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7444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1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科学校本作业 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

1.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

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

2.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3.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在液体中不能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不能传播D.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4.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  )

A.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B.温度越低,声速越快

C.温度与声速快慢无关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下列关于声音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B.耳朵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激起人体的神经振动

C.声音在水中传播最快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或小于340米/秒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C.在0℃时,不同的物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

D.在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水中的要大

二、填空题

1.人说话时发声靠声带的__________,学生上课时听到同学的发言,通常这声音是靠__________传播来的。

2.为不忘国耻,福州市委、市政府在福州沦陷日,组织防空警报演练。

市民听到的警报声是由警报器的发声体产生_______发出的。

3.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聋,他用一根棒来听钢琴的演奏,他把棒的一端触在钢琴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当琴弦振动而发声时振动就通过和传入耳中。

4.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中传播.

5.你知道吗?

蛇是没有耳朵的。

不过蛇能通过身体感受到正在接近它的动物活动所产生的振动,从而“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由此可见,蛇是利用__________传声去“倾听”敌人和猎物的。

6.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中的鸟声、风声分别是__________体、__________体的振动发生的。

[提高训练题]

1.把一只闹钟放在可抽气的玻璃罩内,如果闹钟正闹响,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则()

A.钟声逐渐增强B.钟声逐渐减弱

C.钟声逐渐减弱,后来逐渐增强D.无法确定

2.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出声音  B.液体的振动不会发出声音

C.液体、气体的振动不会发出声音 D.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在月球上什么也听不见是因为月球上的物体不会振动;

B、声音在炎热的夏季比寒冷的冬天传播慢一些;

C、只要有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吹笛子发声的原因是空气柱的振动。

4.对于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有如下说法,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A)声源一定是振动的物体(B)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C)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D)真空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大

5.大鼓被击打后发声时,用手按住鼓面,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把一敲响的音叉与一悬挂的泡沫小球接触时。

发现小球被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音叉在______________,大量实验表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

7、声音是以_________的形式将声源的___________向四周传播。

[能力题]

1.在一根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用榔头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够听到几次声音(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2、实验表明,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来,已知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那么要听到自己的回声,障碍物离人至少为()

A、340米B、170米C、34米D、17米

第三节耳和听觉(第一课时)

【本节知识点】

1、了解耳的结构。

2、知道耳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3、知道听觉形成的整个过程。

一、填空题

1、耳的结构:

耳分为、和三部分。

外耳包括和;

中耳包括、和,内耳包括、和。

2、下图是人耳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①是__________,⑦是__________,13是__________,它们共同构成__________。

声波引起__________振动,经__________传到内耳。

(2)

内有__________,⑧内有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类感受器的传人神经纤维合在一起组成位听神经。

(3)当飞机下降时,乘务员要旅客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开放,空气由:

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二、选择题

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廓B、鼓膜C、听小骨D、耳道

2.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A.鼓膜B.鼓室C.听小骨D.耳蜗

3、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4、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

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

5、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的意义是()

A.使咽鼓管口闭合,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B.使咽鼓管口张开,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C.使外耳道内气压迅速下降D.使鼓室内气压下降

6、人的听觉形成于()

A、耳蜗B、听觉感受器C、听神经D、脑部听觉中枢

7、对声音有放大作用的部位是()

A、耳廓B、外耳道C、鼓膜D、听小骨

8、内有听觉感受器的是()

A、前庭B、半规管C、耳蜗D、以上部位中都有

9.中耳包括()

A.鼓室、听小骨和耳蜗B.耳蜗和前庭、半规管

C.耳道、鼓膜、听小骨D.鼓膜、鼓室、听小骨

10、听觉形成的合理表示是()

A.声波→外耳→中耳→耳蜗B.声波→鼓膜→听小骨→听觉中枢

C.声波→鼓膜→听神经→听觉中枢D.声波→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

 

第三节耳和听觉(第二课时)

【基本知识点】

1、乐音的三个特性。

2、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的方法。

1、声音的高低叫做    ,它和        有关。

一般说来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    ,女人的音调比男人    。

2、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_______Hz到_________Hz,高于___________Hz的声音叫超声,低于___________Hz的声波叫次声。

3、人主观感觉到的声音的叫做响度,用不同的力量敲击同一个鼓,鼓膜振动的幅度不同,声音的响度就不同,可见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有关;

听舞台上的同一鼓声,在前排的人与后排的人听到的响度也不相同,可见声音的响度与人离开声源的

有关。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离声源越,人感觉到的响度越大。

响度的单位是

4、将一个弹性塑料片插入正在转动的自行车轮边,塑料片就会发出声音,这声音是塑料片产生的。

车轮转动越快,塑料片发出的音调就。

5.有经验的工人鉴别瓷瓶的好坏,只需轻轻用手指一弹,听声音即可判断。

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来判断。

6.对噪声污染的治理,主要是消除或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有三条:

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控制;

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的门窗背向居民区,这是阻断;

另外还可戴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的噪声,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7.现代人对家居条件越来越讲究,在居民小区中,常会见到人工栽培的花草、树木,从环保角度看,一方面起到绿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吸收一定,这是在声音的方面降低噪声污染。

8、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

属于阻挡噪声传播的措施是;

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措施是。

城市禁鸣喇叭;

纺织女工带上耳塞;

城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

在高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

将飞机场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

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

点燃爆竹导火线后,边撤离边捂住耳朵。

二、选择题。

1、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改变了B、响度改变了C、音色改变了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2、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

其原因是男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

A、较低  B、较高  C、一样  D、时高时低

3.2007年5月17日,“中华情·

和谐海西”大型文艺晚会在闽江公园盛装上演。

观众能区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三者皆有

4.以下减小噪音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噪声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要种草植树

C、带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禁鸣汽车喇叭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阅读音阶的频率表,回答有关问题:

C调

1

do

2

re

3

mi

4

fa

5

sol

6

la

7

si

频率(赫)

256

288

320

341

384

426

480

当我们练习唱C调的5(sol)持续3秒钟时,我们的声带共振动次。

第四节光和颜色(第一课时)

1、能理解何谓光源。

2、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特点的区别。

3、了解光直线传播的例子。

4、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

105千米每秒

1.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

A.影子的形成;

B.小孔成像;

C.看不见高墙后的物体;

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

108m/s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的传播不需借助媒介D、明亮的月光是光源

3.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它的影子从早晨到晚上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

4.射击时,人眼通过枪的准星去瞄准目标,是因为()。

A.通过准星看目标,可以看得更清楚B.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准星的小孔可以放大目标D.以上说法都正确

1.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2.光在____________中的传播最快,每秒达__________米。

3.光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它______一个时间单位。

(填“是”或“不是”)。

[综合延伸与应用题]

1.少先队员正在湖边举行篝火晚会。

在一片银白色月光的照耀下,燃起了一堆堆篝火,少先队员的目光中流露出莫大的喜悦,在上面的叙述中能称得上光源的是()

A、少先队员的目光B、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C、在湖面映出的篝火D、在湖边燃烧的篝火

2、下列各例中,哪种现象是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道理来解释的是()

A、平面镜成像B、射击时要使瞄准点、准星尖和缺口三者重合

C、日食和月食的形成D、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

3.在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记时员为了记时精确,在记时时().

A.听见枪声同时按下跑表,因为耳朵的听觉灵敏

B.看见发令枪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因为眼睛很灵敏

C.凭自己掌握,听见枪声看见白烟都可以按跑表,因为响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

D.应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光传播得快.

4.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5.关于科学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

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

6.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是一种波B、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D、超声波常用于医学上的辅助诊断

7.一人走过一盏路灯,人的影子长度会:

()

A.一直变短B.一直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8.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光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9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填“正立”或“倒立”“实”或“虚”);

成像的屏离小孔越近,像就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

[课外训练题]

1.以下属于光源的是()

A、白雪B、月亮C、钻石D、萤火虫

2.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假如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B.做操时更容易排直队伍

C.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D.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4.光线从空气进人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

A.增大B.减小C.保持不变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5.太阳光直接垂直照到离地面高30厘米、水平放置的一张不透明的纸板上,如果纸板上挖有一个边长为0.5厘米的方形孔,则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形状是

A.方形B.圆形C.长方形D.不确定

6.木工师傅检查一块木条的边是否直,都是闭上左眼用右眼沿棱看过去,这是根据()A.光的直线传播规律B.光的反射定律C.光的折射规律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第四节光和颜色(第二课时)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单色光和复色光。

3、知道不透明物体颜色和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

[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题]

1、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透过红玻璃,你在光屏上将看到的颜色是()

A.白色B.红色C.黑色D.绿色

2、舞台上有一身着黄色上衣和绿色裙子的姑娘在跳舞,当用黄光照射时,她的上衣的颜色是(),裙子的颜色将会是()A.黄色B.黑色C.绿色D.白色

3.利用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生荧光,人们制成了()

A.验钞机B.遥控器C.微波炉D.超声波诊断仪

4、在暗室的红灯下,看白纸和红纸上写的红字,得到的是().

A.纸是白色,字能看清楚B.纸是红色,字能看清楚

C.纸是白色,字不能看清楚D.纸是红色,字不能看清楚

5.宾馆的自动感应门、洗手间里的感应水龙头及学校的防盗感应装置等这些遥感技术利用的是()A、红外线B、红光C、紫光D、紫外线

6、戴蓝色眼镜看白纸,白纸变成蓝色,这是因为()

A.白纸反射来的光通过眼睛,被眼镜染上了蓝色B.白纸只能反射蓝色光

C.眼镜挡住了白纸反射光中的蓝色D.眼镜只能透过自纸反射光中的蓝色

二、填空题

6、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可在光屏上看到一条彩色光带,彩色光带的颜色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排列,这就是白光的____________现象。

7.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____________,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属___________。

8.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与它本身颜色不相同的色光,而只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

9、在暗房里通常只开一盏红色灯,那么看到墙壁呈________色,绿色衣服呈________色。

【能力题】

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株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百分率

光的颜色

绿

光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85

40

(1)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2)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

原因是。

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班级姓名

1、光的反射现象。

(1、4、5)

2、光的反射定律。

(2、6、7、11、12、13、14、16)

3、镜面反射将平行光反射后平行射出,而漫反射将平行光反射向各个方向。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8、9、10、15、17)

[知识准备]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光传播到物体表面是否也能反射呢?

2、如图;

AO是,OB是,

点O是,ON是,

∠AON是,∠BON是,

∠AON与∠BON的关系是。

3、光射到平面镜表面产生的反射是,光射到粗糙的木板表面产生的反射是。

4、请你试一试:

电视机遥控发出的红外线对着电视机可实行其各项功能的转换,若将遥控对着你背后的墙,你能将电视机打开或关上吗?

5、在灯光下,你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为什么?

疑难点:

老师,我想问您:

[化解重难点]

6、一束平行光竖直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角是()

A.0°

B.180°

C.45°

D.90°

7、光线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与平面镜成60°

角,当入射角增大5°

,则()

A.反射角为65°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10°

C.反射角为35°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5°

8、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公园里盛开的鲜花,这是由于光在鲜花表面()

A.产生镜面反射B.产生漫反射C.被吸收D.产生色散现象

9、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者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后者不遵循反射定律B.两者都遵循反射定律

C.放电影时,屏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D.不是平行光射向镜面,就不遵循反射定律

10、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当光电屏

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表示液面高度。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1、完成下面(a)、(b)的光路图。

图(a)图(b)

(第12题图)(第13题图)

12、画出上图中的平面镜。

14、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出来的光线比粉笔字发生出来的光线。

(填“强”或“弱”)

[拓展探究]

17、晚上,在漆黑的房间里,桌子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的中央放一枚小平面镜(镜面朝上)。

当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与白纸照射时,分别从正面和侧面看,是平面镜亮,还是白纸亮?

请试一试。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能力提升】

1、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