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6855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48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0页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0页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地理上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一、位置优越

请大家仔细观察地球仪。

(提问)1.看看我国位于哪块大陆,哪个大洲?

2.邻哪个大洋?

3.位于哪个半球?

4.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温度带?

有没有热带和寒带?

请学生回答,之后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1.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数地区在低纬度,属热带,我国没有寒带。

请同学们结合书本第3页的图文,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4页的表格。

我们中华大地不仅位置优越,而且国土辽阔,这一点曾引起某些邻邦的觊觎。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我国的国土到底有多辽阔。

(板书)二、国土辽阔

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

印度

面积(万km2)

1710

997

960

937

851

768

297

居世界位次

1

2

3

4

5

6

7

世界陆地总面积

14900万km2

占世界陆地总面积比重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

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之一。

我国有长达两万千米的陆上疆界和1.8万千米的海岸线,二者的总长度接近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赤道的周长4万千米,同时与此相关的,我国还有许多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邻国。

(活动)阅读“中国疆域示意”图。

1.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找出我国陆上邻国;

2.从北向南找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3.从北向南找出我国的四大海域;

4.从北向南找出我国的主要岛屿与半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总结。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活动)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

N多。

最南:

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

N附近。

最东: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

E多。

最西:

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

E附近。

总结:

北-头顶黑龙江

南-脚踩曾母暗沙

东-嘴喝两江汇合水

西-帕米尔上摆摆尾

请同学们根据地图册和已学的知识,回答书本第4、5页的问题。

教师在进行解释和总结。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共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

①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②辽阔的国土:

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

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板书设计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一洋

2.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

当南国已春花烂漫时,北国风光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当乌苏里江阳光普照时,帕米尔高原还是星光满天。

纵横一万里的祖国大地地区差异十分显著。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为了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我国设置了各级行政区划。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本节的第三个内容:

中国的行政区划(板书)。

[讲授新课]

(讲解)什么是行政区划呢?

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

比如你们如果要到学校找一个同学,一般要知道他所在的班级,这样可以很快找到。

而学校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管理的方便。

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将国土分为若干地区,并设立若干级别,这就是行政区划。

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填出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大屏幕展示: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三级县(自治县,自治州,市)

乡(民族乡、镇)

(讲述)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共包括23个省,如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等;

五个自治区,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

四个直辖市: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

两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和澳门。

每个省级行政单位还各有自己的小名,即简称。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对省级行政区及各级行政区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更。

如1967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河北省辖天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

1997年6月,将重庆市从四川省划出,设立为中央直辖市。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

(活动)在中国行政区图上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轮廓和相对位置。

1.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我国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及其首府、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

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及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

并说出以上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2.找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位置,行政中心以及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3.找出北回归线(23°

26′N)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4.找出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第二长河——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5.按逆时针方向找出我国有陆上疆界的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说出它们的简称并注意其相邻国家的名称。

6.从北向南依次找出我国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行政中心,说出它们的简称并注意它们相邻的海域。

7.找出我国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

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省;

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直辖市;

面积最大和最小的自治区。

8.按地理方位,找省级行政区(见课本第8页)。

待学生依次完成以上问题,熟悉了中国行政区图后,通过竞赛游戏来巩固记忆。

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游戏结束后,师生共同评出结果。

给优胜组以掌声鼓励,让落后组表演节目,以活跃气氛,缓解紧张情绪。

我们有的同学除了有自己的大名之外,还有一个小名。

各个省区也有自己的小名,我们称为省区的简称。

这是我们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课后,你们去看一看教科书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得出来的,是否可以找到记忆方法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探究。

请同学们一起想想这些简称如何对应上个行政区。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重点掌握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大家一定会充分调动自己想像力,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记住本节内容。

现行行政区划: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课时安二课时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同学们现今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大家家中一共有几口人呢?

大家又知不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口?

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新课——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2000年世界人口已达60亿,我国人口总数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2.95亿,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2%,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多中国人。

〔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见下页),提出问题:

人口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口居世界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面积和人口比较表

中国

美国

面积(万立方米)

1700

936

人口(亿)

1.48

0.26

12.36

2.6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的河北、山东、河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环绕地球赤道50圈。

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

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的增长

(活动)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公元初到1860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2.从公元初到2000年,我国人口有几次人口增长高峰?

哪一次增长的更快?

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中华大地有人类以来到1858年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

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

但到1858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

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12.95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我们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

解放后,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百年战乱结束,人民得解放进入了安定祥和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这一时期,祖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1970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特别是1960~1970年间某些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000多万,超过澳大利亚的人口总数1875万。

从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

到199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0.88%,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仍新增人口1200万,超过了希腊、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家的人口总数。

我们经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

请大家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也可让两个小组就此问题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代表陈述观点,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反驳,教师归纳小结。

(讲述)人是生产者,祖国的一切成就都是人民生产劳动的结晶。

但同时人也是消费者,而且人的一生都是消费者,而作为生产者的时间却是有限的,而且要维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是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

正如表中所列内容,我国每年的新增财富中,很大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消耗,我国所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的总量,很多都居世界前列,但是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占有的数量就不多了,在世界各国的名次中,也就排在后面了。

人口数量过大,势必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增加沉重的负担,势必限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

(承转)那么人口应如何发展呢?

我国是怎样做的呢?

请大家读P11页课文最后一段及P12图1.10“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1代人”,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提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一致,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按1970年的生育水平推算,到1988年底,近30年全国少生2.5亿人,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3万亿元,同时也使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

到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80%,我国的粗文盲率为6.72%,比1990年下降了9.16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人数也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为3611人,增长了154%。

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已经使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三方面问题。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虽然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净增人口数仍很庞大,因此计划生育工作仍不得放松,同时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一、人口众多

1、人口数量:

12.95亿

2、人口增长:

1858和1949两次人口增长高峰

3、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大家回忆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我们中国有多少人口呢?

(12.95亿)这众多的人口在我国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人口分布。

新课教授: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人口密度这个概念。

(提问,学生回答)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地区内每平方千米的平均人口数。

请大家计算一下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计算:

12.95亿人÷

960万km2=134人/km2,这一数字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三倍多,说明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

世界上共有四大人口稠密区(指图讲述),它们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东北部。

这些地区大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工农业比较发达。

(承转)那么我国的人口是否也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中、东部地区呢?

(活动)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

有什么特点?

以哪条线为界?

2.找出江苏、山东、新疆和西藏四省区的人口数和面积数,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

3.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省的人口密度的大小,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

(提问读图、计算、比较结果、归纳总结)中国人口的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东南沿海各省的平原地区,每平方千米达500~600人,而西部地区平均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50人以下。

东、西部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为界。

此线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发现并提出的,因此又称“胡焕庸线”。

自胡先生提出此线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大格局不仅未发生变化,且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的人口分布格局更加显著。

此线东南部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以上;

此线以西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57%,但人口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6%。

为什么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呢?

(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

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

通过刚才我国四大人口密集区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我国东部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之东部地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所以人口密度大。

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耕地少,气候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多沙漠、草原,加之西部工商业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因此西部人口稀疏。

东部的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是不是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应该把东部地区的人口采取措施迁往西部呢?

(活动)请大家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看P14图1.13)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以及东多西少的原因:

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西部自然条件较差,经济相对落后。

针对西部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经济滞后的状况,国家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宏大战略,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西部经济的腾飞,必将吸引东部的人口流向西部,去寻找更好的机遇,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西部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口分布特点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2、运用民族分布图和表格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中国的民族构成扇形图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和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读民族分布图、贴图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结合热点新闻,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4、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小组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3、通过收集、分析民族资料与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四、教学难点:

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不仅生活着汉族同胞,还有不少兄弟民族和我们汉族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

提问: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

学生:

56个民族

揭题:

在祖国这个百花园里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的民族》。

[讲授新课]:

板书:

1、56个民族

我们看道书本18、19页的中国民族分布图及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地区的统计表。

读图提问:

1、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2、计算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归纳:

汉族人数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8%。

据此,我们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称为什么?

(少数民族)

(教师一边板书一边讲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在这个快乐的大家庭中,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朝鲜族、满族等56个民族组成。

作为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每个民族都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和繁荣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板书),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总共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因此被称为少数民族。

不同那个的民族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都会用到钱,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所用的纸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的集中文字。

拿出纸币,请同学们对照书本16页的文字,看看纸币上的文字是哪几个民族的文字。

(汉子、汉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这些都是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

我国各少数民族,除回族、满族通用汉语文外,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我国各少数民族不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还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

请同学们观察书本17页的图片,回答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

过渡:

在55个少数民族中,不同的民族人口数目不同,分布区域也有所不同。

接下来我们来看我国的民族分布情况如何?

二、民族的分布

观察课本18页的《中国民族分布图》,请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东部和中部)

2、按地理方位说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

(东北、西北和西南)

3、在汉族集中的地区有无少数民族?

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分布上有什么关系?

(交错分布)

5、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6、这种分布特点有哪些有利的方面?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全国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

因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造成民族间的尖锐对立和矛盾激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危及到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和政局的稳定。

有时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不仅影响国家间的关系,还会导致外部干预势力的介入,使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不稳。

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的是民族团结。

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同周边国家有和睦友好的关系。

祖国这种和睦统一的局面与我们实行什么政策密切相关?

(正确的民族政策)

你知道我国民族政策的内容吗?

例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各民族政治上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是如何管理的呢?

汉族人口多,我国是否要求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民族的语言、风俗、宗教信仰而遵从汉族呢?

这就涉及到民族政策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请大家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分析思考刚才的两个问题。

(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互助的关系;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以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物的权利,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兄弟姐妹,。

(结合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知识)

歌谣:

中华民族五十六,人口最多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