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710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量学实习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本次实习由老师带领和指导且以班级为单位,我班共分为五个小组,主要有组长负责带队领导组员共同实施测量,每个人都参与导线控制点的布设、测量、计算以及各个碎步点的数据采集和后期电脑绘制图形等过程,测量过程主要为完成情况:

在第一星期内进行上山的导线布设及水准测量。

在第二个星期内顺利的完成学校的导线测量任务,并初步熟悉了仪器的操作。

第三个星期主要完成山上的碎步点测量任务以及学校的碎步点测量。

第四个星期在学校进行内页的处理,主要进行成图作业。

通过本次实习使同学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

二测区概况

测区主要有两块:

一是校园内部,主要测量北校区内部的地物地貌,测量对象是建筑物和植物的分布,学校的整体通视良好,道路平坦,碎步点容易采集。

另一个是怪坡园旁边的北山测量实习基地,北山测区位于焦作市北面,主要包括了两个山头、一条盘山公路,一条土路及周围的数木、房子等地物。

绿化面积较少,环境有点恶劣。

地貌特征点不是太明显,但是通视条件较好,测量时比较简单。

有较多的坟地,大沟,山间小路等地物,道路崎岖,不易攀爬。

三已有测量成果利用情况

根据已有的万方科技学院的两个已知点坐标,测量学校内部的各个导线点坐标。

依据山上已知的T01、T15、T04三个点的坐标完成山上的导线测量。

其坐标分别为:

铜像(100,100,141.345);

东门(100,337.778,140.204);

T04(3905040.607,426376.329,267.650);

T15(3904883.8232,426659.3267,293.528);

四实习依据与要求

实习依据:

《测量学基础》、《数字测图原理和方法》以及南方CASS7.0地形地藉成图软件。

实习要求:

掌握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五实习任务及完成情况

实习任务:

在第一个星期主要完成山上的导线布设以及导线点的测量。

第二个星期主要完成学校的导线布设以及导线点的测量。

第三个星期前三天主要完成学校的建筑物和植物的碎步点坐标的测量,后几天主要完成山上的山脊、山谷线以及一些独立地物的测量。

第四个星期主要是业内作业,主要完成数据的整理,利用CASS软件分别绘制山上的等高线图和学校的平面图。

(一)、闭合导线的测量:

1.闭合导线设计

本实习要求根据两个起算点坐标,山上有两条附合导线分别为T01-A1-A2-A3-A4-A5-A6-T15,T01-S1-S2-S3-S4-S5-S6-T15

测量一级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一条闭合导线和四条支导线位于万方科技学院园,

点号连接为:

W01-WO2-W03-W04-W05-W06-W07-W08-W09-W10-SUN,SUN-W11-W12-W13-W14-W15-W16-东门,所使用的仪器有,DS3水准仪、TopconGT311全站仪.

山上导线布设概况:

学校导线布设概况:

2.水准仪四等水准测量

(1)目的和要求:

1.测量所布设的水准路线点各点的高差值,后期经过计算得到各点的高程值。

2.严格按要求操作仪器,注意数据误差的大小,后期处理时要认真细致的完成计算。

3.让全体组员体会并实地操作仪器,实习后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2)实验仪器:

水准测量仪器:

DS3水准仪双面尺尺垫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前后视距不等差

前后视距不等差累计差

K+黑—红

黑红面高差之差

视线最长距离

中丝最小读数值

闭合差以及往返较差

≤5m

≤10m

≤3mm

≤5mm

≤80m

≥0.2m

≤±

20S^1/2

mm

注:

表中S为水准路线线段长度,以km为单位。

(3)观测路线:

第一部分;

位于北山测量实习基地,点号连接为:

T01-A1-A2-A3-A4-A5-A6-T15,T01-S1-S2-S3-S4-S5-S6-T15

第二部分:

位于万方科技学院校区,点号连接为东门

-W01-WO2-W03-W04-W05-W06-W07-W08-W09-W10-SUN,SUN-W11-W12-W13-W14-W15-W16-东门

(4)水准测量操作步骤:

4.1仪器操作步骤:

1)将水准仪安置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尽量保证仪器在正中位置,然后整平仪器,后照准后尺黑面,依次读取上、下丝及中丝读数,确保读数准确。

2)读过后尺读数后转动仪器,照准前尺黑面,依次读取上、下丝及中丝读数,确保读数准确。

3)在黑面读数无误后将前尺变红面朝向仪器,读取前尺中丝读数。

4)然后尺变红面,仪器照准后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5)经过初步计算保证其数据符合限差要求,在移动仪器到下一个测量点。

4.2内业计算:

取每测段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平均数作为该测段的高差,如果导线全长闭合差在限差范围内,根据已知高程,算出每一点的高程。

所用计算工具为自己所编写的EXCLE表格。

4.3测量成果:

见四等水准观测记录手薄。

4.4注意事项:

1)在测量是要确保仪器所在位置的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内)。

2)在同一站点从后视转为前视时,望远镜不得从新调焦。

3)在每次读数前应消除视差的影响。

4)在观测者用水准仪进行瞄准、读数时,扶尺者要尽量让水准尺保持立直(即水准气泡居中)。

5)每站观测完毕后,必须及时进行计算,检核满足限差要求后才能搬站。

6)一旦发现所读数据不符合要求,应该立刻从新调平仪器再次读数,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全站仪边长测量和角度测量

1.测量所布设的导线点各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各个导线点之间的转折角,后期经过计算得到各点的坐标值。

2.严格按要求操作仪器,注意数据误差的大小,后期处理时要认真细致的完成计算过程。

3)确保同学们经过实习之后都能熟练的使用全站仪进行一些基本的测量。

(2)实验仪器

TopconGT311S全站仪

观测要求

往返测较差

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较差

测回较差

一测回读数次数

往、返

15mm

2

10mm

4

全站仪册测量导线长技术要求:

仪器型号

半测回归零差

同一方向值上下半测回之差2C值

同一方向测回较差

DJ2

全站仪测量角度限差要求:

(4)全站仪测量导线边长与角度操作步骤:

4.1仪器操作:

控制测量要求对每个测站进行两个测回的角度观测和对距离的往返测,在观测角度时若沿导线以顺时针进行,则观测角为右角,反之,观测其为左角。

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以某一站点为例,如测站1为例,在1站上安置全站仪,对中并整平,在A和2测站上分别架设棱镜,以上步骤完成后,开机对测距类型、棱镜常数、气象数据等测距参数进行设置后进行角度观测。

(1)、第一测回:

在角度观测模式中,用全站仪望远镜盘左瞄准A棱镜后置零,在测距模式中测量1到A之间的距离,完成后调成测角模式,顺时针旋转望远镜至2点瞄准其棱镜中心,读数并做记录,在测距模式中测量1到2的距离做记录;

后调成测角模式,顺时针旋转望远镜180度,瞄准A点读数并做记录,逆时针旋转望远镜至2点读数并做记录。

至此第一测回的工作已完成。

(2)、第二测回:

在角度观测模式中,用全站仪望远镜盘左瞄准2棱镜后,将角度设置为90°

00′00″,其剩下的步骤与第一测回中的步骤完全一致,这里就不再叙述。

至此该站的角度和距离观测就结束了,核对数据发现无误即可进行下一站的测量。

1.如果在限差范围内,就取四次测得距离的平均数作为往(返)测距离,再往返测距离的平均数即为两控制点之间的距离。

2.取上下半测回平均值为一测回角度值,取4个测回的平均值作为该角值,将所有内角相加减去理论值180*(n-2)即为角度闭合差,看是否满足限。

3.将所得数值输入所编写的excle表中,得到所要的导线点坐标。

见边长与角度观测记录手薄

1)仪器安置的高度要合适,脚架要踩实。

在观测时不要手扶或碰动三脚架,转动照准部和使用各种螺旋时,用力要轻。

2)如观测的两个目标高低相差较大,更须注意仪器整平。

3)对中要准确,测角精度要求越高或边长越短时,对中要求越严格。

4)尽量用十字丝交点瞄准测铅底部。

5)全站仪读数稳定后方能读数。

6)一定要按观测目标的顺序记录水平度盘的读数,记录要清楚,发现错误,应立即重测。

7)在一个测回的水平角观测过程中不得再调整照准部水准管。

如气泡偏离中央太多时,须再次整平仪器,重新观测。

4.碎步点坐标的采集:

1.准确测量所有的地物特征点与山脊,山谷线上的点。

2.使同学们都学会一些基本的碎步点坐标采集方法。

3.要求严格按照测量步骤,测量时注意盘坐,盘右的影响。

(4)全站仪采集碎步点坐标步骤:

1.置仪:

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拧紧,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开机。

2.创建文件:

在全站仪中创建文件分别为GIS01、GIE02分别用来存储山上和学校的数据。

3.输入测站点:

输入一个文件名GIS01或GIS02,按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及固定坐标、仪高,后视点点号、坐标、镜高,仪器瞄准后视点,进行定向检查。

4.测量碎部点坐标:

仪器定向后,即可进入“测量”状态,输入所测碎部点点号、镜高后,精确瞄准竖立在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测量”键,仪器即测量出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输入的坐标文件中,同时将碎部点点号自动加1返回测量状态。

在输入镜高,瞄准第2个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回车”键,仪器有测量出第2个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的坐标文件中。

按此方法,可以测量并保存其后所测量碎步点的三维坐标。

5.碎步点采集方法:

在学校内部采集建筑物的边角点,比如一号教学楼的8个拐角等等,路边要采集拐角处,尤其是一段圆弧的弧顶位置,除此之外还要采集主要的独立地物,比如高大的树木、路灯、垃圾桶等。

应该注意的是:

在每一站应该尽可能的将通视良好的所有地物采集完,避免因为多次定向而造成误差过大。

在北山的测量有学校有些差别其主要测量高程不同的点,主要是后期要用高线成图。

山脊线、山谷线、山脚线等可以看做是多面体的棱线,称为“地性线”。

因此在山上主要是测量地性线。

只要测定了地性线的空间位置,地形的轮廓也就确定下来了,即这些棱线上的转折点就是地貌特征点。

地貌特征点还包括山顶、鞍部、洼坑底部等以及其他地面坡度变化出。

等高线的测绘也就是测定这些点的三维坐标。

跑尺员在跑尺时要将棱镜立在地物特征点上,立尺时要尽量保证棱镜杆竖直。

在采集等高线点时,在上述的等高线点特征点立尺,对于不规则的地貌需要多测一些点。

在通视不良的测区,则需引控制点到通视良好的地方进行数据采集,应尽量避免花杆偏离地形地物点位而带来的人为误差。

5.地形图的后期绘制:

在将学校及山上的所有的碎步点采集结束后,开始展开业内绘图,这次绘图所采用的是CAD2006与南方CASS7.0,首先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将用所采集的数据从全站仪中导出,经过初步的检查与修改,然后在CASS中将碎步点数据展出。

由于在外业数据采集时采用的是无码采集方式,因此在内业成图时则需根据测量时所绘的草图绘制图形。

具体要求是:

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地物地貌的符号利用要正确,满足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求。

学校成图比例尺为1:

500,北山成图比例尺为1:

1000。

六、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由于控制点不足,不能很好将整个测区完全测到,因此不得不在测量的过程中加入临时点,间接的耗费了不少时间,在学校测量时由于已知点太少造成每个组同时测量等点的问题,因此要求每个组从不同的导线点同时开始测量,但不知道如何定向,通过老师的讲解知道不论从哪个位置点出发,最终闭合后,还要两个已知控制点进行定向就行了。

2、在水准仪测量过程中,可能由于导线布置过长而不得不在中间建立临时点进行传递,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误差太大而不得不从新测量,还有在风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水准仪观测时发现很难准确的读数,后来通过多次观察才确定数值。

3、在作业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全站仪的电池、备用电池均应充足电。

用电缆连接全站仪和计算机时,应选择与全站仪型号相匹配的电缆,小心稳妥的连接。

采用数据编码时,数据编码要规范合理。

外业数据采集时,记录及草图绘制应清晰、信息齐全。

不仅要记录观测值及测站有关数据,同时还要记录编码、点号、连接点和连线点等信息,以方便绘图。

数据处理前,要熟悉所采用软件的工作环境及基本操作要求。

七、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1、在以后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应该吸取这次实习的教训:

应该提前将仪器检校好,避免在测量过程误差过大,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测量。

2、在以后的具体操作和工程中要思维缜密,在开工以前把主要过程想清楚,避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生一些本可以避免的事故。

八、自我评价与实习体会

在程老师和任老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完成了为期4周的测量学实习,回顾那4周的实习生活,我觉得我们既要感谢程老师和任老师不辞劳苦的细心指导,也要感谢同组伙伴的无私的帮助,因为这些缺少任何一项实习都不可能成功。

在实习中充满了欢乐和艰辛,有汗水也有收获,有困难也有帮助。

在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有很多的体会,最重要的是这些知识我们根本无法在书本上学到的。

他们都让我成熟了许多。

一个月的测量学实习生活结束了,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触也颇深。

这次实习给我们的不仅是把这学期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的机会,还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团队合作。

这次实习不仅是对动手能力的一次提升,更是对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性的巩固。

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这个道理。

虽然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也要求我们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如果我们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就只知道那样做,不知道为什么那样做,当我们遇到了类似的其他问题时,我们就不能融会贯通,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它。

所以我认为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前提,我们只有把理论知识学好,才能更好的促进实践。

所以我们要认真的学好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论知识不错,但动手能力不行,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对个人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多动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促进理论知识的巩固。

只有在理论和实践这两个过程中相互作用,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这次测量学实习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组为单位。

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

测量工作更需要团结,只有我们每个组员团结起来才能将测量学实习做好。

所以说测量学实习结果的好坏不是由这个组中某个人所决定的,而是由这个组中的每个成员所决定的。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通过我们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把测量学实习做好。

所以我认为团结精神在测量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在以后不断的培养我们自己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培养了我团队精神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精神,还磨练了我们的意志。

其实越是这种时候,越是锻炼我们的好机会,而我们也抓住了这样的机会,成功地提高了自己的实力,我们起早摸黑,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要抗拒疲劳,扛着仪器往测区走。

我们白色的肌肤一天一天的变黑,但是也越来越健康。

半晚光线较暗的时候,我们就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回走。

虽然很累,但是我们没有半句怨言,没有半点不满。

我相信这将是我们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将受益一生。

以下我就测量前后各阶段,谈一谈我所遇到的问题和个人的体会看法。

我们的实习是在两个地方进行的,一个在校内,一个在校外,这也是对我们多方面的考核。

在校内,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是非常好的,因为我们刚开始对于测量过程、仪器操作还不是很熟悉,测校内这些比较规则的地物是比较容易的。

而当我们有了一定的实战经验以后,我们就可以去测一些比较难一点的。

所以我们一半实习是在校外进行的,它有利于我们测绘能力的提高。

因为校外的地物没有校内那么规则,还有校内没有什么地貌要测,而校外要测地貌,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正确的地形线。

这样就能使我们实习的难度接近我们以后的工作。

校内和校外实习相结合,更有利于我们能力的提高,加深我我们对测量学的理解。

在测量之前我们要做好准备工作,作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

如果我们没有充分的准备,我们到了测区后只会是手忙脚乱、束手无策。

我记得第一次测全站时,我们组在测量前没有将电池充满点,结果到了测区测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没电了,最后还是要回去充电,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我认为这就是测量前期仪器检校工作没做好的结果。

除此之外测角过程中我们还在讨论各测回角度之差的限差是多少,角度闭合差的限差怎样算,我认为这就是在测量前没有认真阅读实习指导书的原因。

当然还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做好测量前期工作。

比如在测量工作开始前,我们要认真的阅读实习指导书,了解实习要求、限差要求等等,准备并检查好仪器,如果有需要并有条件我们还应该检校仪器;

在图根控制测量前,我们要去“采点”,了解每一个控制点的位子;

在地形图测量前,我们要去测区,了解测区的大致地形·

·

在了解了所有情况并准备好以后,我们要制定实习计划,以便以后按计划进行实习。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要认真的对待每一个步骤,不能因为简单,而马马虎虎,草草了事。

虽然每一个步骤都要不断地重复,但那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因为当我们不断的重复着测量的每一个步骤时,我们对测量的每一个步骤就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我们能找到更好并且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我们的测量工作,这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吧。

在认真的前提下,我们也要严格地遵守测量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因为每一步都有理论依据的,这一步为什么在那一步前,另一步为什么在这一不后面,都是理论知识在作指导,只有我们严格的按照这个步骤进行测量,我们测量的效率和精度才会更高,一旦测量步骤搞错或者是步骤的顺序颠倒,都可能使测量的精度降低,如果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测量的结果错误。

所以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操作的步骤,注意测量应满足的限差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细节。

例如在水准测量中,我们要记得在那些地方要放尺垫,那些地方不要放,要记得在每个测段之间要架偶数站等等;

在地形测量中我们要记得“设站”的时候一定要检核,在“搬站”之前一定要检查是否这一站周围的所有地物都测完了。

当然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有效率,因为只有在一定的效率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完成既定的任务。

在测量结束后要对数据进行处理,这个时候更是对一个人细心程度的检验,只要一不小心,将会导致全盘皆输。

在处理时一定要做到“瞻前顾后”,确保每个数据的正确和成图的准确美观!

总之,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学到了专业的技术,我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

同时也期待在老师对此作出批评指导,以便我们能更快更好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