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2829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淮安: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淮安: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淮安: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淮安: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淮安: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淮安: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docx

《江苏淮安: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淮安: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淮安: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docx

江苏淮安市:

打造“实境课堂”开辟党性教育新阵地

一、背景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战略高度,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始,要求党员干部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补好精神之钙。

江苏淮安是周恩来总理家乡,也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

2009年4月22日,习近平同志瞻仰周恩来纪念馆时指出:

 ‚像周总理这样的一代楷模,是我们党政干部学习的榜样。

特别要学习他做人的风范,首先是做人,再就是做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再就是做一个革命家。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淮安针对党性教育存在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持久力不强等问题,深入挖掘周恩来纪念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等红色教育资源的特色内涵,通过将现场变成课堂、素材变成教材、讲解变成互动的总体思路,打造了党性教育实境课堂,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开辟崭新阵地。

二、做法

实境课堂突出方式方法创新,秉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引导党员干部在历史的比较和现实的感悟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革新、自我提升。

(一)握指成拳,整合资源,联袂开发特色教材。

一是整合师资力量。

从党校、高校遴选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邀请十八大党代表、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基层党组织书记、烈士亲人组建课题组;加强与江西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焦裕禄干部学院等知名党性教育机构的联系交流;邀请国内高端党性教育课程创新团队驻点指导,共同开发党性教育特色教材。

目前已完成《走近伟人周恩来》、《周恩来与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周恩来距离我们并不远》等16门系列特色课程。

二是整合特色资源。

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坚持传承历史和反观现实相结合,以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为核心,用党性教育这根主线,把周恩来的故居、纪念馆、‚五德‛教育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德园‛警示教育基地等分散的教学资源串起来,连成涵盖楷模个体、为民政府、英雄群体、反面典型的教育阵地,实现一个点就是一堂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党员干部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是整合生动素材。

在教案挖掘撰写中突出‚小真准‛、避免‚高大上‛,从大量历史和现实素材中撷取党员干部乐于倾听、易于吸收的丰富养料,变素材为教材。

‚小‛,即小中见大,用小故事折射大道理、增添吸引力。

通过邢台地震后的一张照片,讲述周总理迎风和群众讲话的故事,折射总理心中时刻装着群众。

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通过讲述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下乡调研,倾听群众意见后,立即制定政府工作人员路过村庄一律下马牵行的规定,告诉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勇于闻过即改。

‚准‛,即准确无误,用精准数字增加说服力。

多方印证,整理周恩来生命的最后587天里,共做过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做一次手术;召开会议40次,接见外宾63批,与中央领导人及其他人士谈话240次的真实数据等,让党员干部真相信受震撼。

‚真‛,即真实还原,以真实物品增强感染力。

通过陈列周恩来病床小炕桌、德园警示教育基地被查干部的亲笔悔过书、‚双规‛现场等,增强视觉和思想冲击,让党员干部有触动真反思。

(二)导引融入,循循善诱,精心打造实境现场。

综合运用氛围营造、问题导入、音像感化等教学手法,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洗礼、在春风化雨中感受教育。

一是突出氛围渲染,让学员提前入巷。

注重氛围营造和情感酝酿,做到车上就是课堂,途中就有教学。

在赴周恩来纪念地教学点途中,为学员发放有关周恩来图片、经典话语的学习手册、佩戴‚为人民服务‛胸牌,播放《你是这样的人》、《雨中岚山》等与周恩来相关的歌曲诗词,让学员提前进入状态;赴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和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途中,循环播放《新四军军歌》、《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和《浴血刘老庄》等,把学员提前带入实境。

不少学员反映,‚为人民服务‛的胸牌一挂,学习手册一翻,还没到教学点,已经严肃了起来。

二是突出问题导引,让学员边思边学。

在各教学点,提出精心设计的各类问题,引导学员在学习感悟中深入思考、自寻答案。

在周恩来故居,以周恩来在淮安生活的12年对他的一生究竟有什么影响设问,让学员主动思考淮安地域文化及3位母亲对周恩来品格形成的影响;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以为什么政府行政不到一年却被赞誉为‚全中国民主建设的楷模‛设问,让学员领悟当时边区政府如何施政为民;在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以为什么胡锦涛同志给予他们那么高的评价,为什么他们有这样一股不挠、不屈、不止的抵抗力量,他们大部分没有留下姓名却在群众心里树起丰碑三个问题开场,引导干部在思索‚为什么‛中听进去。

三是突出触动心灵,让学员层层深入。

在各教学点,紧扣教学主题精心制作影像资料,并将播放影像资料作为主要的辅助教学手段,感染、感动广大学员。

以周恩来总理对自己的‚大无‛实现在群众心目中的‚大有‛为题,精心制作的教学片《大无大有——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感动了所有前来学习的学员,许多单位纷纷借阅组织集中收看。

在‚德园‛警示教育基地,记录本地被查处干部声泪俱下忏悔的专题片《权力的迷途》,让干部‚心中起了波澜,身上出了冷汗‛。

(三)互动交流,心临其境,着力提升干部党性修养。

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设计体验教学、访谈教学、现场互动等环节,让党员干部通过感性的体验获得理性的领悟。

一是身边人诉说亲历事。

辗转各地,采访数十位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请他们从不同层面讲述自己眼中周恩来的点点滴滴,录制成专题片在教学点播放;邀请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第一任老馆长顾树青,讲述他和李一氓生前的二三事;请原刘老庄连指导员李云鹏的妹妹李爱云,讲述她眼中的哥哥及其从徐州到刘老庄定居后对烈士的怀念,用真情实感感染学员。

二是当下人体验往日情。

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组织学员集体学唱毛泽东当年谱写歌曲《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很多干部学唱后,把歌曲设置为手机彩铃。

在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学员通过推小车、抬担架、扔手榴弹等体验活动感受和重温历史现场后,纷纷感慨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当好好珍惜。

三是学员探讨学后思。

走出党性教育‚实境课堂‛,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张照片、一个细节或一件实物为题,以逐一发言的模式,及时组织学员集体讨论,巩固所学所思、加深学习印象。

发动学员撰写走进‚实境课堂‛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在《淮安日报》、淮安群众路线网等的专栏刊载宣传,不断扩大受众面。

三、成效

截至目前,已有省内外530多批次近3万名党员干部在传统而新鲜的实境教学中汲取了精神之钙。

摄制的专题教学片《大无大有—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评比一等奖,江苏省委活动办发文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组织观看学习。

3月26日,江苏省委组织全省百名县(市、区)委书记走进实境课堂,开展‚学习恩来精神,践行群众路线‛专题活动。

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对淮安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淮安市充分发挥总理家乡的优势,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变现场为课堂,变素材为教材,变讲解为互动,这种做法很有新意。

淮安市这一创新探索被50余家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被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确定为党性教育基地。

一是彰显了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

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中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核心价值,把散落的红色资源用党性教育串起来,将理想信念教育具体化,将真实的历史事件与抽象的党史知识、党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殿堂,把红色资源的价值力量转化为了党员干部的情感认同、理性思考和行动自觉,使党员干部在实境中汲取了传统营养,补充了精神之‚钙‛,在历史的传承中回归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走进‚实境课堂‛后,淮安本地党员干部评价说:

 ‚这些传统红色资源,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来过多次;说陌生,是因为老资源带来了新体验。

这样的‘上课’不仅让我们耳目一新,更入脑入心,既是一次精神回归,更是一场心灵洗礼。

‛二是提高了党性教育的点穴能力。

‚实境课堂‛力避就理想信念谈理想信念、就党性修养谈党性修养的空洞说教,通过前期广泛调研深入了解党员干部的现实困惑,有针对性地确立主题,党性教育的指向性更清晰。

在教学助理的情境导引下,通过情境再现、问题导引、现场互动、典型示范、理论教学等,以活化的形式直击学员内心,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党员干部的自我提升。

走进‚实境课堂‛的党员干部普遍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纷纷表示要把周恩来精神品格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把地方经济发展好,把百姓民生改善好,把人民群众服务好。

三是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自省反思能力。

实境课堂以问题导向触动干部、以实境现场感染干部,让党员干部自觉对照历史楷模和当代先进典型照镜子、正衣冠,增强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改正问题的决心,在自我省察中廓清思想、消除困惑,在对标立规中查摆问题、勘误纠错,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升能力。

江苏全省百名县(市、区)委书记在谈走进‚实境课堂‛的感受时,认为‚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用好恩来精神这面镜子,时刻坚守‘永不动摇信仰’这条红线,时刻不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把尺子,常常给自己提神醒脑,不断改掉身上的‘四风’问题。

‛四、几点启示

实境课堂突出党员干部主观世界改造,让党员干部身在其中、心临其境,对新形势下探索加强党性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打破坚冰就有鱼,只有聚焦问题,才能突破瓶颈。

党性教育是干部教育的永恒话题,是由党的性质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以什么理念来挖掘党性教育资源,用什么方式来整合党性教育资源,是关系到党性教育是否‚管用‛和‚有效‛的重要问题。

结合中央要求、当前干部党性存在的问题和本地特色教育资源,实境课堂强化问题导向,把党性教育由课堂搬到现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从‚历史到现实、个人到群体、正面到反面‛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入挖掘内涵,将一份份素材变成新时期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推动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理论讲授与实境体验的有效融合,使党员干部参加培训的过程真正成为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的过程。

——一子落而满盘活,只有解决难点,才能激活全局。

党性教育不是复杂的技能问题,而是修养问题;不是内容创新问题,而是传承问题;不是深奥的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如何使党性教育真正接地气,让党员干部入脑入心,这是关键,也是难点。

实境课堂以活化的形式代替传统的说教,以问题为导引,不讲‚是什么‛、不提‚怎么样‛,而是让党员干部带着问题走进,找到答案出来。

党性教育的方式变了,形式活了,吸引力的‚总开关‛打开了,带来的是省内外党员干部自发走进实境课堂。

初步的探索证明,党性教育只有问需于学员,增强针对性,活化形式,触及灵魂,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春雨润物细无声,只有自我感动,才能见于行动。

实境课堂着眼于挖掘教学素材最本质的内涵,着眼于可学可信,内容上相互衔接,认识上步步深入,情感上波澜起伏,形式上丰富多样。

从途中到点上,从点上到途中,通过紧扣主题设计的影像资料进行层层铺垫渲染,引导党员干部进入情境之中。

实境教学点上历史见证人现场讲述、典型人物现身说法、贴近主题的现场互动,在一张张图片中,一段段故事里,一个个细节上,让党员干部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真触动、受震撼,在现场共鸣中引发深思考,把进入实境课堂的过程作为理想信念支撑下党员干部不断内化修养的过程,实现由知到信,由实境感悟,汲取坚定信仰的力量,自觉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