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7942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岗教师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辽宁省丹东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

6.学生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______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D[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7.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______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A[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

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即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体现的就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______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D[解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均强调了知识巩固的作用,体现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9.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______

A.温故而知新

B.学而时习之

C.不陵节而施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解析]循序渐进原则,也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陵节而施”指教学要按顺序不越级,循序渐进地进行。

10.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______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C.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D.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解析]“教育家”主要从事的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所以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1.在下列诸项中,不属于教师职业特点的一项是______

A.艺术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速效性

D[解析]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即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

因此,D项速效性不属于教师职业特点。

12.教师工作的核心是______

A.教书育人

B.广博学习

C.教育科研

D.精心备课

A[解析]学习、教育科研和备课都窄化了教师的工作,不足以成为教师工作的核心,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工作的核心。

1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______

A.方法

B.途径

C.本质

D.形式

C[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但其本质是以爱为核心,即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

因此,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14.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C[解析]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15.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______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解析]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______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C[解析]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

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17.心理现象分为______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A[解析]人的心理现象是复杂多样的,心理学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8.心理过程包括______

A.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D[解析]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19.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______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C[解析]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知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

20.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______

A.气质

B.性格

D.能力

B[解析]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21.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______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D[解析]抑郁质这一气质类型的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

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22.当生活环境的条件改变时,个体试图采用忍耐环境的这种适应方式是______

A.积极适应

B.消极适应

C.主动适应

D.拒绝适应

B[解析]消极适应,指的是对变化了的环境采取没有摩擦的、简单反应的方式,或是跟随大流,或是心甘情愿地使自己处于服从他人的地位。

题干所述就属于消极适应。

23.捷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这提示我们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______

A.学会共情,了解学生内心的感受

B.真诚的与学生交流

C.尊重学生、学会宽容

D.就事论事,批评的同时不忘表扬

C[解析]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表明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尊重、宽容理解。

24.一个人不仅有安全感,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和谐,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对外部环境进行适应,他的行为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需要,我们可以判定这个人处于______的心理状态。

A.心理困扰

B.心理障碍

C.心理健康

D.心理异态

C[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______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B[解析]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学生自身的兴趣,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

此外,远大的理想具有极强的动力作用。

因此,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是最重要、最良性的学习动力。

26.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______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27.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出现不少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去或当作“耳旁风”的现象,家长感到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______

A.放弃家长对自己工作配合的期望

B.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C.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D.在孩子面前指责这些家长

B[解析]对待家长,要求教师应做到:

尊重家长,维护家长的威信,与家长配合好,做好家校共育。

28.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______

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

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

C.教师和学生

D.教育领导和教师

C[解析]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师生之间必须是平等、民主的法律主体关系。

29.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______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D[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

在位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

在位者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

从教师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30.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是______

A.表美

B.道美

C.风格美

D.形体美

B[解析]师表美主要包括:

①“表美”。

②“道美”。

③“风格美”。

“表美”是指师表美的外在方面;

“道美”指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

“风格美”是美的内外两个方面的合成。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______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ABCD

ABC[解析]新型的质性评价方式有档案袋评定、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表现展示评定等。

成就测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考试,主要是针对特定领域为检测应试者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设计的,是传统的评价方式。

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______

A.向理论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ABCD

BCD[解析]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育实践回归是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3.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______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ABCD

ABD[解析]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各种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家庭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

校园资源属于校内课程资源的范畴。

4.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______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ABCD

ABCD[解析]新课改提倡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和对话的师生关系。

5.新课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是______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ABCD

AC[解析]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包括: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同时,新课改倡导终身学习,因此,教师也应该是学习者。

6.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有______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ABCD

ABC[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之一就是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也是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7.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______

A.验证性

B.实践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ABCD

ACD[解析]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验证性、教育性和探索性的特征。

8.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

政治理论、______、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ABCD

ABC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9.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______

A.提高教师素质

B.提高教学效果

C.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D.树立现代教学观

E.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ABCDE

ABC[解析]对于基层学校而言,在教学中开展心理建康教育,其意义主要在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师生素质,具体表现为:

①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②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③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有利于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10.常用的教学直观形式有______

A.情景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E.抽象直观ABCDE

BCD[解析]常用的教学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1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领域包括的主要部分是______

A.日常生活领域

B.认知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E.安全领域ABCDE

BCD[解析]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12.教学媒体包括______

A.录像

B.投影

C.计算机

D.图片

E.黑板ABCDE

ABCDE[解析]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

①非投影视觉辅助,如黑板、实物、模型、图形、表格、图片以及提纲等。

②投影视觉辅助,如投影器和幻灯机等。

③听觉辅助,如录音机等。

④视听辅助,如电影、电视、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远距离传播系统等。

13.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______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顺序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E.先慢后快ABCDE

ABCD[解析]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

14.练习曲线的规律是______

A.开始进步快

B.中间有一个高原期

C.后期进步慢

D.总趋势是不进步

E.总趋势是进步ABCDE

ABCE[解析]虽然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共同点,表现在:

①开始进步快,后期进步较慢。

②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③成绩时而提高、时而下降、时而停顿,即起伏现象。

④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会出现暂时的退步。

15.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是______

A.家长

B.校园环境

C.教学设备

D.学校风气

E.教师的心理素质ABCDE

BDE[解析]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素质、班风校风、同伴关系、校园环境等。

家长不属于学校因素,教学设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

三、判断题

1.“注重过程”的意思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而且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A[解析]新课改要求要改变以往注重结果的教学观念,提倡注重教学过程。

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2.新课程的目标取向及思想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A[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此,新课程的目标取向和思想内核也应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B[解析]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而非最高要求。

4.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B[解析]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学生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排斥教师喧宾夺主,但并不排斥教师的适当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5.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B[解析]新课程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6.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A[解析]知识可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从书本上得来的为间接知识,从实践中得来的正确的生活经验则为直接知识。

因此,可以说生活经验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7.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与“母爱”并列起来,不免掩盖了教师职业情感的专业特征。

A[解析]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与“母爱”等并列起来是从一般的意义上来看待教师的情感,掩盖了教师情感的专业性,新课程需要教师以专业化的职业情感关注学生。

8.“教学相长”是必然的、无条件的。

B[解析]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因此,教学相长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9.灵感属于无意想象。

B[解析]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如梦。

而灵感则是在创造想象的过程中,突然出现新形象的状态,是有预定目的,因此,它是一种有意想象。

10.学习动机可以决定学习效果,因此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B[解析]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唯一条件。

学习效果除了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外,还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包括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

另外,“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关系。

因此,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

11.复习就是简单的机械重复。

B[解析]复习是对已学过知识的温习、巩固、系统和延伸,因此并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一个运用多种方法系统提高的过程。

12.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A[解析]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13.技能都是随意运动。

A[解析]随意运动是受主观意识控制的运动,技能是受主观意识控制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因此,技能都是随意运动。

14.记忆遗忘曲线不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

B[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15.学校应把教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16.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这是法律规定的。

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

17.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中小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必要时也可以开除。

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8.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少年是不违法的。

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1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2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不是义务。

B[解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四条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四、简答题

1.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1)分析。

分析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2)综合。

综合是在人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个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思维的其他过程还包括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2.师德好坏集中体现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如何对待学生?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时应遵守的原则要求。

具体包括: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