“今天四郊多垒”到处都是战争到处都是堡垒。

呀,你怎么搞得人人自救,我们应该考虑救他们呀!

你怎么可以“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清谈不过,怎么能这样呢?

“恐非当今所宜”这个做法不该是当今做的。

王羲之对清谈有点看法,然后他就说了 ,

“谢答曰”谢安说得很好,谢安怎么说?

“我请问你秦国的灭亡是不是因为商鞅?

”商鞅是不是清谈的?

商鞅没有清谈吧!

岂清谈之患者,商鞅又不是清谈者,为什么怪清谈呢?

对吧!

我插一句,如果大家了解谢安的话,谢安这个人一面重视清谈,一面重视实际的东西。

所以最后谈到,谢安这个人在魏晋时候要好好研究研究,又会玩,很会玩,同时又是为国家也做了很多事情。

什么叫“向之所欣”?

我们看看这句话“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那么向之所欣指的是陈迹。

这里有三句话,大家读一下“及其所之既倦”一直到“终期于尽”这三句话大家一起读一下,体会这三句话讲的是三层什么意思?

“及其所之既倦”一二三。

学生一起: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黄:

好!

这三段讲的是什么?

你们把两个字概括吧!

每句话给两个字。

他前面说“老之将至”,现在“所之既倦”了,“所之既倦”以后呢?

“向之所欣”怎么样呢?

有改变了。

那么这三句话你们是不是可以每句话用两个字概括一下?

我看看哪位同学能够回答?

那没有人先回答,那我们先停一停把这放一下。

我们再回过头去把前面的“悟言一室之内”刚才我们讲到了是清谈,“放浪形骸之外”是什么呢?

什么叫“放浪形骸之外”?

你说说看。

学生:

不拘形式,自由自在地生活。

黄:

“不拘形式,自由自在地生活”那你能否举个例子?

学生:

不因官场名利,自由自在,能够不因五斗米折腰黄:

不因五斗米折腰,这很好的了。

那你觉得“放浪形骸之外”是好的了?

你能举出现代人“放浪形骸之外”,现在有没有“放浪形骸之外”。

你看一下李天一是不是“放浪形骸之外”,他是个官二代。

王羲之也是官二代官三代是吧?

他是不是“放浪形骸之外”?

他偏要大家聚集起来搞一个姑娘。

学生:

因为他在某些方面有点不得志,所以黄:

李天一是不得志?

请坐。

“放浪形骸之外”我举个例子。

刘伶他这个人,人家到他家里来,他衣服裤子都不穿,别人进来了,然后问他你怎么衣服裤子都不穿呀?

太不讲礼节了。

他说“我什么时候不讲礼节了?

我是以天地为房子,以房子衣裤,你干嘛钻到我裤子里来了?

”他讲了这样的话,你是非常反潮流的。

他写了篇文章叫《酒德颂》“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我不知道其他东西,我只知道吃酒。

然后呢“衔杯漱”什么?

你们前边有条河,醪láo,就是酒了。

然后呢,“奋髯踑踞”坐的时候也没有坐像,坐的时候铺开来坐,然后呢,“枕曲藉糟”把头枕在酒糟里面,然后呢,“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外面打雷声也听不见,“熟视不睹泰山之形”泰山也看不见。

他后来死在什么地方?

他后来驾着一个鹿车去,携了壶酒,使人拿着农具,“谓曰:

死便埋我”我死了马上把我埋掉。

这是不是“放浪形骸之外”,我们小结一下,这是什么?

可以总结得出来吧!

这个“放浪形骸之外”是吃酒,魏晋时期都是这样的,一醉酒就是三个月。

司马思要他提亲,要把他女儿嫁给他。

好的你来了,来了之后昏昏沉沉地然后人家没办法开口了,然后下次又来了又是昏昏沉沉地,三个月,人家提亲也不提了。

都是喝酒的,都是酒鬼。

然后呢,刘伶酗酒是“放浪形骸之外”。

好,我们看看“放浪形骸之外”还有什么呢?

这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画,这个人是谁呀?

这个人就是谢安。

刘伶酗酒,谢安什么?

你说说。

学生:

好色。

黄:

好色嘛。

心里面可以有好色的,人人都好色,但可以不做嘛!

他这是叫“携妓”,他是“放浪形骸之外”吧!

对吧!

然后再看看“向之所欣”欣什么?

谢,这个谢是谁呀?

不是谢安,是谢灵运,你们读过他的诗呀!

山水诗的鼻祖“池塘生青草,岸柳遍于庭”,诗写得很好的,他怎么样呢?

谢灵运干什么的?

他“与王弘之诸人出千秋亭饮酒,裸身大呼,顗深不堪”你这个人不行呀!

衣服裤子都不穿,大叫干什么?

“遣信相闻”叫人去和他讲不要这样,“灵运大怒曰:

身自大呼”身体大叫起来的,“何关痴人事”你这个傻子,管你什么事呀!

我不穿衣服裤子管你什么事呀!

那么谢灵运干什么?

我们用一个词,叫什么?

你们这实在太不活跃了。

这都想不出来,我都想得出来。

这叫什么?

这叫裸奔呀!

灵运裸奔呀!

好我们再看看。

他真的裸奔哟!

他不单裸奔,还大叫。

王羲之“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轻,行动如飞也”羲之干什么呀?

对,那就聪明了,羲之什么东西呀?

羲之吸毒。

这就是“放浪形骸之外”,还有些人。

不但王羲之吸毒,他们吸五色散,五色散是一种很多矿物质来的,他们觉得人一吃了这东西人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