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6911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盾构机大修技术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M42*527

76

12.9级

轴向力78T

M42*427

轴向力76T

M42*330

80

轴向力20T

海瑞克

M60

56

10584

M42*735

3685

M42

三菱

M45*340

42

4312

M45*540

52

4刀盘的正面钢板和侧面钢板上必须按技术条件进行堆焊耐磨金属(用堆707焊条),堆焊形状为网格形花纹,网格的间距为 

150×

150mm,每条花纹高度为3mm,宽度为5mm。

5切削刀具安装应牢固,并能满足刀盘正反转及全断面切削的要求。

最外缘的刀具安装应符合刀盘切削直径的公差要求,先行刀应高于切刀50px,贝壳刀应高于切刀75px。

6大齿圈安装定位试转一周,运转平稳无异常,径向间隙<

0.2mm,轴向间隙<

0.2mm

7大轴承滚道硬度≥55HRC,滚柱硬度60-65HRC,齿面硬度≥55HRC,小齿轮齿面硬度52-55HRC。

8刀盘驱动中的密封装置安装,保证密封圈的压密量>1mm。

863盾构:

内外圆密封圈和内外平面密封圈背后需涂反应式粘结剂,以确保密封圈与主受力环等密切接触和牢固连接。

三菱盾构:

海瑞克盾构:

对传力环与环形齿形密封圈的接触面必须进行清洁,无需涂粘结剂,同时必须使环形齿形密封圈松紧分布均匀。

唇口密封接触面平整度<

0.5mm。

9根据不同的盾构机型号,动力箱内应加入工业齿轮油(一般为150#),需超出1/3驱动直径。

10刀盘内孔与动力箱内孔同轴度<0.2mm

11刀盘的转速允许误差应是理论时间的±

20%。

12中心回转的液压油摒压28MPa,3分钟,压降≤1Mpa;

水通道摒压5MPa,3分钟,压降≤0.05Mpa;

集中润滑油脂摒压15Mpa,3分钟,压降≤1Mpa,回转体径向跳动≤0.05mm。

三、推进装置

推进液压缸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推进液压缸平行于盾构机轴线安装时,两轴线的平行度公差应为1mm。

2 推进液压缸应符合标准GB/T15622-1995和JB/T10205-2000的要求。

3 所有推进液压缸均应有制造厂家的产品合格证和耐压测试报告,

保证液压缸的密封性、运动平稳性和耐用性。

4 所有推进液压缸同时动作时,从最大缩回位置到最大伸长位置的时间,最大伸长位置到最大缩回位置的时间,允许误差范围为理论时间的±

四、管片拼装机

1 管片拼装机进行空载和重载试车时,管片的钳夹要可靠,对管片提升、平移、回转等动作的运行必须轻松自如,不得出现抖动及爬行现象,并达到技术参数的要求。

动作运行时间允许范围为理论时间的±

2 管片拼装机的制动器性能必须可靠,在油压失压或失电时都能立即制动,系统停止时不得有位移。

863盾构机拼装机的回转速度为高低两档:

0.5rpm、1.0rpm,回转角度为±

210°

4管片拼装机两提升导向杆之间的平行度误差≤0.2mm。

5拼装机导向杆外表面镀铬,镀层厚度为0.05-0.1mm。

6管片拼装机挡托轮的安装间隙:

径向间隙下部为零时,上部≤2mm;

轴向安装间隙:

≤0.5mm。

7管片拼装机中心轴线与盾构轴向不同心度公差≤2mm。

8拼装机小齿轮硬度需达到54-58HRC,淬火深度1-1.5mm。

9拼装机密闭油箱压力0.05-0.2Mpa,当低于0.02Mpa时需加油。

五、螺旋输送机

1 螺旋输送机壳体的内径尺寸及螺杆的外径尺寸达到设计要求。

2 壳体的内径与螺杆的外径配合间隙:

前壳体下部堆硬质合金处的间隙为0,上部间隙为5±

1mm。

3 螺旋输送机安装位置及角度应调整正确,角度允差±

0.5°

4 总装后的空载运行试验,应无卡死现象。

5 手动调节螺旋输送机转速,要求调速反应灵敏、平稳。

6

序号

盾构名称

螺杆外径公差要求

筒体内径公差要求

螺杆直线度

要求

筒体直线度

1

863盾构

740(0,-2)

750(+2,0)

0.4/1000,全长2mm

0.5/1000,全长1mm

2

三菱盾构

7闸门开关无卡滞现象,闸门开和关的限位动作正常。

闸门紧急关闭动作可靠,关闭时间满足设计要求。

六、皮带输送机

1 皮带输送机整机安装须模拟盾构工作状态设临时机架定位。

2 机架平直度公差为1/1000。

3 总装后空载运转要求:

 

a)运转平稳,无振动和噪声;

b)托辊和滚筒应转动灵活;

c)运转过程中,皮带不得有跑偏现象;

d)清扫器等辅助设施工作正常。

七、单双梁管片吊运机构

1 单双梁结构件按GB50205-2001制造、安装和验收,安装精度和挠度符合设计要求。

2 传动链在工字梁上焊接可靠;

销轴、滚轮、传动机构等安装可靠。

3 行走机构的安装应使小车行走平稳,限位器安装可靠。

4 外购的电动葫芦需有制造厂商的产品合格证,安装要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八、后方台车

1 按GB50205-2001制造、安装和验收。

2 特别检查车轮组的安装质量,轮距尺寸公差为±

2.5mm,单节台车三轮直线度误差≤5mm。

3修正车架车轮中心距至2439mm(863及三菱盾构)。

九、同步注浆系统

搅拌桶搅拌叶片安装应保证搅拌棒旋转无卡滞现象,驱动电机和搅拌桶同轴度公差为0.1。

2 系统管路布置合理、准确,无泄漏现象。

3 注浆泵应有制造厂家的产品合格证和测试报告。

4 以水代浆进行系统试压:

系统应无泄漏现象。

十、加泥加水系统系统的技术要求按10.9同步注浆系统的要求执行。

十一、加泡沫系统

1外接水源的压力要求为4公斤,流量为100升/分钟。

水在进入发生器后压力被调整到2公斤。

2外接气源的压力要求为7-8公斤,流量为50-60NM³

/小时。

3吸入泵的吸入量和水的比例:

在1%和5%之间。

十二、集中润滑

1 系统管路布置合理、准确,清洁、无泄漏、无管路堵塞现象。

2 管接头安装位置应不碍周围设备的安装,并且应便于检修。

3 各循环开关动作次数达设计值,误差±

2次。

十三、液压系统

1 板式连接元件、阀安装底板的连接平面应平整,其沟槽不应有毛刺、飞边、棱角、不许有磕碰凹痕。

2 液压管路配管应正确,布置应合理,硬管弯管半径R应大于三倍管子外径D;

平行或交叉的管子间,须有10mm以上的间隙,以

防接触或震动;

管路固定应牢固无松动;

排管应考虑维修方便。

3 安装软管时应避免急转或扭转,弯曲半径R10D,(D-软管外径)。

4 泄漏油口应单独回油箱,不得与回油管相通。

5 管道冲洗油液应与系统工作介质及系统中所有密封材质相容,其粘度宜低。

6 油泵的联轴器安装应保证其同轴度,不得用力敲打泵轴,以免损坏泵的转子,刚性联轴器两轴的同轴度误差≤0.05mm;

弹性联轴器两轴的同轴度误差≤0.1mm;

两轴的角度误差<1°

7 所有泵组工作正常,无异样嘈声。

所有油马达工作的泄油压力正常,不超过设定值,各压力表、传感器、压力开关、电极点压力表工作正常。

8 注入油箱的油液均须经过精度为10μ的精细滤油车过滤,油液清洁度要求:

伺服系统应达到美国NAS1638标准中的污染度等级7级;

一般系统应达到9级。

9 刀盘驱动系统、推进系统、拼装机回转系统、拼装机平移和提升系统、螺旋机回转系统、螺旋机闸门油缸等液压系统须进行空载试车和负载性能试车,试车后以系统所有焊缝和连接口无漏油,管道无永久变形为合格。

10 其余按GB/T3766-2001的要求执行。

十四、人行闸

1 人行闸为压力容器,须由具备专业资质的厂家制造。

2 主要材料需具有钢厂出具的材料质量保证书。

3 焊接须达到JB4730-94Ⅲ级标准的要求

4 人行闸须进行压力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倍,30min内压降 

 

≤0.1MPa,无渗漏;

无可见的异常变形;

无异常响声。

5 应按GB150-1998整理、检验及验收。

十五、盾尾密封系统

1 盾尾刷安装时,应意识到盾尾刷的构成是盾尾内接正多边形,为使盾尾刷安装后的圆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刷宽100mm时,可直接安装;

若〉100mm时,应采取必要工艺手段使之成弧形再安装。

2 密封油脂加注装置动作应可靠,压力和流量达到设计要求。

十六、铰接装置

1 铰接液压缸行程应达到设计要求,液压缸伸缩应平稳,不应有爬行现象。

所有液压缸应有制造厂家的产品合格证和耐压测试报告,保证液压缸的密封性、运动平稳性和耐用性。

活塞杆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拉痕、划伤及拉毛痕迹。

2 铰接液压缸安装时,应按设计要求保证液压缸轴线与盾构轴线

平行,所有液压缸的轴耳中心在同一横截面内。

3 密封装置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保证密封圈的压密量,以及密封圈与盾构壳体之间的间隙。

密封装置中的集中润滑的技术要求参见10.12集中润滑。

十七、盾构电气系统

1 一般要求

1)各电气设备和器材到现场后,须进行验收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观包装及密封良好;

b)开箱检查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无损伤,附件、备件齐全;

c)产品的技术文件齐全;

d)按本规范要求外观检查合格。

2)盾构机内的电气箱柜和箱柜外的电气元器件的防护等级应达到设计要求,如无特殊要求时,应采取措施使之适应现场使用环境的保护等级。

3)各箱柜内的导线套管编号应用打字机打印,要求字迹正确、清晰。

4)各系统电气安装与调试应达到正确、可靠、准确、完整。

5)电气箱柜在安装前必须进行功能测试,其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6)盾构机电气系统的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盾构高、低压箱柜、二次回路的安装要求

1)高、低压箱柜内的元器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设备应齐全无锈蚀或机械损坏、变形。

柜内元器件安装位置正确、排列整齐、固定可靠、拆装更换方便,操作部分动作灵活、准确。

2)高压电器与其操作机构应固定牢靠,部件应齐全,电器连接应可靠且接触良好,动作应灵活。

联动应正常,无卡阻,分、合闸指示正确。

机械、电器连锁动作应准确、可靠,动、静触头接触紧密、二次回路辅助开关及连接插件接触良好、继电保护动作正确。

电器接线端子的螺栓搭接面及螺栓的紧固应符合规范要求。

3)箱、柜外观清洁、油漆完整、相色标志正确、接地良好。

4)箱、柜安装位置应正确,便于维修,固定可靠、接地可靠,机械闭锁可靠,箱、柜内照明设施应齐全。

5)单体箱、柜的安装应平整、垂直,拼装式超长柜体的安装时相邻两盘面、水平偏差与垂直度的要求应参照GB50171-1992的相关规定。

柜间接缝应密封,柜顶接缝处必须要有防漏措施。

箱、柜与安装基础的连接宜采用螺栓紧固,紧固螺栓应具有防松措施。

6)箱、柜内的母线及一次回路相序排列正确,所有母线及一次回路导线的

截面积应满足实际负荷的要求,信号回路显示准确,工作可靠,所有二次回路结线应准确、连接可靠,具体要求应参照GB50171-1992的相关规定。

有接地要求的设备接地应正确、可靠。

7)高、低压箱柜内电器设备、1KV及以下配电装置及二次回路的的绝缘电阻值的要求应符合GB50150-1991的相关规定。

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应符合设计要求。

进口成套设备应符合标书规定的相关要求。

3 盾构电力变压器柜的安装要求

1)电力变压器本体及其附件应无缺陷。

2)变压器及其附件的外壳和其他不带电的金属部件应接地,接地引下线及其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地应可靠。

3)变压器的相序应一致、绕组的排列组别应符合设计要求。

4)变压器器身表面清洁、油漆完整、相色标志正确。

5)干式变压器的型号及防护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各部件完整无损,环氧树脂无损坏、碰撞现象。

6)测温装置指示正确,整定值符合要求,有风冷装置的干式变压器其风冷装置的控制与动作正常。

7)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行和检修。

8安装变压器的基础应水平,固定牢靠。

9)各部分母排紧固螺栓及电压分接位置的螺栓应固定牢靠。

10)电力变压器柜与车架安装平面连接时,车架安装平面应留有与变压器柜底部相对应的自然进风口,固定应牢固,接地良好。

11)电力变压器在使用前必须通过电气检测,试验的要求应符合GB50150-1991的相关规定,各类电气技术数据均应达到规范要求,方能受电。

4 盾构接地系统的安装要求

1)动力变压器的二次侧中心点直接接地,并与自然接地体盾壳连接形成一个接地体,至各车架的接地以放射形式进行连接,接地导线的截面和接地电阻要符合设计要求。

2)电器设备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连接,不得串联连接,固定应牢靠。

3)接地系统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50169-1992有关要求进行施工。

5 盾构电动机的安装要求

1)电动机运达现场后,安装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170-1992的规定进行保管、起吊和检查并符合要求。

2)电动机冷却、润滑、密封油等附属系统应完好,应符合运行要求。

3)电动机本体安装固定应牢靠,电动机应完好、无裂纹、变形和不应有的损伤。

4)盘动电动机转子时,应转动灵活、无碰卡现象。

5)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应正确、无异声、电动机传动部分的保护网罩固定应牢靠,非可逆运行的电动机及被驱动的机械设备应用红色箭头标明旋转方向。

6)电动机接线应符合铭牌上的接法和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7)电动机本体安装检查结束,起动前应按GB50150-1991进行试验并符合要求。

6 盾构动力、控制、通信电缆的敷设要求

1)电缆型号规格电压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无损伤,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5MΩ或符合产品说明。

2)电缆排列应整齐、无扭绞、电缆转弯和分支不紊乱,电缆排列走向整齐清楚。

3)电缆终端头应装设标志牌,标示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楚不易脱落、标志牌规格宜统一。

4)电缆固定应牢固、间距匀称、位置正确合理。

5)车架电缆敷设时,必须避开车架起吊点,以防起吊时压伤电缆。

6)电缆敷设时,应考虑到不受机械性的损伤,确实容易遇机械性损伤的地方,应加装保护措施。

7)高压电缆终端与接头的整理,应由经过培训的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电缆头整理应严格遵守整理工艺制度操作,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热缩等应清洁。

8)电缆头固定应牢固、接线应正确牢固、导电良好、螺栓、垫片齐全、导线排列整齐,线号标志应正确清晰。

9)电缆敷设经过可活动区域及电缆端头时电缆的长度必须放有适当的余量。

10)低压电缆等电气设备各用500V的兆欧表摇测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11)高压电缆终端与接头宜在一个工作日内做好并及时安装,如在一个工作日内不能完成应有防潮、防污措施。

12)电缆敷设的通道应尽可能保持连续、安装牢固,横平竖直,便于电缆的敷设;

电缆通道与其他回路的通道宜保持一定的间距;

电缆通道可采用槽架、梯架或采用角钢与扁钢自制,所选用的材料必须进行防腐处理,电缆敷设通道的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13)在电缆通道内敷设电缆时应尽可能做到将强电回路和弱电回路的电缆分开敷设,有条件时宜将强电回路和弱电回路的电缆分别敷设在两个电缆通道内。

14)电缆敷设的其他要求参照现行国家标准GB50168-1992有关要求进行施工。

15)各电缆的绝缘电阻、直流耐压试验的要求应符合GB50150-1991的相关规定。

7 盾构检测仪器、仪表的安装要求

1)各类传感器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各类传感器、变送器在安装使用前应作相应的校验,并作相应的外观检查。

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方式应符合设计、生产厂产品的要求。

3)各类传感器的防护等级应符合要求。

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避开易受机械性损伤的地方。

4)传感器的接线,连接应正确可靠,电缆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5)传感器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外表无损伤,清洁。

6)传感器在安装时必须正确接地,接地方式应符合设计或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

7)显示(指示)仪表至少进行零点校验、50%满量程和满量程的校验,显示(指示)仪表读数精度符合要求。

8)设计有利用重力原理构成的传感器,在搬运、安装中应保持水平,倾斜度不可大于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的倾斜度。

9)智能控制器的组态参数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参数设定。

8 盾构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的安装要求

1)检测设备的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的各类设备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可靠牢固,便于维修和检查;

各类设备参数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定。

3)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的各类软件安装应正确。

4)现场各传感器、限位、箱柜的按钮、指示灯等I/O信号与PLC的硬件、软件,输入/输出的元件定义应一致,显示正确。

5)联动控制的调试应满足设计要求。

6)数据采集的数据应与实际的数值相一致(误差值不大于1%)。

盾构电动葫芦的安装要求

1)电动葫芦的控制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电阻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50-1991的有关规定。

3)电动葫芦的起吊上、行走左、右的限位动作应可靠。

4)软电缆的滑轨式吊索终端固定应牢靠,吊索调节装置齐全,软电缆的悬挂装置与电缆固定可靠,沿滑轨式钢索滑动时灵活平稳,无卡阻现象、软电缆移动段的长度应比起重机移动距离长15~20%,如设计无规定时,长度大于20m应加装牵引器,牵引

绳长度短于软电缆移动段的长度。

10 

盾构照明系统的安装要求

1)灯具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和灯罩破裂等缺陷。

螺口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应有破损和漏电。

2)灯具的固定应牢靠,安装位置正确,如遇振动的部位应采取防振措施,内外表面清洁,导线进入灯具绝缘保护良好,接地符合规范,灯头盒内导线余量恰当。

3)灯具的安装数量、规格型号与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灯具的安装方式牢固可靠,便于维修和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