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7250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如4×

3=12,我们可以说

“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

指名像老师一样说一说。

一起横着读一读,再竖着读一读,你读懂了些什么?

师生活动教学手记

师:

如果我说“4是因数,12是倍数,行吗?

明确:

倍数和因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单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

根据6×

2=12,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

根据12×

1=12呢?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都是指不为零的自然数。

(5)练习。

谁也能说一道算式,考考大家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教学例2。

(1)谈话:

下面我们研究找一个数的因数。

你能想办法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

有困难的也可以小组里先商量一下。

教师巡视,有目的地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指名板演。

(2)比较“有序”和“无序”两种情况,引导:

对他的方法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或提问的?

(3)比较“乘法找”和“除法找”的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3.教学例3。

(1)刚才我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知道了12是3的倍数,3的倍数还有哪些?

让学生思考片刻后自己试着找一找,再小组交流。

在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的基础上明确:

3与一个数相乘的积就是3的倍数,所以可以用3依次乘1、2、3、4、5……来找3的倍数;

也可以每次加3来找3的倍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1题。

指名学生读题。

指名口答,共同评议。

2.完成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2题。

找出28的因数,最小的是什么?

最大的是什么?

学生口答。

3.完成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3题。

找出5的倍数,最小的是什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单元5和2的倍数的特征

本单元课时数10课时第2课时备课日期:

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5和2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或者2的倍数。

2.结合2的倍数特征认识偶数和奇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

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1、掌握5和2倍数的数的特征。

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灵活运用5和2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课件

(教学例4)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

记得吗?

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呢?

反过来,如果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用什么方法?

(用除法)

260是13的倍数吗?

为什么?

260后面一个13的倍数是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260+13

过渡:

请同学们看一看,算一算,想一想,再圈一圈。

看谁判断的快。

在下面的数中,圈出5的倍数。

254022703215553472905561

反馈:

1、学生汇报,25270321547290

2、指名做的最快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圈的?

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这种方法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

教学例4。

1、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1)在自然数中,5的倍数有多少个?

(无数个)

我们不可能研究所有5的倍数,怎么办呢?

那我们就先来研究100以内的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吧!

(2)听清老师的要求,出示百数表

①像这样在百数表中用“△”圈出5的倍数。

②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将你的发现在小组中交流。

(四人小组,在组内交流并讨论。

你和老师圈的一样吗?

①出示百数表:

仔细观察5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②指百数表看看这位同学说的对不对?

你们的发现和他一样吗?

③刚才我们仅仅研究的是100以内5的倍数的特征,那100以上5的倍数也

有这样的特征吗?

谁能报一个数我们来试一试。

254是5的倍数吗?

100以内个位上是0或5的数就是5的倍数,100以上的数也是一样。

④现在你能对5的倍数的特征下一个结论吗?

⑤知道5的倍数的特征你能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吗?

271、375、240、235764300这是5的倍数吗?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刚才我们共同研究了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

5的倍数的特征)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请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

我们来验证一下。

(1)出示百数表,听清老师的要求

(2)奇数、偶数的认识

3、小结揭题:

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谈话:

下面的数,哪些是5的倍数?

哪些是2的倍数?

哪些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学生交流,指名口答。

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举例交流。

第三单元3的倍数的特征

本单元课时数10课时第3课时备课日期:

1.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进行判断。

3.通过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自主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例5)

昨天我们在百数表中发现了2、5的倍数的特征。

你能说出2和5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吗?

今天我们要研究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揭示课题:

3的倍数的特征)

1、大家觉得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

大胆猜猜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

请大家在书本的百数图上把3的倍数用○圈出来,看看我们的猜想对不对。

完成后:

现在大家觉得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与个位数字有关吗?

二、交流共享:

1、那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1)请每小组任意选择4个3的倍数,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些数,看看各用了多少颗珠子。

并填好记录表:

3的倍数

所用珠子的颗数

 

(2)请仔细观察记录表,你有什么发现吗?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

引导:

数的某一位上是几,计数器的那一位上就拨几颗珠;

理解:

计数器上算珠的总颗数就是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

 2、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了吗?

也就是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那么如果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会是3的倍数吗?

请大家找几个这样的数算一算,并将研究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1.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第1题。

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口答,并说说判断的依据。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各自在有余数的算式后面画上记号。

汇报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四、课堂总结

1.谈话:

数学史很有趣的,数与数之间常常有着密切的联系。

阅读课本第34页“你知道吗”,再与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学生自主阅读后交流。

2.小结:

如果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否则就不是。

根据这个特征,我们就可以简单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第三单元质数和合数

本单元课时数10课时第4课时备课日期:

1.经历探究、发现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记住20以内的质数。

3.进一步体会探究数的特征的方法,培养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课件

(教学例6)

自然数如果以“是不是2的倍数”为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哪两类?

什么是偶数?

什么是奇数?

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对非零自然数进行研究,也要将它们分类,不过这次的分类标准是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那么分成几类呢?

每一类叫什么名字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1.教学教材第37页例6。

(1)写出下面各数的所有因数。

学生独立填空并汇报。

(2)指名说一说这几个数各有多少个因数。

提问:

如果把这6个数按因数的个数分成两类,你打算怎样分类?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汇报。

(3)指名说出分类方法,让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表意见并让学生讨论:

哪一种分类法更能突出每一类数在因数个数方面的共同特点?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每种分类方法进行点评,只要合理都应给予鼓励。

为了突出每一类数在因数的个数方面的特点,我们就把这六个数分为两类,一类是只有两个因数的,另一类是不止两个因数的。

学生在小组里对这几个数进行分类,集体汇报。

(4)指出:

2、3、5这几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像这样的数叫质数(或素数)。

6、8、9这几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像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5)谈话:

非零自然数中,最小的是1。

1的因数有几个?

它是质数吗?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1的因数只有1个。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完成教材第37页“试一试”。

我们了解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那么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因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作出判断)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共同评议。

你为什么认为7是质数,4和10是合数?

指名口答。

把这一道题和例1结合起来看一看,10以内的数中有哪几个是质数?

说给同桌听。

10以内的质数有2、3、5、7,大家要熟记。

1.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你是根据什么来区分11~20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的?

强调:

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这些常用的质数要记住。

2.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六”第2题。

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判断这些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质数、合数和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知道了自然数还可以分成质数、合数和1。

第三单元分解质因数

本单元课时数10课时第5课时备课日期:

1.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2.培养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与他人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1、理解并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

2、掌握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例7例8)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数和合数,谁来说说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学生反馈。

2.提问:

1~20的自然数中,哪些是质数?

哪些是合数?

指名学生口答。

3.谈话:

前面的知识大家掌握得很牢固,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和大家玩个游戏:

把一个数32分成几个数连乘的形式,连乘的因数越多你就赢了(因数不能是1)。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游戏,启发学生初步发现规律。

4.小结:

合数可以用几个比本身小的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连乘式子里的因数都是质数的情况。

1.教学例7。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7。

讨论:

在算式5=1×

5、28=4×

7中,哪些数是5的因数?

哪些数是28的因数?

在这些数中,哪几个数是质数?

学生讨论交流。

汇报:

1和5是5的因数;

4和7是28的因数;

在1、5、4、7中,5和7是质数。

5是哪个数的因数?

(5是5的因数)它又是质数,我们就可以说5是5的质因数。

1也是5的因数,1是5的质因数吗?

(不是)为什么?

(它不是质数)

2.教学例8。

刚才的游戏中,把32写成了5个2连乘的同学赢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动手写。

学生可能会用不同的方法找质因数,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为了一个不漏地找出它的质因数,我们可以用塔式分解法来分解30。

出示例8,学生独立填空。

指名学生口答思考过程。

我们可以先想:

30等于2乘15,15不是质数,继续把15分解质因数,15等于3乘5。

为什么15还要继续分解?

(15是合数)观察塔式分解式和算式,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分解质因数。

(板书课题:

分解质因数)

什么是分解质因数?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1.完成教材第38页“练一练”。

你能把6和14分解质因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口答,交流时说说自己是怎样找一个数的质因数的。

2.介绍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这里的每组数都很相似,稍不留神就会出错。

因此我们在做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读题,细心分析,严格按要求去做。

3.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六”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

等号左边的数都是偶数吗?

是不是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能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这个问题是数学上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请认真阅读“你知道吗?

”读完后与同桌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解质因数,学会了把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可以用塔式分解法,也可以用短除法。

第三单元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本单元课时数10课时第6课时备课日期: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

2.使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体会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1、掌握找两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方法的探索过程。

(教学例9)

6的因素有();

8的因数有()。

说说怎样可以找到一个数的因数?

1.教学例9。

(1)出示例9。

(2)哪种纸片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呢?

在小组中试一试,拼一拼。

小组进行操作活动。

(3)汇报交流。

为什么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呢?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12÷

6=2,18÷

6=3,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6的倍数。

4=3,18÷

4=4……2,长方形的长不是4的倍数。

(4)讨论:

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各自的想法。

指出:

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就能铺满。

(5)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的数有哪几个?

(1、2、3、6)

(6)揭示概念。

1、2、3和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

(7)12和18的公因数有几个?

任何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吗?

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

两个数的公因数必须既是第一个数的因数,又是第二个数的因数。

2.教学例10。

(1)出示例10。

(2)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

最大的公因数是几?

能试着找一找吗?

小组活动,各自说说自己方法。

(3)汇报交流方法:

说说你是怎样找的?

(4)小结。

8和12的公因数中最大的是4,4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

说说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5)用集合圈表示。

两个数的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

出示集合圈图。

说一说,哪些数是8的因数?

哪些数是12的因数?

哪几个数是8和12的公因数?

1.完成教材第42页“练一练”。

(1)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

让学生先在表中圈出18的因数,再圈出30的因数,最后找出18和3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完成第2题。

指名读题,并让学生说说题目的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七”第1题。

独立完成,指名展示并说说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七”第3题。

学生读题,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班内交流。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本单元课时数10课时第7课时备课日期: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会用举例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1、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会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例11)

教学一、谈话导入

小明今年8岁,老师的年龄是小明的倍数;

小青今年6岁,老师的年龄也是小青的倍数。

大家知道老师今年多少岁吗?

学生交流,猜老师的岁数。

小结:

大家猜得不错,那么24、48等数与8和6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再来研究有关倍数的知识。

教学例11。

1、猜一猜。

出示边长6厘米、8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如果用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在这两个正方形上,你觉得可以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

现在请你们用这样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在你们准备好的这两个正方形上,看看铺的结果会怎样?

2、操作活动。

学生分组活动,在小组里铺一铺,说一说。

3、汇报交流。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说说你是怎样铺成的?

为什么用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来回答:

(1)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

怎样用算式表示?

新-课-标-第-一-网

(2)铺边长8里面的正方形呢?

每条边都能正好铺完吗?

(8÷

3=2……2,8÷

2=4)

(3)这样的正方形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

说说你的理由。

12、18、24……除以2和3都没有余数。

(4)6、12、18、24……这些数与2有什么关系?

与3呢?

4、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这样的长方形纸片就能正好把它铺满。

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5、2和3的公倍有多少个呢?

(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6、8是2和3公倍数吗?

(尽管8是2的倍数,但8不是3的倍数,所以8不是2和3的公倍数)

教学例121、出示例2。

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

其中最小大的公倍数是几?

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小组活动,交流做法和想法。

2、汇报交流。

(1)依次分别找出6和9的倍数,然后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

(2)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3)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

3、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先找出某个数的倍数,再找出公倍数)

你觉得哪一种方法简捷一些?

4、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是几呢?

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是18)

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1.完成教材第44页“练一练”。

第三单元练习七

本单元课时数10课时第8课时备课日期:

1.通过对比与练习,发现并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简便方法,进行有条理地思考。

2.通过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